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80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分析急性分泌性中耳炎采用双孔估摸穿刺室注治疗的效果。 方法: 2017 年 5 月至 2018 年 5 月我院接收中耳炎患者 100 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 50 例。对照组采用单孔鼓膜穿刺抽液治疗,观察组应用双孔鼓膜穿刺鼓室注治疗。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效率。 结果: 统计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率,对照组为 72.0% ,观察组为 92.0% ,检验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且两组患者治疗 3 个疗程后并未出现任何并发症。 结论: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应用双孔鼓膜穿刺鼓室注食疗效果更显著,安全系数相对较高,可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 双孔鼓膜穿刺 注药
  • 简介:摘要:目前的抗血管生成药物主要有阿帕替尼、贝伐单抗、雷莫卢单抗、恩度及其它多靶点酪氨酸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TKIs)等。甲磺酸阿帕替尼(apatinib, YN968D1)系小分子TKI,能高选择性地作用于VEGFR-2,与其酪氨酸激酶ATP结合致其激活失败,从而阻断下游信号传导,抑制肿瘤血管生成。阿帕替尼于2014年10月17日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China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CFDA)批准上市,用于晚期恶性肿瘤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的三线及以上治疗,有较好的生存获益,患者耐受性及依从性良好。除恶性肿瘤外,阿帕替尼在肺癌、乳腺癌、肝细胞癌等肿瘤中也有相对不错的疗效。现将阿帕替尼单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系统性分析,更好地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 质子泵抑制剂联合胃动力治疗反流性咽喉炎的疗效。 方法 选择 42 例在 2019 年 8 月 -2019 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同治法在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痰热壅肺型)的临床展望。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60例痰热壅肺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差异性,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其中30例患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为常规组,余下患者为实验组(给予针刺配合服用热哮汤加减化裁),比较两组患者出院4周后哮喘控制情况。结果:经分析比较,实验组的临床控制总有效率为96.66%,常规组的临床控制总有效率为66.66%,实验组的临床控制率明显高于常规组的临床控制率(P

  • 标签: 针药同治法 重症支气管哮喘 临床展望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 质子泵抑制剂联合胃动力治疗反流性咽喉炎的疗效。 方法 选择 42 例在 2019 年 8 月 -2019 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症状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采用紫杉醇涂球囊的治疗价值。方法:观察组应用紫杉醇涂球囊治疗,同期对照组则改为常规裸支架治疗。结果:术后6个月、12个月靶病变血管再狭窄发生率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术前2组的ABI对比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ABI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术后并发症率观察组为2.70%,对照组为13.51%,P<0.05。结论:对于ASO患者应用紫杉醇涂球囊可取得确切的临床疗效,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并降低并发症率。

  • 标签: 症状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紫杉醇药涂球囊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降压应用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的临床药学药理作用。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120例,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在了解患者用药情况的同时,对高血压药物实施系统性分析。结果:对比120例患者的用药情况,分别为培哚普利、缬沙坦、硝苯地平控释片、呋塞米、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美托洛尔缓释片﹐其中缬沙坦使用的人数较多。对比120例患者的用药不良反应情况,分别为培哚普利、缬沙坦、硝苯地平控释片、呋塞米、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美托洛尔缓释片的不良反应﹐其中呋塞米的不良反应率最高。结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常用的降压为培哚普利、缬沙坦、硝苯地平控释片、呋塞米、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美托洛尔缓释片﹐其中缬沙坦使用的人数较多,呋塞米的不良反应率最高。

  • 标签: 降压药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 临床药学 药理作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对比为颅内感染患者提供不同抗菌药物鞘内给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颅内感染患者 13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头孢曲松钠鞘内给,观察组给予阿米卡星鞘内给。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4.03%,高于对照组( P< 0.05);不良反应仅 2例 ,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阿米卡星鞘内给对颅内感染患者的疗效更理想,安全性更高。

  • 标签: 鞘内给药 颅内感染 抗菌药物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范化事管理在社区卫生中心的应用及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 2017年 1月 -2018年 1月实施常规管理的社区卫生中心 35例,于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进行规范化事管理,同时选择 2017年 1月 -2019年 1月 520例患者作为对象,对规范化事管理前后社区卫生中心情况进行对比,并对规范化事管理前后患者满意程度进行对比。结果:管理后社区卫生中心药事管理制度不完善、特殊药物管理不当、药品管理不符合规定以及药品调剂不良情况较管理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管理后患者非常满意、满意程度均有所提高,且不满意程度有所下降,满意度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社区卫生中心采用规范化事管理有利于改善药物管理情况,并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基层上推广。

  • 标签: 规范化药事管理 社区卫生中心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干扰素a1b不同给途径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3月到2020年3月收治9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n=46例),对照组给予干扰素a1b肌肉注射治疗,实验组给予干扰素a1b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的各项潮气肺功能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各项潮气肺功能指标均有所改善,实验组的VPEF/VE、TPTEF/TE和VT指标均高于对照组,RR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干扰素a1b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阿立哌唑预防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高泌乳血症的临床效果,为确保患者安全治疗提供指导。方法:于2020年07月--2021年07月,以本院精神科接收的66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主体,将之设为常规组(利培酮)、研究组(利培酮+阿立哌唑),各33例。观察对比两组用药前后的血清泌乳素水平。结果:研究组用药6个月后的血清泌乳素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p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女性患者 利培酮 阿立哌唑 高泌乳素血症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一次性注射器喂药方式在婴幼儿口服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106例婴幼儿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喂药方式,研究组则接受一次性注射器喂药方式治疗。对比两组婴幼儿的服药依从情况及家属的喂药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的服药依从性更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家属的喂药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应用一次性注射器喂药方式治疗可以有效提高婴幼儿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进而提高其家属在婴幼儿口服给治疗工作的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一次性注射器喂药方式 婴幼儿 口服给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 自拟补肺益气汤 联合西医抗结核药物治疗耐 多 肺结核 的临床疗效 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纳入 60 例耐 多 肺结核 患者为本 研究对象,并 按随机分组法 分为对照组 30 例 和观察组 3 0 例 。对照组仅 接受西医抗结核药物治疗 ,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 自拟补肺益气汤 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 临床 效果 及 治疗前后的 免疫功能 指标值变化情况 。结果 观察组治疗 6 个月后的 累计痰菌阴转率 、胸部病灶吸收率 及 血沉恢复正常率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两组治疗前 CD4+ 、 CD8 + 、 CD4+/CD8+等免疫功能指标值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但观察组治疗 6 个月后的 CD4+ 、 CD4+/CD8+等 免疫功能 指标水平均显著 高于对照组患者 , 且观察组治疗 6 个月后的 CD8+ 值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一名36岁飞行员在接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的玻璃体腔注术后的全面护理过程。重点包括术前的全面检查和心理准备、术中的安全管理和药物准确注射、以及术后的炎症控制、视力和眼压监测、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这一护理框架旨在优化治疗结果,加快恢复,减少并发症,同时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 标签: 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 玻璃体腔注药术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缬沙坦氨氯地平单片复方制剂对单治疗血压控制不良的中国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本院行单治疗血压控制不佳的高血压患者 64例作为实验对象,随机数分为试验组 32例以及参照组 32例。试验组给予缬沙坦氨氯地平单片复方制剂治疗,参照组继续给予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治疗后各项临床指标( SBP、 DBP)情况,并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试验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照参组,差异显著( P< 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 SBP、 DBP、 HR指标明显优于参照组。结论 对单治疗血压控制不良的患者行缬沙坦氨氯地平单片复方制剂治疗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缬沙坦氨氯地平单片复方制剂 单药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糖尿病视网膜患者单纯视网膜光凝术治疗与光凝术联合玻璃腔注术后患者眼底病情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美国莱特美激光给予视网膜光凝术 2-3次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30例 60只眼, 与对照组视网膜光凝术联合雷珠单抗玻璃腔注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0例 60只眼 ,视网膜光凝术2-3次,玻璃腔注术 3次 ,两组共治疗 3个月。结果:(有没有具体指标,结果写的是统计学结果)。共 60例 120只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单纯视网膜光凝术治疗后,黄斑水肿厚度?,视力较前提高?,荧光素渗漏面积?新生血管?。对照组:视网膜光凝术联合玻璃腔注术治疗后,黄斑水肿厚度?,视力较前提高?,荧光素渗漏面积?新生血管?。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单纯光凝术可减少黄斑厚度、提高视力、减少渗漏面积,但视网膜光凝术联合雷珠单抗玻璃腔注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效果更突出,值得推广。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光凝术,视网膜光凝术联合雷珠单抗玻璃腔注药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单纯视网膜光凝术治疗与光凝术联合玻璃腔注术治疗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择 2016年 6月 -2017年 11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 9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比较两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患者中文版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 CLVQOL)评分、中心凹厚度。结果观察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 P< 0.05;治疗前两组中文版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 CLVQOL)评分、中心凹厚度相近, P> 0.05;治疗后观察组中文版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 CLVQOL)评分、中心凹厚度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改善中心凹厚度和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视网膜光凝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临床有效性
  • 简介:【摘要】 目的:一直以来,绝大部分 荨麻疹的发生被认为是肥大细胞膜表面高亲和力 IgE 受体( FceRI )发生交联,引发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等介质所致,从而使用抗组胺药物治疗,而始终没有解决肥大细胞膜表面高亲和力 IgE 受体( FceRI )发生交联的原因,导致多数患者治标不治本且对抗组胺产生依赖性,基于此,通过对比观察使用中医辩证分型采取药浴的方法,却发现治愈率显著提高并且鲜有药物依赖性的发生,为荨麻疹的治疗提供一个新方向,以此加深对荨麻疹的认识,有助于指导临床规范荨麻疹的治疗,并为治疗提供新的理念。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伊潘立酮环糊精包合物温敏性原位凝胶鼻腔给与其他给药方式的疗效及对大鼠脑靶向性进行探讨与研究。方法:于 2015.09-2017.09进行动物模型试验,按照给药方式不同分为鼻腔给与灌胃给,建立伊潘立酮在大鼠血浆、脑组织中的含量测定方法,并验证建立方法,计算探讨新制剂脑靶向性指标 DTE。结果:相较于灌胃给,鼻腔给血浆 AUC水平更低,大脑与小脑 AUC水平更高,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相较于灌胃给,鼻腔给血浆、大脑与小脑 MRT更长,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经统计,鼻腔给后潘立酮新制剂脑组织靶向性 DTE均大于 1,相较于小脑,大脑靶向性 DTE更高。结论:伊潘立酮环糊精包合物温敏性原位凝胶可通过鼻腔给药方式进行治疗,可达到

  • 标签: 伊潘立酮 环糊精 温敏性原位凝胶 鼻腔给药 靶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