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社会流行病属于流行病的新分支,其方法现阶段我国还处于探索时期,本文主要简述了社会流行病的定义、跨学科发展情况、具体应用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以期未来对社会流行病相关内容进行进一步研究提供有价值的理论资料,促进该学科的发展。

  • 标签: 社会流行病学 定义 应用 发展
  • 简介:摘要解剖作为所有医学的基础学科,一直是难学、难懂、难记的典型代表,特别是对于中职学生来说,若教学方式不当,学生极易消极怠、半途而废,应如何为之“奠基”意义深远。

  • 标签: 中职教育 解剖学 &ldquo 奠基&rdquo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形成性评价在方剂教学中的作用。方法在2014级美康专业方剂教学课程中引入形成性评价方式,观察学生的考试成绩情况以及学生对形成性评价的认可情况。结果2014级美康专业学生方剂学期末考试成绩为75.40分,及格率98.18%,均高于2013级美康专业学生的65.10分、77.27%。2014级学生中有94.5%(52/55)对形成性评价给予肯定。结论形成性评价应用于方剂教学中可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升教学质量。

  • 标签: 形成性评价 方剂学教学 教学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分析CT影像诊断在周围型小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6年6月—2017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经病理检查确诊的79例周围型小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X线检查结果和CT检查结果,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X线检查下,漏诊率为17.72%,误诊率为2.53%,诊断符合率为82.28%,CT检查下,漏诊率为3.80,误诊率为0.00%,诊断符合率为96.20%。CT检查的漏诊率及诊断符合率显著优于X线检查,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在毛刺征、空泡征等特征的检出率上对比,二者间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采用CT影像进行周围型小肺癌的临床诊断,诊断价值高,可作为临床治疗的重要参考,值得推广。

  • 标签: X线 CT影像 周围型小肺癌 诊断价值 影像学特征检出率
  • 简介:摘要本文概述了鸡枞菌的生物特性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为鸡枞菌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 标签:
  • 简介:(中山大学社会与人类学学院广州510275)摘要伴随艾滋病而来的是全球性艾滋病恐慌和恐慌引起的一系列社会心理反应。这种反应实际上是一种基于知识缺乏和文化理解之上的反应。我们从医学人类的角度对艾滋病的发生、发展以及不同地区的人群认知进行的分析会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准确的理解这种疾病,并认识到疾病与文化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针对艾滋病提出有效的干预方法。

  • 标签: 艾滋病 医学人类学 文化心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送检的261例新生儿溶血病筛查标本的实验室检测结果,探讨发生ABO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diseaseofthenewborn,HDN)的血型模式,溶血三项试验之间阳性率的差异,以及追溯孕妇产前IgG血型抗体效价来分析其与ABO-HDN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均采用微柱凝胶法。结果261例送检标本ABO-HDN的发病率为26.8%(70例),以A型较多;70例ABO-HDN溶血三项试验中红细胞抗体释放试验阳性率最高;70例ABO-HDN中,孕妇产前IgG抗体效价越高所占有的比率越大。结论及早进行相关实验室相关检测,及早对患儿治疗对阻止溶血的进一步发生极为重要。

  • 标签: 新生儿溶血病 溶血三项试验 IgG抗体效价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中药灌肠方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临床效果,及实验室研究。方法选取笔者医院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分别进行中西医治疗分组实验。在同时间段选取6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进行实验室研究,对中药灌肠方的临床效果及实验室研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实验室结果,中药灌肠方对大鼠淋巴细胞、抑菌作用以及肠管平滑肌影响都具一定影响。结论中药灌肠方可以通过改善肠管平滑肌、淋巴细胞、抑菌等来达到治疗的作用。

  • 标签: 中药灌肠方 溃疡性结肠炎 临床效果 实验研究
  • 简介:摘要细菌性阴道炎又称非特异性阴道炎、嗜血杆菌性阴道炎、棒状杆菌性阴道炎、厌氧菌性阴道炎、加特纳菌性阴道炎等,是在1984年第一届国际阴道炎会议上命名的。本病是由阴道加特纳菌和一些厌氧菌的混合感染所致,可通过性接触传染,现归入性传播疾病的范畴。频繁混乱的性生活成为细菌性阴道炎的主要传播途径。实验室检查对本病的诊断是十分必要的。单有白带增多而没有实验室检查是不能诊断本病的。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炎 实验室检查 临床鉴别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对比3种实验室检查方法在肺炎支原体检测上的差异。方法择取2014年12月到2016年12月期间于笔者医院治疗肺炎的60例患儿,分别采集其呼吸道分泌物、血清、肺泡灌洗液作为样本,先后为其实施三种实验室检查方法,分别为(1)MP咽拭子快速培养;(2)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MP的IgM、IgG定量测定;(3)支气管灌洗液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对比三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结果咽拭子培养法的阳性检出率为48.33%(29/60),ELISA法的阳性检出率为51.67%(31/60),FQ-PCR法的阳性检出率为58.33%(35/60),三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较为相近,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使用咽拭子培养法、ELISA法与FQ-PCR法进行检查,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 标签: 肺炎支原体 实验室检查 咽拭子快速培养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支气管灌洗液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
  • 简介:摘要生物化学是医学院校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实验教学环节非常重要。它不仅是培养、训练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结合生物化学教学实际,通过改革实验内容和实验教学方法,同时开设设计性实验等加强学生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综合实验能力。

  • 标签: 生物化学 教学改革 实验教学 综合素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可注射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injectionplatelet-richfibrin,iPRF)复合Bio-Oss骨粉进行拔牙位点保存的修复效果。方法选40只健康大耳白兔,制备,微创拔除其上、下颌双侧第一磨牙,将4个位点分为四组,分别为iPRF+Bio-Oss骨组、PRF组、Bio-Oss骨组和空白对照组各10只,分别填入iPRF+Bio-Oss骨粉、PRF、Bio-Oss骨粉和不做处理。随机分别于术后4、12周各处死20只,取牙槽骨标本行形态测量和组织观察,采用锥形束CT(conebeamCT,CBCT)测量骨密度评价拔牙窝的愈合情况。结果所有位点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吸收,4、12周时iPRF+Bio-Oss骨组、PRF组、Bio-Oss骨组和对照组间剩余牙槽嵴相对宽度的比较有统计意义(P<0.05),iPRF+Bio-Oss骨粉组保留牙槽嵴宽度最大;iPRF+Bio-Oss骨组和PRF组、Bio-Oss骨组较对照组的成骨活跃且新生骨成熟度高,实验组CT值均高于对照组,且iPRF+Bio-Oss骨粉组优于其他组,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iPRF复合Bio-Oss骨粉应用于拔牙位点保存中可减缓牙槽嵴吸收,促进新骨形成,其保存拔牙位点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PRF和Bio-Oss骨粉。

  • 标签: PRF Bio-Oss骨粉 拔牙位点保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沙坡头地区癫痫的患病率及发病率,为开展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沙坡头地区由经过统一培训的医生入户调查,样本量32772人,凡初筛调查时未确诊或疑似为癫痫患者,均经神经科医生再次调查确诊。结果调查共确诊102人,患病率3.11‰,男性的患病率高于女性,年发病率164.77/10万。结论本次调查发现沙坡头城乡结合区癫痫患病率低于全国水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乳腺肿块FNAC分析总结。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2月-2016年8月2952例乳腺肿物针吸病例。结果细胞与组织学前后对照,符合率为95.7%。结论乳腺FNAC准确率高,简单实用,宜广泛推广;提高诊断能力的过程是经验积累的过程。

  • 标签: FNAC 肿物 一体化 细胞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腮腺叶间导管转移治疗干眼病的解剖基础。方法对10具(20侧)成人尸体标本头面部腮腺区进行局部解剖,观察腮腺第1叶间导管与面神经颧支的关系,测量两者的相关数据。结果腮腺浅部第1叶间导管在距腮腺乳头(25.49±2.76)mm处注入腮腺导管,第1叶间导管长度为(37.63±1.24)mm,注入腮腺导管处的外径(0.54±0.16)mm。腮腺浅部第1叶间导管与面神经颧支的解剖关系是面神经颧支位于叶间导管的浅层,两者逆向而行。在眼眶外侧缘的垂直线上叶间导管和面神经颧支距离腮腺导管分别为(9.82±1.35)mm和(6.51±1.30)mm。结论第1叶间导管转位治疗干眼病是临床较理想的术式。

  • 标签: 腮腺 叶间导管 面神经颧支 干眼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于我院儿科治疗的2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的分配比例进行分组,即为第一组100例和第二组100例。第一组患儿行常规护理,第二组患儿行细节管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管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第二组实施细节管理之后,护患纠纷均低于第一组;第二组护理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优于第一组;第二组护理满意度为100%,第一组护理满意度为86%,存在统计意义(P<0.05)。结论细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佳,有效的提升了医院的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其临床推广价值十分显著。

  • 标签: 儿科 护理管理 细节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阐述了案例教学法的含义、特点及其意义,通过实例分析了案例教学法是医学解剖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大面积脑梗死CT诊断结果及其影像特征。方法随机选择我院诊治的9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CT平扫和增强扫描,观察并分析CT诊断结果及其影像特征,为疾病治疗提供客观依据。结果90例患者中,20例诊断为颞叶梗死,17例诊断为额叶梗死,14例诊断为枕叶梗死,11例诊断为顶叶梗死,16例诊断为基底节区梗死,8例诊断为小脑半球梗死,4例诊断为脑侧室梗死。患者均发现血肿和高密度影,梗死性质和部位不同CT影像各异。结论CT在大面积脑梗死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图像特征较为明显,可准确判断梗死病变部位,有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 标签: 大面积脑梗死 CT扫描 影像学 CT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