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影响护理临床带教质量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探讨胜任力的影响因素,为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临床教学老师胜任力评价量表和临床护理教师压力量表对某三级甲等医院的111名临床护理总带教老师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临床护理总带教老师胜任力总分为202.08±16.96分,角色压力总分为106.30±29.30分,胜任力及其各维度与角色压力及其各维度均呈负相关(<0.05)。结论护理临床总带教胜任力处于较高水平,护理临床总带教的角色压力处于较低水平,胜任力越强,角色压力越小。

  • 标签: 护理临床 带教质量 因素分析 管理对策
  • 简介:1946—1948年,河北的疫情相对严重,霍乱、天花、脑膜炎、回归热、白喉、猩红热等急性传染病都有发生。从环境因素、灾害因素、战争因素、难民因素、生活习俗因素等方面分析了致疫原因,为当前公共卫生问题提供借鉴。

  • 标签: 河北省 疫情概况 致疫因素 1946—1948
  • 简介:目的:了解老年住院病人人群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以156例老年科住院的70岁。93岁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rT1)、血清白蛋白(ALB)、胆固醇(CHO)水平及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含量。结果:老年住院人群总的甲功异常率高达51.8%,儿水平与老年住院人群住院期间死亡率呈正相关(P〈0.01),血清ALB、CHO值与rT3呈负相关(P〈0.01)。结论:rT3能反应机体的健康状况,临床上应注意观察高龄老年人血儿的变化。

  • 标签: 甲状腺功能异常 老年人 相关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早产儿低血糖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年1月-2008年5月我院的233例早产儿低血糖症患儿给予10%葡萄糖液2mL/kg,速度为1mL/min,静脉推注,随后持续静脉点滴10%~12.5%葡萄糖液,速度为5~10mg/(kg·min),同时开始喂奶,不能进食或进食少者给予鼻饲,动态监测血糖值的变化。结果:在治疗6~16h后,87.55%的低血糖患儿血糖恢复正常,31.33%低血糖惠儿出现一过性高血糖,改用5%葡萄糖液或减慢静脉葡萄糖输入速度,24h后血糖恢复正常;胎龄大于34周、体重在1500-2500g、剖宫产的早产儿低血糖发生率高。结论:对早产儿低血糖症患儿及时补充能量、注意观察惠儿症状反应、进行动态微量血糖监测,可以有效降低早产儿低血糖的发生。

  • 标签: 早产儿 低血糖 病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口腔医护人员职业感染危险因素与对策。方法:本研究开展时间在2019年7月-2020年7月,选择我院门诊口腔医护人员24名作为观察对象,以盲选法均分护理人员,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方式,观察组中结合职业感染的危险因素开展指导措施。观察对比两组医护人员职业感染发生率、职业感染相关知识知晓度以及个人技能评分。结果:观察组中无医护人员出现职业感染的情况,对照组中有4例,占33.3%,两组间比较的差异显著(P<0.05);同时,结合评价两组医护人员职业感染相关知识知晓度以及个人技能评分情况来看,观察组医护人员各项评分均要更优,与对照组比较后得到P<0.05,差异明显。结论:口腔医护人员应当充分重视职业感染的危险性,主动学习和掌握预防职业感染的知识,可以显著降低医护人员出现职业感染的几率,保障医疗健康。

  • 标签: 口腔 医护人员 职业感染 危险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口腔门诊患者牙科焦虑症的发生情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择 2018年 1月至 2018年 7月在我院口腔修复门诊接受治疗的 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牙科焦虑量表评估患者焦虑情况。结果: 80例患者中有 46例患者 出现了牙科焦虑症,发病率为57.5%。女性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文化程度加高的患者,未接受过牙科治疗的患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接受过牙科治疗的患者。结论: 口腔门诊患者牙科焦虑的发生比率较高,性别、学历、是否接受过牙科治疗等均是其产生与否的重要影响因素

  • 标签: 口腔门诊 牙科焦虑症 影响因素
  • 简介:蟾酥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应用广泛。对蟾酥采集和初加工中影响其品质的关键因素进行概述,以期为中药产业中蟾酥的采集和初加工规范化提供思路和指导,确保蟾酥药材的安全、稳定、有效、可控。

  • 标签: 蟾酥 采集 初加工 品质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与防控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医院超声科的240例患者,根据医院感染控制措施的实施时间,将其分为2016年1-7月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实施前的对照组和2016年8月-2017年2月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实施后的观察组,每组各120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消毒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管理措施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易感人群、医疗人员感染意识淡薄、仪器消毒不到位、介入手术、环境卫生较差等因素所致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消毒合格率明显增高,医疗人员手表面细菌数、医疗设备表面细菌数、空气中细菌数均明显减少(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管理措施的满意度明显提升(P〈0.05)。结论:针对超声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实施相应的控制措施,能够明显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消毒合格率。

  • 标签: 超声科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