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探讨艾迪注射液对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NSCLC)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表达水平的干预。方法将60例Ⅱ期NSCLC术后TP化疗方案患者随机分成单纯TP化疗组及艾迪注射液联合TP化疗组,留取治疗前后血清,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VEGF-C表达水平。结果单纯化疗组与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组VEGF-C表达水平分别为(1024±501)和(761±464)pg/ml。较治疗前,两组均可降低VEGF-C表达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组较单纯化疗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可加强化疗对NSCLC患者血清VEGF-C表达的抑制作用,参与抑制肿瘤淋巴结转移过程。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VEGF-C 艾迪注射液
  • 简介: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LDL-C水平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于本院接受PCI手术治疗的10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术后1周LDL-C为2.29~2.78mmol/L的设定为M1组,将术后1周LDL-C为2.79~3.27mmol/L的设定为M2组,将术后1周LDL-C为3.28~3.75mmol/L的设定为M3组,对比3组在HDL-C、TC、LDL-C三项指标差异,测定3组SYNTAX、HbA1c、hs-CRP、LVEF,对比半年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分析AMI患者PCI术后LDL-C水平与SYNTAX、HbA1c、hs-CRP、LVEF四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三组患者在术后半年内,M2、M3组HDL-C水平显著低于M1组(P<0.05),TC、LDL-C水平显著高于M1组(P<0.05)。M2、M3组SYNTAX、HbA1c、hs-CRP三项指标显著高于M1组(P<0.05),M2、M3组LVEF指标显著低于M1组(P<0.050)。M2、M3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M1组(P<0.05)。AMI患者PCI术后LDL-D水平与SYNTAX、HbA1c、hs-CRP三项指标呈正相关,与LVEG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LDL-C水平可结合SYNTAX、hs-CRP、LVEG三项指标对心血管事件进行预测。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心血管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胱抑素C在糖尿病肾功能检测中的价值和准确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33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间段33例单纯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两组采集样本检测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并根据检测结果,分析不同指标在筛查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胱抑素C联合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的敏感性、特异性明显高于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P<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能够提高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可在糖尿病肾病筛查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临床诊断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胱抑素C在糖尿病肾功能检测中的价值和准确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33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间段33例单纯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两组采集样本检测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并根据检测结果,分析不同指标在筛查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胱抑素C联合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的敏感性、特异性明显高于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P<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能够提高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可在糖尿病肾病筛查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临床诊断 诊断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C型骨折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32例肱骨髁间C型骨折,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应用双钢板固定肱骨远端内外侧柱,术后早期肘部功能锻炼。结果:本组均获随访,时间3~26个月,平均16.7个月。肘关节功能按Cassebaum评定标准:优23例,良5例,可3例,差1例。结论: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C型骨折行坚强内固定,可早期功能锻炼,截骨方法对术后功能无明显影响。

  • 标签: 肱骨 骨折 截骨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超敏 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在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中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方法:研究人员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细菌性脑膜炎新生儿 35名,同时选取健康新生儿 35名, 35名细菌性脑膜炎新生儿组成实验组, 35名健康新生儿组成基础组。对两组新生儿的白细胞、 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超敏 C反应蛋白进行观察,并分析这 4种炎性因子在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预测中的价值。结果:实验组新生儿与基础组新生相比,白细胞、 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以及超敏 C反应蛋白均有明显的升高 (P

  • 标签: 降钙素原 超敏 C反应蛋白 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 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