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8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年轻护士在晨间床边交接表工作中,提高填写内容的完整率的方法。方法以品管圈(QCC)管理为例,2016年3月成立品管圈管理小组,应用质量环(PDCA)法来考察年轻护士晨间床边交接内容完整率,分析年轻护士在晨间床边交接内容完整率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制订出相应的改革措施,再比较品管圈(QCC)管理实施前后年轻护士晨间床边交接内容完整率。结果年轻护士晨间床边交接内容完整率由品管圈(QCC)管理实施前的75.30%提高到94.65%,差异显著(P<0.05)。结论可以将品管圈(QCC)管理应用在提高年轻护士晨间床边交接内容完整率工作中,可以有效地提高交接内容完整率,保证护理工作准确有效实施。

  • 标签: 年轻护士 交接表 品管圈 完整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糖尿病患者HbA1c水平以及Cys-C水平与其肾脏功能损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81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试验组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尿蛋白排泄率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三组,并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60例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探究糖尿病患者HbA1c水平以及Cys-C水平与其肾脏功能损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对照组、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以及临床蛋白尿组中受试对象的HbA1c水平以及Cys-C水平呈明显的依次升高趋势,而其eGFR则依次降低,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价值。且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受试对象的HbA1c水平以及Cys-C水平与eGFR之间具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152以及-0.116,P<0.05。结论HbA1c水平以及Cys-C水平的升高对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临床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 标签: HbA1c Cys-C 糖尿病 肾脏功能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微量蛋白与血清胱抑素C联合检验在早期肾功能损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者95例,按照是否出现早期肾损伤分为肾损组(观察组44例)及无肾损组(对照组51例),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均在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外周循环血液样本,并获取晨间清洁中段尿样本,检验BUN水平、Scr水平、mALB水平、Cys-C水平。结果观察组BUN水平、Scr水平、mALB水平、Cys-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对照组BUN水平、Scr水平、mALB水平、Cys-C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尿微量蛋白与血清胱抑素C联合检验在早期肾功能损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好,可有效提高早期肾损伤阳性检查率。

  • 标签: 尿微量蛋白 血清胱抑素C 检验 早期肾功能损害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haco或ECCE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的对照情况。方法选取我院100例白内障合并青光患者进行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ECCE联合小梁切除术,观察组Phaco联合小梁切除术。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视力>0.2、术后眼压以及术后散光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Phaco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疗效确切。

  • 标签: Phaco 小梁切除术 白内障合并青光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8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小梁切除术,观察组采用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浅前房发生率为4.17%,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为100%,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能够降低术后浅前房的发生率,促进功能性滤过泡的形成,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保障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对比两种术式治疗闭角型青光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月12月-2016年12月我院所收治的闭角型青光合并白内障患者150例,随机的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5例。给予对照组的患者施行单纯的小梁切除手术,给予实验组的患者施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进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实验组患者视力和眼压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98.73%)明显优于对照组(88.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来治疗闭角型青光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比较明显,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 标签: 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不同术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手术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原发性闭角型青光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护理组,对扎组进行常规护理,护理组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物理诱导睡眠、音乐疗法、松弛疗法、疼痛护理、睡眠卫生指导、心理干预等睡眠行为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的睡眠治疗。结果在实施护理前,两组患者在睡眠指标方面没有明显差异,实施护理干预后护理组患者的睡眠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适当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原发性闭角型青光患者的睡眠质量。

  • 标签: 护理干预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应用效果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四步法眼袋整形术用于老年患者整形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64例老年整形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家属以及患者本人同意的情况下按照手术类型不同将所有分为对照组(32例下睑皮肤入路眼睑整形术)与实验组(32例四步法眼袋整形术),比较两组患者预后。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88%VS84.38%),数据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00%VS6.25%),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于老年患者整形患者给予四步法眼袋整形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下睑皮肤入路眼睑整形术。

  • 标签: 下睑皮肤入路眼睑整形术 四步法眼袋整形术 眼整形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喜炎平联合磷酸肌酸钠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心肌损害患儿180例,随机分为A、B二组,每组9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加予磷酸肌酸钠注射液静脉滴注;B组加予喜炎平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钠注射液用药,治疗1周后观察二组患儿治疗前后的CK、CK-MB、LDH、cTnI的变化及心电图的恢复情况。结果A、B二组治疗后CK、CK-MB、LDH、cTnI均有明显下降,而B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钠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心肌损害有明显疗效,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喜炎平 磷酸肌酸钠 轮状病毒性肠炎 心肌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检测尿α1-微球蛋白(α1-MG)和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在高血压病(HD)肾功能损害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62例2013年1月~2015年12月间我院收治住院的HD肾功能损害早期患者(疾病组)以及6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两组在贝克曼库尔特680(AU6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α1-MG、尿RBP、尿微量白蛋白(mALB)、血清肌酐(SCr)和血清尿素(SUrea)的结果。结果疾病组检测尿α1-MG和尿RBP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检测mALB、SCr和SUrea结果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α1-MG和尿RBP分别与mALB、SCr和SUrea呈显著正相关(P<0.05)。尿α1-MG和尿RBP联合检测阳性检出率为85.48%明显高于单项指标阳性检出率(53.23%,58.0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α1-MG和尿RBP与肾功能损害密切相关,是肾损害早期诊断中的敏感指标。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HD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检出率,对HD肾损害的早期诊断、预防HD性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高血压病 尿&alpha 1-微球蛋白 尿视黄醇结合蛋白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误吸/窒息危险因子评估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患者护理中的应果。方法选择我科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重症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5例。对照组入院后行神经外科重症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常规神经外科护理措施的基础上,使用误吸/窒息危险因子评估进行评估。结果对照组窒息发生1例,误吸、呛咳发生次数为23人,观察组窒息0例,误吸、呛咳发生14人。结论应用误吸/窒息危险因素评估进行评分,并依据评分采用相应护理措施,有效减少了患者误吸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

  • 标签: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 误吸 窒息
  • 简介:摘要目的完善评估监控的正确书写,降低书写漏项率。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并集中培训,掌握品管圈方法的使用流程,针对降低评估监控书写漏项率进行现状调查、原因分析、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并组织实施。结果在随机抽查的44天内需要监控的总表单数中,活动前后监控表单书写漏项率由25.21%降低到6.94%,可见评估监控书写漏项率明显降低。结论运用品管圈管理方法能有效降低评估监控书写的漏项率。

  • 标签: 品管圈 监控表 漏项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设计危急值报告反馈,及时告知患者化验异常情况,并通过强化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依从性,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设计危急值报告反馈,分析危急值报告结果,查找原因,进行针对性强化健康教育,加强患者管理。结果通过对危急值的关注,对患者进行相关护理干预,一个月后复查同项目的危急值报告例次明显较少。结论危急值报告反馈是对血液透析室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有效补充,使患者能够及时知晓异常甚至危及生命的化验结果,使护士能够及时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并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促进了医技护患的四方合作,减少了透析并发症,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 标签: 血液透析 危急值 反馈表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谈谈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手术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为青光手术患者的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原发性闭角型青光手术的22例患者,随机将22例患者分成两组,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1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睡眠质量。结果干预组护理前的的睡眠质量评分总数为16.3±3.5,对照组护理前的的睡眠质量评分总数为16.5±3.8,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睡眠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P>0.01),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护理后的睡眠质量评分总数为8.9±4.5,对照组护理后的的睡眠质量评分总数为16.3±3.3,干预组护理后的睡眠质量评分总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青光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青光患者的睡眠质量,有在临床推广的价值。

  • 标签: 护理干预 青光眼 手术 睡眠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液在用于流行性角膜结膜炎(EKC)治疗时的效果。方法将我院门诊随访的106例EKC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应用常规抗病毒治疗和常规抗病毒+糖皮质激素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患者在角膜上皮下灰白色圆点状病变发生率、角膜炎症消退时间方面具有着明显的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给予EKC患者常规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糖皮质激素液,能够有效的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适宜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糖皮质激素眼液 流行性角膜结膜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丝裂霉素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5年10月收治的青光患者7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7例、观察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丝裂霉素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眼压改善情况及浅前房情况由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89%,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5.14%,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丝裂霉素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的疗效显著,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丝裂霉素 可调整缝线 小梁切除术 青光眼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小梁切除术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患者的临床疗效,寻求闭角型青光的理想治疗方案。方法本研究纳入我院收治的120例闭角型青光为观察对象,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进行分组研究,分别设置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采用的治疗方案分别为小梁切除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以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及并发症发生率为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视力水平、眼压、前房深度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以上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闭角型青光手术方案的选择,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是一种理想的选择,其对于患者眼压的降低、视力水平的提高等都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闭角型青光眼 眼压
  • 简介:摘要对本院2012年元月至2015年12月底,对独眼白内障32术前心理治疗分析,独眼白内障手术风险大,医患双方心理压力更大。但通过多次反复交流,取得双方信任后,制定个性化方案,选择适当手术时机,还是能达到预期效果的。

  • 标签: 独眼 白内障手术 术前心理干预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液在用于流行性角膜结膜炎(EKC)治疗时的效果。方法将我院门诊随访的106例EKC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应用常规抗病毒治疗和常规抗病毒+糖皮质激素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患者在角膜上皮下灰白色圆点状病变发生率、角膜炎症消退时间方面具有着明显的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给予EKC患者常规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糖皮质激素液,能够有效的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适宜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糖皮质激素眼液 流行性角膜结膜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工泪液联合维生素B12滴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眼科门诊收治的105例干眼症患者,按照门诊号奇偶数法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人工泪液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人工泪液联合维生素B12滴液治疗。连续治疗4周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77%。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4%,组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人工泪液与维生素B12滴液联合治疗干眼症可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人工泪液 维生素 干眼症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