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明区人民医院铜绿假单胞菌分布情况,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程度并提出指导意见。方法采用ATB—Expression自动微生物分析仪以及配套药敏板检测2011年全年送检标本。结果鉴定出139株铜绿假单胞菌,大部分铜绿假单胞菌是从痰液中分离出(占74.1%);主要分布呼吸内科68例(占48.92%)、骨外科24例(占17.3%)、ICU21例(占15.1%);对泰能、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等敏感性较高,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妥布霉素等耐药性较高。结论本院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检出于痰液标本和呼吸内科,并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率较高,与该科室没有做好消毒隔离、控制院内感染以及抗生素使用不合理有关,应对重点科室加强管理,防止院内感染爆发,控制多重耐药株的流行。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性 院内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西北地区人群中医体质分类,为进一步制定健康对策提供可行性研究资料。方法依照王琦教授的九种中医体质进行辨体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于2011年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541名体检中心体检的人群进行中医体质辨识,使用χ2检验。结果除去健康的平和质之外,痰湿质(占总例数26.06%)和阳虚质(14.97%)最多,其次为湿热质和气虚质(均为9.98%),最少的为阴虚质和瘀血质(均为4.99%)。但男女例数分布有偏差。男性以痰湿质最多见,占男性总例数的39.68%,其次是湿热质为14.28%,阳虚质和瘀血质最为少见,均为1.06%;而女性以阳虚质最多见,为22.44%,其次是痰湿质为18.75%,特禀质最为少见,为3.98%。有显著差异性。结论在西北地区的人群中体质分布有差异,且男女分布有偏差。我们建议,起居调摄与良好的健康教育是改善偏颇体质的有效手段。

  • 标签: 体质分类 人群 辨识
  • 简介:摘要为保证流通药品的质量《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十七条规定“药品经营企业购进药品,必须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验明药品合格证明和其他标识;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不得购进”1说明药品验收是一个很关键的岗位。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第二十二条之(二)规定从事验收、养护工作的,应当具有药学或者医学、生物、化学等相关专业以上学历或者具有药学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2。笔者认为验收岗位由相关专业人员从事,对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管理没有药学专业人员专业。建议《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将药品验收岗位确定为药学专业人员担任以保证药品质量。

  • 标签: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药品验收 药学专业人员 相关专业人员 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执法记录仪是卫生行政执法音像记录的重要设备。作者从卫生监督执法人员思想观念、执法记录仪使用、音像记录效果及执法记录作用等方面,分析了目前卫生监督执法使用执法记录仪发现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性建议

  • 标签: 卫生监督执法 执法记录仪 规范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D-二聚体(D-Dimer,DD)与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一个DD水平的临界参考值,初步为临床提供一个参考标准。方法收集在我院就诊的下肢骨折并进行手术的患者,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venousthrombosis,DVT)的患者为DVT组;术前、术后均未发现DVT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于术前两天和术后三天检测DD水平并行超声检查。结果DVT组术前以及术后DD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术后DD浓度均有升高表现。ROC曲线结果显示,当取DD水平>3.7mg/L为临界值时,诊断效果最佳。结论本研究认为,当以血浆DD水平大于3.7mg/L作为临界值时可以较好的评价患者DVT形成情况。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促进合理用药的研究进展,并就相关问题提出建议。方法统计分析近五年来合理用药研究相关文献,综合相关信息,对近五年来促进合理用药研究方面进行概述。结果统计梳理合理用药基本概念、药品使用生物标准,综合表述世界卫生组织(WH0)所颁布的关于合理用药指标及用药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对应建议。结论WHO投入很大精力在合理用药的推广工作中,建议广大医疗机构中与药品使用相关联的工作人员应重视合理用药基本知识,并大力加强药事相关管理工作,可显著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 标签: 合理用药 研究进展 建议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引发药品不良反应的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12年全年收到的19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19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共涉及相关药品77种(含不同剂型),其中主要为抗感染药物及中药注射剂;主要的药品不良反应类型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应重视和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分析 用药建议
  • 简介:摘要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污染问题愈发严重的背景下,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目前我国爆发的多种传染病疫情,提示我国在应对新传染性疾病中仍有一定缺陷,尤其是疾控中心监测及应急能力较低,造成传染病病因方面的研究较为滞后,不仅影响了救治的效果,还阻碍了病情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尽快加强疾控中心建设十分必要。

  • 标签: 疾控中心建设 防控 传染病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依帕司他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不同方法对应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电生理学指标以及治疗总有效率指标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相对于治疗前在电生理学指标方面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帕司他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与甲钴胺治疗效果差异较小,可作为甲钴胺的替代治疗方法。

  • 标签: 依帕司他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探讨龙胆泻肝汤配西药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症60例治疗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流行性腮腺炎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0名患者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治疗,实验组给予患者龙胆泻肝汤、西药联合治疗,对比对照组和实验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低于实验组,组间有明显差异,经对比存在对比价值,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流行性腮腺炎临床治疗中,可采用龙胆泻肝汤、西药联合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龙胆泻肝汤 流行性腮腺炎 西药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太原地区10例Rh系统新生儿溶血病(HDN)患儿情况。方法收集2017年1月-6月太原市辖区范围内送检的新生儿溶血病样本,进行ABO血型检测、Rh分型检测、不规则抗体筛查及鉴定以及交叉配血,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结果10例患儿母亲不规则抗体鉴定结果,抗-D5例,抗-E3例,抗-Ce1例,抗-cE1例。所有产妇均有多次妊娠史,无输血史。所有患儿出生24小时内均表现有黄疸。3例患儿均有输血或换血(抗体效价≥1024),输血或换血后患儿血红蛋白均有明显上升。7例患儿均未输血或家属未同意输血,其中未表现贫血的4例(抗体效价≤16)。蓝光照射后,患儿总胆红素均明显降低。结论10例病例显示,孕妇体内的Rh系统抗体均能引起HDN,且抗体效价与抗体种类无关。

  • 标签: Rh血型 新生儿溶血病
  • 简介:摘要目的以20世纪30~40年代上海市郊农村人口社会调查为基础(背景),那时父母双亲一般在17~19岁结婚成家年龄过小,对生儿育女婴儿降生宝宝直至长大成年后对其这一代子女人员身体发育及体质健康状况影响。方法以出生于1925年8月松江区佘山镇老郭与1924年6月曹阿姨于1942年春节结婚成家后的老夫妻所生育的3个儿子及1个女儿等(即实例Ⅰ及实例Ⅱ)2个实例。结果男女青年双方均未达到生儿育女强壮身体的要求,即家族性遗传基因先天的不足或缺陷,其必然造成后代子女遗传性能的欠差或免疫抵抗力的下降。结论建议新婚夫妻双方年龄其中男性青年为25~34岁;女性青年为24~29岁,这样的年龄段均以达到准爸爸、准妈妈的强壮身体所生儿育女婴儿降生宝宝直至长大成人后,可提高其青年本人身体的免疫抵抗力。这一结论可为今后提供培育新生婴儿降生宝宝体质的现实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 标签: 男女青年双方结婚年龄过小 医学遗传基因先天不足 20世纪30-40年代农村人口社会调查 欧美等地西方大国的婚姻制度及青年人生活习俗 新生婴儿宝宝体质 优生优育科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