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2例留置胃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与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留置胃管患者8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为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于我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的,回顾所有患者详细资料,综合分析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以及护理对策。结果:84例留置胃管患者中22例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占比26.2%; 主要原因有无法忍受拔管占比63.6%,无约束占比59.1%,自行拔管占比31.8%,固定不牢占比13.6%,呕吐占比13.6%,剧烈咳嗽占比9.1%以及其他原因占比4.5%(P<0.05)。结论:留置胃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主要与无法忍受拔管、无约束以及自行拔管等因素有关,所以,在留置胃管患者治疗期间要做好护理工作,针对具体的因素提前进行防护措施,从而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进一步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 标签: 留置胃管 非计划性拔管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2例小儿肠梗阻的腹部X线平片和CT诊断价值分析要素。方法:采用分组对照法进行研究指导,研究时间为2020年1月-2021年3月,研究对象为该阶段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2名小儿肠梗阻患儿,所有患儿均接受腹部X线平片,CT检查,依照检查方式的不同分为CT、X线组,分析比对两种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结果:两种技术在黏连性梗阻、肠套叠等检出方面无明显差异,但CT组总检出率要明显高于X线组;比较两组不同梗阻部位检出情况,也是CT组明显高于X线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小儿肠梗阻患儿进行疾病治疗时,采用腹部X线平片和CT技术均能获取较多诊断资料,但CT技术对临床辅助作用更多。

  • 标签: 腹部X线平片 CT技术 小儿肠梗阻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石柱县发生在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为及时有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石柱县2017-2021年期间发生在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结果:石柱县5年间发生在学校的共计22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占全县总事件的70.98%;涉及516名学生和2名教师,无死亡病例;22起事件中传染病占90.91%,其中以呼吸道、消化道和密切接触传播为主;以一般级事件和未分级事件为主,无重大类事件发生。结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高发多发于学校又特别是农村地区学校,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别、持续时间长短、控制效果和事件发展后果受多种影响因素决定。

  • 标签: 学校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及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2例输尿管上段及肾结石的患者,利用STORZ电子输尿管软镜,联合大华钬激光,进行碎石,其中输尿管上段结石9例,肾结石9例,输尿管结石合并肾结石4例。结果碎石成功率为86.4(19/22)。手术时间(从手术开始至麻醉结束)30~145min,平均86.5min。术后住院时间3~8d,平均5.2d。术后8例患者发热,其余病人均恢复良好。术后14~60天拔除双J管,拔管前均拍摄KUB平片,了解排石情况,结石排净率73.7%(14/19)。结论利用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及肾结石,疗效好、并发症少、恢复快,尤其适合于肾结石及输尿管上段小于2cm的结石。

  • 标签: 输尿管软镜 钬激光 输尿管上段结石 肾结石
  • 简介:目的:总结单孔微型腹腔镜美克尔憩室楔形切除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为22例患儿行腹腔镜美克尔憩室楔形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患儿一期治愈,1例因一期手术行阑尾切除术,术后患儿出现腹痛、腹胀等肠梗阻症状,再次腹腔镜探查发现美克尔憩室,并在腹腔镜下切除。22例患儿无一例中转开腹,无肠瘘、肠梗阻、血便、肠间脓肿形成、切口疝等并发症发生,切口基本不留疤痕。手术时间40-50min,平均(45±3)min;术中出血量3-5ml,平均(4.0±0.7)ml;住院5-7d,平均(6.0±0.7)d。术后随访4-12个月,平均(8±2)个月。结论:单孔微型腹腔镜美克尔憩室楔形切除术操作简单,安全可行,并发症少,对于术前腹痛诊断困难病例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美克尔憩室 楔形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单孔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以耳鼻咽喉科症状为主要表现的隐匿性抑郁症临床方法。方法择于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于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隐匿性抑郁症病患22例,所有病患均通过入院前确诊,满足隐匿性抑郁症患病标准,然后按照随机数表均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对照组。各组病患为11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而研究组则在以上基础上配合心理干预

  • 标签: 耳鼻咽喉科症状 隐匿性抑郁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顽固性面瘫是指因病情较重、治疗延误或是治疗措施不当等诸多因素,导致病程超过三个月仍难以康复而留下后遗症的面瘫患者。顽固性面瘫患者采取单纯针灸治疗效果欠佳,笔者采用透刺滞针抽提术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顽固性面瘫22例,总有效率达95.5%,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顽固性面瘫 透刺滞针抽提术 补阳还五汤
  • 简介:目的比较22F通道和16F通道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并研究双J管反流人工肾积水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8月至2014年6月在江苏省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接受不同通道经皮肾镜治疗的49例肾结石患者临床资料。16例行22F单通道(A组)、14例行22F单通道及双J管反流人工肾积水(B组)、12例行16F单通道(C组)、7例16F单通道及双J管反流人工肾积水(D组)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分析比较各组在通道建立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一期结石取净率、术后并发症等指标方面的差异。结果各组患者均成功进行经皮肾镜碎石。A与B组比较:A组通道建立时间明显长于B组[(7±2)minvs(3±1)min,P〈0.05],手术时间亦长于B组[(65±23)minvs(50±20)min,P〈0.05],两组术中失血量、一期结石清除率和术后发热率无显著差异(P〉0.05)。A组与C组比较,手术时间明显缩短[(65±23)minvs(82±19)min,P〈0.05]。其余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与D组比较,手术时间及通道建立时间方面C组明显长于D组[(82±19)minvs(71±17)min,(6±1)minvs(3±1)min,P均〈0.05]。结石清除率及出血方面无差异(P〉0.05)。B组与D组比较:手术时间缩短[(50±20)minvs(71±17)min,P〈0.05],通道建立时间、出血及结石清除率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22F通道结合双J管反流人工肾积水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与传统微通道手术相比具有缩短手术时间及通道建立时间、安全、实用可行等优点,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肾结石 肾造口术 经皮 双J管
  • 简介: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加放射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其毒性反应。方法选择22例Ⅲa~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住院患者,其中9例在放疗前接受吉西他滨化疗2~3个周期,13例为放疗前后备一个周期进行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第1、8d吉西他滨0.8~1.0g/m^2静脉滴注,第2d顺氯氨铂50mg/m^2静脉滴注。21d为一周期。化疗后休息7~10d开始放疗,设肺部病灶野加纵隔淋巴结引流区为一大野,前后对穿,源皮距照射,1.8~2Gy/次,常规分割放射至DT36Gy后缩野避脊髓追量照射,后程采取超分割照射方法,1.2~1.4Gy/F,每日两次,间隔超过6h。总剂量DT50~71Gy,中位剂量63Gy。结果全组有效率为54.5%,其中完全缓解(CR)3例,占13.6%,部分缓解(PR)9例,占40.9%,稳定(SD)8例,占36.4%,进展(PD)2例,占9.1%。中位生存期为10.2个月,1年生存率为42%。治疗毒性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血小板下降),血小板下降发生率为100%,其中Ⅲ+Ⅳ损伤占72.7%。Ⅲ+Ⅳ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40.9%,Ⅲ+Ⅳ放射性放射性肺损伤31.8%。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加放射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一定的疗效.毒性反应可以控制.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 标签: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吉西他滨 联合化放疗 毒性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活体供肾切取术在亲属。肾移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2例后腹腔镜下活体供肾切取术的供受体均随访3~12个月,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腹腔镜下活体供肾切取术均较顺利,手术时间(气腹时间)为(65±16)min,术中出血约(110±40)ml,供肾热缺血时间(107±34)sec。肾移植术中血管开放后供肾均泌尿,未出现排斥反应及与操作技术相关的并发症。供者术后7d伤口拆线后出院。22例受者中有1例出现肾功能恢复延迟,术后2周恢复正常,其余21例术后7天血清肌酐恢复正常。1例术后2个月出现急性排斥反应,经甲强龙冲击治疗3天后治愈。结论后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具有安全、可靠、创伤小、恢复快、不影响。肾功能等优势,能促进亲属肾移植的开展,增加供肾来源。

  • 标签: 后腹腔镜 肾切除 肾移植 亲属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尿细胞检测(Celldetect)膀胱癌液基薄层染色技术+核基质蛋白22NMP22)对膀胱癌诊断的价值。方法 将33例疑似膀胱癌住院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来源于我院2020年4月—2021年5月期间,所有患者均实施尿细胞检测膀胱癌液基薄层染色技术+NMP22诊断,以膀胱镜病理学或术后病理检查为金标准。结果 联合检查检出率为90.91%,明显高于单一NMP22、膀胱液基脱落细胞检查的54.55%、60.61%(P

  • 标签: 尿细胞检测 液基薄层染色技术 核基质蛋白22 膀胱癌
  • 简介:为探讨血管发育早期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募集和增殖特点,构建了含有SM22α启动子序列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编码序列的质粒,建立了平滑肌特异性蛋白SM22α启动子控制下稳定表达EGFP的胚胎干细胞株(ESCs),以研究VSMCs的发育特点。实验发现。起源于SM22α—EGEPSSCs形成的类胚体(EBs)在第11天开启SM22α启动子并表达EGFP。此后EGEP阳性细胞持续增加,在第30天达到高峰。VSMCs多起源于EBs中细胞密集处,应用免疫荧光染色及RT—PCR观察到EGEP阳性细胞表达多种平滑肌特异性标志物。在贴壁培养的类胚体中VSMCs形态可分为纺锤形及上皮样的多角形。慢速视频显微摄像测得纺锤形细胞迁移速度较上皮形细胞快。结论:SM22α—EGEPESCs分化形成的EBs可以模拟体内早期胚胎血管形成过程,从形态学上获得VSMCs募集分化的证据。

  • 标签: 血管平滑肌细胞 胚胎干细胞 分化 迁移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结肠癌组织中USP22、CDK6和Ki67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就诊于保定市第二医院60例结肠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USP22、CDK6、Ki67的表达情况,分析三者之间及其与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Ducks分期等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①结肠癌组织、癌旁正常黏膜组织表达率USP22为68.33%、11.67%,CDK6为65.00%、8.33%,Ki67为70.00%、13.33%,三者在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②USP22、CDK6及Ki67的表达率,在不同年龄、性别患者中接近(P>0.05),在不同分化程度、Ducks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患者中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③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USP22、Ki67、CDK6三者两两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USP22、CDK6、Ki67,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率存在显著差异,与分化程度、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且三者紧密相关,有望成为结肠癌诊断、病情评估的辅助指标。

  • 标签: 结肠癌 USP22 CDK6 Ki67 诊断 病情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