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心肌变化与多发伤患者伤情程度及预后影响。方法分析56例多发伤,将患者分成死亡组和非死亡组进行分析对照。结果发现非死亡组血清心肌伤后即升高,而2-3天后开始下降,而死亡组血清心肌伤后上升幅度更明显,持续时间更长,两组在伤后第3、5天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多发伤患者血清心肌明显增高是病情危重的信号。

  • 标签: 心肌酶 多发伤 预后
  • 简介:目的:分析血清腺苷脱氨对肺结核的临床意义。方法:从2020.1-2022.12我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中抽取80例组成观察组,另选同期我院接纳的80例体检正常者组成对照组,观察组接受3个月的抗结核治疗。于观察组、对照组比较血清腺苷脱氨水平,于观察组治疗前、后比较血清腺苷脱氨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前的血清腺苷脱氨水平为(28.49±13.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1±3.59);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腺苷脱氨水平虽明显降低(17.82±10.48),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以上数据对比均有明显差异(P<0.05)。此外,治疗前,痰抗酸杆菌涂片阴、阳性患者血清腺苷脱氨水平分别为(24.52±10.47)、(26.32±11.46),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清腺苷脱氨水平不仅可以作为诊断肺结核患者的辅助参考指标(包括痰抗酸杆菌涂片阴性患者及症状不明显患者),还能为医生判断疗效提供重要依据,推广价值较高。

  • 标签: 血清腺苷脱氨酶;肺结核;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 血清组织蛋白的种类有很多,包括了组织蛋白B、S、L、K、D等等,各自有其特点和功能,应用在临床诊断当中。本文主要综述了血清组织蛋白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例如血清组织蛋白D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诊断应用,血清组织蛋白K在骨质疏松症诊断中的应用,血清组织蛋白L在卵巢癌中的应用等,希望能对血清组织蛋白有一个更加清晰、完整的认识。

  • 标签: 血清组织蛋白酶 临床诊断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中晚期孕妇α-L岩藻糖苷(AFU),碱性磷酸(AL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试验组健康中晚期孕妇55例和健康非孕组60例,采用速率法和缓冲液法分别检测AFU,ALP,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晚期妊娠组血清AFU,ALP含量较非孕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随孕周的增加AFU,ALP的含量也加有所增加。结论AFU,ALP是孕妇和胎儿很好的监测指标,可作为孕妇在妊娠中晚期胎儿动态观察的依据。

  • 标签: 孕妇&alpha -L岩藻糖苷酶碱性磷酸酶
  • 简介:1.问题的提出冰球比赛中运动员是以无氧代谢和有氧代谢两种供能形式交替进行供能的。在冰球的训练和比赛中,运动员无论以哪一种供能形式供能,都是由葡萄糖或糖元(肌塘元和肝糖元)在各种的催促下,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而产生能量供运动之用的。若没有的催化作用,那么,体内的代

  • 标签: 冰球 血清 乳酸脱氢酶同功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脂肪(LPS)和淀粉(PAMY)联合检测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住院治疗的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正常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进行血清淀粉、脂肪检测,统计单独淀粉检测的阳性率,单独脂肪检测的阳性率及脂肪联合淀粉检测的阳性率,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的血清脂肪和淀粉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血清淀粉血清脂肪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单独检测血清脂肪及单独检测血清淀粉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脂肪血清淀粉可提高急性胰腺炎的诊断率。

  • 标签: 血清脂肪酶 血清淀粉酶 急性胰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流行性腮腺炎及其并发症血清淀粉(AMY)及其同工的变化情况。方法对正常对照组、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腺)组及各并发症组进行血清淀粉及其同工活性测定,再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流行性腮腺炎组及发生并发症组的血清总淀粉及其同工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胰腺炎并发症组胰淀粉(P-AMY)显著高于无并发症组及其他并发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流腮并发卵巢炎组唾液淀粉(S-AMY)显著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流腮及并发睾丸炎、卵巢炎组以唾液淀粉(AMY)升高为主,并发胰腺炎组P—AMY及S-AMY两型同工均有大幅度升高。结论AMY及其同工活性测定在流腮及其并发症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与正常人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总胆红素(SB),血浆胆碱酯(ChE)活性比较,探讨上述指标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58例肝硬化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胆红素、胆碱酯水平,并根据Child-pugh分级标准,将肝硬化患者分为A、B、C三级并作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肝硬化患者血清白蛋白、血浆胆碱酯检测结果低于正常对照组,血清总胆红素检测结果高于正常对照组,C级与A级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胆红素、胆碱酯检测结果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胆红素,血浆胆碱酯活性改变可以反映肝脏的受损程度,影响其合成功能和排泄,可以客观的判断肝硬化患者的病情发展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肝硬化 血清白蛋白 血清总胆红素 胆碱酯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电图、心肌监测在新生儿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在本院出生的30例患肺炎新生儿(观察组)和30名健康新生儿(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都接受心电图监测和心肌监测,对比监测结果。结果(1)心电图监测结果对照组新生儿无异常,观察组急性期肺炎新生儿存在两项及以上的变化;(2)心肌监测结果观察组患儿各项心肌结果都更高,重症儿高于轻症儿,急性期高于恢复期(P<0.05)。结论心电图、心肌监测有利于诊断新生儿肺炎、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同时评估治疗效果。

  • 标签: 心电图 心肌酶谱 新生儿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肌血清C反应蛋白变化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临床中毒程度与心肌损伤时间的关系。方法对30例AOPP患者抽取中毒后12h、24h、48h、72h抽空腹静脉血各3mL;分别对心肌(CK-MB、CK、AST、LDH)和C反应蛋白进行测定并将结果与30例健康体检者(抽血一次,各3mL)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AOPP患者心肌学和C反应蛋白变化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与中毒程度相一致,并随病情的转归而变化。结论AOPP患者心肌和C反应蛋白变化能够作为较好地判断中毒程度及继发心血管损伤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 标签: 心肌酶谱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C反应蛋白 中毒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轮状病毒感染引起心肌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48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为观察组、非轮状病毒肠炎32例患儿为对照组。观察心肌的变化情况。结果48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心肌不同程度的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轮状病毒不但引起消化道损害,还导致心肌损害,引起心肌的改变。

  • 标签: 婴幼儿 轮状病毒 心肌酶谱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5-0042-01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治疗前后心肌变化,探讨低血糖昏迷对患者心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内分泌科2007年7月至2012年7月因2型糖尿病低血糖昏迷入院的30例患者和30例同期住院的2型糖尿病非低血糖患者血清心肌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低血糖昏迷治疗前心肌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2型糖尿病低血糖昏迷可引起心肌升高,随低血糖昏迷好转,心肌恢复正常。

  • 标签: 2型糖尿病 低血糖昏迷 心肌酶谱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心肌检验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诊断效果。方法:采集我院病例40例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且在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进行治疗和体检的,纳入研究范围,并设置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比心肌的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血清中天门东酸氨基转移(AST)、乳酸脱氢(LDH)、肌酸磷化(CK- MB)及肌酸激酶(CK)水平较对照组高,两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

  • 标签: 心肌酶谱 检验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基于心肌检测在急诊检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急诊检验科2021年7月-2022年7月之间收治的52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实施健康体检的健康人士作为对照组,两组均实施心肌检测。比较两组心肌相关指标[乳酸脱氢(LDH)、肌酸激酶(CK)、羟丁酸脱氢(HBDH)、天冬氨酸氨基转移(AST)、肌酸激酶同工(CK-MB)]。结果:对照组的心肌相关指标均优于研究组(P<0.05)。结论:在急诊检验中,应用心肌检测对于疾病的检出有较为积极的临床效果,具有较为高效、安全且准确的优势,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心肌酶谱检测 急诊检验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基于心肌检测在急诊检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急诊检验科2021年7月-2022年7月之间收治的52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实施健康体检的健康人士作为对照组,两组均实施心肌检测。比较两组心肌相关指标[乳酸脱氢(LDH)、肌酸激酶(CK)、羟丁酸脱氢(HBDH)、天冬氨酸氨基转移(AST)、肌酸激酶同工(CK-MB)]。结果:对照组的心肌相关指标均优于研究组(P<0.05)。结论:在急诊检验中,应用心肌检测对于疾病的检出有较为积极的临床效果,具有较为高效、安全且准确的优势,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心肌酶谱检测 急诊检验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清淀粉和尿淀粉联合检测对早期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接收的66例疑诊早期急性胰腺炎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临床检测方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A、B、C组,其中A组22例患者单纯给予血清淀粉检测,B组22例患者单纯给予尿淀粉检测,C组22例患者给予血清淀粉和尿淀粉联合检测,比较三组患者早期急性胰腺炎临床检出情况。结果C组早期急性胰腺炎患者检出率、准确率均明显高于A组与B组,三组患者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对于早期急性胰腺炎患者给予血清淀粉和尿淀粉联合检测其准确率高,检出率明显高于单纯给予血清淀粉检测与尿淀粉检测。

  • 标签: 血清淀粉酶 尿淀粉酶 联合检测 早期急性胰腺炎
  • 简介:选择可疑为急性胰腺炎患者50例,其中临床确诊有39例,分别用比浊法、碘-淀粉比色法进行血清脂肪、淀粉二种方法联合检测,结果39例患者中,脂肪和淀粉阳性率分别为92.3%、69.2%。观察39例确诊病例,8h内抽血检测脂肪、淀粉,二者都升高;12-24h内,血清淀粉达高峰,是参考值的3倍,脂肪继续升高;48h后,淀粉开始下降,脂肪达高峰,大于参考值3倍以上;第3天,淀粉降至正常,脂肪仍高于正常值上限;第6、8天,淀粉雏持正常水平,脂肪开始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值上限;第10天后,脂肪降至正常。揭示急性胰腺炎时,血清淀粉增高时间较短,易漏诊,脂肪升高可持续10天,对诊断急性胰腺炎有较高特异性,将脂肪、淀粉二者联合检测有助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和预后的判断。

  • 标签: 脂肪酶 淀粉酶 胰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肺炎患儿血清乳酸脱氢(LDH)及同工(LD1~LD5)的检测在心、肝受累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院从2010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06例急性支气管肺炎患儿,分为重症组(有合并症)和轻症组(无合并症),分别49例、57例,选择常规体检的正常婴幼儿25例为对照组,检测各组LDH、LD1~LD5。结果重症组49例,,各48重症组的LDH、LD1、LD1/LD2、LD5、CK、CK-MB、AST、ALT均大于轻症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症组的LDH、AST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急性支气管肺炎的婴幼儿中检测同工含量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心肌受累及肝脏受累。

  • 标签: 婴幼儿 急性支气管肺炎 血清乳酸脱氢酶同工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