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绿纱(钴)矿床一直缺乏对矿床流体包裹体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本文对与矿化密切相关的热液矿物开展了系统的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以及、氢、氧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矿区成矿流体具有中高温(220~500℃)、中高盐度(27.40%~42.60%NaCleq)、中等密度(0.79~1.17g/cm3)的特征,成矿环境为低压(2.0~8.0MPa)环境.同沉积初始富集阶段的成矿流体为含海相碳酸盐的岩石组合的变质脱水,晚期流体为变质流体与岩浆水的混合流体,并有不同程度的大气降水参与.热液中的早期由海相沉积碳酸盐岩经溶解作用提供,晚期为岩浆和海相沉积碳酸盐岩经溶解作用共同提供的.主成矿阶段的成矿流体存在三种端元,即高盐度、高温的岩浆流体(>25%NaCleq,>400℃),高盐度、中高温的变质流体(>25%NaCleq,200~400℃),低盐度和中低温的大气降水(<10%NaCleq,150~300℃),流体混合是矿区金属沉淀的重要机制.

  • 标签: 流体包裹体 碳-氢-氧同位素 流体混合 绿纱矿床 中非铜(钴)矿带
  • 简介:应用于矿产勘查的地下纳米物质刘应汉任天祥汪明启(地质矿产部物化探所,河北廊坊065000))关键词纳米物质地球化学测量矿产勘查收稿日期:1996-12-24修改稿:1997-3-17第一作者简介:刘应汉男1965年生工程师勘查地球化学诞生于90年代的...

  • 标签: 纳米物质 地球化学测量 矿产勘查
  • 简介:金川镍硫化物矿床含有丰富的铂族元素,是我国最大的铂族元素原料基地。经1989—1990年对铂族元素矿产资源建设保证程度研究表明,其铂族元素储量约占我国探明保有储量的60%,而铂族金属生产量则占我国生产量的88%以上。

  • 标签: 铂族元素 成矿作用 硫化物矿床 保有储量 铜镍矿 保证程度
  • 简介:近年来,在黔西北威宁地区发现了新的含铁地层,其含铁铜矿层的层位较稳定,规模较大,铁含量均达到综合利用的工业品位要求。采用矿物岩石学方法研究了含铁地层、矿物岩石及其矿化特征,结果表明,含铁地层为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组第三段(P2β3)和宣威组(P3x)底部地层,岩性主要为火山角砾岩、凝灰质火山碎屑岩及细粒岩屑砂岩。沉积成岩为成矿奠定了物质基础,含Fe、Cu地下热液在扩散、循环过程中导致含矿地层中的铁发生活化、再富集成矿。

  • 标签: 含铁铜地层 同生沉积 地下热液 活化再富集 黔西北
  • 简介:镍硫化物及铂族元素矿床一般属于岩浆结晶分异成因,很少有热液交代成因产出者。Hulbert指出,世界范围内热液型矿床对于铂族元素的贡献甚微。在我国开采的镍硫化物矿床中也很少有独立的热液交代型矿体,只在一些矽卡岩型矿床(主要是铜矿)中伴生有Ni和PGE。但在四川杨柳坪矿区,新近发现的独立的、完全由热液形成的-镍-铂族元素矿体提供了新的热液成矿实例,该矿体赋存在基性超基性岩体之外的灰岩-片岩中,与基性-超基性岩没有直接关系,矿石品位很高。

  • 标签: 铂族元素矿床 超基性岩 交代 矿化类型 热液 伴生
  • 简介:欧布拉格-金矿床位于内蒙古西部阿拉善地区,是一处远景具大型规模的-金矿床。矿床赋存于二叠系下统火山岩和次火山岩中,容矿岩石主要为石英斑岩和英安质熔结火山角砾岩、流纹质火山角砾岩。本文选取矿区出露的与矿化最为密切的样品,采用颗粒锆石U-Pb法和^40Ar/^39Ar法测定了成矿期石英斑岩脉和含矿石英脉的年龄,获得成矿期石英斑岩的锆石U-Pb年龄为277.4±3Ma,-金矿体中石英的^40Ar/^39Ar年龄为264.26±0.46Ma。这一结果揭示,欧布拉格-金矿是海西晚期形成的。结合阿拉善地区的朱拉扎嘎金矿和呼伦西白金矿都是海西晚期形成的情况分析,表明海西晚期是中国西部最重要的(金)矿化期之一。

  • 标签: 成矿时代 欧布拉格铜-金矿床 内蒙古阿拉善地区
  • 简介:针对现有页岩气储集层总有机含量预测模型存在的模型泛化能力弱、稳定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随机森林回归算法预测储集层总有机含量的方法。该方法使用地球物理测井提供的密度、铀含量、钍含量、自然伽马及光电吸收截面吸收指数等测井响应值作为输入,岩芯实验总有机含量作为输出,通过学习输入曲线与总有机含量的函数关系,动态预测整口井的总有机含量曲线。通过对焦石坝地区两口页岩气探井建模及预测可知,当随机森林中树的数量达到500时,建立的模型即可对训练样本中输入与输出的函数关系进行完全学习。通过训练结果及预测结果可知,随机森林回归方法不易发生过拟合现象,泛化能力极强,同时预测得到的曲线更为平滑,预测总有机含量较其他方法更为准确,有效地提高测井信息预测总有机含量模型的精度,对页岩气储集层评价提供帮助。

  • 标签: 页岩气 总有机碳含量 随机森林回归 机器学习
  • 简介:为探讨鲁西石地区归来庄金矿和卓家庄金矿的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机制,利用显微镜和电子探针对矿石中典型碲化物矿物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碲化物矿物主要为自然碲和碲银矿,其次是针碲金银矿、AgAu2Te6、含银自然金和碲铅矿,初步认为AgAu2Te6为新矿物。针碲金银矿、AgAu2Te6、部分碲银矿、含银自然金可能是在非平衡状态下快速沉淀而成,与含矿流体的间歇性沸腾作用有关。碲化物的沉淀顺序反映了其各自熔化温度的差异,说明熔点高的碲化物将优先沉淀。矿床成矿热液具有多来源性,可能存在含Au、Ag流体和Te流体,二者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不混溶;流体沸腾作用可能是导致碲化物和金等成矿物质快速沉淀的主要机制。

  • 标签: 碲化物 金矿床 电子探针 铜石地区 成矿机制
  • 简介:测定矿物元素分配系数的方法之一是斑晶-基质法。通过进一步的分析研究,发现该方法有悖于分配定律,虽说斑晶和基质在空间上有紧密的联系,但斑晶是岩浆早期阶段的产物,即在岩浆库内就已品出,而基质则是由晚期残余粒间熔浆经过冷凝形成的,残余熔浆经过了较长时间的演化(包括结晶分异、熔离和去气作用等),因此它与早期斑晶并不处在同一个平衡体系。在许多火山岩、次火山岩斑晶(石英、长石)甚至副矿物(锆石)中可以见到大量岩浆包裹体,它们代表斑晶结晶时捕获的早期初始岩浆。有时我们甚至可以在同一个石英斑晶中既见到岩浆包裹体又见到锆石晶体,因此我们有充足的理由认为,斑晶与其捕获的初始岩浆

  • 标签: 斑晶-包体法 分配系数
  • 简介:地球内部的储量远高于地球表层系统,基性岩浆作用使地球深部的含挥发分排放到地球表层系统中,导致大气圈中CO2和CH4等组分含量及地表温度升高。本文总结了不同构造环境基性岩浆作用形成岩石中含挥发分的含量及其意义,认为大洋和大陆环境的玄武岩及基性岩浆侵入体中含挥发分均以CO2为主,CH4等烃类气体的含量较低。大洋玄武岩CO2含量从洋岛玄武岩(210mm^3·STP/g,STP-标准温度压力条件,下同)、洋中脊玄武岩(263)、弧后盆地玄武岩(1060)到岛弧玄武岩(1246)逐步升高。大陆玄武岩的CO2含量变化较大,西伯利亚二叠纪大火成岩省苦橄岩中CO2(276.98)低于准噶尔盆地二叠纪玄武岩(643.99)。西秦岭造山带玄武岩CO2含量为237.27mm^3·STP/g,而腾冲新生代玄武岩CO2含量只有11.97mm^3·STP/g;华北-华南克拉通新生代玄武岩CO2含量较低(140-202.8mm^3·STP/g)。镁铁质.超镁铁质侵入体CO2含量为105-384mm^3·STP/g,含挥发分的组成与氧化还原条件有关,大规模基性岩浆作用排放大量的CO2到地球表层环境系统,诱发了环境变化。

  • 标签: 环境影响 组成 含碳挥发分 基性岩浆作用 构造环境
  • 简介:地球科学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在宏观和微观领域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伴随着科技的巨大进步,地球科学已向超宏观和超微观的两个明显的方向发展:天体行星科学和纳米地球科学。在纳米尺度上深入地球科学研究,有助于揭示一些更本质的机理和过程,这是地球科学发展的一条必然途径。纳米地球科学是近年来地球科学与纳米科技交叉发展起来的国际前缘领域,极大地拓展了各个领域的应用前景,纳米地球科学的兴起必将引起地球科学一场新的革命。为了引导地球科学向更微观的层次迈进,进一步厘清纳米地球科学的科学内涵及主要研究方向,

  • 标签: 地球科学 微观领域 行星科学 交叉发展 矿产资源勘探 中国地质学会
  • 简介:断裂带是地下气体向上运移的有利通道,地震活动会加剧地下气体沿断裂带向上运移,释放到大气中。本文利用卫星高光谱遥感技术,初步估算了汶川地震伴随的大范围含气体(CH4、CO和CO2)的排放变化总量。结果显示,龙门山断裂带长期不断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含气体,汶川地震的发生导致在短时间里龙门山断裂带向大气中至少多排放了4740tCO、8549tCH。和87.15MtCO2。地震活动造成的断裂带含气体排放不可忽视,是地质排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气环境效应有重要影响。

  • 标签: CH4 CO CO2 断裂带排气 地震
  • 简介:  平流层臭氧浓度的降低直接导致到达地表的太阳紫外UV-B辐射增强,为探明UV-B辐射强度改变对土壤-冬小麦系统氮转化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室内盆栽实验的方法.……

  • 标签: UV-B 冬小麦 碳氮代谢 呼吸系数
  • 简介:白云岩的成因可分为准同生期、成岩期和成岩期后等三种成因类型,但其成因机理则是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经过多年对白云岩的深入研究,已提出了多种不同的成因模式(如渗透回流、蒸发泵吸、混合水、调整白云岩等模式),对特定环境中形成的白云岩可以作出圆满解释。江西萍...

  • 标签: 白云岩 氧同位素 碳同位素 岩石成因
  • 简介:干酪根是沉积岩中的不溶有机质,是油气形成的重要物质基础。通常认为,干酪根同位素是相当稳定的,主要与沉积有机质的化学组成或母质类型有关,受其他因素影响很小[1,2]。因此,长期以来干酪根同位素一直被视为有机质类型判识的最可靠指标之一。在油气勘探早期...

  • 标签: 干酪根碳同位素 热演化 风化
  • 简介:80年代后期,随着国际上GC/C/MS在线(Online)同位素分析技术的建立,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液态烃及其他有机化合物单分子同位素地球化学,从而使液态烃等的同位素研究进入了分子级水平。我们在完成GC—deltaS气体同位素质谱仪性能和各种分析条件试验后,率先建立了原油(凝析油)和天然气中轻烃单体、原油和沥青“A”饱和烃中正烷烃系列分子等的GC/C/MS在线同位素分析方法。条件方法试验如在线分析与常规双进样质谱分析的对比等,以及平行分析表明,GC/C/MS在线同位素分析可获良好的精度和精确度,具良好分离的质谱峰(单个化合物)的平行分析误差一般小于±0.5‰。其最大特点是实现了气相色谱分

  • 标签: 石油轻烃单体 正构烃烷系列分子 碳同位素
  • 简介:为研究浙江省衢州市上方镇方解石矿床的成岩成矿环境,采集了上方镇方解石矿床中的大理岩样品,用MAT-253型气体同位素质谱仪对其进行了、氧同位素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样品的δ13CPDB和δ18OSMOW均值分别为-1.32‰和18.25‰,计算的盐度指数Z值为97.42~130.08,均值为118.50,在δ18OSMOW-δ13CPDB图解上大多数样品点落于海相碳酸盐与碳酸盐溶解作用范围内,上方镇方解石矿床大理岩的原岩应为沉积成因,可能形成于宽阔的海洋环境。

  • 标签: 方解石矿床 大理岩 碳氧同位素 地球化学特征
  • 简介:次点火山(petit-spotvolcano)是指远离大洋中脊和地幔柱的大洋板块在即将进入俯冲带之前,由于板块的弯曲引发部分熔融所导致的局部海底火山作用。次点火山有时夹带有来自深部岩石圈的体和捕虏晶,是了解大洋岩石圈深部物质组成的重要信息载体。次点火山自从在日本外海发现以来.在智利,汤加及巽他等俯冲带外围陆续被发现,显示次点火山并非是偶然,孤立的现象,其对大洋岩石圈组成、俯冲带的物质再循环和深部地幔的影响越来越引起科学家们的注意。

  • 标签: 大洋岩石圈 地幔包体 火山岩 交代作用 俯冲消减 海底火山作用
  • 简介:土壤氮比值(C/N)是衡量土壤C、N营养平衡状况的指标,它的演变趋势对土壤、氮循环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和分析,运用地统计学方法和GIS技术,分析了张家港市自1980~2004年土壤C/N值的时空演变及其对土壤、氮循环的意义。结果表明,张家港市土壤有机质和全氮总体上明显提高,土壤C/N值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异,主要表现在南部的人为土区土壤C/N降低,其中普通铁聚水耕人为土降低显著(p〈0.001),平均降低0.85个单位,北部雏形土区C/N亦呈降低趋势,但无显著性(p〉0.05)。在土壤有机质和全氮提高的同时,C/N的降低提高了微生物活性,加快有机质和有机氮的分解矿化,土壤固定有机能力降低,并释放更多的无机氮,氮素流失的可能性增加,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今后的农业生产中应注意提高土壤碳素投入和降低氮素投入,如大力推行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减少无机氮肥,以保持土壤氮平衡及土壤的可持续利用。

  • 标签: 时空演变 C/N 碳循环 氮循环 张家港市
  • 简介:柴达木盆地南翼山地区新近系储层类型主要为湖相碳酸盐岩。用、氧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方法研究湖相碳酸盐岩的形成环境结果表明,碳酸盐岩总体形成于高盐度环境,局部地区浅层样品在成岩过程中遭受过大气淡水的改造。根据孔隙充填胶结物中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推断胶结物形成于储层深埋阶段,随后地层发生抬升,导致现今较低深度的包裹体样品具有较高的均一温度。

  • 标签: 柴达木盆地 碳酸盐岩 碳氧同位素 流体包裹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