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通过访谈方式,对比原著和译著的被引率,追溯何道宽翻译的学科渊源、翻译过程和译作选题,以求揭示何译对中国新闻传播发展的贡献,同时探讨何译特点以及译有所为与中国新闻传播发展及其对外语专业学科建设的启示。

  • 标签: 传播学 媒介环境学 译著 何道宽
  • 简介:朔城区四中是一所九年一贯制的义务教育学校,自1989年建校以来,该校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风雨历程.特别是1997年以来,该校不仅在校园建设和教学设备现代化建设上达到了全区一流水平,且治学严谨,成绩优秀,赢得了广大家长的信任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学校先后被朔州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文明学校",被市教委命名为"特色学校",被全国公民道德知识教育活动组委会评为"第五届全国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知识(公民道德知识)教育活动工作组一等奖",2003年被市政府教育督导室评为"一级学校".这些荣誉,渗透了四中校长朱福寿和全校教师们的心血和智慧.

  • 标签: 太阳 朔州市 城区 义务教育学校 教育活动 道德知识
  • 简介:二十多年口口相传,985在学生、家长心中已经形成了品牌效应,积累的口碑已经固化。即使今后”双一流”代替了985,但未来若干年内,985仍是江湖不老的传说……

  • 标签: 记者 新闻采访 新闻报道 新闻写作
  • 简介:生态教学是借用生态的相关理论来剖析、解决教学问题,强调从生态的角度来思考复杂的教学问题,以生态的方法实施教学管理以及开展教学实践。在广告专业的教育中,构筑生态的教学模式能有效地激发学生们的创造热情和动力,拓展学生思路,使学生能够逐步形成自主创新的思维模式。文章从生态的视野来审视广告专业教育中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试图论述生态教学模式对广告专业学生创新性思维培养的必要性,探索出全新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 标签: 生态教学 广告学 创新型人才
  • 简介: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07级传播、传媒经济方向的13位博士研究生近期就大众传播中的“距离”问题进行了一次笔谈。讨论的内容主要围绕以下四个话题:大众传播中“距离”的概念、大众传播对“距离”产生的影响、大众传播对“距离”的控制以及如何对大众传播中“距离”展开研究。面对这四个开放式的问题,讨论没有得出一致结论,但通过讨论,开阔思路,交换了认识的角度,将促进这个话题研究的深入。本文选择了其中部分内容,整理出书面意见如下。

  • 标签: 大众传播 距离 空间资源
  • 简介:<正>新中国新闻学术发展的道路是十分曲折的,在这条曲折的道路上人们所作的每一次探索和努力,同样为后人留下有益的启示。五十年代中期,复旦大学新闻系编辑出版的《新闻译丛》就是这样一次积极探索。除系统介绍苏联、东欧各国的报刊工作经验以外,它比较早地集中引介了西方国家新闻理论与实践的有关资料。在我国新闻学学科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期待着新的飞跃的今天,有必要对其作一介绍,重新认识、评价它在中国新闻学术史上的地位。

  • 标签: 新闻学原理 新闻事业 学习与借鉴 五十年代中期 中国新闻 译丛
  • 简介:在溯源传播的过程中,帕克是绝对绕不过去的一位传播学者。本文将帕克的传播思想分为传播与社会变迁、传播与社会控制两部分,并试图通过对帕克传播思想的阐释分析其对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当代的传播也应该在关注社会问题,体现出人文关怀。

  • 标签: 帕克 传播 城市社会学 城市变迁 社会控制
  • 简介:本文结合'搭积木税法'丛书中碎片化设计的尝试,基于65份有效的调查问卷,在学习者对积木式编排形式的接受程度、对按税种分章造册形式的评价,及对具体内容的偏好倾向三个方面,就调查问卷的数据逐项进行统计分析,说明'搭积木税法'丛书充分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材设计理念,为远程教材的编写提供了很好的实践经验。

  • 标签: 以学习者为中心 碎片化设计 积木式编排 教材 搭积木 学税法
  • 简介:2001年12月15—16日,由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新闻学院共同举办的“首届中国传播论坛”在复旦大学召开。来自大陆、香港10多家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及研究机构的40多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规划中国传播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方向。这是我国首次由高校主办的全国性、连续性的传播研讨会,对于推动新世纪中国传播的进步,无疑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 标签: 学术研讨会 中国化 国际化 学科建设 新闻学 中国
  • 简介:在新建本科高校推行三学期制,并非被动无奈的选择.而是为了适应人才市场需要高校培养既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又有发展后劲人才的这一需要。本文结合武汉长江工商学院三学期制改革实践.对新闻专业推行学期制改革的必要性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三学期制改革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希望能与同类院校共同探讨。

  • 标签: 新建本科高校 三学期制 新闻学
  • 简介:2017年3月24日,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厦大新闻茶座”(26)跟各位茶友如约而至。北大新闻研究会执行会长、北大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院长程曼丽教授在厦门大学为校内外100来位慕名而来的热情茶友,奉上一杯清醇芳香的“春茶”——关于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的思考。

  • 标签: 新闻学研究 话语体系 茶座 中国 教授 厦门大学
  • 简介:米德的符号互动学说涉及思想意识的来源、自我概念的产生、社会协调的实现,符号价值功能是米德符号互动学说的核心,通过对这些关键概念的辨析,米德建立了具有创新意义的符号互动学说,这一学说不但对社会心理学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对传播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 标签: 米德 符号互动论 传播学
  • 简介:“福娃”作为2008北京奥运的一个符号象征,在北京奥运传播中将扮演着不可忽略的重要角色。本文试图从符号角度出发,分析福娃的符号内涵和指示意义.并从符号的编码与释码角度,解析福娃在融合中西文化差异中的独特表现.挖掘其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功能和意义。

  • 标签: 奥运吉祥物 福娃 符号 传统文化传播
  • 简介:传统新闻一直以有组织的职业化新闻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其理论线索基本按照“新闻活动——新闻事业——新闻工作”[1]展开。这从近十年来我国高校新闻教学中使用较多的几本理论教科书中可见一斑。

  • 标签: 传统新闻学 新媒介 变革 调整 范畴 媒体
  • 简介:2010年10月30日下午,由北京大学世界华文传媒研究中心(简称北大华媒研究中心)主办的“北大新闻茶座”第7次学术研讨活动在北大未名湖畔的体斋举行。本次茶座由路透社前北京分社社长、现中国首席记者林洗耀先生主讲。林先生通过自己在路透社工作20年左右的丰富经历,现身说法讲述了以路透社为代表的西方主流媒体如何报道中国。

  • 标签: 主流媒体 路透社 新闻学 北大 中国 茶座
  • 简介:2003年不论对世界来说,还是仅就中国来说,都是一个多事之年.年内发生的许多重大事件,相当多地涉及到传媒,进而也激发起新闻传播学界的研究热情.1月初,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代表党中央提出了传媒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把它作为改进宣传工作的一个突破口.他还提出了三个"一切",即一切妨碍文化发展的思想观点都要解决,一切束缚文化发展的做法与规定都要改变,一切影响文化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

  • 标签: 2003年 中国 新闻传播学 学术研究 SARS 信息披露制度
  • 简介:音乐作为一种艺术资源,在当代得到了更大的传承和发展,尤其是大众传播时代多样化的传播方式更是成为当前音乐文化产业蓬勃发展背后的关键动力。当大众传播的概念进入了音乐传播的领域之后,音乐教育的教学观念和创新实践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曾遂今教授是当今音乐社会和音乐传播学学科研究的带头人.

  • 标签: 音乐传播学 大众传播 传播时代 创新实践 传播学理论 教育学发展
  • 简介:大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战场。通过"两一做"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引导,帮助学生党员积极向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靠拔,坚定他们做贡献的恒心,凸显他们的榜样引领作用,并辐射周边同学。大学生作为中国社会建设的生力军,承担着实现“中国梦”的神圣使命,构建“两一做”学习教育背景下学生党员的教育长效机制,是巩固党员先进性、纯洁性的有力保征。

  • 标签: "两学一做" 大学生党员 常态化
  • 简介:从传播与劳动的互动关系视角出发,我们发现,互联网产业的发展高度依赖网民的“参与”,并因此形成了以网民为中心的新型产业增值模式:通过传播技术的结构设计与商业意识形态的运作,互联网产业企图将网民的传播行为转化为商业资本增值的数字劳动,由此完成网民时间的殖民化与社会空间的工厂化。从“受众商品”到“数字劳动”的视角转换有利于挖掘传播政治经济批判视角下的微观文化生产、阐释与斗争实践,以及中观的劳动剥削机制,呈现了更为丰富和多元的信息传播景观。

  • 标签: 受众商品 数字劳动 劳工 互联网产业 工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