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9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老年转子间骨折的治疗中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针与动力髋螺钉两种内固定方法手术前后部分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方法取本科室自2014年1月—2015年6月治疗的老年转子间骨折分别采用髓内固定及髓外固定的患者失血量,血红蛋白(HGB)、红细胞沉降率(ESR)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等指标手术前后的变化,其中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针45例,动力髋螺钉35例,结果两组骨折病人术前无明显差异,术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针组的失血量及红细胞沉降率、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等指标变化程度明显低于动力髋螺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针操作简便,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是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一个较好的选择。

  • 标签: DHS固定 PFNA固定 肌酸激酶 乳酸脱氢酶 转子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归脾汤对心脾两虚证频发室早患者的动态心动图变化。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3月—2018年1月收治的40例心脾两虚证频发室早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患者均给予常规抗心律失常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口服归脾汤中药汤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态心电图变化。结果治疗组动态心电图异常率为30.0%,对照组为60.0%(P<0.05);治疗组的ST段下移次数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EF、E峰流速高于对照组,A峰流速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归脾汤对心脾两虚证频发室早可以明显降低动态心动图异常率,降低ST段下移次数,值得临床参考。

  • 标签: 归脾汤 心脾两虚证 室早 动态心动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病专科医院抗菌药物日使用变化趋势,为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5—2015年进行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采取个案调查、床旁调查和查阅病历相结合的方法,调查所有住院病人抗菌药物的使用以及病原学送检及药敏试验情况。结果2005年—2015年调查住院患者共7104例,抗菌药物日使用率分别为7.7%、2.9%、5.3%、4.6%、4.5%、5.5%、1.3%、2.4%、4.8%和3.6%,预防性用药率平均为16%,病原学送检率最低4.3%,最高70%。结论精神病专科医院在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特别是预防性用药方面存在不合理性,病原菌送检依从性偏低,需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的监管度,特别是预防性用药的规范性,提高治疗性用药的病原微生物的送检率,使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更趋合理。

  • 标签: 抗菌药物 精神病专科 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瞬时波强(WaveIntensity,WI)技术评价青、中年肥胖者血流动力学与心功能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WI技术检测42例肥胖者(肥胖组)和4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对照组双侧颈动脉,比较两组WI各参数。结果肥胖组颈动脉瞬时加速度波强(W1)、瞬时减速度波强(W2)、负向波面积(NA)、血管压力应变弹性模量(Ep)、单点脉搏波传导速度(PWV?)较对照组增高(P<0.01);R-W1时间(R-1st)、W1-W2时间(1st-2nd)较对照组降低(P<0.01)。结论WI技术能够综合评价肥胖者早期心脏、血管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变化,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瞬时波强 血流动力学 颈动脉 肥胖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清白介素-6(IL-6)、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变化在脓毒症患者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64例脓毒症患者,依据入院时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II)分为>20分组19例、10~20分组27例,<10分组18例,对所有患者进行28d随访,死亡13例,存活51例。检测对比3组与不同预后患者血清IL-6、NT-proBNP水平,分析血清IL-6、NT-proBNP水平同APACHEI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20分组与10~20分组血清IL-6、NT-proBNP水平均高于<10分组,且>20分组高于10~20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IL-6、NT-proBNP水平及APACHEII评分均高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6、NT-proBNP水平同APACHEII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IL-6、NT-proBNP水平与脓毒症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用于脓毒症患者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中。

  • 标签: 脓毒症 IL-6 NT-proBNP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化疗前后的25羟维生素D3的变化情况,为研究25羟维生素D3在小儿急性白血病的发病机制、治疗及预后的评估中提供更多的参考资料。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34例急性白血病患儿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化疗前后25羟维生素D3情况,并与正常儿童血清水平进行对比。结果正常组患儿血液中的25羟维生素D3水平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经过化疗后,实验组患儿血清中的25羟维生素D3水平呈先上升之后又下降的波动趋势,与初诊未治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监测血清中25羟维生素D3的水平能够作为急性白血病患儿不同阶段判断其病情发展的一项参考指标。

  • 标签: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儿童 化疗 25羟维生素D3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抑郁症和强迫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BDNF)水平的变化及与病程、严重程度与转归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分别在抑郁症和强迫症治疗前后计算BDNF的浓度的结果。结果抑郁症与强迫症患者,血清BDNF水平低于正常。药物治疗后,抑郁症患者血清BDNF水平接近正常,但强迫症患者仍低于正常。抑郁症组患者血清BDNF水平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得分成负相关。血清BDNF水平与抑郁症及强迫症患者的病程均呈负相关。结论抑郁症和强迫症患者在治疗前后血清BDNF水平是变化,有助于两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标签: 抑郁症 强迫症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采集不同病灶部位的缺血性卒中认知障碍患者的40Hz脑电进行对比,找出其变化特征和相关性,对研究不同病灶部位的缺血性脑卒中认知障碍患者的大脑皮质神经电生理活动有重要意义。方法采集不同部位脑卒中患者的MoCA量表评分和40Hz脑电,处理总结并对照分析。结果大脑半球左侧与右侧、前部与后部脑卒中患者MoCA量表评分及40Hz脑电的总面积(TA)、总时间(TT)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脑半球左侧、前部病灶的卒中患者容易发生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40Hz脑电作为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状态的观察指标,和MoCA量表一样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卒中后认知障碍 MoCA量表 40Hz脑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化疗前后胃癌患者血清中肿瘤标记物CA72-4、CA19-9以及CEA的水平变化。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5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明确诊是胃癌的患者28例,行外科手术后实施化疗,另选择同期在我院行体检的健康者28作为对照组。在对照组健康体检时、胃癌组化疗前及化疗后分别检测血清中CA72-4、CA19-9以及CEA的含量。结果化疗后胃癌患者血清中CA72-4、CEA以及CA19-9水平较化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但仍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胃癌患者血清中CA72-4、CA19-9以及CEA含量异常与临床分期以及病理分化程度有明显的相关(P<0.05)。结论胃癌患者在化疗治疗后,血清中的肿瘤标记物CA72-4、CA19-9以及CEA的水平会不程度的下降,而下降程度与疾病分期、病理分化程度相关。

  • 标签: 胃癌 肿瘤标记物 癌胚抗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变化及其与炎性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50例IBD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溃疡性结肠炎100例(UC组),克罗恩病50例(CD组),其次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5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集所有研究对象新鲜粪便标本进行菌群培养,对比三组肠道菌群结构变化,并分析C-反应蛋白、血小板、血沉、血小板等炎性指标和菌群结构变化的相关性。结果UC组肠道内SC、SB、PS、BL、BD、LC以及EC等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UC组E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D组PS、SB、BD、LC、EC、BL等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组ES、SC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高炎性指标组UC组患者SB数相对对照组显著偏高(P<0.05),其他菌种数量差异较小(P>0.05),CD组患者EC数相对对照组显著偏高(P<0.05),其他菌种差异对比较小(P>0.05)。IBD患者炎性指标和肠道菌群呈弱相关性。结论IBD患者肠道菌群结构被破坏,肠道菌群失衡,和真杆菌属数量减少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肠道菌群结构变化 炎性指标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老年性痴呆胰岛素治疗后简化智能量表评分的变化。方法取本院收治的200例2型糖尿病(T2DM)并发老年性痴呆(A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实验组采用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对照组口服二甲双胍,12周后比较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压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2周后FPG、2hPG、HbA1c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实验组MMSE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升高,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可明显增大T2DM并发AD患者的MMSE评分,改善患者认知功能。

  • 标签: 胰岛素 2型糖尿病 老年性痴呆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川崎病患儿血浆内皮素-1和血清IL-6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62例川崎病(KD)患儿根据病期分为急性期和恢复期;根据心脏冠状动脉检查结果将患儿分为冠脉病变组和非冠脉病变组,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检测血浆内皮素-1和血清IL-6水平的变化并进行组间的比较。结果川崎病患儿急性期ET-1和IL-6明显高于恢复期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冠脉病变组急性期水平又明显高于非冠脉病变组(P<0.01)。结论血浆ET-1和IL-6可能参与了川崎病的发生和发展,血浆ET-1和IL-6水平变化反映川崎病患儿冠脉病变的受损程度。

  • 标签: 川崎病 内皮素-1 白细胞介素-6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雷火灸结合补阳还五汤干预社区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疗效及血液流变学变化。方法病例为上海市长宁区程家桥街道卫生服务中心2013年11月—2016年4月门诊和住院的CCCI患者共1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中药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40mg,每日3次,连续观察3个月。中药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制剂口服100ml,每日2次。综合治疗组在中药治疗组的基础上,给予雷火灸悬灸关元穴,持续时间约20~30分,每日1次。结果综合治疗组和中药治疗组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综合治疗组较中药治疗组疗效更佳(P<0.05)。结论雷火灸结合补阳还五汤干预社区慢性脑供血不足具有较好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雷火灸 补阳还五汤 慢性脑供血不足
  • 简介:摘要目的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采用超声乳化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后对角膜曲率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植入聚甲基丙烯酸和折叠式人工晶体的患者74例(对照组)和78例(治疗组),分析两组在术后第1d、7d和30d的角膜曲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角膜曲率变化情况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对患者的影响较大,给予超声乳化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角膜曲率,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白内障 超声乳化 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 角膜曲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抑郁症和强迫症患者治疗前后IL-2、IL-6水平的变化及与病程、严重程度与转归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分别在抑郁症和强迫症治疗前后计算IL-2、IL-6的浓度。结果抑郁症患者,血清IL-2、IL-6水平高于正常。治疗后均降至正常,与HAMD得分成正相关。强迫症患者,血清IL-2水平高于正常,治疗后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正常。血清IL-2水平与强迫思维成正相关,IL-6水平与Y-BOCS得分及强迫行为呈正相关。结论抑郁症和强迫症患者在治疗前后IL-2、IL-6水平是变化的,有助于两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标签: 抑郁症 强迫症 IL-2 IL-6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的血浆胱抑素C及同型半胱氨酸变化情况及检验意义。方法将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的38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为同期38例无肾病2型糖尿病患者,另取30例健康人群为正常组。使用试剂盒检测三组血浆胱抑素C以及同型半胱氨酸,生化分析仪检测尿素氮及肌酐含量,并对比三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尿素氮、肌酐分别为(22.95±2.81)μmol/L、(5.80±0.73)mg/L、(8.02±1.06)mmol/L、(149.39±6.77)μmol/L,各项数据最高,P值小于0.05;且对照组同型半胱氨酸及胱抑素C高于正常组,P值小于0.05,尿素氮及肌酐指标与正常组差异不大,P值大于0.05。结论2型糖尿病肾病血浆胱抑素C及同型半胱氨酸会出现明显增高,可作为反映肾损伤程度的敏感指标。

  • 标签: 胱抑素C 同型半胱氨酸 2型糖尿病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头颈部肿瘤放疗前CT定位中吞咽动作导致甲状软骨三维空间位置的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头颈部肿瘤放疗的患者中CT定位时有吞咽动作的30副头颈部平扫增强CT定位图像,观察平扫CT定位图像与增强CT图像中吞咽动作导致甲状软骨三维空间位置的变化。结果Y轴及Z轴空间方向上甲状软骨三维空间位置变化显著,P<0.05,X轴空间方向上甲状软骨三维空间位置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调强放疗前CT定位中患者随机性地做吞咽动作导致甲状软骨三维空间位置的变化,直接影响喉部放射剂量分布,对于喉部治疗靶区导致漏照情况1,考虑吞咽导致器官位置变化时需重点考虑Y轴及Z轴方向的位移。

  • 标签: 头颈部调强放疗 平扫增强CT定位 吞咽动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炎性标志物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分析。方法被纳入本次研究的50名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与50名2型糖尿病患者均为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分别对两组患者的PCT、Hcy、hs-CRP水平进行对比,分析患者血清炎性标志物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对疾病的影响。结果观察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PCT(0.84±0.13)、Hcy(12.93±4.42)、hs-CRP水平(3.29±1.34)明显高于对照组2型糖尿病患者PCT(0.13±0.03)、Hcy(6.2±2.42)、hs-CRP(1.83±0.44)水平,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患者的PCT、Hcy、hs-CRP水平进行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炎性标志物变化、冠状动脉病变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通过患者的PCT、Hcy、hs-CRP水平,可尽早及时的对患者的心血管事件进行预防,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 标签: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 血清炎性标志物 冠状动脉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内皮素-1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13年7月-2014年3月开滦总医院收治的68例经多导睡眠监测系统检查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选择68例经多导睡眠监测系统检查为正常的人群作为参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内皮素-1(ET-1)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的CRP(7.92±6.64)mg/L、ET-1(84.35±23.52)ng/L以及TNF-α(24.91±5.91)ng/L均高于参照组(2.08±1.29)mg/L、(46.58±19.34)ng/L、(7.79±4.76)ng/L。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内皮素-1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进行检测,发现上述任一指标均参与到OSAHS病理生理过程。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 血清C反应蛋白 内皮素-1 肿瘤坏死因子-&alpha 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