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从2004年起,我一直在做一件事情,就是采访数量庞大的外来女工。很多时候,她们被媒体、报告、新闻等用一个集体的名字代替,用的是"们"字。我是这个"们"中的一员,对此我深有感受。深入她们之中,才会感觉在

  • 标签: 女工生活史 珠三角女工
  • 简介:广东是戏剧文化大省,除了粤、潮、汉三大剧种外,还有正音戏、白字戏、西秦戏、采茶戏、花鼓戏、山歌剧、花朝戏、白戏、雷剧、琼剧

  • 标签: 粤剧 广东 戏剧史 概念模糊 剧种 广州方言
  • 简介:<正>明沈君烈《文体》日:"文之有体,即犹人之有体也"。所谓文体"是指一定的话语秩序所形成的文本体式,它折射出作家、批评家独特的精神结构、体验方式、思维方式和其他社会历史、文化精神。"就是说,文体首先是一种文本体式,是各种文学类型的外在形状、构架,即体制。"体制既是文体使人凭借视觉和听觉就能

  • 标签: 话本小说 小故事 小说体制 型世言 文体 清平山堂话本
  • 简介:弄清郭沫若晚期剧《蔡文姬》和《武则天》的共同主题,是认识两剧思想价值的关键。对此他人无暇论及的问题,笔者通过研究发现,两剧揭示的共同主题,可以概括为“歌颂”和“服从”。它们各自又包容若干子项。前者主要献给领袖人物,后者希望人们诉诸行动;前者表现为作家情感的抒发,后者表现为人生哲理的显示。

  • 标签: 郭沫若 晚期史剧 共同主题 歌颂与服从
  • 简介:《环球人物》十月号(上),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专访,云:“他的初衷很简单,听说写书有稿费,就能吃饱肚子。于是他开始在破旧的煤油灯下看书写字。”

  • 标签: 文学史 微观 收入 诺贝尔文学奖 煤油灯 莫言
  • 简介:当爱情一词有时可以和游戏、快餐、交易混淆并用的时候,面对近在咫尺的飘飘长发、脉脉明眸、润润红唇和纤纤玉手,我的内心深处竟然迸发不出半点的激情。她们常常对我说:“:我爱你。”我也常常对她们说:“我爱你。”但这样的时候,我看不清对方也看不清自己。

  • 标签: 中国 当代 散文 作品赏析 《28男人的罗曼史》
  • 简介:20世纪中国新诗的发展经历了由新文学运动的急先锋到走向边缘化的艰难历程。在20世纪末,对于这段辛酸而又硕果累累的诗歌历史的总结一中国新诗史的编纂层出不穷,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使得文学爱好者对于新诗发展的流变及得失有了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但是,文学的编纂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恰恰是对于诗歌原生态的一种遮蔽,

  • 标签: 中国新诗 诗歌史 诗史 新文学运动 文学史 得失
  • 简介:华东师范大学陈大康教授所著《中国近代小说编年》2014年1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它以逾300万字的篇幅,网取了与近代小说相关的史料,包括作家概况、地域分布、新作问世、旧作再版、读者反馈、官方态度,还有小说理论及报纸、杂志、书局等出版机构,为再现这一时期小说创作的整体面貌提供了信实的基础.?这部巨著对天津近代小说也进行了关注,刊载了《大公报》《津报》《中国报》《天津日日新闻》《中外实报》等报刊上与小说相关的资料,但仍有所遗漏,笔者对此进行了补充.笔者还发现了《民兴报》《天津白话报》《醒华日报》《中国萃报》等天津报刊亦刊载与小说相关的资料,这些是《中国近代小说编年》没有关注到的,遂按书中体例一并进行补充,以期使这部巨著更加完善.

  • 标签: 近代小说 编年史 中国 人民文学出版社 补遗 华东师范大学
  • 简介:柳青的《创业》上承茅盾开创的“社会剖析”式的史诗叙事,确立了当代农村小说叙事的“史诗”范式,直接影响了浩然、李准等同时代的作家,更下启路遥、陈忠实等人的创作,对当代长篇小说艺术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这部“史诗”继承了谁的怎样的艺术经验,又进行了怎样的熔铸和创造?柳青在创作《创业》时,为何要中断下来写作《狠透铁》,《狠透铁》和《创业》又有怎样的关联?本文沿波讨源,试图探究《创业》的文学谱系、结构艺术及表现技巧等,为研究《创业》提供新的视角。

  • 标签: 柳青 《创业史》 文学谱系
  • 简介:多年来,古代小说一直聚集着较多的研究者的热情,每年有数百篇相关论文问世便是明证。可是,这许多论文的分布却是相当不平衡。我曾对上个世纪最后10年,即1990~1999年的情况作过统计,发现众人的用力点大多数集中在明清两代,魏晋南北朝小说的问津者却是甚少。那10年里,有关魏晋南北朝小说的论文是156篇,有关明代小说的论文是2252篇,清代(含近代278篇)更多至3450篇。各个时间段中的分布也不平衡,如有关魏晋南北朝小说的156篇论文中,关于《世说新语》的论文就占了77篇,而清代小说研究中,有关《红楼梦》的论文就有2318篇。进入21世纪以来,这样的格局仍然维持着。关于古代小说研究的专著情况亦复如此,若小说通史类不计,研究者的论述多集中于明清两代,有关魏晋南北朝小说的专著实在不多,到目前为止见到的只是1961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刘叶秋的《魏晋南北朝小说》、1984年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李剑国的《唐前志怪小说》与1997年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王枝忠的《汉魏六朝小说》,若加上现在魏世民的《魏晋南北朝小说》,50多年来一共只有4种。从总体上说,古代小说研究很“热”,但其中魏晋南北朝小说的研究却偏冷,这是为什么呢?应该...

  • 标签: 小说史序 魏晋小说史
  • 简介:孙毓棠先生创作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接近八百行的长诗力作《宝马》,在中国文学史上自有其不能磨灭的意义。《宝马》一度被文学史研究者冷落,但它在发表之初已引起过颇热烈的讨论,七八十年代以来,评述渐多,对于这部被誉为"给中国史诗塑了雏型"的作品,在时代意义、思想内涵和艺术风格方面的理解自也越趋全面、深入,然而,《宝马》匀整而灵动、雄浑而舒卷的诗体,及其在节奏形式上跨行、句法、收束、语调的特色,却鲜见针对性的总体分析。这些特点不仅与《宝马》这幅壮阔苍凉的画卷的艺术成就血肉相连,从中也折射出作者的探索经验,并最终指向中国新诗在格律化与散文化、自由化的矛盾中曲折发展的历史轨迹。

  • 标签: 孙毓棠 《宝马》 新诗 长诗 节奏形式
  • 简介:  在甘肃近几年创作势头较好的作家中,生荣是一位视域较宽、思维敏捷的作家,从第一部长篇发表以来,他就以一年写一部长篇的速度辛勤耕耘,继第二部之后,第三部又在2008年的迎新钟声中问世了.……

  • 标签: 兼史生荣 史生荣小说 商人兼
  • 简介:20世纪以来,中国文学编写经历了由文体导向,转为时代为轴。"文章流别"传统在近代以来"一代有一代文学"的观念下隐匿不现,文体类别被收编在时代为主的文学中。民国时形成的文学编写体例在建国后又得到确认和固化,直到《剑桥文学》出现,又重新引发对文学体例的新一轮思考。

  • 标签: 《剑桥中国文学史》 体例 文体 时代
  • 简介:摘要日本社会的传统政治文化和社会思想中,神道和神国思想的结合毫无疑问,对日本民族和国家的近现代文化,政治和国家统一发展富强以及国家向外侵略和扩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神道思想逐渐成为统治阶级统治人们的思想工具,可以说,不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在,神学思想在日本社会政治文化中的地位以及影响都是非常巨大的。本文主要通过简述日本神道思想的形成发展历史,以及其历史政治地位和作用,重点探讨日本神道思想对日本近现代政治文化的影响。

  • 标签: 日本神道思想 形成发展 政治影响
  • 简介:  当收藏成为一种时尚并日益为人们所认知的时候,一个有眼力、有学识、判断力准确的鉴赏家便拥有了某种尊严.他多年的经验、丰富的见识,使得他对浩如烟海的古文化一目了然,对古文化的执著与痴迷又反过来引诱着他不能自已.……

  • 标签: 事外 先生事 史树青先生
  • 简介:《樵通俗演义》所叙农民起义共有两次:一次是天启年间的白莲教起义,一次是崇祯年间的李自成起义。小说在描写这两次起义时,既有近于史实的忠实描写,又有富于传奇的虚构描写。这种“虚”与“实”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故去明廷的眷念、对清明政治的渴望、对明延之“贼”的痛恨的遗民创作心态。

  • 标签: 农民起义 忠实描写 虚构描写 遗民心态
  • 简介:近些年来,蔡照波先生相继加入西泠印社、中国书法家协会,当选为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从电视传媒名人转换频道显山露水于书坛。这并非是一蹴而就的,靠的是伴随其人生旅途的日积月累。其父"家财万贯不如薄技在身"的教诲使他年少便与篆刻结下不解之缘,1979年考入中山大学中文系,如鱼得水,领悟艺术真谛而脱胎换骨,忙碌的电视人职业并未削减他的艺术初心,反而在事业不断走向辉煌的同时更向艺术靠拢,如在院校兼职教授艺

  • 标签: 蔡照 薄技在身 中国书法家协会 西泠印社 人生旅途 家财万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