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6 个结果
  • 简介:以无水FeCl,和双硫腙为原料,通过溶剂热法得到分散均匀棒状含铁前驱体,将该前驱体在400℃煅烧3h后制成管状氧化铁。X射线衍射仪(XRD)和环境扫描电镜(ESEM)研究结果表明:所得管状氧化铁为六方相(α-Fe2O3,1一维微米管,其平均直径约为2岬、长度约为10~20μ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所测数据表明,该产物氧化铁表面吸附有部分SO42-离子;而紫外-可见光谱仪(uv-vis)数据分析发现,其紫外最大吸收k。;约为489nm,带宽吸收约在566.2nm处,间接禁带宽度和直接禁带宽度分别为1.97eV和2.189eV,与文献报道值接近。

  • 标签: α-Fe2O3微米管 溶剂热 一维材料 紫外性质
  • 简介:采用厚20μm非晶态Ti-Zr-Ni-Cu钎料,真空钎焊连接用于聚变堆面向等离子体部件钨和铜铬锆合金,钎焊温度分别为860、880和900℃,对880℃下钎焊样品进行热等静压(HIP)处理。采用SEM和EDS分析连接接头形貌和成分,用静载剪切法测量焊接接头强度。测试结果表明在860~880℃下钎焊10min能够获得较好连接界面,经880℃钎焊后焊接接头剪切强度为16.57MPa,880℃钎焊后HIP处理试样界面结合强度提高至142.73MPa,说明真空钎焊后HIP处理可以显著改善接头结合强度。

  • 标签: 铜铬锆合金 真空钎焊 非晶态Ti-Zr-Ni-Cu钎料
  • 简介:利用蒙特卡罗方法,通过建立合理模拟规则,对单个圆形颗粒在液相中被溶解并形成溶质、溶质扩散、以及溶质析出等过程进行模拟。模拟结果表明:颗粒溶解度随模拟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液相中溶质浓度相应趋于饱和;升高模拟温度会加快颗粒溶解速率,使溶质在液相中达到饱和所需要时间缩短,饱和浓度值相应增加;尺寸越小颗粒表现出越高溶解活性,通过对不同初始尺寸颗粒在液相中达到溶解平衡过程模拟,所得平衡尺寸及饱和浓度之间关联性与Gibbs-Thomson关系较为吻合。上述模拟结果均与实际溶解情况较一致。

  • 标签: 蒙特卡罗方法 模拟 溶解-析出过程 颗粒 液相
  • 简介:对以五氧化二钒为原料制备碳化钒工艺过程进行热力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钒氧化物在转化过程中遵循逐级还原理论;钒氧化物在碳化过程中,不转化为金属钒,直接转化为碳化钒;二氧化钒碳化温度最低,为1018K,因此,在钒氧化物转化过程中,应尽可能使其转化为二氧化钒.若采用气相还原碳化方法,则可通过调节气体流量、配比对还原碳化工艺进行控制.

  • 标签: 氧化钒 碳化钒 直接碳化法 热力学分析
  • 简介:研究高能球磨制备Nb/Al化合物工艺,探索在高能球磨过程中Nb、Al形成化合物机理。结果表明,通过高能球磨可获得Al在Nb中固溶体,固溶度与球磨转速和球磨时间成正比,并发现选用硬脂酸作为添加剂有利于Nb/Al机械合金化。对高能球磨中机械合金化机理进行了讨论,指出高能球磨产生高比表面能和高密度晶体缺陷大大降低了整体扩散激活能,使得在高温条件下才能发生扩散和固溶反应在室温条件下也能进行。

  • 标签: 高能球磨 Nb/Al机械合金化 合金扩散
  • 简介:概述国内外梯度硬质合金进展,介绍采用正碳烧结工艺来制备WC-Co梯度结构硬质合金工艺和基本原理,列举了合金实际应用领域,指出了该合金应用开发前景.

  • 标签: 硬质合金 梯度结构 正碳烧结
  • 简介:粉末注射成形技术是一种近净成形技术,该工艺过程较长,每个环节都会对最终产品尺寸精度产生影响,典型粉末注射成形产品尺寸精度仅为士0.3%,而传统模压技术尺寸精度为±0.1%,针对这些情况,分析影响粉末注射成形产品尺寸精度各关键因素,并给出了计算其精度数学模型.

  • 标签: 粉末注射成形 精度 均匀性
  • 简介:回顾我国中小硬质合金企业发展历史,对其现状进行了简明分析,指出中小企业在行业中所占比重愈来愈大这一事实。众多中小企业将在与大型企业长期共存中优胜劣汰,为了确保今后健康稳定地发展,各中小型厂家应研究市场情况,正确分析主客观条件,扬长避短走自己发展道路。本文还对中小型厂家技术改造、经营亏损现象、降低生产成本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 标签: 硬质合金 发展 前景
  • 简介:介绍颗粒增强铁基粉末冶金材料特点及主要制备工艺,列举了几种有代表性颗粒增强铁基粉末冶金材料,并探讨了颗粒增强铁基粉末冶金材料增强原理,展望其应用前景.

  • 标签: 粉末冶金 硬颗粒 铁基材料 磨损机理
  • 简介:以大通量、大孔径FeAl金属问化合物多孔材料作支撑体,在其上制备1层小孔径同质FeAI多孔膜,得到均质FeAl金属间化合物多孔膜材料。采用SEM和孔结构测试,研究膜层厚度对FeAl多孔膜材料最终孔结构参数影响,并对FeAl膜材料高温抗氧化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制FeAl多孔膜材料表面平整,无裂纹等缺陷;随膜层厚度增加,FeAl多孔膜材料最大孔径、透气度均降低,相对十支撑体,膜厚为120pm时最大孔径从11.7pm减小至9.3pm,透气度减小幅度为45.2%。FeAl多孔膜材料具有优异高温抗氧化性能,经550℃循环氧化40h后,膜厚分别为120、180和260pm试样质量变化率仅分别为1.87%、1.25%和0.25%。

  • 标签: FEAL 多孔材料 透气度
  • 简介:以硝酸银为原料,用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作还原剂,聚酰胺酸(polyamicacid,Phi)为稳定剂,制备金属银纳米粒子。利用红外光谱分析银纳米粒子形成对PAA结构影响;用X射线衍射确定银/PAA复合粉末中银粒子结晶状态;用紫外一可见吸收光谱实时检测不同PAA质量浓度溶液中纳米粒子等离子体共振吸收情况;用透射电镜观察银纳米粒子形状和大小。结果表明:银纳米粒子生成对PAA分子结构几乎没有影响;银纳米粒子具有很好结晶度;紫外一可见吸收光谱出现明显不对称双峰;银纳米粒子长大是奥斯特瓦尔成熟过程,制备银纳米粒子具有较好形貌,呈软团聚多晶态。

  • 标签: 银纳米粒子 聚酰胺酸 不对称双峰 质量浓度
  • 简介:研究硼铁含量和粒度对铁铜基摩擦材料性能影响.研究发现,当硼铁粒度为<300μm时,摩擦因数随硼铁质量分数(0~10%)增加而增加;摩擦材料磨损在制动压力为0.6MPa时,摩擦因数随硼铁增加而有所下降,当压力增加到1.1MPa时,材料磨损随硼铁增加而增加;当硼铁量为2.5%时,摩擦因数和磨损随细粒度(<45μm)硼铁增加而下降.研究还发现,摩擦材料中硼铁在烧结过程中与铁反应形成了Fe2B,这种Fe2B,起到提高摩擦因数,降低材料磨损作用.

  • 标签: 铁铜基摩擦材料 摩擦磨损性能 硼铁量 硼铁粒度
  • 简介:设计并制备一种工作温度不大于1373KC/C复合材料抗氧化复合涂层,其基本结构为浸溃过渡层,陶瓷相阻挡层/玻璃相封填层,涂覆有复合涂层C/C复合材料试样在空气中于1173K下氧化10h失重率仅为10.37%,氧化失重速率为5.67×10-5g/(cm2·min);1173K←→室温空气中急冷急热10h循环100次后,失重率为8.41%,涂层没有剥落,说明整个涂层具有良好高温抗氧化性和抗热震性能,该种复合涂层可在中低温(不大于1373K)氧化性气氛中长时间工作,适合作C/C复合材料航空刹车副等部件抗氧化涂层,能够大大提高C/C复合材料使用寿命和性能。

  • 标签: C/C复合材料 抗氧化复合涂层 抗氧化性能 抗热震性能
  • 简介:2519铝合金热轧板在530℃下保温2h后,分别于室温(20℃)水、机油和空气中淬火,经10%冷轧变形后,于180℃进行人工时效。通过显微硬度测试、金相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以及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研究淬火介质对2519铝合金抗晶间腐蚀性能影响。结果表明:经空气淬火合金晶界析出第二相,晶界析出相粒子粗大,呈不连续分布,无沉淀析出带宽度为130nm,晶间腐蚀深度为300μm;经室温水淬和机油淬火并时效后,晶界上析出相尺寸较小,呈链状分布,无沉淀析出带宽度分别为20nm和30nm。经室温(20℃)水淬火合金未发生晶间腐蚀,经机油淬火合金只发生局部点蚀,说明经室温水淬合金比经空气和机油淬火合金时效后具有更好抗晶间腐蚀性能。

  • 标签: 2519铝合金 淬火介质 显微组织 晶间腐蚀
  • 简介:采用气氛烧结技术制备NiFe2O4-xNiO复合陶瓷材料(x为复合陶瓷中NiO质量分数,%。x=0、5、10、17、25),并以该材料作阳极进行960℃铝电解实验。分析烧结体显微结构和物相组成以及电解试样表层形貌与成分,研究NiO添加对NiFe2O4陶瓷烧结性能和电解腐蚀性能影响,并对该材料烧结机制和熔盐腐蚀行为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氮气气氛下1300℃烧结NiFe2O4-NiO复合陶瓷存在NiO和NiFe2O4两种物相,NiO相含量高于理论值;NiFe2O4陶瓷相对密度为98.54%,添加NiO后复合陶瓷材料相对密度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95%以上;电解过程中阳极表面形成不含NiO相致密保护层,阻止电解质熔盐渗透;保护层厚50~80μm,为含Al尖晶石NiFe2O4相;随着NiO含量增加,阳极表面的致密层变得越发不平整。

  • 标签: 铝电解 惰性阳极 铁酸镍 电解腐蚀
  • 简介:采用粉末冶金组合烧结技术制备由Fe-Cr-Mo-P-Si-Cu-C凸轮和16Mn钢管为芯轴组成中空凸轮轴,对凸轮密度、硬度等物理性能、摩擦磨损性能和微观组织进行测试与分析,研究烧结致密化机理,并与传统凸轮材料球墨铸铁摩擦磨损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Fe-Cr-Mo-P-Si-Cu-C凸轮材料在烧结过程中产生Fe-C-P三元液相,Cr、Mo元素溶解于液相中使得液相量显著增加,促进液相烧结,体积收缩率高达19.1%。凸轮材料平均密度为7.51g/cm3,平均硬度(HRC)53.7,与钢制芯轴形成牢固冶金结合,扭矩高达1150N·m,连接可靠性较好;该凸轮材料硬度与传统球墨铸铁凸轮材料相近,耐磨性是球墨铸铁3倍,质量减轻35%,满足发动机使用要求。

  • 标签: 粉末冶金 中空凸轮轴 组合烧结
  • 简介:研究淬火/回火热处理中淬火温度和回火时间对Ti48Al2Cr0.5Mo合金晶粒细化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定淬火/回火热处理能将粒径约为1000μm铸态组织细化成为18~30μm均匀双态组织.TiAl基合金细化效果与淬火阶段加热温度密切相关,温度升高,得到块状组织较细,羽毛状组织体积分数减少.在两相区回火时,高温淬火组织回火组织较细,而随时间延长晶粒长大,但不明显.此外,从理论上探讨了淬火/回火工艺细化TiAl基合金显微组织机理.

  • 标签: TIAL基合金 热处理 晶粒细化 显微组织
  • 简介:以羰基镍粉为原料,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热管用Ni多孔毛细芯,研究装料密度、烧结温度、烧结时间等对毛细芯孔隙率、平均孔径、微观形貌、渗透率及毛细压力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烧结温度为750~800℃,烧结时间为30~45min,装料密度为0.9~1.0g/cm3条件下烧结,获得毛细芯具有良好综合性能,孔隙率为55%~64%,渗透率为1.2~1.7×10-13m2,毛细压力为200~240kPa,满足环路热管用毛细芯性能要求。

  • 标签: 环路热管 粉末冶金 孔隙率 渗透率 毛细压力
  • 简介:将T700或Nicalon-SiC短纤维、碳粉、硅粉和少量碳化硅粉混合,在1900℃热压烧结制备短纤维增强C-SiC复合材料,并对其组织、结构及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iCf/C-SiC相对密度和室温强度分别为95.3%和24.38MPa,均高于Cf/C-SiC相对密度和室温强度,热压烧结过程中Cf损伤严重.短纤维增强C-SiC复合材料中,由于C相和SiC相同时存在,在同一温度下氧化行为表现为在氧化初期氧化质量损失率较大,C相氧化起主要作用;随氧化时间增长,氧化质量损失率逐渐减小;在氧化后期则质量增加,SiC相惰性氧化起主要作用.SiCf/C-SiC复合材料抗氧化性能优于Cf-C-SiC复合材料抗氧化性能.SiCf/C-SiC复合材料在温度为1100℃~1400℃时,温度越高,氧化质量损失率越小,抗氧化性能越强.

  • 标签: 复合材料 短纤维 热压烧结 强度 抗氧化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