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采用回顾性分析的实验方法对狂犬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研究分析预防对策。方法 实验对象选自于本市狂犬医疗收治机构在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接收的狂犬病患者共计22人,对他们的临床治疗病历资料进行研究。考察并分析狂犬病患者表现出的临床特点、对治疗措施进行研究并分析预防对策。结果 对患有狂犬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可知,狂犬病患者中年龄主要集中在15岁至50岁之间(P<0.05);而统计性别时发现,有男性患者16人,有女性患者6人,人数之间的数据差异显著且P<0.05;另外在春夏季节狂犬的发病人数相对秋冬季节来说也是具有显著差异的(P<0.05),除此之外病患的学历偏低的时候也很很容易引发狂犬,要加强这类人群的预防工作;根据被咬伤病患的主要情况分析并提出预防对策,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以加强犬类的安全管理,并在受伤后及时接种狂犬疫苗,除此之外目前还并未有更好的针对性治疗措施。结论 分析狂犬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特点,发现最有效还是以预防为主,并且在被咬伤后一定要及时接种狂犬疫苗,同时积极进行狂犬的健康宣讲,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更加正规的饲养犬类并做好监管工作。

  • 标签: 狂犬病 特点 预防对策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粪移植(FMT)对非肥胖糖尿(NOD)小鼠发生1型糖尿(T1DM)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8~9周龄的雌性NOD小鼠72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6)和FMT组(n=36)。FMT组移植C57BL/6鼠的粪,对照组移植自身粪,隔日1次,共5次。比较两组小鼠的胰岛炎评分和T1DM发病率;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评估NOD小鼠粪组成;实时定量PCR检测肠屏障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肠-胰腺免疫轴中调节性T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Th)-1及Th17的比例;通过氨基酸代谢组学检测血清中氨基酸的水平。结果26周龄时FMT组的T1DM发病率为40.9%(9/22),低于对照组的72.7%(13/22)(P=0.034)。FMT促进了肠道中有益菌,如Lactobacillus、Clostridium_sp_ND2、Candidatus_Arthromitus和Clostridiaceae_1的定植。与对照组相比,FMT组肠屏障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上调[黏蛋白(Muc)-1:0.93±0.29比2.97±0.79,P=0.036;Muc2:0.72±0.39比10.70±3.54,P=0.019;Muc3:1.79±0.69比10.97±2.78,P=0.009;Muc4:1.01±0.23比2.42±0.49,P=0.029;封闭蛋白(Ocln):0.96±0.08比1.81±0.36,P=0.045;闭合蛋白(Cldn)-1∶0.94±0.17比2.20±0.43,P=0.022]。与对照组相比,FMT组肠系膜淋巴结、胰腺淋巴结、派伊尔结中Treg比例增加[(6.10±0.49)%比(7.54±0.27)%,P=0.020;(5.28±0.39)%比(6.42±0.34)%,P=0.048;(6.78±0.42)%比(7.88±0.13)%,P=0.029];Th1比例减少[(1.02±0.06)%比(0.83±0.06)%,P=0.040;(0.82±0.10)%比(0.56±0.05)%,P=0.038;(1.28±0.12)比(0.85±0.07),P=0.012],Th17比例减少[(0.40±0.01)%比(0.30±0.02)%,P=0.004;(0.40±0.02)%比(0.31±0.02)%,P=0.008;(0.51±0.06)比(0.36±0.02),P=0.027)]。与对照组相比,FMT组小鼠血清中亮氨酸[(92.86±7.32)比(91.87±12.62)μmol/L,P=0.027)]、缬氨酸[(162.74±15.97)比(155.89±25.70)μmol/L,P=0.046)]、异亮氨酸[(75.65±5.59)比(73.61±9.67)μmol/L,P=0.048)]含量减少。结论FMT可减轻NOD小鼠的胰岛炎并减缓T1DM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重塑NOD小鼠肠道群并改善肠屏障功能、影响肠-胰腺免疫轴的免疫反应、同时纠正胰岛炎期NOD小鼠的氨基酸代谢紊乱、减少支链氨基酸的蓄积有关。

  • 标签: 糖尿病,1型 粪菌移植 肠道菌群 NOD小鼠 实验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艾滋相关性卡氏肺孢子肺炎与非艾滋相关性卡氏肺孢子肺炎的临床特征及辅助检查,以提高临床医师诊疗水平。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7月在某三甲医院确诊的卡氏肺孢子肺炎17例,按照不同基础疾病将病例分为艾滋组(7例)与非艾滋组(10例),比较两组病例的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原学以及胸部CT影像学资料,并对各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艾滋组病例平均年龄为37.7岁,且均为男性,非艾滋组病例平均年龄为46.9岁,男性占70.0%。卡氏肺孢子肺炎感染时出现咳嗽、胸闷、喘憋的临床表现在艾滋组均有发生,但在非艾滋感染组有7例发生;非艾滋组中病例均有发热,艾滋组4例发热。8例病例通过纤维支气管镜行肺泡灌洗液检查查到卡氏肺孢子,2例经宏基因二代测序确诊。结论艾滋合并卡氏肺孢子肺炎的病例均具有典型的肺部影像学特征及重症肺炎的临床表现;非艾滋感染卡氏肺孢子肺炎病例多数合并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或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与疾病的严重程度不相符,因此临床医生应关注这类患者并及时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确诊。

  • 标签: 艾滋病 卡氏肺孢子菌肺炎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微血管并发症(DMC)患者的肠道群特征。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11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T2DM)患者。收集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肌酐(CRE)、胰岛素的使用情况等指标,以及拟杆菌属、普雷沃属、双歧杆菌属等肠道群含量。依据是否合并微血管并发症将患者分为糖尿微血管并发症(DMC)组和单纯糖尿(DM)组。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或χ²检验对两组间各指标及肠道群含量进行比较。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肠道群与各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DMC患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患者79例。其中,DMC组47例,DM组32例。与DM组相比,DMC组的拟杆菌属含量增加,普雷沃属、双歧杆菌属含量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随着拟杆菌属含量的增加,DMC患病率增加(OR=1.053,95%CI 1.016~1.091,P=0.005),在校正年龄、性别、吸烟史、收缩压、舒张压、BMI、HbA1c、血脂、肝酶、CRE、胰岛素的使用情况等混杂因素后,拟杆菌属仍为DMC的危险因素(OR=1.085,95%CI 1.023~1.151,P=0.007);随着普雷沃属含量的增加,DMC患病率下降(OR=0.843,95%CI 0.737~0.965,P=0.013),在校正以上混杂因素后,普雷沃属仍为DMC的保护因素(OR=0.822,95%CI 0.681~0.993,P=0.042)。结论DMC患者肠道中存在群紊乱,随着拟杆菌属和普雷沃属含量的增加,DMC患病率分别出现增加和下降的不同结果,拟杆菌属为DMC的危险因素,普雷沃属为DMC的保护因素。

  • 标签: 糖尿病,2型 肠道菌群 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 拟杆菌属 普雷沃菌属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布鲁病患者采用抗菌药物不同联合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本院2019年9月到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布鲁病患者,共80例,按照患者就诊的先后顺序对其进行分组,分别先就诊的40例为甲组采用利福平以及多西环素二联疗法进行治疗,后就诊的40例为乙组则是在前者基础上加用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进行治疗,比较对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乙组高于甲组(P<0.05);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不存在差异(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对布鲁病患者采用多西环素、左氧氟沙星以及利福平联合方案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更为理想,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防止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布鲁菌病 多西环素 左氧氟沙星 利福平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滋合并肺孢子肺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3月到2022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艾滋合并肺孢子肺炎患者(10例)的相关临床资料,统计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具体诊治方法,并对患者临床相关资料进行系统性分析。结果:其中患者在临床的主要临床症状均为发热,具体研究可知,8例患者合并咳嗽,7例患者合并气促,2例患者合并双肺湿罗音。在临床治疗期间,采用复方磺胺甲噁唑联以及糖皮质激素进行联合治疗,统计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可知:8例患者出现临床症状好转,其中2例患者家中转院。结论:患者在患有艾滋合并肺孢子肺炎后,基本临床症状为发热、咳嗽、气促等,因此临床在检验过程中应对患者的病理学指标以及临床症状进行系统性分析,进而为患者制定有效的临床治疗措施,采用复方磺胺甲噁唑联以及糖皮质激素进行联合治疗,帮助患者改善临床症状,对大多数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艾滋病 肺孢子菌肺炎 临床特点 诊治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医院多重耐药预防控制中采用信息化监测新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本院检出多重耐药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接受信息化监测新模式,选择未接受信息化监测新模式的60例多重耐药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电话告知和信息化提醒的多重耐药感染患者的医嘱开具及时率。结果:观察组多重耐药感染患者的医嘱开具及时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医院多重耐药预防控制中,通过采用信息化监测新模式取得了比较确切的效果,提高多重耐药感染患者的医嘱开具及时率,值得推荐。

  • 标签: 信息化监测 医院 多重耐药菌 预防控制
  • 简介:摘要尼帕病毒(NVD)是一种新发现的人兽共患病,致死率达40%~75%,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畜牧业的发展,已成为近20多年来国际高度关注的新发传染病之一。尼帕病毒(NiV)是NVD病原体,其自然宿主是狐蝠科的果蝠。NiV可致人和动物感染,临床谱广泛,包括无症状感染、急性呼吸道感染、致命性脑炎甚至死亡。NiV自1999年首次在马来西亚被发现以来,主要在东南亚和南亚地区流行。NiV主要通过蝙蝠-猪-人、被污染的食物传播给人类造成人际传播。目前,尚无NVD特异性治疗药物和疫苗。我国目前没有NVD病例报道,但我国与NVD主要流行国家经济贸易及人员往来频繁,并且已在我国相关蝙蝠体内也检测到了NiV抗体,我国存在NVD输入与本地流行潜在风险。本文围绕NVD病原学、流行学、临床表现和实验室诊断等预防控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综述,帮助相关工作人员较为全面和系统地了解NVD。

  • 标签: 尼帕病毒 尼帕病毒病 果蝠 流行病学 暴发 实验室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社会经济体系宏观调控的背景下,农村的经济结构也在同步转型。当前,为了提高农户收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许多农户开展了规模化的养鸡工作,但是,在养鸡过程中,尤其在秋季昼夜温差较大时,鸡群很容易爆发各类鸡,导致鸡群难以健康生长。因此,养殖户还需针对秋季常发的各类鸡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和治疗,提高鸡群的健康水平,降低鸡发生率。

  • 标签: 秋季常发鸡病 预防措施 治疗措施
  • 简介:摘要:结合目前我国艾滋流行形势现状,艾滋病毒职业暴露的防护工作已成为各级医疗机构广泛关注和重视的一大问题。医务人员、警务人员接触艾滋病毒(HIV)的机会较大,发生职业暴露的风险较大,因此需要充分掌握艾滋的特点,了解职业暴露原因,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范,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基于此,本文对艾滋职业暴露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

  • 标签: 艾滋病 职业暴露 原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羊肉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人民主要食用肉类之一。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加之对于羊肉营养价值认可度的提升,羊肉消费呈刚性增长,使得羊养殖规模越来越大。但对于养殖户来说,要想实现羊养殖的高产增收,必须采用更先进的养殖技术,并加强对羊常见的有效预防。本文就简单分析了羊养殖技术,并探讨了常见的疾病及预防方法,仅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 标签: 羊养殖技术 常见病 预防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规模化养殖的发展,羊养殖的数量不断增加,羊养殖工作的经济价值也持续提升。为确保羊群的健康状况与养殖收益,需要重点关注养殖技术选择、应用的合理性,促进羊养殖技术的提升。同时,还要注意养殖中的疾病预防工作,做好常见预防,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基于此,本文对于羊养殖技术及常见预防措施展开探讨。

  • 标签: 羊养殖技术 常见病预防措施 养殖研究
  • 简介:摘要:随着规模化养殖的发展,羊养殖的数量不断增加,羊养殖工作的经济价值也持续提升。为确保羊群的健康状况与养殖收益,需要重点关注养殖技术选择、应用的合理性,促进羊养殖技术的提升。同时,还要注意养殖中的疾病预防工作,做好常见预防,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基于此,本文对于羊养殖技术及常见预防措施展开探讨。

  • 标签: 羊养殖技术 常见病预防措施 养殖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三降散对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猪链球菌预防与治疗效果。方法随机从某地养猪场中挑选50头出现猪链球菌的病猪作为研究对象,专业性诊断患病猪。根据治疗方法不同,把患病猪分为两组,分别是1组(n=25)和2组(n=25),1组采用百康王治疗,2组采用海天298治疗,对两组患病猪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1组患病猪治疗有效率为92.00%,2组患病猪治疗有效率为80.00%,1组患病猪治疗有效率要高于2组(p

  • 标签: 猪链球菌病 疾病预防 疾病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