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大针茅(Stipagrandis)草原是内蒙古典型草原重要组成部分,对畜牧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野外实地测定,结合室内分析,对不同草地利用方式下大针茅草原建群植物大针茅的功能性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植株高度(H)、叶片长度(LL)、叶面积(LA)、叶片碳含量(LCC)、叶片氮含量(LNC)等5个功能性状指标在不同利用方式下的差异及其相关性,旨在探讨大针茅功能性状对利用方式的响应。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放牧(G)与刈割(M)显著降低了大针茅的植株高度(H)(P〈0.05)和叶片碳含量(LCC)(P〈0.05);放牧(G)降低了大针茅的叶片面积(LA)(P〈0.05),增加了大针茅的叶片氮含量(LNC)(P〈0.05),导致大针茅叶片小型化及叶片氮素富集。并且,放牧(G)与刈割(M)使得大针茅叶片长度(LL)与叶片面积(LA)间的显著强正相关性(P〈0.05)变得不显著正相关或负相关(P〉0.05)。

  • 标签: 大针茅草原 建群植物 功能性状
  • 简介:高寒鲤体色为青灰色,全鳞,体纺缍形、二龄鱼的体长/体高比值为2.55,体长/头长比值为3.3,尾柄长/尾柄高比值为0.91,空壳重/体重的指数为87.3%,食肉率为66.2%.生长快,产量比黑龙江野鲤高50%以上。抗寒能力较强,自然越冬成活率:一、二龄鱼都在95%以上,是三北地区养殖的优良鲤鱼品种。

  • 标签: 高寒鲤 形态学 生长 抗寒
  • 简介:采用静水压休克法人工诱导鲶鱼受精卵,使三倍体出现率达100%,其主要形态性状同二倍体鲶鱼比较研究表明,三倍体鲶鱼具有体形大,相对体高及丰满度均较高,体长差异不明显,外部形态及摄食仍保留着二倍体鲶鱼的特征,但比二倍体鲶鱼增长快,在池塘养殖90天后,体重比二倍体鲶鱼平均增加39.71%。试验证明三倍体鲶鱼是具有养殖生产前景和推广价值的新对象。

  • 标签: 鲶鱼 三倍体 形态特状 生长 静水压休克法 人工诱导
  • 简介: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坐落于草木葱茏、风景秀异的北京西山山麓,2017年7月27日上午,笔者在这里拜访了孙敬三研究员。孙敬三老师1957年考入北京大学生物学系,从事生物学学习和植物研究至今已历整整六十年。2008年,孙敬三老师应邀担任第二届植物名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由此和出任审定委员的数十位植物界同人展开了《植物名词》第二版的审定工作。

  • 标签: 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植物学 研究员 与时俱进 名词
  • 简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能力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新的教学思路、方法和理念做支撑。文章以环境设计专业《园林植物》课程为例,在分析行业市场对学生能力要求的基础上,提出新的更为“实用”的、体现出差异化原则的教学内容框架、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并重点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研究了“图——景”对照转换训练法、现场指导法、依托互联网自主学习、案例学习法及实战演练法在该课程中的应用,旨在为进一步教学改革研究和教学改革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 标签: 应用型人才 环境设计 园林植物学 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有显隐性之分,因此,它们对控制的生物性状也就有显隐性之分。如何判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是生物考试的重点和难点。然而学生往往不懂得如何判断,往往较容易失分。因此,教会学生判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借助遗传图解可以帮助学生准确而迅速地解题。

  • 标签: 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雷林初级中学 524348
  • 简介:研究了苜蓿霜霉病对苜蓿生理及生物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苜蓿霜霉病明显影响苜蓿的生理和生物性状,感染苜蓿霜霉病的苜蓿植株与健康植株相比,其株高下降(10.40%~36.50%)、鲜重下降(18.61~64.55%)、分枝数下降(4.92%~36.87%)、生殖枝数下降(17.90%~86.15%)、花序数下降(17.75%~87.50%)、水分含量下降(7.48%~43.02%)、叶绿素含量下降(28.42%~68.63%).

  • 标签: 苜蓿 霜霉病 生长
  • 简介:摘要园林以及植物对于我国城市发展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下面我们先是通过对我国园林相关的植物生态的概念和基本内容及其在园林植物配置当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接着就园林植物配置当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植物生态的具体应用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如有不足之处,还请多多指正。

  • 标签: 植物生态学 植物配置 园林
  • 简介:摘要:新形势下,我国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但环境问题的日渐凸显为人们亮起了红灯,严重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面对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各领域工作人员应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运用更加先进的工作手段,让生态环境保护理念能贯彻到社会各个角落,这样才能有效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人们的生活环境才能更加优质、健康。其中,各种植物的运用对于环保工作而言极为重要,工作人员需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变化情况和各类植物的习性针对性进行植物配植,以便植物能在最为适宜的环境中健康生长,进一步推进环保工作进程。

  • 标签: 植物生态学 园林植物配置 应用
  • 简介:本文分析了目前高等教育形势及农科院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教学经验,提出了改进《园艺植物栽培》教学的方法。

  • 标签: 园艺植物栽培学 教学方法 探索
  • 简介:摘要天然产物,特别是来自植物的天然产物,一直是合成生物的研究热点。通过合成生物的思路与技术,在微生物细胞中快速高效地获得珍稀植物的活性成分,不仅大大降低了天然药物的生产成本,也为保护珍稀植物资源、药用植物开发、药物开发提供了新的途径。鉴于此,文章对植物天然产物合成生物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植物天然产物 合成生物学 微生物细胞工厂
  • 简介:本文报道哲罗鱼的分类性状和生长、食性、生殖等生态资料。

  • 标签: 哲罗鱼 性状 生态学
  • 简介:案例概述本节新课属于概念教学内容,采用PAD教学很好地避免了常规教学的枯燥和抽象。学生课前用PAD收集与自己切身相关的性状表现,对性状有一个真切实际的体会。在课堂教学中,在呈现出性状的概念后让学生利用《人脸整容师》游戏充分体会性状的具体体现和性状表现的多样性。通过这一活动自己总结归纳“相对性状”的概念,以提高归纳能力。接下来通过练习巩固“相对性状”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亲子间的相似性得出“遗传”概念,亲子间不相似性得出“变异”概念。

  • 标签: 性状表现 生物性状
  • 简介:在桑园管理措施一致的前提下,通过对栽植密度为600株/667m^2,留条7500~8000条/667m^2,中干拳式树形,基础生长势中等的育2号、育151号、油桑、桐乡青、南一号、实钴11—6、湖桑32号等7个桑树品种生物性状及经济性状的对比调查,结果认为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是油桑、育2号、实钴11—6、桐乡青4个桑树品种。

  • 标签: 桑树品种 生物性状 经济性状
  • 简介:植物保护是一门实践技能很强的应用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应用性、操作性。如何把这门枯燥、生硬的专业课上得生动有趣,让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而且记得牢,理得透,用得活,教师进行趣味性教学显得十分重要。可以采取以下做法:

  • 标签: 趣味性教学 植物保护学 应用学科 实践技能 操作性 专业课
  • 简介:对重楼属植物的分类研究进行了综述。重楼属的分类主要从5个方面进行研究:根据传统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根据植物体的显微特征,根据植物中的特征性化学成分进行分类,针对植物中细胞的DNA进行分类,进行重楼属植物的分类的亲缘关系的研究。通过各种手段对重楼属植物进行分类亲缘关系的研究探讨,有助于从不同角度对重楼属植物的分类亲缘关系进行探讨,为明确重楼属植物的分类亲缘关系奠定了理论基础。

  • 标签: 重楼 形态特征 显微特征 化学成分 DNA
  • 简介:园艺植物栽培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性很强的学科,要求从事本学科的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才能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达到高效优质的目的。从2004年开始,我校园艺专业按照学校制定的工作计划及有关教学改革的要求,在明确实践教学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实践教学改革 园艺植物 栽培学 专业素质 园艺专业 教学地位
  • 简介:在小学自然实践中,如何体现陶行知先生“教、、做合一”的教育思想,是许多自然教师探讨的课题之一。实践使我认识到:自然课在研究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的同时,要将动手做的任务落到实处,并在做的过程中,理解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植物怎样繁殖》这一课的教学,我是这样指导学生动手做的。1.调整单元进度为了结合农时和生产实际,便于学生将植物繁殖的知识

  • 标签: 马铃薯 营养繁殖 植物繁殖 种子繁殖 教育思想 动手做
  • 简介:为了加强专业教育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植物病原真菌》课程教学从以下五个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1)专业思想的培养与教育;(2)教学内容的拓展与更新;(3)多媒体教学的应用;(4)加强实验和实践教学;(5)科研水平与教师素质的提高。

  • 标签: 真菌学 教学优化 专业教育 《植物病原真菌学》 专业思想 教学内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选蛋白(SNX)17通过激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影响胰腺癌细胞侵袭、增殖和迁移能力。方法采集3例人胰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样本,自2021年1月至2021年3月收集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肝胆外科,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检测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SNX17的表达量。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技术检测胰腺癌细胞系中SNX17的相对表达量;用空siRNA以及两种敲低SNX17的小干扰RNA(siRNA)分别转染上述细胞,分组为NC组、SNX17-si1组和SNX17-si2组。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平板克隆实验检测胰腺癌细胞的增殖能力,Transwell及划痕实验检测胰腺癌细胞迁移能力。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在SNX17敲低的癌细胞中EGFR以及细胞外调节激酶(ERK)的相对表达量差异。最后在胰腺癌细胞中共转染siRNA以及EGFR的过表达质粒进行功能回复实验(分组为NC组、SNX17-si1组、EFGR-overexpression+SNX17-si1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癌组织中SNX17相对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5.750±1.323,t=4.345,P<0.05),差异有统计意义。RT-qPCR发现在胰腺癌细胞系中,人胰腺癌细胞-2(MIA PaCa-2,19.240±2.048、t=8.844,P<0.05)和人胰腺癌细胞-1(PANC-1,5.796±1.256,t=3.712,P<0.05)细胞中SNX17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胰腺癌细胞系,差异有统计意义。CCK-8实验技术结果显示,SNX17-si1组、SNX17-si2组低于NC组吸光度值(0.707±0.059比0.346±0.075比1.109±0.052比0.602±0.047,t=12.060、4.642、21.440、12.750,P<0.01),差异有统计意义。平板克隆结果显示转染组细胞集落数减少。划痕实验结果显示敲低SNX17降低细胞的侵袭能力。Transwell迁移实验结果显示,SNX17-si1组、SNX17-si2组单位视野穿过的细胞数低于NC组[(666.300±14.400)个比(574.300±10.800)个比(129.300±4.300)个比(93.700±3.100)个,t=46.260、53.220、29.850、15.450,P<0.01],差异有统计意义。而侵袭实验结果表示,SNX17-si1组、SNX17-si2组单位视野穿过的细胞数低于NC组[(137.5±20.1)个比(100.8±17.4)个比(324.5±7.9)个比(289.8±10.2)个,t=6.836、5.807、41.020、28.430,P<0.01],差异有统计意义。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SNX17-si1组与SNX17-si2组EGFR的相对表达量低于NC组(0.477±0.032比0.278±0.042比0.853±0.053比0.826±0.050,t=14.920、6.640、16.130、16.430,P<0.01),差异有统计意义。在回复实验中,CCK-8、Transwell实验及划痕实验证明共转染EGFR-overexpression+SNX17-si1逆转敲低SNX17所导致的胰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降低。最后用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共转染组比较单独转染SNX17-si1的组别,EGFR的相对表达量分别增高(0.712±0.010、t=70.220,P<0.05;1.002±0.027、t=37.580,P<0.05),差异均有统计意义。结论SNX17通过影响EGFR促进胰腺癌细胞MIA PaCa-2和PANC-1的增殖、侵袭、迁移能力。

  • 标签: 胰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增殖 侵袭 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