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3 个结果
  • 简介:太阳引力场效应对高精度VLBI时延测量有较大影响。本文比较了两种改正太阳引力场效应计算方法--基于太阳引力偏折方法和较差光行时方法,并由此得到结论:引力偏折与较差光行时是两个不同概念;它们两者对VLBI时延测量影响量级相同,但相差一个主项,即引力场中电磁波速度大小变化引起附中时延;另外二者还相差一些小项。

  • 标签: 太阳引力场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 电磁波 时延
  • 简介:本文讨论了中央激发源在其周围包层中产生平均辐射强度计算问题。计算表明,通常星云理论中计算平均辐射强度公式仅适用于光学薄情况,且光学浓度必须用从源表面开始计量距离计算。在有物质抛射恒星包层中,中央星产生平均辐射强度必须严格计算,特别是在减速星风情况下,本文提出了严格计算公式。

  • 标签: 恒星包层 恒星辐射 质量损失 辐射强度 中央激发源
  • 简介:介绍了双得统计演化方法和手段,并对激变星形成进行了Monte-Carlo模拟,模拟显示,激变变星诞生度、白矮子星质量分布、轨道周期分布理论结果与观测结果保持一致。另外,还研究了激变变星形成与模型参量之间关系,这些参量包括公共包层抛射效率、双星初始质量比分布、年龄、金融丰度等。

  • 标签: 恒星演化 双星 白矮星 激变变星 蒙特卡罗模拟 诞生率
  • 简介:本文根据I型彗尾背景材料,分析了MHD波色散关系,探讨了螺旋波稳定性及其演变特征。根据初始条件不同,有的彗尾中可以产生稳定螺旋波,有的则不然,只能是浑云状态。文章给出了理论推演,列出了观测结果,理论和观测能较好地符合。可进一步结合Hale-Bopp彗星观测,进行对比和检验。

  • 标签: 彗尾 太阳风 螺旋波 等离子体不稳定性
  • 简介:一个专用VLBI研究卫星--VSOP将于1996年9月发射,根据该卫星轨道根数,我们讨论空间VLBI观测中(u,v)覆盖及它所受到影响,以射电源Mkn421作为实例,给出了相应计算结果。同时也给出了该源在15GHz和43GHz最新10台站VLBI观测结果。

  • 标签: 空间天文技术 轨道根数 (u v)覆盖平面 VLBI观测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
  • 简介:利用最新国际地球自转服务(IERS)发表国际地球参考架ITRF2000速度场,建立一个完全基于现代空间大地测量实测结果现今全球板块运动模型ITRF2000VEL。板块总角动量|L|=0.127sr/M·a^-1。即ITRF2000不满足无整体旋转要求,与协议地球参考架CTRF定义不符,存在整体性旋转。

  • 标签: ITRF2000 全球板块运动模型 地球参考架 整体旋转性 欧拉矢量
  • 简介:基于商用计算机技术和高速网络通信技术发展e—VLBI技术在数据记录系统、数据格式、传输协议等方面发展迅速,并己得到广泛应用。中国VLBI网所属观测站及数据中心通过通信网络连接,成为具备实时e—VLBI能力测量系统,在探月工程历次任务中,实现了对观测数据快速可靠采集、传输和处理,为月球探测器提供了重要实时测定轨数据。为适应未来天体物理、天体和大地测量宽带科学观测需求,e—VLBI面临新机遇及挑战。

  • 标签: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 实时数据传输 e—VLBI 中国VLBI网
  • 简介:海洋潮汐和大气、海洋、海冰之间存在复杂相互作用,它对地球气候有复杂而深远影响。海潮对流经大陆沿岸大陆架洋流有很强烈作用。潮汐流产生混合湍动;潮汐耗散和内潮波效应对海洋环流传输和循环也有一定影响。1995年前后,使用TOPEX/POSEIDON测高卫星资料,建立了十多个海潮模型。研究表明,1994—1996年期间发展起来正压波海潮模型在深海精度为2~3cm,空间分辨率为50km量级,在浅海区域精度显著下降。近年来运用更加成熟精细流体动力学理论模型,在数据同化技术中使用时间跨度更长测高资料,已经建立了一些改进海潮模型。该文使用验潮站潮汐常数、测高资料以及交叉点资料,评估了6个海潮模型在浅海区域(包括中国海海域)表现,以应用于今后对海平面的研究。初步分析表明,浅海区域海平面高度误差仍然相当显著。要发展海洋潮汐模型需要进一步减小潮汐混淆效应,提高长周期潮汐精度,尤其在浅海区域。模型改进必将增进对潮汐现象认识,促进学科间进行相互融合和相互渗透研究(例如潮汐摩擦引起月球自转长期缓慢减速、地球内部结构物理学研究等)。

  • 标签: 海洋潮汐模型 浅海海域 TOPEX/POSEIDON测高卫星资料
  • 简介:VLBI台站监管系统是绕月探测工程VLBI测轨分系统应用软件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在VLBI观测期间实时监管各测站参试设备运行状况,采集参试设备数据信息并进行处理分析与存档,当系统出现问题时能立即指出问题所在;另外,还实时提供必要有关数据给VLBI数据处理中心做相关处理。VLBI台站监管系统在嫦娥探月一期工程实施期间运行稳定、可靠,对VLBI测轨任务圆满完成起到了积极作用。目前,它仍在探月工程常规观测中发挥作用。

  • 标签: 天文观测设备与技术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 监管系统 控制软件
  • 简介:本文讨论了激光测月算地面台站坐标和月面反射器月面坐标过程中初值影响及迭代求解稳定性问题。并指出影响地面台站坐标中地心经度分量精度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平差时采用UT1值有误差,二是月球赤经误差,后者将引起地面台站产生一个沿经度方向系统旋转,而这是所采用月球星历表误差所致。通过实例迭代运算表明,测站坐标结果可以收敛到2cm左右,月面反射器在月面柱坐标中σ和Z分量结果可以稳定在10cm左右,而其λ分量目前只能达到米级。

  • 标签: 激光测月 参考架 地球 月球 月面反射器 月面坐标
  • 简介:昆明VLBI观测站新本地站控制软件主要功能是实现在VLBI观测单天线观测时能按天体物理天体测量实验要求正确地控制、监测VLBI各有关设备;能实时采集、记录观测期间测站各重要设备状态并传送到台站监管计算机;使原仅能用于天体测量实验控制软件完成了大范围改造和功能扩充。在该文中还对昆明中频视频转换器硬件结构对天体物理观测结果可能产生影响作了分析。

  • 标签: 天文观测设备与技术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 控制软件
  • 简介:根据我国广域差分GPS系统对GPS卫星定轨要求,通过对国内GPS跟踪网实测数据处理,分析和讨论了区域网定轨数据处理方法和可能达到定轨精度。为了提高所定轨道稳定性和先进实时预报精度,通过对所定轨道误差分析提出在轨道沿迹方向引入经验加速度计算方案。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此方法GPS卫星定轨精度有了显著提高。既论证了利用我国区域GPS网和广播星历进行独立定轨可行性,也阐述了提高轨道预报精度方法

  • 标签: 全球定位系统 GPS系统 区域网 误差分析 定轨精度
  • 简介:介绍了《天文学进展》2003-2007年期刊出版情况;从天文学类期刊竞争和国家政策方面阐述期刊目前面临问题;还介绍了为提高期刊学术质量和影响力所采取措施;对如何办好《天文学进展》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议。

  • 标签: 期刊 出版 稿源 质量
  • 简介:研究了带有电磁荷直线加速黑洞视界几何特征,利用广义动量算子得到黑洞视界面方程,尝试地使用分离法初步找到视界基本几何特征。

  • 标签: DIRAC方程 黑洞 热辐射 电磁辐射 视界 分离法
  • 简介:以地球平极长期漂移观测值为约束,基于地球上8个冰盖参数,调整并得到南极冰盖地面质心位置可能不在南极点,而是位于余纬168°~170°、东经78°~82°附近。表明南极冰盖参数改变对平极长期漂移方向影响是灵敏,对冰期地壳反弹引起地球自转主惯性张量有约1.4%相对影响。采用全球冰盖参数和修正南极冰盖参数估计得到平极长期漂移方向为西经78°.3,比作者等人2001年得到理论平极长期漂移方向为西经74°.8结果可能更接近于实测。估计表明,地球上其它29个小冰盖冰融事件引起冰期地壳反弹对地球平极长期漂移和地球自转速率长期变化综合影响在目前天文观测精度下仍可以忽略。

  • 标签: 冰盖 地球平极 地极 地壳 自转
  • 简介:根据1997年3月至5月在上海天文台观测得到海尔-波普彗星旋喷流观测资料,利用MonteCarlo方法对旋喷流结构形成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较好地再现了观测到旋喷流形态。

  • 标签: 海尔-波普彗星 旋喷流结构 MONTECARLO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