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以366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量表、青少年网络社会支持问卷和大学生利他行为问卷,考察网络社会支持在现实利他行为与网络利他行为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的总平均分显著低于中等临界值,而现实利他行为和网络社会支持的总平均分显著高于中等临界值。(2)现实利他行为、网络社会支持与网络利他行为存在显著的正相关。(3)网络社会支持在现实利他行为与网络利他行为关系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4)网络社会支持对现实利他行为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又具有调节作用,现实利他行为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在高网络社会支持的个体中要比低网络社会支持的个体更明显。

  • 标签: 网络利他行为 现实利他行为 网络社会支持 中介作用 调节作用
  • 简介:意见领袖通过对舆论导向的引领而掌握进行德育工作的天然权威影响力。具体来说,第一,他们可以通过渲染微观环境进行影响,较多作用于引导沉默的大多数进行多途径表达。第二,可以通过与积极参与者的双向互动进行充分的网络德育活动,在这种活动中,朋辈教育作为主要的交流方式,是在对话协商的机制下进行的正面引导。

  • 标签: 意见领袖 网络德育 机制
  • 简介:青少年网络成瘾是一种行为模式,侧重于互联网使用给用户心理与行为带来的消极影响。本文根据Davis提出的认知一行为模式,对网络成瘾的形成因素包括心理病原、情景线索、社会支持、不恰当的认知等进行分析,进而来探讨治疗网络成瘾的认知行为疗法。

  • 标签: 青少年 网络成瘾 认知一行为模式
  • 简介:编制了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并对随机选取的37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探索性因素分析获得五个一级因素和若干二级因素,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759-0.914间,分半信度在0.707-0.885间,重测信度在0.608-0.725间,各因素间呈中等偏低的相关,TCMC和FCMC在各因素及总分上存在显著的差异,问卷总分和三个一级因素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间的相关达到显著性水平。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问卷的各项参数均达到可以接受的水平。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后续研究的工具。

  • 标签: 大学生 网络交往问卷 因素分析 信度 效度
  • 简介: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庞大,已经进入了老龄社会并且老龄速度快速发展。研究老年人心理健康现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回顾了近十年老年心理健康研究情况,分析当代中国老年人心理存在的特点,进而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期望能给后续研究带来有益的启示。

  • 标签: 老年心理健康 老龄化
  • 简介:多元文化心理咨询和治疗理论(MCT)认为:心理咨询和治疗在本土过程中必须与本土文化传统结合起来,从而摆脱发源于西方白人主流文化的局限。传统的儒道文化包含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儒道文化在出世入世思想、空间时间存在方式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甚至是对立,但却没有影响二者结合对心理咨询的积极影响。儒道互补的人性观、人生目标、价值取向等内容对于心理咨询有积极意义,而将儒道文化引入中国心理咨询本土尚存在思辨性过强、集中于认知调整领域等问题。

  • 标签: 儒道互补 哲学内核 心理咨询本土化 MCT 理论咨询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