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7 个结果
  • 简介:最近,北京的话剧界出现了一种新的情况,即由企业出钱赞助或投资,演员自由结合,剧组自负盈亏进行话剧演出。这种情况于影视圈,恐怕已是见多不怪了.但是于话剧演出,却尚属于新的事物。如果冒昧揣测个中原因的话,可能是由于话剧舞台的“广告效应”远远低于电视,而且,电视还不受观众与票房的制约吧。

  • 标签: 话剧演出 制作人 现状 自负盈亏 广告效应 话剧舞台
  • 简介:当代架上设计在进入“第媒介时代”后,逐渐显示出被边缘化的趋向,其角色的转变使艺术家们纷纷卷入对架上设计未来的争论中。本文在对当代架上设计的处境做整体的分析后,探讨了当代架上设计的出路:警惕流行与时尚,以非主流的心态对传统设计本质予以扬弃,强化对民族品格的重塑,如此才能使当代架上设计在“第媒介时代”的洪流中延续其价值。

  • 标签: 架上设计 第二媒介时代 处境 发展出路
  • 简介:剧作家田川作为民族歌剧的又一面旗帜,对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歌剧发展的历史,可谓是了如指掌。本文通过连载的方式,较为全面地梳理田川的歌剧思想,反映出这位歌剧前辈独到的艺术见解与正确的歌剧史观,为后人提供一点可资借鉴的经验。

  • 标签: 创作论 《小二黑结婚》 八九十 艺术构思 名著改编 小二黑
  • 简介:2017年9月1日晚,横店影视城内可容纳3000人的圆明新园大剧院人头攒动,座无虚席,第届全国杂技精品节目交流展演在这儿隆重举行。此次活动由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浙江省杂技家协会、金华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东阳市委宣传部、东阳苏阳红红木家具有限公司承办,东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东阳杂技家协会等协办。此次活动是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及中国文联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以"坚持正确导向,

  • 标签: 横店影视城 节目交流 杂技 展演 精品 全国代表大会
  • 简介:胡是中国民族音乐中最为重要的乐器之一。在戏曲音乐中必不可少,它可以满足很多特殊情感的表达需求,使戏曲音乐及演员的表演更加细腻完美,这就需要胡演奏者拥有深厚的功底和对戏曲深刻的理解,最大程度地达到“人胡合一”。

  • 标签: 戏曲音乐 二胡 情感 演奏员 技巧 伴奏
  • 简介:2015年3月至6月,上海市杂技家协会联合上海高校魔术联盟,在上海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10余所高校举办了第届"魔术进校园"系列活动。本届活动在第一届的基础上有了提高和创新,不仅为校园魔术爱好者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空间,更为协会艺术家及会员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本届"魔术进校园"系列活动有以下几个特点:

  • 标签: 杂技家协会 杂协 不拘形式 上海外国语大学 财经大学 互助原则
  • 简介:我曾驱车采访了东北三省人转专家王肯、王兆一、那炳晨、马力、靳蕾、耿瑛与人转老艺人王忠堂。采访中普遍被专家们提到的一个重点,就是人转的活"化石"——艺谚。

  • 标签: 二人转 艺谚
  • 简介:《晚安妈妈》获1983年普利策戏剧奖,也是美国戏剧中不可多见的哲理性剧作。这是一个发生在两个女人之间的故事,一个悲观的女儿不顾一切想自杀,而母亲用了整整一夜想说服女儿不要轻易结束生命。

  • 标签: 上海大剧院 演出季 普利策 哲理性 《晚安妈妈》 话剧艺术
  • 简介:2018年11月24日至25日,“歌剧与中国——2018第届艺管国际·上海论坛”在上海音乐学院举办。论坛邀请了与歌剧相关的国内外知名作曲家、指挥家、导演、理论家、评论家和歌剧艺术管理者,采用主题演讲与对话研讨的形式,回顾中国歌剧发展与中外歌剧交流的历史,把脉中国歌剧在当下中国发展的现状、挑战和机遇,共商歌剧未来发展大计。

  • 标签: 上海音乐学院 歌剧艺术 中国歌剧 论坛 国际 综述
  • 简介:《干戏七十年杂忆》是一本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的回忆录,其作者胡导教授是一位年过九旬德高望重的长者。该书以醇厚而平实的笔调、丰富翔实的资料生动记述了他自上世纪三十年代起学艺、从艺七十余年的人生经历,并以此为贯穿线索,

  • 标签: 曹禺剧作 出版 演出 史料价值 人生经历 回忆录
  • 简介:面对着与我们人台同一量级的地方戏曲艺术——东北人转的强劲崛起和有力普及,作为东路人台重点流布区域的文艺工作者不得不认真地思索,现在的人台与人转的差距究竟在哪里?两相比较之下,作为新生代人转的超级领军人物赵本山的出现,具有什么样的标志意义、象征意义和启示意义?紧迫而无情的事实是,我们必须把人台艺术人才的培养问题,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

  • 标签: 培养问题 艺术人才 二人台 东北二人转 地方戏曲艺术 象征意义
  • 简介:举世闻名的“水桶原理”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的,大意说的是多块木板构成的水桶,其价值在于其盛水量的多少,但决定水桶盛水量多少的关键因素不是其最长的板块,而是其最短的板块。

  • 标签: 《茶花女》 水桶 演出 歌剧 管理学家 水量
  • 简介:二十世纪的法国戏剧(之三)战期间及战后戏剧萧曼克洛岱尔(PaulClaudel,1868_1955)乃是一位笃信天主教、在毕生从事外交生涯之余的时间里一共创作了15部戏剧作品的大剧作家。然而,在他75岁高龄即1943年之前,在法国剧坛上仅演出过他的...

  • 标签: 法国戏剧 二十世纪 剧作家 安提戈涅 水仙女 戏剧作品
  • 简介:碰撞中闪现的火花———93级导演、表演混合班教学实验报告()廖向红1997年6月20日,在中央戏剧学院一年一度的毕业典礼上,徐晓钟院长郑重宣布:“93导演、表演混合班二十四名学生按期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准予毕业,授予学士学位。”随后几位院领...

  • 标签: 教学实验 表演学 教学单元 导演学 混合班 联合教学
  • 简介:1989年,英国的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单行本莎士比亚与弗莱彻合作的剧本《贵戚》.(TheTwoNobleKinsmen),由E.M.魏斯(Waith)编辑并写下了长达73页的序言,从莎士比亚的“著作权”到剧本的艺术和技术等等均作了详细评述。

  • 标签: 莎士比亚 合作 弗莱 牛津大学出版社 悲剧 毁灭
  • 简介:过去一年中,音乐剧《钢的琴》在全国巡演了上百场,无一场不充满掌声与欢呼。而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上,该剧获得优秀剧目、音乐、舞美、灯光设计和优秀表演五个单项奖的出色成绩!《钢的琴》的出现不仅是文化界多年中"千呼万唤始出来"的优秀现实题材作品,而且它还让人们喜出望外地看到那久违了的批判现实主义之风又失而复得,重回到了我们大众的身边。

  • 标签: 千呼万唤始出来 单项奖 表现主义 灯光设计 中国艺术节 大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