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6 个结果
  • 简介:研究了碳负极纵向面密度均匀性对电池首次充放电效率、倍率放电性能和循环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负极纵向面密度差从1.52mg·cm^-2降低到0.12mg·cm^-2时,电池的首次充放电效率由81.9%增加到88.9%。以纵向面密度差分别为1.31mg·cm^-2和0.35mg·cm^-2的负极所制备的电池,其2C放电容量分别为0.2C放电容量的93.1%和96、5%,经157次1C充放电循环后,放电容量分另4为初始容量的80.6%和88.9%。在负极制备中监测电极的面密度的变化,可提高电池的综合性能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碳负极 面密度均匀性 首次充放电效率 性能
  • 简介:本文从LED器件的参数着手,分析TLED器件的各类参数对LED全彩显示屏整屏参数的影响。对LED显示屏的参数控制和品质提高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LED器件 LED 全彩显示屏 性能参数
  • 简介: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由于高效率、高功率因数和宽的经济运行范围在纺织、油田等行业有较大范围的应用.本文基于Rmxprt和Maxwell对一台6极、22kW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提高了电动机功率因数和效率,削弱了电动机的齿槽转矩;并对其空载和带额定负载情况下的运行状态进行了有限元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电动机具有较好的起动性能,验证了该电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为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的优化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 标签: 异步起动 永磁同步电动机 优化设计 齿槽转矩
  • 简介:LiNi0.5Mn1.5O4正极材料具有接近5V的电压平台,从而具有高的功率密度。综述了近年来LiNi0.5Mn1.5O4正极材料的合成及其掺杂改性的研究现状,重点对LiNi0.5Mn1.5O4正极材料的结构及其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总结和探讨,并对LiNi0.5Mn1.5O4正极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Ni0.5Mn1.5O4合成 物理化学性能
  • 简介: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MnO2并对普通活性炭进行掺杂。通过循环伏安、交流阻抗、漏电流和恒流充放电测试MnO2/C样品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掺杂量为20%(质量分数)时样品的电容特性最好,其放电比容量为255.5F/g,比掺杂前提高了49.3%;掺杂后样品的等效串联电阻(RESR)和漏电流分别下降了29.8%和68.9%。

  • 标签: 超级电容器 MNO2 活性炭 掺杂 电化学性能
  • 简介:介绍了采用物理掺杂和化学包覆分别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2O4中掺杂不同量的聚吡咯(PPY)的方法,考察了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的充放电性能.结果表明,采用物理掺杂时,适量聚吡咯能够明显提高电池的工作电压平台和放电容量.采用化学包覆时LiMn2O4/PPY复合电极具有较大的放电容量但工作电压平台较低.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聚吡咯 LIMN2O4
  • 简介:对小型电动公交车上配置的锂离子电池的性能进行了评定,利用放电/充电机对单电池(cell)和蓄电池组(pack)做了实验。提出了区别蓄电池优与劣的有关实验项目。在单电池的放电/充电周期实验中,环境温度25℃,相对容量为10000周期的60%;在小型电动公交车上蓄电池组的放电容量实验中,相对容量保持在90%以上,连续运行近900天。最后,基于这些实验结果,对蓄电池放电容量的有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 标签: 电动公交车 锂离子电池 放电容量
  • 简介:发光二极管(LED)因其高效节能等优点成为取代白炽灯等传统光源的绿色光源,但LED驱动电路常包含纹波电流输出,影响了其优异性能。文章旨在研究纹波电流对LED光输出和光效的影响,从而对LED驱动电路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纹波电流 发光二极管(LED) 光效
  • 简介:百家丽高性能路灯BS903造型新颖,外形美观,其紧凑的结构给人以艺术想像空间,在照亮道路前进方向的同时,给城市整体规划的感观受享。

  • 标签: 路灯 性能 照明 整体规划 像空间 紧凑
  • 简介:采用机械化学法制备了高比容量MnO2电容材料,考察了高锰酸钾与乙酸锰配比对样品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用XRD、BET等方法对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用循环伏安、交流阻抗、恒电流充放电等方法分别研究了MnO2电极和超级电容器在6mol/LKOH水系电解液中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原料中高锰酸钾含量越多,产物比表面积越大,表现出弱结晶性;当原料物质的量配比为1:1时,所得样品为385m^2/g的无定型MnO2,其电极最大放电容量达到了536F/g。

  • 标签: 二氧化锰 超级电容器 机械化学法 原料配比
  • 简介:为开发可再生能源并将其联网,以提供可靠、安全又有效的电源,对大型风轮机的最佳控制是关键性问题。本文,为风轮、发电机和蓄电池储能这一风电系统实现最佳管理与稳定运行,提供了一个新的监管控制系统。该相互协调的控制器,可以缓解因风速中断和负荷变化导致的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的干扰。而且,其控制策略能确保直驱式风轮机提取最大功率的能力。这一监督管理的控制器由3个子系统组成:第一个是在可变的风速下用于跟踪最大功率点;控制算法使用了模糊逻辑控制器和二级滑膜控制器,以便有效地实现这一目标;第二个的任务是保持所要求的直流环电压水平,是利用DC-DC变换器实现,控制储能蓄电池中的双向功率流动来达到;最后,对于二级滑膜控制器进行研究,以实现对电网有功和无功功率量的平缓调节,由此衰减存在于电网的谐波,与通用的一级滑膜控制器比较,效果更好。利用MATLAB模拟链,在不同的风速下完成了广泛的模拟研究,结果证实了新的监管控制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标签: 监管控制 模糊逻辑控制器 二级滑膜 蓄电池储能系统
  • 简介: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Li含量的LiMnO2。采用XRD和SEM研究不同锂含量对于材料结构和形貌的影响。采用恒流充放电研究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表明,在800℃氮气保护下煅烧8h,Li/Mn=1.05的材料具有完整的正交层状结构,在0.2C的放电倍率下,表现出了最好的电化学性能,最大放电容量为173.03mAh/g,经过30次循环后的放电容量维持在172.39mAh/g。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MNO2
  • 简介:日前,艾默生网络能源推出了具有高可靠性、强防护性的ANYGUARD系列防雷产品。该系列防雷产品采用国际先进的全焊接制作工艺以及限压防雷技术,具有响应速度快、残压低、耐受连续雷击、环境适应能力强以及安装、维护方便等优点,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中生命、财产安全的“保护神”。

  • 标签: 防雷产品 全焊接制作工艺 限压防雷技术 艾默生网络能源
  • 简介:针对隔爆型电动机传动方式的选用,通过对隔爆型电动机隔爆间隙的计算,电动机传动效率与电动机使用安全可靠性等方面的比较,提出了使用皮带轮传动可能对隔爆电机性能产生的影响。

  • 标签: 隔爆型电机 皮带轮 隔爆间隙
  • 简介:以NaOH为沉淀剂,通过氢氧化物共沉淀法制备LiCo0.05Mn1.95O4,讨论沉淀剂浓度对产物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当沉淀剂NaOH浓度为4mol/L时,0.1C首次放电比容量为96.3mAh/g,首次循环的库仑效率为97.2%,产物的电化学性能较好.在3.0~4.3V循环,在最优条件温度为30℃、pH为10.2、沉淀剂浓度为4mol/L时制备的产物,0.1C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20.1mAh/g,首次循环的库仑效率为95.7%.

  • 标签: 锰酸锂(LiMn2O4) 锂离子电池 共沉淀 沉淀剂浓度
  • 简介:以氢氧化锂、柠檬酸以及醋酸锰、醋酸镁为原料,利用低温固相法制备了LiMn2O4及其Mg元素的掺杂产物,采用XRD、FTIR和恒流充放电测试研究了合成产物的性能。XRD测试表明,所有产物均为尖晶石相结构,Mg离子能很好地溶入尖晶石相产物的晶格之中;FTIR结果显示,经过Mg元素掺杂改性后,产物中的Mn(Ⅳ)-O和Mn(Ⅲ)-O键分别存在着蓝移和红移现象;电化学测试则表明,LiMg0.2Mn1.8O4的初始电化学容量较LiMn2O4低,但经过一定的循环次数后,电化学容量超过了LiMn2O4,且在整个循环过程中LiMg0.2Mn1.8O4的容量衰减率较小,循环性能相对于未掺杂前的产物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 标签: 尖晶石LIMN2O4 低温固相法 Mg元素 掺杂改性
  • 简介:以中间相沥青为前驱体,以KOH和CO:为活化剂,采用物理一化学联合工艺制备了高比表面积的超级电容器用活性炭电极材料;以所制备的活性炭为电极材料制备了2.7V/1500F聚合物超大容量电容器,并对其充放电特性、容量、内阻、循环性能、漏电流、安全性能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活性炭为电极材料制成的碳基超级电容器,其充放电曲线表现出良好的电容特性,实际容量可达1670F,活性物质的克容量为110.6F/g,电容器内阻在6mΩ以下;在大电流放电条件下,电容器的能量密度可达5.96Wh/kg,5000次循环后容量无明显的衰减现象。过充、短路、挤压和针刺四项安全测试测试结果良好。

  • 标签: 超级电容器 碳电极材料 比容量 循环性能
  • 简介:绝缘子是电力系统重要的绝缘控件,输电线路覆冰会对电力系统造成严重的后果。超疏水因其独特的浸润性能在防水、防覆冰和自清洁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纳米粒子填充法,在玻璃基底上制备出超疏水涂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接触角测量仪等分析手段对涂层的微观形貌、表面元素组成和浸润性能进行表征。同时在人工气候实验室测试了涂覆超疏水涂层绝缘子的覆冰特性及交流闪络电压。结果表明,本文制备的有机树脂/SiO2超疏水涂层的静态接触角达到161.1±1.3°,滚动角低于1°,达到了超疏水效果。纳米粒子的加入增加了涂层的粗糙度,使涂层形成了微纳米交联网状结构。超疏水涂层在雨凇条件下能够有效地延缓覆冰过程,阻止连续水膜的形成,提高了交流闪络电压。该方法制备简单,容易实现大面积制备,在防覆冰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绝缘子 超疏水 纳米粒子填充 微纳米结构 防覆冰 闪络电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