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继续研究皮木瓜枝条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多种色谱方法对光皮木瓜枝条部位甲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进行成分分离,根据物理化学性质和波谱学手段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又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羽扇-20(29)烯-3β,24,28-三醇(1),2α-羟基乌索酸(2),2α,3α,19α-三羟基乌索-12-烯-28-酸(3),2α,3β,19α-三羟基乌索-12-烯-28-酸(4),lyoniresinol-9′-O-β-D-吡喃葡萄糖苷(5),广寄生苷(6),(-)表儿茶素(7).化合物1~6均为首次从木瓜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 标签: 光皮木瓜 化学成分 2α-羟基乌索酸 19α-三羟基乌索-12-烯-28-酸
  • 简介:目的:研究叶番荔枝种子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色谱技术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叶番荔枝种子的提取物中分得4个化合物,分别为expoxyrolinB(1)、neodesacetyluvaricin(2)、annonareticin(3)、murisolin(4)。结论:4个化合物均为番荔枝内酯类化合物,都是首次从叶番荔枝种子中分离得到。

  • 标签: 光叶番荔枝 番荔枝内酯
  • 简介:对通藤的化学成分、生物活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其进一步研究利用提供参考。

  • 标签: 通光藤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 简介:目的:对菊科植物菊状千里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菊状千里的石油醚部位分得4个甾醇类化合物,分别为过氧化麦角甾醇、环阿尔廷-23-烯-3β,25-二醇、豆甾醇和β-谷甾醇。结论:所有甾醇类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 标签: 菊状千里光 化学成分 甾醇
  • 简介:目的:比较研究千里碱普通凝胶剂(GG)和脂质体凝胶剂(LG)的离体和在体的透皮及皮肤滞留特性,为研制千里碱LG提供依据.方法:离体改进的Franz扩散池法.结果:LG和GG经离体完整皮肤和去角质层皮肤药物渗透系数没有显著差别;而经完整皮肤时药物在皮肤的滞留量LG为GG的3.2倍,但皮肤去角质层后,LG为GG的0.198倍.结论:脂质体促进千里碱在皮肤角质层内滞留,而不显著改变其皮肤透过量,脂质体凝胶剂是千里碱外用高效低毒治疗皮肤癌的新制剂.

  • 标签: 千里光碱普通凝胶剂 脂质体凝胶剂 经皮给药 抗肿瘤中药 皮肤癌
  • 简介:目的:观察温阳通脉方含药血清是否在内质应激相关通路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作用,并探究体外培养时最佳给药剂量。方法:以20%含药血清处理,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得CoCl2烫最佳浓度和各组细胞存活率;比色法检测各组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酶活性和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Hoechst33342荧光染色观察各组细胞凋亡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内质应激相关蛋白GRP78、Caspase12、CHOP表达以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血清相比,模型组细胞活性明显降低,Caspase3酶活性和LDH活性明显升高,细胞凋亡数量明显增多,凋亡率明显升高,GRP78、Caspase12、CHOP和Bax表达明显增多,Bcl-2表达明显减少;与模型组相比,3.24、6.48、12.96g/kg组含药血清能够不同程度改善细胞活性,Caspase3酶活性和LDH活性明显减少,凋亡率不同程度降低,GRP78、Caspase12、CHOP和Bax表达明显减少,Bcl-2表达不同程度增多。结论:温阳通脉方能减轻缺氧/复氧后H9C2心肌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温阳通脉方抵抗内质应激介导的细胞凋亡有关,其抗凋亡程度呈剂量依赖性,以温阳通脉方12.96g/kg组效果最佳。

  • 标签: 温阳通脉方 内质网应激 细胞凋亡 缺氧/复氧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