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NICU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因素变化及护理对策,并进行分析讨论。方法采用手术前后交谈及自制问卷调查,针对患者术后最常见的7种心理问题,在术后3-7天将问卷发放给患者,由NICU护士一对一进行讲解,并由患者本人及家属填写问卷。结果影响NICU患者术后恢复的因素前三位依次为担心疾病愈后(96.7%),与亲人分隔、孤独感(90.6%),NICU费用过高(88.1%)。结论NICU患者围手术期存在明显心理障碍,应根据不同心理需求采取相应护理对策,重视患者心理健康指导,加强术前、术后访视,加强与患属双方的沟通与配合,减少噪音,重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尊重患者的隐私权等是NICU患者顺利渡过的保证。

  • 标签: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 心理需求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生化检验结果异常的原因,找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方法对我院2016年8月—2016年9月50例生化检验异常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结果异常原因进行分析,并且找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结果初检结果与复检结果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生化检验结果异常的原因包括20例标本处理不当,所占比重为40%,17例血液采集不当,所占比重为34%,13例严重溶血,所占比重为26%,其中标本处理不当是造成生化检验结果异常的主要原因。结论临床生化检验过程中,各个环节都可能会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要对检验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对各种误差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应对,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进行有效确保。

  • 标签: 生化检验 结果异常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危险,探讨终止妊娠的方式和注意事项。方法对来我院要求终止妊娠的瘢痕子宫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终止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无论是妊娠早期,中期,还是晚期均存在子宫破裂出血的危险。结论瘢痕子宫在妊娠的各个时期存在不同的生理特点,应针对病情,详细询问病史,采取适宜有效的方法,避免子宫破裂,大出血及切除子宫等风险。

  • 标签: 瘢痕子宫 妊娠 子宫破裂 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产妇产后抑郁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择于2014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700例产妇,产后4~6天采用SAS量表(焦虑评定量表)、SDS(Zung抑郁评定量表),SSR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以及采用调查问卷飞方式研究焦虑及抑郁的发生情况,对造成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利用χ2检验法分析产后抑郁症与影响因素的关系,并对产妇实施护理干预。结果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为12.06%,文化程度、年龄、家庭支持度、分娩方式、社会支持度、孕期心理准备等对产后抑郁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社会支持度、分娩方式、心理准备、家庭支持度有显著影响。结论产后抑郁影响因素具有多元性,临床发病率较高,合理实施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可以有效预防产后抑郁的发生。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产后抑郁 影响因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胸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发生气胸患者30例临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治疗效果满意出院。结论封闭胸壁开放性伤口,通过胸腔穿刺抽吸或胸腔闭式引流排出胸腔内的积气、积液,防治感染。

  • 标签: 气胸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胎膜早破的病因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2月住院分娩932例产妇中的105例胎膜早破病因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5例胎膜早破孕妇中,有宫腔手术史者75例,占71.42%,在孕前、孕期有明显感染史者63例,占60%,有宫腔压力不均者21例,占20%,羊膜腔内压力升高者7例,占6.67%,外力撞击者3例,占2.86%。105例胎膜早破孕妇与同期无胎膜早破孕妇827例比较,剖宫产、早产、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宫内感染、围产儿死亡的发生率均明显升高,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宫腔手术史、孕前、孕期感染史为胎膜早破的主要原因,其次宫腔压力不均,羊膜腔内压力升高也是胎膜早破的原因,胎膜早破可导致剖宫产率,各种产科并发症及胎儿窘迫,围产儿死亡发生率增高。

  • 标签: 胎膜早破 病因 妊娠结局
  • 简介:目的了解妊娠期妇女孕吐程度与心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心理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封孕吐孕妇根据尿酮体阳性、阴性分组进行测试分析。结果60名孕妇中被试组(Ⅰ组)与对照组(Ⅱ组)各30名,在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均无显着性差异条件下SCL—90量表因子比较Ⅰ组焦虑分、躯体化分高于Ⅱ组(P<0.05),其它因子分均无差异。结论孕妇发生妊娠剧吐与精神紧张、心理因素及自身应付心理应激能力有关,重视孕前教育及孕期心理调节尤为重要。

  • 标签: 心理因素分析 孕妇 SCL—90 尿酮体 孕前 对照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护理人员心理压力源分析与疏导必要性。方法收集护理人员共100名,通过问卷调查对其心理压力源进行统计,并探讨有效的疏导措施。结果调查问卷一共发放100份,回收98份,回收率为98.0%,且均为有效答卷。经统计发现,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源包括了社会发展对职业的需求、人际关系冲突、长期紧张的脑力劳动以及超负荷的工作量、自身期望价值与现实的区别、家庭等。结论大部分的护理人员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应积极采取有效的疏导措施予以缓解,从而稳定护理队伍,并降低安全隐患,维护患者利益,促进医院发展。

  • 标签: 护理人员 心理压力源 疏导措施 必要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分析仪在血小板检验中的准确性。方法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我院收治的70例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后进行手工法测定白细胞、血小板参数,比较仪器血小板计数和手工法计数血小板的符合率。结果血液分析仪血小板计数精确度高,但与手工法测定血小板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血小板计数偏低,特别是对于计数<60×109/L,应该应用手工法加以复核,并观察血小板质和量的变化。

  • 标签: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 手工法 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假性降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法检测尿潜血的准确性,并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进行对比。方法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间的100例尿潜血患者,分别采取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法和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对其进行尿潜血检测,对两种方法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00例患者采取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检测出95例尿潜血阳性,准确率为95.0%;采取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法检测出92例尿潜血阳性,准确率为92.0%,两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检测用时明显长于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法检测费用高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25元vs.2元)。结论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法检测尿潜血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方便快捷,但费用较高。

  • 标签: 尿潜血 尿液分析仪 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剖腹产产妇手术中出血原因进行临床分析,同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所收治的52例剖腹产产妇的临床资料,所有产妇均为手术中出血产妇,针对出血原因进行临床分析并提出临床预防措施。结果剖腹产产妇手术中出血原因主要包括宫缩乏力、胎盘因素、子宫肌瘤以及凝血障碍、切口撕裂等,给予产妇对症治疗后其生命体征获得了稳定。结论给予剖腹产出血产妇实施有效止血方案可以保证母婴获得良好结局。

  • 标签: 剖腹产 出血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外科手术后病人不舒适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的对象是2014年4月—2016年5月我院所收治的50例心脏外科手术后不舒适病人,将收治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舒适组,对两组不舒适原因进行分析,常规组行常规护理;舒适组行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1)不适感消失率;(2)护理前后生理、心理、环境舒适评分。结果(1)舒适组患者不适感消失率显著比常规组高,P<0.05;(2)干预前两组生理、心理、环境舒适评分相似,P>0.05;干预后舒适组较之常规组生理、心理、环境舒适评分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心脏外科手术后病人不舒适原因主要包括病房环境、术后伤口疼痛、术后体位不舒适、护士护理操作不当等,通过舒适护理对策的实施,可有效提升患者生理、心理、环境舒适度,缓解不适感,值得推广。

  • 标签: 心脏外科手术后病人 不舒适原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福利院孤残儿童心理护理现状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撷取本院收治的60例孤残儿童,撷取时间是自2012年1月至2017年8月,分组原则以抽签法为主,分研究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心理护理。比较PEP评分、ABC评分。结果与对照组PEP评分比较,研究组较高,优势突出,P<0.05;与对照组ABC评分比较,研究组较低,优势突出,P<0.05。结论福利院孤残儿童予以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患儿的孤独感,提高行为能力,值得借鉴。

  • 标签: 福利院 孤残儿童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住院精神病人服药不依从的影响因素,针对其实施护理干预的价值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住院精神病人73例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5年2月—2017年2月,针对所有的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护理前后患者服药不依从性的变化、精神症状缓解率之间的差异。结果针对住院精神病人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服药不依从性及精神症状缓解率之间的差异较为明显(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针对我院收治的住院精神病人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问题,促进患者精神症状的改善,提高患者的认知。

  • 标签: 住院精神病人 服药不依从 原因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液分析仪在急性白血病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和45例(观察组)体检正常人群(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检测血液中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指标情况。观察组采用血液分析仪检测,对照组采用现在常规方法检测。结果观察组Hb为(33.74±5.61)g/L,对照组Hb为(122.71±18.52)g/L,观察组Hb低于对照组;观察组WBC为(89.14±25.10)×109/L高于对照组(5.87±1.35)×109/L,观察组PLT(35.77±8.14)×109/L低于对照组(145.26±20.98)×109/L,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数据与临床急性白血病指标较为一致。结论血液分析仪对急性白血病检测应用效果良好,诊断性较高,为白血病确诊过程中提供重要参考。

  • 标签: 血液分析仪 急性白血病 检测血液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截肢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骨科截肢术患者30例临床,病情观察、患肢护理、体位护理及心理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临床治疗和护理,未出现并发症术后愈合良好29例,出现伤口感染1例,经处理后全愈合,按期出院。结论对截肢患者术后密切做好临床监测与观察,做好临床护理的同时注重心理护理,鼓励保持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使患者最大限度的恢复身心健康,及早回归社会正常生活。

  • 标签: 截肢术 临床护理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对急性脑卒中危重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室2017年9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脑卒中危重患者60例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后的死亡率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经过动态急救护理后的患者死亡率和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动态急救护理模式应用于急性脑卒中危重患者的临床救护中,明显降低了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 标签: 急性脑卒中 危重患者 护理分析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