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盆底康复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有效性。方法把我院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5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接受盆腔康复综合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5例患者经治疗后尿垫试验漏尿量与尿失禁程度评分要显著少于治疗前(P<0.05);患者痊愈率是60%,好转率是40%,治疗总有效率是100%。结论压力性尿失禁女性接受盆底康复治疗能够获得显著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症状与预后,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盆底康复 女性 压力性尿失禁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流产后关爱服务(PostAbortionCare,PAC)在计划生育门诊患者中的应用,了解楚雄彝族自治州育龄期妇女避孕知识的知晓情况,为育龄期妇女有效避孕提供可靠有效的指导。落实了避孕措施,远离了重复妊娠或流产的困扰,将流产伤害降至最低。方法我们对2010年1月至2012年月2月9800例未采用PAC服务模式的样本对象与2013年1月~2016年1月开展流产后关爱的3200例育龄女性采用PAC服务模式样在重复流产率、高危流产率、月经失调、子宫穿孔、子宫内膜异位症、继发不孕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作了对照研究。结果流产后关爱服务应用,使流产后随访工作得到有效落实。流产后妇女落实长效避孕措施效果显著,重复流产率明显下降。由于启动流产后关爱服务,对术后患者进行全程、全面的、系统化、个性化的追踪随访和指导,流产后妇女落实长效避孕措施效果显著,重复流产率明显下降,减少了流产并发症的发生。随访工作更加体现人性化,流产后关爱服务咨询师工作满意度明显增高。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避孕知识知晓率、术后3个月坚持和正确使用避孕措施率、术后1年重复流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流产后关爱服务在门诊人流术患者中开展,能够提高流产后妇女的避孕意识,有助于立即落实有效的避孕措施,是维护女性生殖健康,提高生活质量,降低重复流产率的有效途径。

  • 标签: 流产后关爱服务 人工流产 避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育龄期妇女风疹病毒及巨细胞病毒的感染情况,为孕早期及优生咨询门诊指导优生,为减少先天畸形婴儿出生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4700例育龄期女性进行风疹病毒lgG抗体和IgM抗体,巨病毒IgG抗体和IgM抗体检测,分析其巨细胞病毒与风疹病毒的感染状况。结果巨细胞病毒感染率在各种年龄段的易感率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段风疹病毒易感率差异则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年龄在35~39岁间人群易感率最高,为13.66%。结论应提高对高危年龄段孕妇的产前筛查。对IgM抗体检测为阳性的孕妇可采用羊水或脐血等方法对胎儿早期宫内感染的分析诊断。

  • 标签: 育龄期 巨细胞病毒 风疹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维吾尔族女性肥胖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120例,根据孕妇的孕前体重指数(简称BMI)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实验组60例孕妇的孕前体重指数(BMI)≥25千克/米2,对照组60例孕妇的孕前体重指数(BMI)25﹤千克/米2。两组孕妇均在妊娠24~28周采血化验进行糖耐量实验(OGTT),并对两组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所有孕妇在孕中期进行糖耐量实验(OGTT)后发现实验组的60例孕妇的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随着腰围的逐渐增大,发病率也随之上升。结论肥胖是导致维吾尔族女性发生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危险因素,应调整合理膳食、改变生活习惯,加强体育锻炼,杜绝肥胖的发生。

  • 标签: 维吾尔族女性 肥胖 妊娠期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更年期保健教育对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影响。方法100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更年期保健教育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HDMA和HAMA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年期保健教育显著改善更年期女性的心理健康,提高了治疗有效率,效果显著。

  • 标签: 更年期保健教育 更年期综合征 疗效
  • 简介:摘要背景目前对糖尿病的绝经前期女性内皮功能的改变尚不明确。目的探讨糖尿病对绝经前期女性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年龄43.9±6.2岁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血压正常的绝经前女性(22例)、患糖尿病血压正常的绝经前女性(21例),使用高分辨率超声技术评估血管舒张功能;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两组CD34和KDR双标阳性循环EPCs水平,使用ac-LDL及lectin荧光标记方法评估体外培养EPCs数量;检测EPC迁移能力和增殖能力;并探讨血管舒张功能与EPC功能的关系。结果及结论使用超声技术检测血管扩张功能显示,合并糖尿病的血压正常绝经前女性FMD明显低于非糖尿病的血压正常绝经前女性(P<0.05)。两组受试者GMD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流式细胞仪显示循环EPCs水平及荧光标记证实培养的EPCs数量在正常血压的绝经前女性中明显差异高于合并糖尿病的血压正常绝经前女性(P>0.05)。同样,循环EPCs的迁移和增殖功能在血压正常的绝经前女性明显高于合并有糖尿病的绝经前女性(P<0.05)。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及细胞培养试验,可以发现FMD分别与循环EPCs水平(r=0.41,P<0.05)及培养的EPCs数量(r=0.74,P<0.05)呈明显线性相关。同样,EPC的迁移能力和增殖能力也分别与血浆FMD呈线性相关(r=0.64,P<0.05;r=0.56,P<0.05)。这些结果说明合并糖尿病的绝经前期女性的内皮功能下降,包括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下降以及体内EPC数量减少和功能下降,提示维持内源性血管损伤修复能力及改善内皮功能可能是合并糖尿病的绝经前女性血管保护的重要机制之一。

  • 标签: 干细胞 内皮祖细胞 绝经前期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配合在尿道中段悬吊延长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研究对象为2011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住院的68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依据随机原则将入组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的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护理配合,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准备时间、手术总时间及术中不良事件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手术护理配合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在尿道中段悬吊延长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护理配合 尿道中段悬吊延长术 压力性尿失禁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黔南地区居民健康体检人群慢性肝胆疾病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2月对在某院行健康体检的19879名≥18岁人群检查资料,并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肝胆疾病B超检查及肝功能检查,采用SAS9.1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9879名黔南地区健康体检人群中,慢性肝胆疾病患病3892例,患病率为19.57%(3892/19879)。3892例慢性肝胆疾病患者中,胆囊结石1642例(42.19%),脂肪肝724例(18.60%),胆囊炎562例(14.44%),胆囊息肉496例(12.74%),肝囊肿208例(5.34%),肝硬变194例(4.98%),肝血管瘤66例(1.70%)。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年龄≥60岁、农民、水族、饮酒、BMI≥28.0Kg/m2、不经常运动和ALT升高是黔南地区健康体检人群慢性肝胆疾病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黔南地区健康体检人群慢性肝胆疾病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应引起重视。

  • 标签: 慢性肝胆疾病 健康人群 患病率 影响因素 民族地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社区高血压人群心血管健康行为及因素的改善情况。方法将2014年3月—2017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97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对比采用社区分级管理干预(观察组,103例)与未采取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对照组,94例)的在血压控制与健康行为变化方面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了常规治疗及上述干预措施后,其收缩压下降到了(126.5±12.1)mmHg,舒张压下降到了(81.2±9.3)mmHg;对照组收缩压下降到了(138.2±16.4)mmHg,舒张压下降到了(92.5±10.7)mmHg,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改善情况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在适当运动、低盐饮食、戒烟、戒酒或限酒、控制体重、按时服药等健康行为方面人数比例均有明显升高,干预效果显著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高血压疾病时可采用社区分级管理干预方法,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加强患者的健康行为,可予以推广应用。

  • 标签: 综合干预 社区 高血压 心血管健康行为 改善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重庆市璧山区八塘镇老年人群中医体质辨识工作现状及老年人群对中医体质辨识的知晓情况,为更好地开展中医体质辨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制《中医体质辨识知晓情况调查问卷》对璧山区八塘镇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并收集资料,同时对调查对象2017年老年人健康体检的体检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调查者中74.24%了解中医体质辨识工作,1.14%知道中医体质分为9种,6.06%知道自身体质,4.17%知道对应的中医保健指导,1.70%按照中医保健指导进行中医保健,12.69%对中医体质辨识工作满意,98.48%需求中医体质辨识及相应的中医保健指导。调查老年人健康体检的体检表中,100%完成了中医体质辨识的分类书写及电脑录入,100%对中医体质辨识人群进行了中医保健指导,100%开具了中医健康处方,知道自身体质的32名老年人中100%所述与资料相符。结论有关部门应加强中医体质辨识的健康教育和宣传,改善中医体质辨识工作现状,努力提升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质量,让中医体质辨识在公共卫生服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 标签: 老年人群 中医体质辨识 调查问卷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广西地区人群健康上颌恒前牙色度值进行测量分析,与Opal定制比色板色度值进行比较,探讨两者的色度学适配性,了解Opal定制比色板在临床应用的可靠性。方法采用国际照明委员会推荐的CIE1976L*a*b*表色系统为基础,用3nh三恩驰色差仪sc-10从南宁应用Opal定制比色板的各家医院随机选取三付Opal定制比色板,测其色度,进行数值分析并检测305名20~68岁的广西地区人群1830颗健康上颌恒前牙的色度值与其比较,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结果Opal定制比色板颜色稳定性符合要求,按照可感知色差阈值△E*ab<1.5NBS的标准,与广西地区人群健康上颌恒前牙的理论符合符合率分别为中切牙41.31%,侧切牙30.49%,尖牙21.97%,总符合率为31.26%。结论Opal定制比色板与广西地区人群健康上颌恒前牙色度值匹配度不高,不能满足广西地区人群健康上颌恒前牙临床比色要求。

  • 标签: 上颌恒前牙,色度值,比色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消化道早癌高危患者内镜随防的相关因素。为提高消化道早癌高危患者内镜随防提供依据。方法将204例存在高危因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每6~12月坚持内镜检查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收集高危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元分析。结果影响高危患者按时随防的因素有胃病病程、文化程度、工作状况、生活条件及是否接受早癌知识教育有关。观察组患者在随防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系统的知识宣教可明显提高患者随防依从性,提高早期癌诊治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消化道早癌 内镜随防 因素分析
  • 简介:目的为了解非典时期高校隔离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用SCL-90、社会支持、艾森克个性问卷三量表对122名隔离人群进行评定。结果隔离人群的心理健康程度除躯体化和人际关系敏感外,其它各因子明显高于常模且心理健康水平与个性中的精神质、神经质存在明显正相关、与内外向、说谎存在明显负相关,同时,心理健康中的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与社会支持各因子.抑郁、偏执与对支持的利用度都存在明显的负相关。结论加强对隔离人群的个性辅导,提供给他们物质支持和精神理解,使他们以更好的心态来进行学习、工作和交往。

  • 标签: “非典” 高等院校 心理健康 社会支持
  • 简介:摘要探讨角膜屈光手术后人群在高原状态下干眼症发病的具体表现,希望对在高原地区生活的有角膜屈光手术史人群的眼部保健给予关注,提高认识,同时强调心理健康和心理治疗对眼科疾病的重要性。

  • 标签: 干眼症 角膜屈光手术 近视 高原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小剂量氢氯噻嗪联合尼群地平治疗低收入人群高血压效果。方法抽选141例进行研究,采用数字随机分配法分为两组,实验组72例,接受小剂量氢氯噻嗪联合尼群地平治疗。对照组69例,接受常规剂量氢氯噻嗪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实验组高血压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对比不具备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高血压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低收入人群高血压患者中采取小剂量氢氯噻嗪联合尼群地平治疗能够有效控制血压,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可降低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小剂量氢氯噻嗪 尼群地平 低收入高血压人群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镇江新区MSM人群HIV感染状况以及性行为特征。方法2015年在镇江新区通过“滚雪球”方法共招募145名MSM人群。结果MSM人群HIV阳性检测率为10.3%;知识知晓率为95.9%;93.1%的调查对象最近六个月发生过同性肛交性行为,坚持用安全套的比例为44.4%;31.7%的调查对象最近六个月发生异性性行为,23.9%从未使用安全套。结论镇江新区MSM人群中HIV感染率较高,无保护性的同性和异性行为同时存在,HIV存在向普通人群传播的可能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后早期的盆底康复训练在女性产后盆底功能恢复方面的影响。方法本次所选80例产妇入我院分娩的时间均是2017年07月份—2018年07月份,采取抽样方式分组,对比两组患者盆底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治疗后夜尿次数评分为(1.1±0.2)分、尿失禁评分为(1.2±0.5)分,观察组较参照组优异(P<0.05)。结论实施产后早期的盆底康复训练能够缓解产妇负性情绪,改善产妇盆底功能,值得应用。

  • 标签: 社会卫生 盆底康复训练 盆底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疼痛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以往我院收治的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56例,通过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疼痛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不良反应例数、住院总时间。结果观察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达到96.5%,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显著(P<0.05);有1例不良反应出现明显少于对照组的5例,差异显著(P<0.05);住院总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疼痛护理,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控制疼痛。缩短治疗时间。

  • 标签: 老年 女性 骨质疏松 疼痛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光动力女性腔道尖锐湿疣的心理因素,并提出如何针对性的进行护理,为临床治疗女性腔道尖锐湿疣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指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2月-2016年5月收治的100例女性腔道尖锐湿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模式,记录两组患者的各项数据,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都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如恐惧、焦虑、多疑以及忧郁,两组患者心理无明显差别(P>0.05)。在患者治疗两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患有心理状况的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94%,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为76%,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率(72%)来说,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96%)更高,综合比较两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上,对于女性腔道尖锐湿疣的治疗要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情况并采取人性化的护理干预模式对其进行护理治疗,能有效的提高治疗的疗效和患者的依从性,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疾病对于患者的伤害,患者的满意度也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光动力治疗 女性腔道尖锐湿疣 心理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子宫是女性特有的器官,子宫切除术对女性造成身心伤害。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可以缓解患者的压力,确保手术后的顺利手术和恢复。本文将64例在我院进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32例患者进行心理和身体护理,对照组32例仅给予生理治疗。结果表明,同时进行心理和身体护理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子宫切除术 心理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