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加速康复治疗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本院 2017年 11月 -2019年 11月时段内诊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共 60例,划分为西医组( 30例)和中西医组( 30例)。均施以开颅手术,但术后西医组仅为西医传统治疗,中西医组为中西医联合治疗,对比患者总有效率、生存质量评分。 结果:西医组总有效率为86.67%,中西医组为 97.6%,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P< 0.05)。中西医组生存质量评分较优于西医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P< 0.05)。西医组 GCS评分、肢体肌力恢复情况、言语功能和住院费用较差于中西医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P< 0.05)。 结论: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理念既可提高患者总有效率,还可改善机体生存质量,促进患者疾病康复,应引起重视。

  • 标签: 中西医 高血压脑出血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探讨针灸推拿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我院于 2018. 4 -2019. 4 , 1 年内在我院就诊 治疗 的 90 例 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 抽签的方式 随机分配为对照组( 45 例, 针灸推拿治疗 )和观察组( 45 例, 针灸推拿 + 康复训练治疗 )。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的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对比对照组及观察组 的治疗 有效率显示,观察组的 治疗 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结果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 0.05 )。 结论: 针灸推拿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显著, 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了治疗有效率,具有临床推广实践价值。

  • 标签: 针灸推拿 康复训练 腰椎间盘突出 疗效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恶性肿瘤合并肠梗阻护理中的护理效果 。方法 对象选取自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4 月在我院治疗的 80 例 恶性肿瘤合并肠梗阻 患者,采用抛掷硬币的方式分为每组各 40 例的观察组与对照组 ,分别给予循证护理及常规护理 ,将两组取得的 护理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有效率 统计学研究结果可知, 观察组为 97.50% ,明显高于 对照组 82.50% ( P< 0.05)。 结论 针对 恶性肿瘤合并肠梗阻 患者, 将循证护理运用到临床中能保证护理效果,使得患者获得良好的护理体验,促进疾病的预后 。

  • 标签: 循证护理 恶性肿瘤 肠梗阻 护理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观察下肢水肿患者护理中应用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的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下肢水肿患者 54 例入组,选入时间为 2018 年 7 月至 2019 年 7 月,根据护理方法分为两组,每组各 27 例,对照组中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护理干预,评估两组护理效果并进行比较。 结果: 观察组的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 P<0.05 。 结论: 下肢水肿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可缓解患者的焦虑与抑郁情绪,提升护理效果,可普及。

  • 标签: 下肢水肿 常规护理 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究针对晚期肺癌患者融入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依据研究要求选入我院 2018年 3月 -2019年 1月 期间入院接受肺癌治疗的患者 126例参与研究工作,将纳入研究范围的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组之后,对照组患者( n=63)加入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 n=63)加入优质护理活动,比较护理指标。结果 对比不同小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发现,实验组患者明确满意率( 95.24%)比对照组( 82.54%)更高,且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价值( P<0.05);对比两小组护理前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性不显著( P>0.05),对比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则明显实验组患者分数指标上升明显且整体分数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性体现统计学特征( P<0.05)。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在晚期肺癌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显著提升了患者满意度,并且帮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总体上护理应用价值突出,临床可推广应用。

  • 标签: 晚期肺癌 优质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偏瘫型脑瘫患儿在综合郎福治疗下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 2017 年 5 月 -2018 年 5 月本院收治的偏瘫型脑瘫患儿 60 例,借助电脑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手段,主要为药物治疗、心理行为干预、高压氧治疗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了综合康复疗法,两组治疗方式均为 8 周一个疗程,实现两组对疗效、格赛尔发育量表评分的对比。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格赛尔发育量表运动能力、语言表达等评分项目明显高于对照组, P < 0.05 ,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综合康复治疗对偏瘫型脑瘫患儿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可以实现对患者智力、运动能力的明显提升,有助于患儿病情康复

  • 标签: 综合康复 偏瘫型脑瘫 认知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在白内障护理中的价值 。 方法: 在我院 2018 年 3 月至 2019 年 9 月收治的 白内障患者中抽取 70 例,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临床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和常规 + 临床 护理。 每组( n=35 )例,在护理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 出院时间 和 SAS (焦虑自量量表) 分数。 结果: 临床组患者的 SAS 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不良情绪较轻,出院时间早于对照组患者,康复速度更快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为 白内障 患者实施临床护理有利于其更快的进行恢复和保持良好的心理情绪,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临床护理 白内障 焦虑情绪 康复速度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 ICU 重症患者接受心理护理的应用价值与有效性展开研究,以证实心理护理的应用可行性 。方法: 选择我院 201 8 年 01 月 ~ 201 9 年 01 月 收治的 50 例 ICU 重症患者 作为实验对象 , 数字奇偶法分组后探究每组 护理效果。对照 组( 25 例):应用 常规护理 ;实验组( 25 例):应用 常规护理 + 心理护理。 对比 两组 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 。 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护理之前, 焦虑评分、抑郁评分 呈现为 p>0.05 的无差异性 ;经临床护理后, 实验组 焦虑评分为( 7.17±1.56 )分、抑郁评分为( 8.75±1.15 )分,两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 临床比较差异性显著 ( P<0.05 ) ;实验组 护理总满意度 为 92% ( 23/25 ),比对照组高( 68% , 17/25 ), 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 ( P<0.05 )。 结论: ICU 重症患者在接受临床护理中,联合应用常规护理与心理护理,不仅使患者的负性情绪得到了改善,同样也提高了临床护理工作的质量 。

  • 标签: 心理护理 ICU 重症患者 护理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 92 例( 2017.5-2019.6 )血液透析治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划分两组,即对照组与实验组各 46 例患者,其中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实验组进行舒适护理,对患者护理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 护理后,对照组焦虑、心率水平均高于实验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病率 19.5% , 高于实验组 2.1% ,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 78.2% ,低于实验组 95.6% ,差异有意义( P < 0.05 )。 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舒适护理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可以降低不良应激,提升患者满意度与舒适度,降低并发症,值得医护人员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舒适护理 血液透析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 摘要】 目的:分析助产护理中心理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 月到201 9年1 月与本院待产的足月孕妇200例,将实施常规护理的划分为观察组(100例),将实施助产护理中心专项护理的设定为对照组(100例),对比两组在分娩结局、酮症发生率、产程中呕吐、第一及第二产程持续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及第二产程持续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同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中转剖宫产率、阴侧切率以及催产素使用情况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及新生儿转入NICU情况和新生儿1min、5min Apgar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助产护理中心理护理能够有效降低酮症发生率,改善分娩预后。

  • 标签: 分娩过程 助产护理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伸缩式下肢外固定支具在下肢长骨骨折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 201 6 年 11 月 ~201 8 年 11 月期间收治的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评价 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实施 电针加经皮神经电刺激结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的 80 例 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病人为我院 2018 年 5 月 -2019 年 5 月收治的,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成两组,各有 40 例,对照组:内科常规治疗 + 吞咽康复训练,实验组:电针 + 经皮神经电刺激 + 吞咽康复训练,比较两组病人吞咽功能改善情况的差异。 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治疗前、治疗 1 个疗程后的吞咽功能评分予以比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 P > 0.05 );治疗 2 个疗程后予以比较,实验组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通过 电针加经皮神经电刺激结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有利于改善吞咽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 标签: 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 吞咽康复训练 电针加经皮神经电刺激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精神康复综合治疗对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 2017年 11 月至 2018年 12月收治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计 6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对照组( n=30)与采用精神康复综合治疗实验组( n=30),对比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 ADL评分与自信心评分无显著差异, P>0.05,治疗后实验组 ADL评分低于对照组,自信心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精神康复综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自信心,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精神康复综合治疗 慢性精神分裂症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比较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循证护理与常规护理的作用。方法 选择 76例该院所收治的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 2017年 11月— 2018年 11月作为该研究的时间范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为 38例。其中常规护理为参照组护理措施,循证护理为实验组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负向情绪水平、并发症情况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护理干预前实验组与参照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水平具备一致性( P>0.05),同参照组相较,实验组护理干预后焦虑情绪、抑郁情绪水平较低,实验组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病并发症发生率( 7.89%)与参照组( 28.95%)相比较低,与参照组( 78.95%)相比,实验组 2型糖尿病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水平( 94.74%)较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循证护理干预形式效果确切,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循证护理可改善患者的负向情绪,避免患者发生负向情绪。     [关键词 ] 老年患者 ;2型糖尿病 ;循证护理 ;常规护理 ;负向情绪     作为慢性代谢类疾病, 2型糖尿病临床发病率较高,患者发病后往往需要终身用药,如患者血糖水平未能得到有效控制,极易造成患者发生眼部、足部、肾脏等并发症,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 [1]。该研究对 2017年 11月— 2018年 11月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 76例实施循证护理及常规护理,比较二者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所收治的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 76例,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组间分布为实验组( n=38)与参照组( n=38)。实验组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男女分布比为 21: 17。年龄分布 65~ 83岁,平均( 72.59±5.77)周岁 ;2型糖尿病病程时间分布 1~ 19年,平均( 8.63±3.47)年 ;有合并高血压 9例、合并高脂血症 8例、合并冠心病 5例、合并慢性支气管炎 4例。参照组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男女分布比为 23: 15;年龄分布 65~ 85岁,平均( 72.62±5.79)周岁 ;2型糖尿病病程时间分布 1~ 18年,平均( 8.60±3.45)年 ;有合并高血压 10例、合并高脂血症 8例、合并冠心病 7例、合并慢性支气管炎 5例。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性别、 2型糖尿病病程时间分布、合并症情况等统计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符合可比性校准检验规律。     纳入标准:①同世界卫生组织 2型糖尿病相关诊断标准 ;②患者空腹血糖≥ 7.0 mmol/L或 /和餐后 2 h血糖≥ 11.1 mmol/L;③患者了解该研究自愿参与 ;④患者年龄≥ 65周岁 [2]。排除标准:①认知能力异常 ;②生活自理能力异常 ;③肝肾功能异常 ;④药物或酒精依赖史 ;⑤护理依从性不足 [3]。     1.2  方法     常规护理为参照组护理措施,监测患者的空腹及餐后 2 h血糖,并根据其病情变化指导患者用药及健康管理。循证护理为实验组护理方法,具体措施:①循证问题方面,全体护理人员根据过往护理经验进行总结,分析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过程之中的实际问题,探讨后形成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循证问题,主要包括心理、情绪、血糖控制、用药、运动、并发症防治等诸多方面。②循证支持方面,针对总结的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各项问题,通过书籍、网络资源、文献、以往经验、研究报告等方面进行检索,收集问题相关资料信息。③循证方案方面,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循证护理方案,尤其加强对患者生活习惯、心理状态的干预与护理,并针对性的实施健康教育,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     1.3  观察指标     通过《焦虑情绪水平量表》《抑郁情绪水平量表》评价患者负向情绪,包括焦虑与抑郁双向,满分均为 100分,负向情绪越严重表述为分数越高。记录患者糖尿病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低血糖、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病等。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 76例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相關数据录入 SPSS 19.0统计学软件之中,实验组与参照组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情绪、抑郁情绪水平数据实施 t检验形式校准,对比表述方式为(均数 ±标准差)。两组患者 2型糖尿病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水平及低血糖、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病并发症情况通过 χ2检验形式校准,检验表述方式为 [n( %) ]表示。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情绪、抑郁情绪水平比较     对比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情绪、抑郁情绪水平数据,护理干预前实验组与参照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水平具有一致性( P>0.05),实验组护理干预后焦虑情绪、抑郁情绪水平低于参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2  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比较     对比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病并发症情况,实验组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病并发症发生率( 7.89%)低于参照组( 28.9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作用 。方法 选取本院 68 例心律失常患者开展此次研究,选取时间范围从 2018 年 01 月到 2019 年 03 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 68 例 患者均分为两组, 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 各 34 例。参照组患者予以基础常规护理, 研究组在基础护理基础上加以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程度 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 参照组的总体满意度显著低于研究组( P< 0.05 );而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 ( P< 0.05 )。 结论 护理干预对心律失常患者具有良好的护理作用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护理干预 心律失常 总体满意度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