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逆行静脉穿刺在顺行穿刺难以成功部位的应用,提高穿刺成功率。方法选择末梢循环极差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两组,Ⅰ组50例,采用静脉留置针顺行穿刺法;Ⅱ组50例,采取静脉留置针逆行穿刺法。观察两组滴速、渗出、静脉发生条索状改变的情况。结果采用静脉留置针逆行静脉穿刺,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并能有效保护患者的浅静脉。结论静脉留置针逆行静脉穿刺值得推广。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逆行穿刺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冠状动脉造影术中监护仪电极片、导线放置对造影图像及监护图形影响;方法在冠状动脉造影术中将上肢电极片贴于患者两侧肩胛骨外上缘,避开肌肉丰富处,下肢电极片贴于两侧腋后线肋弓处,将两侧导线分开分别置于患者两侧并压于两侧上肢下;结果不同投照方向有影响与无影响例数为,正头位(有影响/无影响,下同)29/261,正足位15/275,左肩位21/269,蜘蛛位18/272,右肩位38/252,肝位23/267,监护图形清晰278例(95.6%),模糊12例(4.4%),手术时间(分钟)35.30±4.30;结论该方法避免了因电极片靠近腹侧而随呼吸运动出现心电图飘移等不稳定情况以及扫描区域出现伪影,改善了造影图像的清晰度,确保了术中监护图形的平稳,缩短了手术操作时间,减少了手术人员及患者射线照射量。

  • 标签: 冠状动脉造影术 监护仪电极片 导线 放置 造影图像 监护图形 影响
  • 简介:摘要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急救用药及供给营养的主要途径,临床应用十分广泛。但静脉输液时,由于同一静脉反复多次穿剌或输入浓度较高、剌激性较强的药物或静脉内留置刺激性较大的塑料管时间太长而导致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及周围组织损害,引起局部组织红肿、疼痛,管壁变硬,弹性消失,管壁闭塞、患肢活动受限等静脉炎现象。它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还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治疗,我科采用电脑中频治疗,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泌尿外科中使用腹腔镜技术进行尿路手术的临床应用做分析和探讨。方法对50例实施后腹腔镜上尿路手术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后腹膜腔的人工间隙使用4孔法建立,临床效果和开放性手术一致。结果患者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持续35~150分钟,平均手术时间为75分钟;出血量在30~259ml,平均出血量在80ml;没有出现并发症;住院的时间为5到8天。结论患者实施后腹腔镜的上尿路手术,它的优点是微创安全,出血量少,手术创口小,恢复时间短,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腹腔镜技术 上尿路手术 微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留置尿管导致尿路感染的原因及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针对留置尿管的患者进行分析导致尿路感染的原因,并给予预防和减少感染发生因素的护理措施,通过在操作过程中,留置尿管期间以及拔管后进行相应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对于留置尿管的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后明显的减少了尿路感染的发生。结论留置尿管期间发生尿路感染是严重的并发症,做好有效的护理措施是避免发生尿路感染的唯一方法。

  • 标签: 留置尿管 尿路感染 原因分析 护理措施
  • 简介:目的研究尿纤维连接蛋白试纸(FN试纸)诊断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探讨其与膀胱尿路上皮癌各项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无创性地诊断、随访膀胱尿路上皮癌提供依据.方法运用自主研制的FN试纸测定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良性泌尿系疾病患者、正常体检人群尿液纤维连接蛋白.结果FN试纸诊断膀胱尿路上皮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2.94%和79.03%,其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67%和68.06%;尿液细胞学诊断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特异度较高(100%),但其敏感度仅为47.06%.结论FN试纸检测对不同分化及浸润深度的膀胱尿路上皮癌有着较高的灵敏度与特异度,诊断价值高于尿液液基细胞学检查,但不能对膀胱肿瘤的分级以及病灶数量进行检测.

  • 标签: 膀胱肿瘤 尿路上皮癌 纤维连接蛋白 试纸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留置尿管合并尿路感染患者膀胱冲洗的有效性。方法选取留置尿管合并尿路感染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分别进行常规护理消毒和常规护理消毒加呋喃西林溶液膀胱冲洗,比较两组分别在治疗后第3、7、10天中段尿细菌培养情况。结果观察组第3、7、10天尿液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留置尿管合并尿路感染患者,在无菌操做的条件下使用呋喃西林冲洗液冲洗膀胱能有效的治疗控制尿路感染。

  • 标签: 留置尿管 尿路感染 膀胱冲洗
  • 简介:目的:探讨大功率钬激光碎石联合吸附清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总结应用吸附式大功率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单通道取石71例,双通道取石4例;首次取尽结石69例,二次取尽结石1例,首次清石率为92.00%(69/75);平均首次手术时间47.3min,平均术中出血量42.6mL;术后发热5例,无输血病例,无大出血、感染性休克、临近脏器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吸附式大功率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安全、有效。

  • 标签: 上尿路结石 钬激光 吸附清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留置导尿管预防尿路感染有效的护理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将30例需留置尿管的患者,均按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操作规程(SOP)进行插尿管、护理1和采取预防控制措施。并与SOP执行前随机抽出30例留置导尿管的病人作为对照组。结果留置导尿与病人的年龄,病种,时间长短均有关系,比较2组预防尿路感染的护理方法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观察组的感染率为13.33%,对照组感染率为16.67%,对照组比观察组感染率下降了3.34%。病原菌的检出以大肠埃希菌为首,占75%。结论运用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SOP进行插尿管及留置尿管的护理,能有效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

  • 标签:
  • 简介:目的评价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FISH)技术检测尿液脱落细胞对诊断上尿路上皮癌(upperurinarytracturothelialcarcinoma,UUT—UC)的临床意义及价值。方法对26例临床可疑uuT—UC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的尿液标本行FISH检测和尿脱落细胞学分析,再将22例临床病理确诊为UuT—UC患者的结果与4例临床病理为良性泌尿系疾病和20例健康对照者的结果进行比较。FIsH检测使用荧光标记DNA探针混合物与细胞核上3、7、17号染色体着丝粒和p16基因(9p21)位点进行杂交,并分别计算其在UUT—UC患者尿脱落细胞中的畸变率。结果FISH和细胞学检测UUT—UC总的敏感度分别为90.9%(20/22)和59.1%(13/22),FISH敏感度较高(P〈0.05);特异度分别为100%(24/24)和95.8%(23/24),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uT—UC的3、7、17号染色体着丝粒和p16基因(9p21)位点的畸变率分别为90.9%(20/22)、86.4%(19/22)、63.6%(14/22)和68.2V00(15/22)。结论FISH技术对诊断uuT~UC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其敏感度明显高于尿脱落细胞形态学检测,而特异度则与之相近。作为一种无创检测方法,该技术有着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尿路上皮癌 上尿路 荧光原位杂交 细胞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运用碘海醇造影剂对135例不孕女性患者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术(HSG),探讨碘海醇造影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患者膀胱截石位,采用一次性带有气囊的双腔子宫造影导管,向子宫腔推注碘海醇(300mg/ml)15ml。结果本组135例中子宫输卵管表现正常35例,占25.9%;双侧输卵管堵塞40例,占29.6%;单侧输卵管堵塞38例,占28.1%;子宫腔粘连16例,占11.8%,其中合并输卵管堵塞有7例;先天变异6例,占4.4%。结论子宫输卵管造影选择碘海醇作为造影剂时,不良反应少,安全系数高,成像速度快,能及时显示子宫、输卵管的形态,病变部位及输卵管通畅情况。

  • 标签: 碘海醇 子宫输卵管造影术
  • 简介:摘要目前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是诊断颅脑血管性疾病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它可以了解颅内出血性疾病的病因,可以对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出血性疾病的病变最大程度的了解。它也可以对缺血性疾病做出正确的判断,可以直观的测量血管狭窄程度和范围,观察侧支循环情况。而且还能正确评估脑血流动力学及侧支代偿情况。对于需要行介入治疗的患者可很好的了解病变的情况,对于制定手术计划有很大帮助;对于需要开颅手术患者能提供各种角度观察病灶的图像,能够将手术显微镜下观察病灶的情况预先展示在术者眼前;对于血管狭窄的病人,能从各种角度观察最大狭窄程度,很好的制定治疗方案,如保守治疗的患者将来如需治疗,检查可提供对比的材料。数字化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仍然是目前治疗脑血管疾病及评估脑血流动力学方面有着无法代替的作用。

  • 标签: 3D全脑血管造影术 临床研究 脑血管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钡造影、胃镜及CT对胃窦癌的检查诊断方法及表现。回顾性分析11例胃窦癌的气钡造影、胃镜及CT检查资料,结合文献进行讨论分析。结果气钡造影气钡造影易于发现早期胃窦癌,对进展期的病理形态显示较好,胃镜对未侵犯于胃粘膜层时,不能确定有恶性变的存在;CT检查能清楚显示胃窦癌病变的全貌以及病变与周围脏器的关系。结论在胃癌检查诊断中气钡造影、胃镜和CT检查必须密切配合,同时紧密结合临床体征,短期内复查,以减少误诊和延缓治疗的最佳时间,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 标签: 胃窦癌 气钡造影 胃镜 CT 诊断 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子宫输卵管三维超声造影可疑阳性病例的处理方法。方法在1043例输卵管三维超声造影病例中,随机选择20例疑有双侧或单侧阻塞者共40条输卵管纳入研究。患者接受经阴道子宫输卵管声诺维三维超声造影(3D-SonoVue-HyCoSy),对于判断为单侧或双侧输卵管阻塞的患者,休息解痉5~10min后再进行间隙性加压推注造影剂,将检查结果与腹腔镜通液术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首次造影判断为输卵管阻塞的有33条,经间隙性加压推注造影剂及改善解痉方法后有22条(66.7%)输卵管显示为通畅。间隙性加压处理后的3D-SonoVue-HyCoSy诊断输卵管通畅的阴性预测值为96.6%(28/29),诊断输卵管阻塞的阳性预测值为72.7%(8/11),诊断符合率为90.0%(36/40),与腹腔镜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5)。结论对3D-SonoVue-HyCoSy中初步诊断为单侧或双侧输卵管可疑阻塞的患者,可通过及时间隙性加压推注造影造影等方法明确诊断。

  • 标签: 间隙性 子宫输卵管三维超声造影 声诺维 可疑阻塞 腹腔镜
  • 简介:CEUS可反映肿瘤的血流动力学特征。目前关于经直肠CEUS技术对于诊断前列腺癌的应用价值以及靶向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等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经直肠CEUS通过综合分析CEUS增强模式以及造影参数来诊断前列腺癌,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对经直肠CEUS技术在诊断前列腺癌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超声检查 造影剂 前列腺肿瘤 活组织检查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技术在肝癌射波刀治疗前后的应用价值。[方法]30例肝癌患者(共42个病灶)接受射波刀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超声造影技术对42个病灶进行超声造影检查。[结果]射波刀治疗前超声造影检查42个病灶表现为:动脉相病灶迅速增强呈高增强方式,门脉相病灶增强程度迅速消退呈等增强或低增强,延迟相病灶呈低增强模式。射波刀治疗后,42个病灶灭活情况:超声造影,完全灭活19个,部分灭活22个,无变化1个;增强CT,完全灭活20个,部分灭活20个,无变化2个;常规彩超,完全灭活32个,部分灭活9个,无变化1个。超声造影在病灶疗效评价中的结果显示与增强CT检查结果基本一致,明显优越于常规彩超检查结果。[结论]超声造影在肝癌患者射波刀治疗前观察瘤体大小测值、病灶数量、病灶供血情况和治疗后疗效评估、发现新生病灶能力等方面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特异性,具有广阔的临床需求和应用价值。

  • 标签: 肝癌 射波刀 超声造影 增强CT 彩超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对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6月至2007年6月经超声检查初步诊断为子宫肌瘤的41例患者,参照病理结果的金标准,比较和分析常规超声以及超声造影对这些患者子宫肌瘤诊断的准确率。结果典型子宫肌瘤的常规超声诊断率接近于超声造影的诊断率;而不典型子宫肌瘤的超声造影诊断率高于常规超声的,差异非常显著(P<0.05)。结论超声造影对不典型子宫肌瘤的诊断准确率较高,为子宫肌瘤的诊断开辟了新方法。

  • 标签: 常规超声 超声造影 子宫肌瘤 声诺维
  • 简介:摘要脑血管造影影像清晰,定位准确,但其对机体有损伤性,可引起血管破裂出血,动脉栓塞等,因此,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加强术后的病情观察,进行积极防止是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关键。

  • 标签: 脑血管造影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45例进行分析,均给予全脑血管造影术治疗,手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术后实施相关的护理干预。结果此组患者均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时间为15.10±2.33d。结论对于全脑血管造影术在术前、术中以及术后实施护理干预是至关重要的,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脑卒中 脑部血管造影 护理干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