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探讨干预措施。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儿科护理中80例不安全因素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相关干预措施进行探讨。结果患者自身因素31.43%例,医疗设备15.71%例,护理人员37.14%例,通讯因素10%例,其他因素5.71%例。结论在实践中,护理人员在照顾孩子必须持严谨认真的态度,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儿童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从而减少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

  • 标签: 儿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干预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影响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及因对策略。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在2013年10月~2015年10月进行检测的13220份尿检样本的资料,对于尿常规检验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其检验质量的相关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实施有针对性的处理。结果在目前临床实施尿常规检查的过程中,出现误差较大的标本例数为100例,占比例为0.75%。误差最多的申请单,共66例,占比66%。其次为运送过程,占比例24%,标本采集误差占比例为8%,标本自身中出现的误差占比为2%。结论在对患者实施临床的尿常规检验过程中,会出现诸多的问题,在实际的对其实施检验时可以针对这些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处理,保证到尿常规检验的正常进行。

  • 标签: 临床尿常规检验 影响因素 应用策略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青年人脑出血病因、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选取2005年01月至2017年03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125例青年人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患者脑出血病因、危险因素及预后。结果125例患者中,男性76例(60.80%),女性49例(39.20%),男性多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5例患者中,96例(76.80%)有明确病因,其中高血压42例(33.60%),动静脉畸形35例(28.00%),内科疾病12例(9.60%),血液系统疾病6例(4.80%),妊娠状态2例(1.60%);29例(23.20%)原因不明。125例患者中,饮酒因素76例(60.80%),吸烟因素36例(28.80%)。125例患者中,显效34例(27.20%),有效49例(39.20%),无效22例(17.60%),死亡20例(16.00%)。结论高血压、动静脉畸形是引发青年人脑出血的重要因素,临床症状较为严重,经恰当治疗,多数患者预后良好,所以,一定要尽早诊断、尽早治疗。

  • 标签: 青年人 脑出血 病因 危险因素 预后
  • 简介:摘要ELISA自1971年问世以来,由于其简便、灵敏、特异性高的、酶标记物有效期长、以及是一种快速、低成本的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医学和生物学科各个领域。排除外因操作过程、药物及干扰物、反应温度、离子强等影响因素后。临床还有不可解释的少见模式或矛盾结果时,我们应该重新认识实验本身的方法学设计上的缺陷。为我们的检查过程提出如何应对这些缺陷的策略。

  • 标签: ELISA 乙肝 方法学 影响因素 应对策略
  • 简介:摘要众所周知,护士工作虽然是高尚的,崇高的,她们往往由于其救死扶伤的工作而被人们称之为白衣天使,但是,也正是这种救死扶伤的工作同时也隐藏着巨大的危险,使得广大护士和医生都暴露在这种致使的危险之中。因此研究护士工作中的危险因素和相应的使她们免于健康和生命危险的研究就是非常有意义的和有价值的,而这正是本文研究的目的与内容。希望能对广大护士有所帮助。

  • 标签: 护士工作 危险因素 防护措施 自我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ICU收治儿童急性中毒病例的相关因素以寻求相应的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医院PICU救治的135例中毒患儿病例资料,分药物中毒组和非药物中毒组,分析两组不同的临床特点。结果1~3岁是意外中毒发生的主要年龄段,男童发生率高于女童;寒暑假是急性中毒高发季节;乡村急性中毒发生率较城市高,占88.1%,多发生在家中,占98.5%;药物中毒50例,毒物以抗精神类药物为主,非药物中毒85例,毒物以杀虫(灭鼠)剂为主,两组均以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主;血液净化治疗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2);药物中毒组和非药物中毒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5)。结论儿童急性中毒应以预防为主,早期血液净化是儿童急性中毒救治的重要治疗手段。

  • 标签: 中毒 儿童 干预 血液灌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影响烧伤科护理安全的因素及管理对策。方法将我院烧伤科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排查后,对其进行认真的分析并解决,从护理管理者、护士自身、患者、家属四个方面,对烧伤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和潜在性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制定合理有效的方案。结果在护理过程中有效地降低护理不安全因素,能够很好地提高烧伤科患者的护理水平,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结论加强烧伤科护理不安全因素的管理,保证全程、全员、全面质量管理方案的良好实施,使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化。对于提高烧伤科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有效地规避护理风险,具有积极指导意义。

  • 标签: 烧伤科 不安全因素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支气管扩张继发肺部真菌感染危险因素。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ICU住院的支气管扩张继发肺部真菌感染者4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同期抽取ICU住院的未真菌感染支气管扩张患者4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支气管扩张病程、住院时间、血清白蛋白水平、机械通气、侵入性操作等均为支气管扩张继发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组间数据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支气管扩张患者来说,必须强调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尽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其院内感染风险的发生率,促进其自身免疫力的提高,预防肺部真菌感染。

  • 标签: 支气管扩张 继发肺部真菌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发病危险因素调查分析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6月收治支气管哮喘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作为观察组,另选择我院2015年7月~2016年6月体检健康者30例成立对照组,进行支气管哮喘发病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9种因素有显著性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危险因素变量中危险性最大的依次为过敏体质、母亲哮喘史、父亲哮喘史和母亲孕期使用过致敏药物。父母任何一方具有哮喘史均为子女发生哮喘的危险因素,但以父母双方均有哮喘史最为危险,其次为母亲哮喘史、父亲哮喘史;子女患哮喘的几率差异不大(P>0.05)。结论调查揭示了病人发病的危险因素主要为环境因素,是可预防和控制的,可以结合《哮喘全球防治创议》方案,制订长期哮喘治疗管理计划和延续护理对策,让病人避免暴露于危险因素,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危险因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白内障的发病因素,提醒儿科医生重视眼科检查,以求尽早发现治疗先天性白内障,从而减少弱视和盲的发生。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4月医院确诊的先天性白内障患者36例,选取儿科体检的正常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χ2检验比较先天性白内障白组与对照组在既往史、家族遗传史、个人史及临床表现等方面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取主要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出生胎龄、出生体重、孕期感染、家族遗传是先天性白内障的主要危险因素。出生体重越低,出生胎龄越小,有孕期感染、家族遗传史,先天性白内障的发生率越高。结论通过研究先天性白内障的主要危险因素,特别提示儿科医生在儿童各阶段体检时应注意不要遗漏眼部检查,注意询问患儿吸氧情况,对那些开始吸氧时间早、持续时间长的患儿,建议请眼科医生详细检查患儿眼部情况,防止延误病情。

  • 标签: 先天性白内障 因素 分析
  • 简介:摘要PICC系指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其经上肢的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穿刺置管,导管末端位于上腔静脉和右心房交界处或上腔静脉的下1/3。PICC具有置管成功率高、操作简单方便安全,且留置时间长、可安全地输注刺激性药物、保护静脉和减轻病人痛苦的特点。但是,其并发症的发生可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如减少带管时间、增加患者痛苦、增加护士工作量、增加病人费用等,因此其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PICC静脉导管 并发症 相关因素 预防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上消化道出血是指韧带之上的消化道,其包含胰胆、十二指肠、胃、食管等器官出现病变而引发的出血现象。根据有关资料证实,对上消化道患者实施有效护理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风险发生机率,我院为了提升护理效果,特此综述。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户籍人群与流动人群的差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全国31个省市和新疆建设兵团进行抽样问卷调查,该抽样方法是根据多阶段分层与规模进行比例抽样,最后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广义线性混合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流动人口的政策知晓率与户籍人口相比较低,仅为45.9%;两者的建档率都远远落后于政策知晓率。但健康教育服务在户籍和流动人口中的普及率均较高,分别达到95.6%和89.4%。结论根据调查结果可以了解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水平在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上有较大差异,想要从根本上改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水平,我们必须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入手。

  • 标签: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户籍人口 流动人口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肺部感染是发生于肺实质的一种炎性疾病,多因细菌感染所致,常见于老年人,是致使老年患者死亡的一个主要因素。此病的常见表现是呼吸急促、心动过速等,早期可有咳嗽、发热、胸痛等出现,发生后,需对感染细菌进行明确,并及时展开干预。真菌是老年肺部感染的主要细菌之一,感染受多个因素影响,本文基于老年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情况,对近年来真菌感染老年肺部的一些危险因素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 标签: 老年肺部感染 真菌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切口感染往往是导致老年骨科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护理,防止切口感染成为现阶段老年骨科手术临床医护人员首要任务。方法本文选2014年6月~2017年6月于我院骨科就诊并进行手术治疗的10000例患者进行治疗与护理研究,主要护理对象为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47例,以2001年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中关于切口感染的规定作为参照标准。结果我们认为,骨科手术切口感染后要加强护理。要确保手术室的新风量以及换气次数,及时关闭对手术室的闷,防止细菌滋生和入侵。在调查的47名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患者当中,有28位患者的手术部位是颈部、肩部以上部位,占59.5%;手术时间>3h的24例,占51%;手术时有实习生参观的10例,占21.2%。讨论文章就骨科患者合并切口易感染的原因进行了解析,我们提出高龄患者容易在术后感染,侵入性操作的实施可以说为细菌的入侵提供了渠道,抗生素的使用要谨慎。

  • 标签: 骨科手术 切口感染 因素 护理跟进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常见因素,并讨论预防策略。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本院随机抽取的血常规检验者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100例/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均进行血常规检验,其中观察组在总结以往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常见因素后采取预防措施。

  • 标签: 血常规 检验结果 因素 预防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引发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在医院内产生感染的因素,并以此找出对应的预防方法。方法抽取本院老年患者1500例做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当中有三分之二的患者有过感染现象,其余未见有感染。对这些患者的临床病例进行分析,研究其中造成感染的因素,根据这些因素找出相应的预防方法。结果所选取的老年患者中,产生呼吸内科感染的部位通常发生在呼吸道、泌尿生殖器、胃肠道和手术的创口部位,当中受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占据了65.3%的大比例;从单因素分析来看,此类患者长时间卧床、吞咽困难、住院频率以及侵入性操作等是造成院内感染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呼吸内科老年患者的院内感染受到住院次数、卧床时间、吞咽能力、侵入性操作等因素的影响,医院应当采取规范的医疗操作,严格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并针对老年呼吸内科具体受感染的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

  • 标签: 呼吸内科 老年患者 影响因素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再孕阴道分娩临床指标选择及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本院产科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接收的100例剖宫产再孕孕妇进行研究,将其中55例行阴道分娩的孕妇作为阴道分娩组,45例行剖宫产分娩的孕妇作为剖宫产组,对比两组临床指标情况。结果两组的其他指标对比无意义,P>0.05,但阴道分娩组的年龄、子宫下段的瘢痕厚度、分娩间隔的时间均优于剖宫产组,P<0.05,差异有意义。结论年龄、子宫下段的瘢痕厚度、分娩间隔的时间均是影响剖宫产再孕阴道分娩的重要因素,具体选择何种分娩方式需要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而定。

  • 标签: 剖宫产 阴道分娩 临床指标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是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关键,如何有效调动医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已经成为了当前医院管理和卫生决策的研究热点。由于研究对象、目的和方法等的不同,在不同年代、背景下,不同学者对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的相关结论各不相同。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法,从工作满意度的定义、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研究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入手,在既往关于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旨在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当前国内外关于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研究进展。

  • 标签: 医务人员 工作满意度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呼吸内科患者口腔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防治患者口腔发生感染提供相关的实际医学依据。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6例呼吸内科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查阅病历的方法,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患者口腔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根据研究发现,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口腔感染2例,感染率为2.63%;其中以口腔假丝酵母菌属感染最多见,占72.73%,检出病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占84.21%;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恶性肿瘤和吸入激素是口腔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口腔安全隐患较高,因此发生感染率概率也进一步提高,以口腔黏膜假丝酵母菌感染最为常见,医护人员的针对性预防干预可以改善呼吸内科患者的症状恢复,有助于患者康复。

  • 标签: 呼吸内科 口腔感染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