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中药的免疫调节作用可以解释中药在抗炎、抗肿瘤等作用中的辅助效应,而且肿瘤免疫抑制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扶正为主方药具有保护血液系统,改善微循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而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肿瘤的辅助治疗中。结合免疫功能的分子评估技术,使人体免疫功能状态真实而全面反映出来,为临床运用扶正方药抗肿瘤治疗提供了更多的理论支持。

  • 标签: 免疫 抗肿瘤 扶正中药 分子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式早产儿吸入氧浓度调节方法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需要吸氧的早产儿55例,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均用脉搏血氧仪监测,按照目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z)调节吸入氧浓度(Fi02),稳定半小时后进行血气分析。观察组采用“改进的方法”调节FiO2,每次FiO2变化为O.01;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调节FiO:,每次FiO:变化为0.05。测定动脉血氧分压(Pa02),比较两组患儿氧疗调节成功率和调节失败率。结果:观察组氧疗调节成功率(81.3%)显著高于对照组(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pO2大于90mmHg的发生率(8,9%)显著低于对照组(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pO2小于50mmHg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早产儿吸入氧浓度方法能减少引起氧损伤或氧中毒的发生。

  • 标签: 早产 氧疗 脉搏血氧饱和度 动脉血氧分压
  • 简介:摘要简单分析心房钠尿肽生物化学特点,心房钠尿肽与受体的分布以及心房钠尿肽释放的调节基础上,针对心房钠尿肽对中枢心血管活动的调节作用进行研究,提出一些相关思考与观点。

  • 标签: 房钠尿肽 中枢心血管 调节作用
  • 简介:摘要化疗是一种西医治疗肿瘤类疾病较为常见的手段,但是由于化疗有抑制骨髓的副作用,所以会大幅度降低肿瘤患者的免疫力,而免疫力本身对于抵抗癌细胞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因此,提高肿瘤患者的免疫力是十分必要的。胸腺五肽是一种目前较为常用的调节免疫力的药物,其广泛用于肿瘤放化疗过程中和治疗后的免疫力调节,并且对于年老体弱和幼儿体弱免疫力低下都有着较为理想的效果。本文将通过对胸腺五肽的药理作用以及临床效果进行分析,阐述了胸腺五肽在肿瘤化疗中的免疫调节作用,希望本文可以对胸腺五肽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起到帮助。

  • 标签: 胸腺五肽 肿瘤 化疗 免疫调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中医经络学说和西医神经内分泌免疫学说对人体同时存在两个调节网进行探索。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经络 免疫 调节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底前脑(BF)多巴胺D1受体是否参与调节丙泊酚麻醉诱导和苏醒过程。方法24只成年雄性SD大鼠,建立BF微注射模型并随机分为D1受体激动剂(chloro-APB)组,D1受体拮抗剂(SCH23390)组和生理盐水(Saline)组,n=8。观察BF微注射SCH23390、chloro-APB或Saline对丙泊酚麻醉诱导和苏醒时间的影响。结果BF微注射chloro-APB加速丙泊酚麻醉苏醒(P<0.05),对麻醉诱导无明显影响(P>0.05);微注射SCH23390产生相反的效应;微注射Saline对丙泊酚麻醉诱导和苏醒时间均无影响(P>0.05)。结论BF多巴胺D1受体参与调节丙泊酚麻醉苏醒和皮层EEG觉醒,没有参与麻醉诱导过程。

  • 标签: 基底前脑 多巴胺 丙泊酚 苏醒
  • 简介:摘要目的对自行调节输液滴数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在我院门诊输液治疗时自行调节输液滴数的150例患者作为实施护理干预的对象,在采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并进行效果观察。结果在150例有自行调速行为的患者及家属中,有136例已更正自行调速行为,占90.67%,余14例未更正自行调速行为,占9.33%。结论通过护理干预可有效防止患者及家属随意调节输液滴数,保证输入药物的疗效,防止因随意调速而产生的危害,保证医疗护理安全。

  • 标签: 自行调速 护理干预 效果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神经系统疾病,且其是一种进行性疾病,患者的症状逐步加重,负面情绪也逐步加重,因此需给予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本文即探讨理性情绪调节护理用于帕金森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帕金森患者进行研究,对比实施不同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应用效果。结果:对照组HAMA评分为(13.39±1.28)分、PDQ-39评分为(92.15±4.54)分,观察组HAMA评分为(8.35±1.39)分、PDQ-39评分为(72.02±4.51)分,P<0.05,组间存在对比性。结论:对老年帕金森患者应用实施理性情绪调节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应在医学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帕金森病 理性情绪调节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宝宝的到来给爸爸妈妈带来了巨大的喜悦,可有时宝宝那无休止的啼哭又让你感到心烦和无计可施?要知道,1岁以内的小宝宝还不会说话,哭是他们一种独特的语言,传递着他们的诸多诉求,你能读懂宝宝的心吗?用心读懂宝宝哭声小宝宝为何哭?这可能是饿了、累了、病了,也可能是为了吸引爸爸妈妈的注意力。没错,每次宝宝哭都是有原因的,只有及时读懂宝宝哭声,才能更好地安抚他。

  • 标签: 肠绞痛 抱抱 生理需求 生理反应 声地 身体接触
  • 简介:生病了打针、挂吊瓶,在今天是件再平常不过的事儿。不过,你知道打针时用的注射是怎么发明出来的吗?这里面可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医学知识。

  • 标签: 注射器 医学知识 打针
  • 简介:摘要目的寻找使用一次性多穿刺式输液静脉输液中存在的问题,探讨防范措施。方法随机抽查使用一次性多穿刺式输液静脉输液患者280例次,发现存在问题并进行分析。结果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防范措施,取得良好效果,消除安全隐患。结论重视管理,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法制教育,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巡视,重视健康宣教,以保证输液的安全性,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多穿刺器式输液器 静脉输液 安全 管理
  • 简介:目的:比较气囊止血和旋压止血在经皮冠脉介入术后桡动脉止血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优缺点。方法:将纳入的患者随机分为旋压止血组和气囊止血组,每组12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止血时间以及压迫后发生局部的并发症。结果:旋压止血组止血成功率高于气囊止血组,且止血时间更短(P〈0.05)。此外,与气囊止血组相比,血肿和淤青在旋压止血组中的发生率较低(P〈0.05),但是皮损以及桡动脉闭塞的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经桡动脉穿刺的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患者而言,旋压止血的止血效果可能优于气囊止血

  • 标签: 桡动脉止血器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止血
  • 简介:摘要:目的:血常规的检验结果容易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本实验将探究保存时间和环境温度对结果的影响程度。方法:随机选取部分全血标本,分别置于不同温度的保存箱中,在不同时间段进行血常规检测,记录和分析结果。结果:血液标本的保存时间和保存环境温度对检测结果均有较大影响,检测结果的观察指标为红细胞分布密度,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压积,实验后数据显示血液采集后在 2h内进行检测结果较为准确。结论:血常规检测应尽量在血液采集后 2h内完成,如全血标本未来得及送检,需要将标本放置于 4℃以下保存。

  • 标签: 血常规 保存时间 保存温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血标本保存时间和温度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随机抽选2020年7月~2021年3月期间于本院接受全血血常规检验者共80例为研究对象,行对比性临床研究,依据分层随机化分组法划分组别,A组、B组各40例。全血样本采集后,A组随机选择10份(A1)立即上机检验,其余样本在室温下保存2h(A2)、4h(A3)、8h(A4)时各取10份上机检验;样本采集后,B组随机选择10份(B1)立即上机检验,其余样本在冷藏环境下2h(B2)、4h(B3)、8h(B4)时各取10份上机检验。统计各组血常规检验结果差异。结果:(1)A组血常规检验结果差异:A1、A2组RBC、WBC、PLT及Hb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A3组PLT高于A1组,差异显著(P<0.05),RBC、WBC、Hb较A1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A4组RBC、PLT及Hb均高于A1组,WBC低于A1在,差异显著(P>0.05)。(2)B组血常规检验结果差异:B1、B2组RBC、WBC、PLT及Hb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B3组PLT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B4组RBC、PLT及Hb均高于B1组,WBC低于B1在,差异显著(P>0.05)。结论:全血标本保存时间和温度条件对血常规检验结果存在明确影响性,需在血常规检验实施中,严格保存全血标本、及时送检,确保检验结果真实性。

  • 标签: 全血标本 保存时间 温度环境 血常规检测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