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贲门癌的常见X线表现是贲门区块影,龛影和食管下端僵硬狭窄,食管下端受累征象X线容发现,贲门区块影及龛影在常规检查时,则遗漏较多,本文通过13例贲门癌切除标本X线——病理对比分析,用以探讨贲门癌肿块和溃疡漏诊的原因.

  • 标签: 贲门 肿快 溃疡 X线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不典型肺结核的X线影像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以提高对不典型肺炎的临床诊断率。方法从2012年9月—2014年12月在本院确诊的不典型肺结核患者中随机抽取36例,回顾性分析其X线影像资料,探讨X线表现特点。结果不典型肺结核X线影像特点为肺门外或下方纹理紊乱、模糊或存在不少结节与条索状影;纵膈孤立存在、两肺通常有结节,肺门可见肿块;下肺野出现阴影,呈小斑片状;中舌叶或下叶有阴影,呈大片状;肺内肿块壁厚有大空洞。结论了解不典型肺结核X线片的影像特征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率,尽早发现病情,改善预后。

  • 标签: 不典型肺结核 X线影像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膝关节X线片进行测量与分析,明确该组人群膝关节X线生物力学结构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89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X光片分析,研究KOA患者膝关节X线片股骨角(F角)、胫骨角(T角)、胫股角(FT角)、髌骨位置测量。结果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X线片提示关节间隙有不同程度变窄,膝关节内翻畸形大于外翻畸形,特别是内侧关节间隙,生物力学失衡。结论KOA患者膝关节X片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及判定临床疗效。

  • 标签: 膝骨性关节炎 X线 生物力学
  • 简介:摘要研究肺结核患者的X线临床诊断效果。方法将40例经临床和病理试验确诊为肺结核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应用X线诊断,并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中有30例的X线诊断结果与临床和病理试验确诊结果符合,符合率为75.00%。另外,所有患者的病变部位主要分布在肺上叶尖后段,且双肺病灶多于单肺病灶,混合型病灶多于结节状增生性病灶。结论通过X线诊断更明确肺结核患者的病变部位和病灶范围,对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肺结核 X线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X线和MRI诊断乳腺黏液腺癌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并经病理证实的乳腺黏液腺癌患者40例,回顾性的分析对其进行的X线检查和MRI检查,并将检查的结果与病理分析相对照,对两者诊断该病的价值进行阐述。结果分析上述40例患者的X线和MRI诊断图像,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X线检查中确诊了27例,疑似7例,漏诊4例;MRI检查中确诊了35例,疑似3例,漏诊2例。MRI诊断与X线检查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RI对乳腺黏液腺癌的诊断具有较明显的特征,比X线检查的检出率高,但两者各有各的优点,应根据实际情况将两者结合应用。

  • 标签: 乳腺黏液腺癌 X线 MRI 诊断
  • 简介:摘要近10年来,随着检查手段的增多,小肠肿瘤性病变的检出率有了明显提高。小肠内镜检查进行活检,患者非常痛苦,常规开展有困难。超声无创、无辐射是可接受的一种检查方法,但是它有对检查者的依赖性强、敏感性低的缺点;X线及CT检查可用广泛用于小肠肿瘤性病变的检查及评价。

  • 标签: 小肠肿瘤 X线 CT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道蛔虫病的X线诊断价值。方法对2例肠道蛔虫病患者行钡造影检查。结果2例肠道蛔虫病X线表现均有不同程度胃肠功能不良改变,直接征象为肠道内钡虫影。结论X线造影检查对肠道蛔虫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为直接发现蛔虫找出病因。

  • 标签: 肠道蛔虫病 钡造影 X线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寰椎后桥的病因,X线表现和临床价值。方法对临床具有颈部不适、头晕、头痛、肩部疼痛、四肢麻木的患者进行颈椎X线检查,发现23例患者具有寰椎后桥的X线表现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23例寰椎后桥的患者中,完全型14例;不完全型9例,伴有颈椎骨质增生和颈椎病者16例,伴有颈椎融合畸形者1例,其中头痛、头晕者10例,肩都疼痛者13例,伴有四肢麻木者8例。结论寰椎后桥可以对椎动脉、椎静脉、颈神经产生压迫,而出现相应的症状,对于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有指导意义。

  • 标签: 颈椎 寰椎后桥 X线摄影术
  • 简介:摘要直径在2厘米左右的周围型肺癌常规X线征象。但直径在1厘米左右的小肿块(肿瘤)很容易漏诊及误诊。为了提高诊断水平,我科经上级医院病理证实的8例直径在1厘米左右的小型肺癌进行回顾性分析,试图找出对诊断有价值的X线片象。

  • 标签: 小型 周围型肺癌 X线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瘢痕疙瘩患者联合应用切除缝合术与浅层X线放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5例来我院接受治疗的瘢痕疙瘩患者为例,首先对其施行手术切除,术后则给予浅层X线放射治疗。统计并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本组35例患者中,30例得到治愈,3例有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4.3%;另有2例复发,复发率为5.7%。经过为期一年的随访,未有一例发生皮肤放射损伤。结论通过对瘢痕疙瘩患者展开切除缝合术与浅层X线放射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痛痒、皮损等症状,疗效显著,值得重视。

  • 标签: 瘢痕疙瘩 切除缝合术 浅层X线放射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传统针刺与PGLA线体埋线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近远期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DPN患者80例,随机分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疗法,观察组采用PGLA线体埋线,比较两组近远期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MNCV、SNC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77.5%(P<0.05)。结论PGLA线体埋线治疗DPN的近期与远期疗效明显优于传统针刺疗法,值得推广。

  • 标签: PGLA线体埋线 传统针刺疗法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康斯特保护液(HTK液)在老年心脏手术中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将60例老年择期行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实验组心肌灌注HTK液,对照组心肌灌注冷血停搏液,测定围术期心肌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B型钠尿肽(BNP).、部分病例取心肌组织光镜下观察超微结构变化,临床观察心脏自动复跳率,术后多巴胺用量,术后拔管时间。结果两组cTnI、CK-MB、BNP分别于主动脉开放后逐步升高至术后2小时达到高峰,与阻断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光镜显示HTK液组心肌超微结构变化明显优于冷血停搏液组。结论HTK液对老年心肌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减轻心肌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利于术后早期心功能恢复,方法简便,适用于心肌阻断时间长老年的患者。

  • 标签: 康斯特保护液体外循环老年患者心肌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核病患者的营养护理原则及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80例结核病患者,对其进行营养护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营养护理前后,ALB、PA、Hb、WT、TSF、AC、BMI、AMC指标得到明显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恢复到正常水平患者明显增加,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合理营养护理,可以改善患者机体营养状态,有利于患者康复。

  • 标签: 结核病 营养护理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正确应用中药注射剂的一般原则。方法选取我院自2008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各类疾病中,使用中药注射剂及其他药物治疗的患者2560例,根据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分别从疾病类型、性别、年龄、例数、不良反应率等方面对患者进行统计学分析,主要考察各类中药注射剂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以便指导临床用药。结果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远大于使用其他药物引起的,一般老人、妇女、儿童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大于其他人群,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注射剂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几率很大,尤其是在老人有关疾病的治疗过程中,所以今后在使用中药注射剂治疗疾病时,应加强质量控制,确保用药安全。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不良反应 应用原则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儿科不合理用药现状,探究合理用药原则。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儿科用药情况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在此期间儿科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合理用药应该遵循4个原则来进行。结果通过分析可见,该期间不合理用药人数为506人,占总数的59.39%。其中给药方式不合理有163人,药剂选择不合理有95例,剂量选择不合理有164人,用药不合理84人。小儿临床用药不合理现象较为严重。结论关于儿童保健的临床服务应该全面被重视起来。医生在对病患使用药物的时候,应该对相关药物的禁忌,剂量,和给药方式进行全面关注,将小儿用药的相关知识在根本上加以掌握。

  • 标签: 儿童 合理用药原则 不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小骨窗开颅手术后颅内压的变化规律及高峰时间,为深入研究颅内压的精准管理奠定基础。方法在颅内压监测下,比较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行小骨窗开颅手术前后颅内压的变化。结果小骨窗开颅术后1h颅内压明显降低(P<0.01);术后89~156h时间区间颅内压>25mmHg和颅内压>30mmHg的次数百分比均高于术后<89h和>156h时间区间(P<0.05)。结论自发性脑出血小骨窗开颅术后1h颅内压明显下降,术后89~156h时间区间为颅内压最高峰时间。

  • 标签: 自发性脑出血 小骨窗开颅 颅内压监测 颅内压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台州市黄岩区空气中致敏真菌种类、数量,了解气传真菌的散布与季节、天气变化的消长规律,对本地区真菌过敏性变态反应疾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全国统一标准连续24小时曝片法,在台州市黄岩区设曝片点,每日定时换片并记录当日气象资料(温度、相对湿度、降雨量等),收集2013年9月01日至2014年8月31日一年中气传真菌样品和气象资料。每天在显微镜下统计真菌孢子或菌丝。结果台州市黄岩区空气中全年都有真菌孢子飘散,4至9月份月均收集到的真菌孢子数较多,为真菌孢子飘散的相对高峰期,10月至次年3月月均收集到的真菌孢子数较少,为飘散的相对低谷期。全年曝片共收集到真菌孢子6884个,其中链格孢菌4056个(59.92%)、黑粉菌842(12.23%)、枝孢菌349个(5.10%)、小球腔菌236个(3.43%)、锈菌227个(3.3%)等。结论台州市黄岩区全年均有气传真菌分布,链格孢菌、黑粉菌、枝孢菌是空气中的优势菌种。气温和降雨量是影响气传真菌的主要因素,当气温在20.9℃左右、降雨量在217mm左右时,气传真菌的繁殖速度明显加快,达到飘散高峰。

  • 标签: 气传真菌 气候 台州市黄岩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