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马王堆“竽律”出土后,有关研究工作迄今并无明确结论。特别是这一组律的长度在数据上存在次序错杂的情况尚无合理的解释,因此学术界存在着下列的不同看法:一、这套竽律是明器,只有象征性的作用,因此,它的数据并无任何实质性的意义。这是大多数考古工作者的看法。二、在正确解决“律”的管口校正问题以前,实用的律标准点所提供出的数据亦无任何科学意义。有关的代表性论点,见于杨荫浏先生的《律辩讹》(《文艺研究》1979年第4期)。三、肯定马王堆竽律是实用的“律”者,对径问题、开管吹奏法与闭管吹奏法方面亦有不同解释。有关代表性的见解如已故的潘怀素先生则按开管发音的原理来作解释,以为竽律属于纯律的律制(略见<音乐论丛>1980年第三辑曲澄文)。竽律研究的核心问题在于弦律与律不同途径以及律计算中的许多复杂问题,而且涉及有关历史阶段的音乐生活与乐器、乐律史的考察问题,这是难于仅据数字的逻辑推理关系能够作出正确结论的。本刊与《人民音乐》编辑部近年来陆续收到的一些有关稿件一般均未能对于上述各方面问题作出进一步的解答或深入一步的推进。为了反映现有研究情况,谨摘出来稿中的一篇,以学术情报参考材料的形式录载如下:

  • 标签: 象征性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 十二律 律管 三分损益法 吹奏法
  • 简介:巴洛克时期是音乐史上重要的发展阶段,其上承文艺复兴,下启古典主义,成为了欧洲音乐发展中的重要桥梁。双簧作为一种相对小众的乐器,也在巴洛克时期迎来了全新的突破,特别是在维瓦尔第、巴赫和亨德尔三人的创作下,迎来了史上第一次大繁荣。本文从巴洛克时期双簧的发展概况谈起,对上述三位大师的双簧作品进行了分析,以其能够获得对该时期双簧艺术更为本质和深刻的认识。

  • 标签: 巴洛克时期 双簧管作品 音乐分析
  • 简介:萨克斯四重奏作为一种小型的木管室内乐合奏形式近年来越来越被重视,但由于萨克斯本身的构造及个人演奏技术问题,导致演奏中的音准问题时有发生。本文通过对"加键"技巧的概述、萨克斯四重奏中容易出现的音准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音准问题这三方面进行论述,试图找出如何运用这一技巧来解决萨克斯重奏中出现的音准问题。

  • 标签: 萨克斯管四重奏 音准问题 "加键"技巧
  • 简介:钱钟书论乐论艺数则续──读《锥编》札记之二寇亚强编者按本文系今年第一期《交响》所载《钱钟书论乐论艺数则》一文的续篇,就钱先生在其《锥编》一书中对“大音希声”、“声一无听”、“无一无听”等哲理的思辨阐释中所展露的慧识卓见,条分缕析,精论并陈,以飨读...

  • 标签: 《管锥编》 钱钟书 “大音希声” “和”与“同” 正言若反 比喻
  • 简介:德彪西《狂想曲——为萨克斯与管弦乐而作》是现今萨克斯演奏曲目的代表作之一。它的手稿与之后的多个编辑版乐谱之间呈现出一些细微的差异,透过这部作品的手稿和编辑版乐谱的比较研究,更能窥见德彪西创作的原始意图和作品风格,对表演具有建设性意义。本文结合历史资料、手稿标记、编辑版乐谱、音乐分析,以及与之相联系的演奏中的一些问题的探讨,阐释了这部作品的创作风格和表演风格。

  • 标签: 德彪西 狂想曲 萨克斯管 手稿乐谱 编辑版乐谱 演奏
  • 简介:在对泉港北“唱曲”的源流考溯中,笔者发现其中有相当多的曲牌、曲目都与江浙一带的【鲜花调】、【孟姜女调】有紧密关联。本文试图对【鲜花调】、【孟姜女调】在泉港北“唱曲”中的运用、变易及其所体现的规律性略作分析,以求教于同行、方家。

  • 标签: 泉港北管 唱曲 【鲜花调】 【孟姜女调】
  • 简介:本篇文章主要从两本不同作者笔下有关音乐人类学的书籍进行对比:一本为艾伦.帕.梅利亚姆著、穆谦译、陈铭道校的《音乐人类学》,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一本为建华著的《音乐人类学导引》,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本文从对比的角度来分析这两本书各自的特点,并表述笔者得出的一些个人观点。

  • 标签: 音乐人类学 梅利亚姆 管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