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试验条件对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方法:用不同类型的样品管同时采集同一受试对象的静脉血标本,并在不同的试验条件下检测总酸性磷酸酶和耐酒石酸性磷酸酶活性。结果:采血后低温分离血清ACPT和TrACP活性在1h内无明显变化,室温放置2.5h后活性下降约9%,离心后未及时吸出血清或全血静置2.5h再离心检测,ACP活性上升约20%。促凝胶可使ACP总活性明显上升,柠檬酸钠和氟化钠一草酸钾对ACP活性产生抑制,尤以后者更为显著。胆红素对ACP活性测定有明显的负干扰。结论:ACP活性易受多种试验条件的明显影响,应加强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 标签: 试验条件 酸性磷酸酶活性 影响 抗凝剂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胆汁中淀粉酶和淀粉酶活性在胆道疾患中改变机理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Beck-manCX7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测胆管结石,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胆管囊肿,胆管癌患者血淀粉酶,同工酶和部分患者胆汁中淀粉酶活性。结果各组病例的血清,胆汁淀粉酶及同工酶活性水平以x±s计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意义(P<0.01)。48%胆道疾病患者在症状发作期血清淀粉酶及工酶活性增高,胆汁淀粉酶活性增高明显,尤其是胆管囊肿,急性胰腺炎组P-AMY/T-AMY比值明显高于胆道疾病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P-AMY/T-AMY比值是诊断急笥胰腺炎的较好指标。

  • 标签: 胆管疾病 患者 淀粉酶 胰腺疾病 同工酶 活性改变
  • 简介:短QT综合征(SOTS)是一种单基因突变引起心肌离子通道功能异常而导致恶性心律失常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心电图以QT间期明显缩短,胸前导联T波高尖为特征,可伴有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室性心动过速(VT)或心室颤动(VF),临床表现为眩晕、心悸及反复发作的晕厥和(或)心源性猝死。近年研究进一步阐明了SOTS的电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机制,且在临床治疗上取得了可喜成绩。

  • 标签: 短QT综合征 电生理学 分子生物学 实验诊断
  • 简介:目的:建立免疫沉淀法测定血清LDL-VLDL-GGT活性并观察其在肝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以ApoB抗体作为沉淀剂,沉淀血清中与LDL及VLDL结合的GGT并测定其活性,测定65例肝癌,53例肝硬化,32例慢性肝炎及75例正常人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poB抗体能很好地沉淀各种样品中LDL和VLDL,该方法批内精密度为3.56%-8.21%,批间精密度为5.45%-9.77%。LDL-VLDL-GGT活性在0-58U/L范围内线性良好。以10U/L为cutoff值,则其对肝癌的诊断敏感性可达86.15%,肝癌与肝硬化和慢性肝炎鉴别诊断的特异性分别为67.92%和81.25%。结论:本法检测血清LDL-VLDL-GGT活性对鉴别肝癌与其它肝病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免疫沉淀法 测定 血清 LDL-VLDL-GGT 活性 肝癌
  • 简介:目的探讨二价金属离子Cd^2+、Mn^2+、Ca^2+、Zn^2+、Mg^2+、Cu^2+、Ba^2+对血清中肌肽酶与肝脏中肌肽酶活性的影响。方法测定0.1—10mmol/L范围内cd^2+和其它几种二价金属离子对血清及肝中肌肽酶活性的影响,比较其激活结果。结果Cd^2+能将血清中肌肽酶活性提高16倍,而对肝脏中肌肽酶无激活作用;Mn^2+能将血清中肌肽酶活性提高2倍,将肝脏中肌肽酶提高2.7倍。其它离子激活效果不明显。血清中肌肽酶与肝脏中肌肽酶的[Mn^2+/Cd^2+]激活比值差异非常显著。结论血清中肌肽酶与肝脏中肌肽酶在化学性质上存在差异,很可能在人体内存在肌肽酶同工酶。

  • 标签: 二价金属离子 血清 肝脏 肌肽酶活性 镐离子 锰离子
  • 简介:目的应用尿液自由基活性快速检测方法,以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SARS)患者尿液自由基活性测定在评价急性肺损伤病理演变中的作用。方法采用VesPro公司提供的快速检测尿液总自由基活性(FreeRadicalActivity,FRA)的检测试剂杯,分别对20名健康成年人及20名临床确诊的SARS患者,10名疑似病例测定了尿液总FRA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ARS和疑似病例其FRA明显增高,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SARS患者组与疑似病例组之间相差不显著(P>0.05)。结论尿液总自由基活性(FRA)检测方法具有取样简便、操作简单、结果可靠等特点,对SARS患者急性肺损伤的程度的判断及抗氧化治疗效果评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尿液 自由基活性 测定 抗氧化治疗
  • 简介:目的:通过体外培养的方式。观察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福莫妥罗(formoterol),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盂鲁斯特(montelukast)和扎鲁斯特(zafirlukast)3种药物对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MBC)分泌白介素-4(IL-4),白介素-5(IL-5)的影响。方法:哮喘患者26例。正常对照组10名,分离受试对象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接种于细胞培养板。药物孔相应加入montelukast,zafirlukast或formoterol预培养2h后,所有培养孔加植物血凝素(PHA)刺激培养48h,收集上清液,用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IL-4,IL-5的浓度并进行相应的统计学处理。结果:(1)哮喘组PBMC单纯经PHA刺激后,平均IL-4,IL-5的分泌水平高于健康组。(2)Montelukast,zafirlukast可导致哮喘组IL-5分泌下降,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ontelukast和zafirlukast均能抑制IL-5的分泌,前者还可能对IL-4的分泌也具有抑制作用,因而有利于纠正哮喘患者Th1/Th2的不平衡,本研究未见formotrol对IL-4,IL-5的分泌有影响。

  • 标签: 福莫妥罗 盂鲁斯特 扎鲁斯特 哮喘 外周血 单核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