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1991年10月20日至25日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召开了第十三届世界石油大会。参加这次大会的有57个国家的2800名代表。由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地质矿产部和中国科学院等有关单位共20人组成的中国代表团出席了大会大会就11个方面33个专题,对石油工业各个领域的技术成就、发展趋势、面临问题及挑战等进行了专

  • 标签: 第十三届世界石油大会 1991年 阿根廷 石油工业 发展趋势
  • 简介:自1986年第一届印度支那地质大会以来,人们对印支三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石油地质的兴趣与日俱增。随着越南与中国和美国关系的改善,越南经济和技术的孤立状态得以结束。目前,已有至少15个国家的石油公司在越南从事石油勘探,预料90年代中期将会出现一个油气勘探和开发的高潮。印度支那的石油勘探目标,目前集中于越南近海,沿其东海岸线的勘探活动方兴未艾。其南方近海第三系湄公盆地的白虎油田于1985年投产(约5万桶/日),预计到90年代中期生产能力将上升到16万桶/日。附近的飞龙油田和南昆仑盆地的大熊油田均已投入开发。白虎油田的储量约为2亿桶,大熊油田的储量约为3—6亿桶;而整个南昆化盆地的总储量为150—200亿桶。

  • 标签: 第二届印度支那地质大会 1991年 石油地质 学术会议 印支地区
  • 简介:依据勘探区的勘探程度建立了三种勘探项目评价模式,三种模式的评价对象和评价内容各不相同,但都以盆地评价-含油气系统分析-区带评价-目标评价为研究思路,以资源量(或储量)计算,地质风险分析,经济评价为研究重点,并强调了勘探项目的经济效益。

  • 标签: 勘探程度 勘探项目 评价模式 油气勘探
  • 简介:针对坪北区块低渗透、低产的地质特点和支离破碎、梁峁交错、沟壑纵横的复杂地面条件,在地面工程建设中,摸索出了一套适合坪北开发特点的“生产平台简易集输流程”、“树枝状串接集油工艺流程”、“单干管、小支线注水流程”及“丛式井口→增压点→接转站→集中处理站”的布站流程;形成了“一短、一增、二单、二串、三简、三小”地面建设工艺技术,创建了具有坪北特色的地面建设模式,提高了油田开发整体效益。

  • 标签: 江汉油田 地面建设 工艺技术 地质特征 油气集输 注水工艺
  • 简介:最近,海洋石油总公司计划财务部在测井公司燕郊基地举办了“石油项目评价与全球石油经济”研讨班。美国得克萨斯石油开发研究所马里克博士应邀作了关于石油项目评价理论和方法及全球石油经济发展新动向的讲座。马里克博士详细介绍了基本的经济评价方法,对敏感性分析、评价参数及风险分析也作了介绍,并指出海洋石油项目评价的特点及其适用的方法。在谈到全球石油经济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时,马里克博士说,全世界油公司可分为国家油公司(NOC)和国际油公司(IOC)。两类公司的结构与作用都已发生显著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许多国家油公司经过近几十年来的发展,已由单纯从事石油勘探开发上游行业向炼厂、加油站等下游行业转移,形成上下游一体化的发展态势。油公司的这种上下游一体化经营也称为集成化。集成化率——石油公司炼油加工总能力与原油生产总能力之比值可以用来衡量上下游一体化经营的程度。例如,1989年委内瑞拉、科威特和利比亚的集成化率分别为120%、60%和30%。

  • 标签: 石油 项目评价 石油经济 世界
  • 简介:继今年元月美方一行四人来研究中心访问,拟定合作研究南海北部边缘盆地沉积与构造演化协议之后,研究中心勘探部于六月中旬派出以谢泰俊为组长的五人研究小组赴美,进行了一个月的交流和考察。为期三年的合作课题正式开始执行。在美期间,美方对访问内容和计划作了周密详细的安排,进行了坦诚、友好的交流和讨论。除落实合作计划细节及交换资料外,美方就加州盆地的构造一沉积充填,上第三系海相

  • 标签: 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研究中心 美国斯坦福大学 合作项目 南海北部 大陆边缘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