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6 个结果
  • 简介:随着我国防震减灾法律法规的逐步健全和政府对加强公共安全的进一步重视,也给区(县)地震部门依法进行工程设防管理和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重庆市巴南区地震局于2002年经区政府批准进入区行政审批中心,依法履行对建设工程进行抗震设防要求审批的职能,同时将地震行政审批纳入了全区建设领域基本建设管理程序中。

  • 标签: 城市抗震设防 管理能力 防震减灾 减灾法规 地震安全性评价 行政审批
  • 简介:基于Oracle的区域水准数据库并采用C/S结构(客户机/服务器结构),本文设计和开发了基于该数据库的信息管理软件平台。将大面积区域水准资料经过规范化整理及数据恢复处理后通过软件导入数据库,并通过数据检索、浏览、编辑、备份、恢复等功能实现了对水准数据的有效管理

  • 标签: 区域水准 数据库 管理系统 数据恢复
  • 简介:本文简述了GPS测量技术,重点介绍了福建地壳形变GPS观测网利用GPS定位技术在地壳形变监测方面及其在地球动力学方面的应用,并取得了有重要意义的科学成果。

  • 标签: GPS地球动力学 地壳形变 观测台网
  • 简介:河流阶地面是一种时间性、连续性非常高的层状地貌面,利用跨断层地区的河流阶地变形可以定量地判别一个地区的断层活动性.青衣江横跨龙门山断裂带南段是一条区域性大河,由于龙门山南段构造活动强烈且河流阶地被侵蚀程度严重,为了在室内更好、更快地解译青衣江河流阶地,使野外调查工作更具有针对性,本文在龙门山南段青衣江流域小关子至飞仙村一段,采用航测遥感技术制作的2m分辨率DEM和1/5万数字高程模型,基于ArcGIS和MATLAB平台进行了阶地面提取和聚类分析,以模拟野外测量阶地的流程,试图通过计算机提取,快速获取该地区更多的残余地貌面,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河流阶地纵剖面.研究结果表明:野外测量数据与计算机自动提取结果相似度较高,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在完整的阶地剖面中发现了芦山盆地内部阶地具有疑似拱曲现象;在大川-双石断裂附近阶地有翘起现象,推测芦山盆地西缘阶地拱曲是由大川-双石断裂东侧的一条未知断层引起的,大川-双石断裂附近阶地的翘起现象可能是在断层逆冲推覆过程中形成的,同时结合区域年代历史数据,推测该地区(芦山盆地至大川-双石断裂)至少在晚更新世曾发生过构造活动.

  • 标签: 河流阶地 计算机提取 青衣江
  • 简介:信息高度发展将数字化的概念导引入每个行业,地震情报资料的管理和开发也必需实现信息数字化。本文浅谈地震科技情报信息管理的现状及数字化信息管理对情报部门产生的促进作用;新形势下进行数字化信息管理的构想和建议。

  • 标签: 地震情报 数字化建设 信息管理
  • 简介:本文引入了目前地震现场房屋快速安全性鉴定工作的辅助手段——红外热像无损检测技术,借用图像处理手段、数学统计方法等,探讨了震后房屋破坏红外图像的表现效果,分析了红外图像与各影响因素的关系。文中以汶川地震现场建筑物的典型震害为代表,重点分析了框架结构、砖混结构、简单结构房屋的红外图像表现。本文所涉及的建筑材料主要有水泥砂浆、钢筋混凝土、红砖、黏土、楠木、石棉瓦、水泥板等;表面装饰层材质有红漆、白色抹灰、黄色涂料、白色壁纸、红色瓷砖、白色瓷砖等。材料的物理性质不同,其表现出的红外图像特征差别较大。统计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图像的表现效果在下午时段优于中午时段和上午时段;晴天拍摄图像的表现效果最佳,雨天次之,阴天最差。同时,要考虑红外热像无损检测技术检测漏水破坏的优势,充分利用雨天对建筑物破坏的影响;光照射情况与红外图像表现效果的关系为:直面照射条件优于倾斜照射和不能照射;破坏程度相关分析统计结果显示,构件的"基本完好、轻微破坏、中等破坏"这3个破坏等级,随着破坏程度的递进,图像的表现效果增强;而构件的"中等破坏、严重破坏、毁坏"这3个破坏等级,随着破坏程度的递进,图像的表现效果无显著变化;对结构类型数据统计结果显示,底框架结构图像的表现效果优于砖混结构、框架结构和简单结构;装饰层材质分类相关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图像表现效果与材质性质、颜色、表面粗糙状况等因素有关。

  • 标签: 地震现场房屋快速安全性鉴定 建筑物震害评估体系 建筑物结构类型 典型震害红外热像 无损检测技术 统计相关分析
  • 简介:本文通过对福州市多种遥感卫星图片(包括美国专题制图卫星的TM三波段假彩色合成图片,时相为一九八八年四月十八日;美国地球资源卫星CCCT计算机处理,采用比例拉伸、矩阵变换、对数直方化、北东向增强、北西向增强等方法处理的不同图片),对福州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特征、地震地质构造背景、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特征进行解释,结合野外地震地质调查,评判潜在的地震地质灾害。

  • 标签: 遥感 断陷盆地 地震地质灾害
  • 简介:本文应用VPN组网技术,全省各地的下属单位通过互联网建立与省局局域网虚拟专网隧道,通过配置防火墙的IP访问控制,获取访问省局局域网中的学位论文服务器的指定IP地址范围和必要权限,查阅相关学位论文,有助于开展各项科学研究工作。

  • 标签: VPN 网络安全 访问控制
  • 简介:针对“十五”地震现场卫星集成箱系统的诸多缺点,陕西省地震局进行了应急通信指挥车的车辆改造,将地震现场通信设备安装于应急车内,并对各业务系统进行了设计集成,提升了地震现场通信保障和应急指挥能力。本文介绍了地震应急通信指挥车改造和系统集成的关键技术及实际应用情况,分析了应急通信指挥车的优势,总结了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 标签: 应急通信 系统集成 车辆改造 地震应急
  • 简介:结合地震应急中对专题图产出的要求,研究“天地图-陕西”的切片方式和服务方式,在ArcGIS中实现了天地图瓦片数据与矢量数据相结合。通过研究数据库监听技术、基于Python语言和ArcPy包的出图技术,实现地震三要素的自动获取和影响场产出,并最终实现了基于天地图数据的地震专题图自动产出,完全无需人工操作,提高了专题图出图效率。

  • 标签: ArcPy 天地图 地震专题图
  • 简介:介绍了合肥市创新防震减灾社会管理机制的基本做法,分析了其成效与不足,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市县防震减灾社会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 标签: 防震减灾 工作机制 政府职能
  • 简介:本文详细介绍了我省GPS观测网络的主要内容与进展,以及该观测网络1995~1997二期观测概况,观测数据的处理及所得到的结果,网内的地壳运动,包括网内各部分的应变。应变计算表明,福建沿海强震的孕育发生,其力源可能是印度洋板块对欧亚板块的碰撞以及菲律宾海板块对台湾岛东侧仰冲挤压的共同作用所致,前者作用是均匀的,后者是不均匀的,但福建沿海强震的孕育发生与后者的关系更为直接。

  • 标签: GPS观测 地球动力学 地壳运动
  • 简介:以2013年福建省陆海联测炸测实验工作为例,阐述了在野外流动地震监测中,利用当今最为流行的3G无线网络架构与IPSecVPN技术,应用其保密性高、应用灵活、价格低廉的优点,结合福建省地震局在地震行业网网络建设的实际情况,快速架构与地震行业网的数据通讯模式,使得野外采集数据能够迅速的传到总部指挥中心,有效的解决了野外流动地震监测中数据实时传输的问题,保障了指挥中心的快速响应与决策作用.

  • 标签: 3G无线 IPSEC VPN 野外流动地震监测 数据通讯
  • 简介:本文从6个方面详细分析探讨了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信息公开的必要性和意义,并以行业专项课题“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工作指南和发布方案”执行过程中专门设计的“重防区管理办法和工作指南调查问卷”为基础,针对被访者对重防区信息公开的态度、信息公开途径、发布形式、发布内容、防震减灾工作应当加强的环节以及采取的强化措施进行了系统调查。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地震重防区信息应当采取逐级公开、逐步公开的方式进行,建议由国务院颁布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管理办法和工作指南,同时以政府文件下发重防区县级行政单元名单,不加密级。本文最后提出了为减轻信息公开后引起的负面影响所应实行的一些配套措施。

  • 标签: 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 调查问卷 信息公开 相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