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高原反应患者的护理干预进行研讨。方法:选择我院接诊的150例急性高原反应患者作为本组研究对象,利用随机分配法,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75例,采取药物与吸氧等治疗方法,在密切观察病情发展的同时,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而研究组采取综合护理模式干预,对组间患者症状改善情况与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综合护理模式干预下研究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统计学价值存在(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98.67%)显著高于对照组(90.67%),统计学价值存在(P<0.05)。结论:综合护理模式的合理应用有助于急性高原反应患者缩短症状改善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因此建议临床广泛推行。

  • 标签: 急性高原反应 综合护理 症状改善情况 满意度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多种西药联合用药引发的不良反应,并分析临床用药指导的合理性与实际效果。 方法 选择 2017 年 5 月至2019 年 5 月于我院接受诊疗且采取多种西药联合治疗的患者40例,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n=20,在临床药剂师的指导下用药)与对照组(n=20,未采取用药干预措施)。统计两组用药不合理事件的发生情况,同时对两组不良反应的主要类型与发生率进行总结,计算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费用及药占比。 结果 不合理用药情况主要包括用法不当、用量不当、配伍不当等,研究组处方中药物应用不合理事件发生率为 5.00%(1/20),较对照组的 15.00%(3/20)显著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西药 联合用药 不良反应 临床药师 指导用药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反应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并分析本中心诊断为反应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等。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反应性关节炎患者18例,青年患者为主,男女比例2:1。18例患者起病前均有前驱感染症状,下肢关节炎为最常见表现,其中以膝关节受累最多,超过半数患者伴有发热,部分患者有关节外损害表现。C反应蛋白、血沉等炎症指标显著增高。结论 对于以下肢非对称性寡关节炎表现为主的青年男性患者,结合前驱的感染史,在排除其他关节炎后,需考虑反应性关节炎诊断。

  • 标签: [] 反应性关节炎  HLA-B27
  • 简介:摘要:想要知道急性输血反应的因素有些困难,毕竟各种输血反应并不是相同的反应,即使是同样的输血反应,其导致反应的因素也可能不尽相同,引起同样输血反应的原因可能是病毒感染,也可能是溶血性反应。一旦患者在输血过程中发生急性反应,就需要医护人员及时了解情况,并且根据反应,找到相关的急性输血反应原因,认真研讨其反应的病因和病理学,并且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对患者进行保护,尽量不让受到二次伤害,这样的研究与分析,也可以在客观上给临床医学提供更多的经验教训。

  • 标签: 急性输血反应 发生原因 相应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抗肿瘤药物沙利度胺,顺铂,多柔比星,紫杉醇等药物的ADR报告,总结ADR的发生特征。方法:对84例ADR报告进行分析。结果:报告中,男33例(39.29%),女51例(60.71%),比例为1∶1.55;年龄11~93岁,多发于41~70岁(80.36%)。引发ADR次数最多的依次为顺铂、紫杉醇、多柔比星,ADR的发生集中在消化、造血系统上,达到了76例(56.29%)。结论:在临床上,应加强对ADR的监测,并重视对典型症状的观察,争取提高预防效果,确保病人用药的安全性。

  • 标签: 抗肿瘤药物 药品不良反应 用药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科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的状况与危害,从而促进儿科用药的安全化与合理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儿科2021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56 例患儿临床用药不良反应的资料。结果56例发生不良反应的患儿中,年龄在1个月--1岁之间的患儿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最高,然而随着患儿年龄的增长,用药产生不良反应的情况也不断减少。在儿科用药中有六类药物可引起患儿不良反应。不同的给药途径可影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有85.5%患儿静脉给药发生不良反应,明显高于其他途径。结论上述诸多因素均可导致不良反应发生,应规范儿科用药,完善用药控制体系,注重检测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减少儿科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儿科用药 不良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2年1月期间本院收到临床上报的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112份,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112份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中,男性61份,女性51份;在不同年龄段中以60岁以上年龄段最多,达到42份;涉及患者原有疾病中以呼吸系统疾病最多54.46%;发生不良反应抗菌药物种类以头孢菌素类最多58.04%;受累系统以皮肤及附件损伤最多61.61%,比如,皮疹、瘙痒及皮炎等;造成不良反应最多的给药方式为静脉给药96.43%(108/112);所有不良反应涉及患者在停药后经对症处理均获得明显好转或痊愈。结论:本次研究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涉及患者以男性为主,60岁以上患者最多,多因呼吸系统系统疾病以及应用头孢菌素发生不良反应,以皮肤及附件受累最多,停药后经对症处理后均获得好转或痊愈。

  • 标签: 抗菌药物 药物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通过对某医院收治的多痊服用抗感染药物有临床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分析,探讨抗感染药物临床不良反应的具体情况。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即在临床运用抗感染期间,用药途径、用药类型、年龄、性别等因素是用药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临床在用药期间需要加强监督管理,并对不良反应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 标签: 抗感染药物 药品反应 不良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献血不良反应信息共享在预防重复献血者再次发生献血不良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对2010年至2016年重复献血者再次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在实现信息共享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呈逐年降低趋势。结论应该利用血液管理信息系统技术,共享献血不良反应信息,有助于预防重复献血者再次发生献血不良反应,从而提高献血服务工作质量,稳定固定献血者队伍。

  • 标签: 献血不良反应 信息共享 预防再次发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生化检验应用反应曲线的效果及价值。方法择取2017年9月-2018年8月期间在我院进行生化检验的患者共117例,以其入院时间为依据分为对照组58例与观察组59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生化检验和结果分析,观察组患者基于对照组方案实施反应曲线,比较两组患者检验时间,检验结果准确率及误诊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检验时间(2.83±1.15)h显著少于对照组(24.32±1.68)h,观察组检验准确率96.61%显著高于对照组82.76%,误诊率3.39%显著低于对照组17.24%,组间数据经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应曲线在临床生化检验中的应用可有效缩短检验时间,提升检验质量,因此该种方法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反应曲线 临床生化检验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的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0例中药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选自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分析不同年龄性别分布情况、用药途径情况、临床表现和累及系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结果本组探究中,≥60岁患者最多,占比34.00%(34/100);静脉注射给药途径占比最多(83.00%);主要累及皮肤、附件,占比41.00(41/100),临床表现包括红肿、药疹、皮炎及斑丘疹等。结论临床应高度重视中药的不良反应,合理应用中药、慎重选择中药来治疗患者,对中药不良反应信息流通加强重视,从而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中药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综述替硝唑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参阅国内近年来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归纳和综合。结果:替硝唑有1/3的病例出现不良反应。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系统,其发生率约为25%。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较为常见,其发生率约为17.48%。过敏反应约占1.46%,较常见才为瘙痒,此外,心血管系统,造血系统,呼吸系统也有不良反应的个案报道。结论:替硝唑的不良反应可涉及到全身各个系统,应用时应注意观察,对症处理。

  • 标签: 替硝唑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药物发生过敏反应的应急护理体会,使护理人员的救护意识得到提高,从而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损伤。方法从大连机场急救中心2013年门诊部输液病人中,选取发生药物过敏反应的9例患者,密切关注病人的临床变化。结果发生药物过敏反应的原因有多种,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要提高警惕,掌握病人的病情变化,随时做好应急护理工作。结论做好药物过敏反应的应急护理工作非常重要。

  • 标签: 药物过敏 应急护理 体会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0-0057-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