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针刺对慢性束缚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和额叶皮层γ-氨基丁酸A受体和B受体(γ-aminobutyricacidAreceptorandBreceptor,GABAAR、GABABR)表达的影响,旨在深入揭示针刺干预抑郁状态可能存在的特殊机制和作用途径,为针刺抗抑郁之机制研究作出补充,为临床针刺治疗抑郁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24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模型+针刺组、模型+氟西汀组,通过慢性束缚应激结合孤养的方式建立心理应激模型,针刺干预选取"百会"(GV20)、"印堂"(GV29)、双侧"三阴交"穴(SP6),平刺进针,深度0.5-1cm,每次20分钟,每日1次,持续28天。采用体重和糖水实验评价模型大鼠行为学改变情况,运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海马和额叶皮层组织GABAAR和GABABR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重增长值以及糖水偏爱明显降低(P〈0.01);模型组大鼠海马和额叶皮层中GABAAR和GABABR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1);(2)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大鼠体重增长值和糖水偏爱均明显升高(P〈0.01),同时上调海马中GABAAR蛋白含量及额叶皮层GABAAR和GABABR蛋白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P〈0.01,P〈0.01)。结论针刺可提高大鼠海马GABAAR和额叶皮层GABAAR,GABABR含量,逆转慢性束缚应激大鼠抑郁状态,提示这可能是针刺抗抑郁作用机制。

  • 标签: 针刺 抑郁症 慢性束缚应激 Γ-氨基丁酸A受体 Γ-氨基丁酸B受体
  • 简介:目的基于“火毒”病机观察急性脑梗死重症大鼠皮层的核转录因子KB(NF-KB)、c-fns蛋白表达及中药干预效应。方法以Longa的方法略作改良制作鼠左侧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模型,选择Bederson评分〉2分的重症急性脑梗死大鼠,对照单纯扶正方药及单纯解毒方药,观察扶正解毒方药对急性脑梗死重症大鼠的宏观表征、NF-KB、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1)假手术组脑组织细胞核明显呈淡淡的浅棕黄色,模型各组细胞核着色呈现明显的棕黄色,以缺血24小时-48小时为主要变化,给予扶正药、解毒药和扶正解毒药后,神经核着色较浅,其中以扶正解毒药改善效果较为明显,各药物组着色仍比假手术组明显。脑组织细胞浆呈现相同趋势;(2)缺血各模型组大鼠,缺血侧c-fos和NF-KB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扶正药和解毒药治疗组c-fos和NF-KB在缺血24小时-48小时时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0.01),扶正解毒药治疗组在缺血各时间点c-fbs和NF-KB的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重症急性脑梗死大鼠的NF-KB、c-fos蛋白明显升高;扶正解毒中药治疗重症脑梗死大鼠可能与调节NF-KB、c-fos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 标签: 脑梗死 核转录因子κB蛋白 C-FOS蛋白 火毒
  • 简介:目的观察中药益智温胆颗粒对APP/PS1(B6)双转基因小鼠行为学、脑组织病理形态及Aβ的影响。方法选用APP/PS1(B6)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益智温胆组和多奈哌齐组,将同系背景小鼠作为空白组。益智温胆组、多奈哌齐组以相应药物灌胃,模型组和空白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灌胃90天。采用Morris迷宫测试、跳台测试评估APP/PS1(B6)小鼠行为学;HE染色观察APP/PS1(B6)小鼠海马组织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APP/PS1(B6)小鼠海马Aβ含量。结果Morris水迷宫测试: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发现平台时间显著延长(P〈0.01),且游泳总路程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小鼠发现平台时间均缩短(P〈0.01),且游泳总路程均减少(P〈0.01)。跳台测试: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出错次数明显增加(P〈0.01),且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小鼠出错次数明显减少(P〈0.01),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海马组织形态:模型组有明显的脑神经元变性,可见到淀粉样蛋白斑块沉积;多奈哌齐组可看到神经元数量增多且细胞结构排列较整齐;益智温胆组空泡变性和细胞核增大有所改善,神经细胞排列和细胞形态较好。海马Aβ含量: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海马Aβ_(1-42)和Aβ_(1-40)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益智温胆组和多奈哌齐组小鼠海马组织中的Aβ_(1-42)和Aβ_(1-40)含量明显下降(P〈0.01);与多奈哌齐组比较,益智温胆组小鼠海马组织中Aβ_(1-42)和Aβ_(1-40)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益智温胆颗粒有助于提高痴呆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可能是通过保护海马神经细胞,降低β样淀粉蛋白沉积实现。

  • 标签: 益智温胆颗粒 APP/PS1双转基因小鼠 行为学 病理形态 β样淀粉蛋白
  • 简介:摘 要:目的 分析国产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安列克)联合改良B-Lynch缝合术应用于高危孕产妇剖宫术产后出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在常规止血基础上,对照组应用改良B-Lynch缝合术,观察组联合应用国产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安列克),观察产后不同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 两组在产后30min时两组的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h、12h、24h出血量比较,观察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来看,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国产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安列克)联合改良B-Lynch缝合术应用于高危孕产妇剖宫术产后出血中止血效果更好,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于单独应用改良B-Lynch缝合术。

  • 标签: 产后出血 国产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改良B-Lynch缝合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