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显微镜下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和巩膜外加压手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选择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住院的合并白内障的RRD患者17例(17眼)。患者均在显微镜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和巩膜外加压手术,术后随访观察视网膜的解剖复位、视力、并发症等情况,随访时间为(15.2±3.6)个月。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预设术后屈光度与术后实测屈光度的比较行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结果:所有术眼的视网膜裂孔在显微镜下清晰可见,视网膜压嵴位置良好,裂孔封闭,视网膜均解剖复位,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Z=3.825,P<0.001)。预设屈光度与术后实测屈光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519,P=0.13)。术后I到II级角膜内皮水肿2眼,一过性高眼压2眼,轻中度前房纤维蛋白渗出2眼,不同程度后囊膜混浊4眼,黄斑前膜1眼,未出现视网膜下液引流和玻璃体腔感染、眼底出血等并发症。结论:显微镜下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和巩膜外加压手术能安全有效治疗合并白内障的RRD。

  • 标签: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白内障 超声乳化吸除术 巩膜外加压术 手术显微镜
  • 简介:摘要:在我国铁路行业的快速发展背景下,需要重视高速铁路的安全运营的管理工作。针对联调试工作开展的重要性,需要对其方法与关键环节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对高速铁路试工作的特点集合实际的作业情况进行阐述,从而在多个层面进行优化,以此保障我国高速铁路试安全,为高速铁路领域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 标签: 高速铁路 联调联试方法 关键环节
  • 简介:【摘 要】抗菌药物指的是具备抑菌活性或杀菌的药物,此药物是可供机体全身应用的磺胺类、各抗生素以及其它抗菌药物(抗结核药物、喹诺酮类、呋喃类、抗真菌类等),常见的给药方式有口服给药、肌肉注射给药、静脉注射给药、静脉滴注给药等,现已在临床中得到广泛使用,通常情况下,抗菌药物的给药方案是参考药效学的一些参数来制定的。随着抗菌药物新品种的持续研发以及不断掌握对其作用机理,同时对其时间生物学、时间药理学的深入分析,促进传统给药方案得到了一定的改进,并已于临床所使用。

  • 标签: 抗菌药物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通过不合理用药病例,分析基层卫生服务站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原因,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措施,促进基层社区抗菌药物合理规范化的应用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 针对2021年6月-2021年10月社区服务站处方医嘱审核中抗生素处方不合理用药的分析。结果:基层卫生服务站抗菌药物用药不合理原因主要有抗生素用药方案不合理、无使用抗生素指征、抗生素遴选药品不适宜等。结论:不断规范基层医疗社区对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降低不良反应和耐药菌的产生。

  • 标签: 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 用药案列分析 整改措施
  • 简介:摘 要:随着冀中电网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的不断深入,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得到广泛应用,对测试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继电保护人员对微机型继电保护测试方法不统一、操作不规范、参数设置不恰当,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误差较大,针对华油冀中电网的微机型保护装置和昂立继电保护测试仪介绍纵电流差动保护的测试方法和试验流程,统一、规范继电保护试验,提高继电保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运维水平。

  • 标签: 光纤纵差保护原理 保护设置 试验接线 整组试验 页面设置 结果记录
  • 简介:摘要:近年来,在我国高速发展下,推动了我国各方面的进步。目前,在风电行业,风力涡轮机备件是日常维护和修理、安全运行以及风电场发电厂效率提升的重要抓手。在材料改进和创新以及区域物资集约管控的背景下,风电场的传统备件管理模型无法满足当前的维修和开发需求,尤其是备件采购周期,供货速度、财务资金压力以及“零库存”之类的要求使传统零件管理问题更加突出,从而实现了对区域的集中控制。电力行业迫切需要管理,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国家能源部门的数据:截至2019年底,连接到国家电网的风能为2.15亿千瓦时。尽管我国的风力发电装机容量正在迅速扩大,但是为了保证风力涡轮机的安全性,除了在经济运营、维修和保养方面投入强大力量外,备件的采购、供应和管理也是风力涡轮机及时消缺、平稳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 标签: 风力发电 联储联备 区域化 管理模式
  • 简介:摘要:随着总装机容量的不断增加,风能服务的市场容量也有所增加。到2016年底,风能市场总容量达到150亿元。除了用于监视、维修和维护的庞大劳动力外,还需要更换大量备件以确保机场的稳定运行。为了确保风电场的稳定运行,主要所有者面临着组建运维团队以及备件的存储和管理的问题。风能备件和组件很复杂,物理备件很昂贵,导致资金被大量占用。尽管我国的风力发电装机容量正在迅速扩大,但是为了保证风力涡轮机的安全性,除了在经济运营、维修和保养方面投入强大力量外,备件的采购、供应和管理也是风力涡轮机及时消缺、平稳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 标签: 风力发电 联储联备 区域化 管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开展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期间我院门急诊每月开具的抗菌药物的处方160张作为研究资料数据,按照时间点的不同将其分为2019年3月-2020年2月的未实施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未实施组)与2020年3月-2021年3月开始实施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实施组),对比医院实施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后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与未实施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前的未实施组相比,实施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后的点评组门诊、急诊的抗菌药物各项使用指标明显改善;实施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后的点评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占比明显降低,以上数据经分析对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的实施能够明显改善抗菌药物使用的基本指标,进而有效的降低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占比;同时可以有效的减少因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而发生的不良事件,具有着积极作用,可进一步推广和普及。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第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药理,同时对于临床的合理应用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在我院接受第代头孢菌素抗菌药物治疗的80例患者,统计其服药方式、使用频度等应用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对成人第代头孢菌素抗菌药物(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和头孢他啶)的用药方法和剂量进行分析。结果:80例患者中口服用药25例(31.25%),针剂用药55例(68.75%),使用频度为12.18%。80例患者中有5例发生了不良反应,占比6.25%。临床上常用的第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主要有种,分别是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和头孢他啶,静脉滴注和肌内注射为成人治疗的主要用药方式,这种药物的药理特性存在一定的相似性。结论:掌握好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药理,对于合理应用这类药物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 药理作用 合理应用
  • 简介:摘要:通信信号系统是保证列车安全运行的重要设备,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通信信号系统试组织实施方案,是保证新建线通信、信号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结合近几年通信信号系统试组织实施管理实践经验,从规章制度体系建立、严抓安全管理、落实关键环节卡控、加强应急处置、提升问题克服质量、健全奖惩机制几方面阐述分析如何实现高速铁路通信信号系统试组织实施标准化管理。

  • 标签: 高速铁路 通信信号系统 联调联试 标准化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第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药理作用及应用的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9年1月本院120例接受第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通过口服第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治疗或注射第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治疗,观察不良反应,分析其应用效果。结果:本组患者有过敏反应、消化系统功能障碍、血液系统不良反应、泌尿功能紊乱及其他不良反应,其中过敏反应占比最高。结论:第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为主,临床应参考其药理作用,以做到合理应用。

  • 标签: 头孢菌素 抗菌药物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随着行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大型高效的碱法是今后碱厂的配置方向和主流,可以为今后高品质产品生产奠定基础,不断满足如光伏、电子碳酸锂等高端客户的市场需求。基于此,本文笔者就碱法纯碱生产进行简要探讨。

  • 标签: 联碱法 节能 纯碱生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亚胺培南联合常用抗菌药物对blaKPC-2型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体外抗菌作用。方法选取乐清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分离的6株非重复的经聚合酶链反应和DNA序列确认的blaKPC-2型CRKP菌株,测量其对常用9种抗菌药物的敏感率,采取棋盘稀释法进行亚胺培南联合8种抗菌药物的药物敏感性试验,计算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并评价联合应用效果;通过绘制体外时间-杀菌曲线评估联合用药的杀菌作用。结果6株blaKPC-2型CRKP菌株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利福平、头孢噻肟等抗菌药物耐药率为100.00%(6/6),对米诺环素、克拉维酸耐药率为66.67%(4/6),对替加环素耐药率为33.33%(2/6);亚胺培南联合替加环素抗菌作用较好,对4株起协同作用、2株起相加作用;以菌株KPN2进行亚胺培南联合替加环素治疗的时间-杀菌曲线显示:菌株KPN2在亚胺培南1/2最低抑菌浓度(MIC)与替加环素1/4 MIC在(t+2)时杀菌率>95%,此作用可维持(t+10)h至(t+12)h,亚胺培南联合替加环素对002杀菌率逐步降低,002生长曲线逐渐上升。结论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显示,亚胺培南联合替加环素对blaKPC-2型CRKP具有较好协同杀菌作用,可供临床治疗blaKPC-2型CRKP感染患者时参考。

  • 标签: 克雷伯菌,肺炎 碳青霉烯类 亚胺培南 抗生素 blaKPC-2型耐药 体外抗菌 替加环素 药敏试验 杀菌曲线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抗菌药处方医嘱点评模式研究在基层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的应用意义。方法:分别在两个时间段内随机抽取150份病例资料对药剂科干预于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比结果显示,两组患者联合用药方面的差异性相对较小,不具有对比意义。此外,对比两组患者的平均用药时间以及用药品种等各项数据均是观察组具有明显优势,P<0.05。在管理前抗菌处方医嘱点评门诊处方评分在建立前一般在83.04分,急诊处方、住院评分均在83.22/70.24分,建立后整体评分明显提升,整体评分平均分别为97.46、98.46、96.68,整体情况明显提升。结论:药剂科干预的有效应用可对医院用药状况进行良好改善,不仅有利于患者时间和用药时间的缩短,而且有利于治疗有效性的提升。

  • 标签: 医院抗菌药物 合理应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第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药理作用及合理应用效果观察。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本院临床发放的1200例头孢菌素类抗菌药为分析对象,将第一代、第二代以及第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使用频度以及总金额进行对比分析,并分析头孢曲松、头孢他啶以及头孢哌酮在不同使用方法的剂量以及用法,分析其药理作用。 结果:第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的使用频度为4.5,低于第二代的6.7,同时高于第一代的2.4;同时在使用方法中,第二代口服用药量最大,占总比例的28.42%,第一代针剂的药物用量最低,占总比例的7.92%。第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中的头孢曲松、头孢他啶以及头孢哌酮的常用治疗方式、用药情况以及药理特性具有一定的差异性,P<0.05。 结论:第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在临床用药中需注意使用剂量以及使用频率,并且需根据不同药物的药理特性进行针对性治疗,以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

  • 标签: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 药理分析 合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第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合理用药措施。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的60例接受第代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的患者纳入研究对象,分析第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药理作用以及合理用药对策。结果 在成人的治疗中,肌内注射及静脉滴注给药较为常见;60例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结论 临床治疗中,要对第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药理作用进行了解和掌握,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 标签: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 药理作用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 对第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用药合理性及药学进行分析。方法:本研究当中共计选择了2020年1月至2021年09月期间于我院当中使用了第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100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参与本次研究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药物的使用频率以及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结果:常用的第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主要有头孢曲松钠、头孢唑肟钠以及头孢哌酮,药物的主要使用方法为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所有患者中共有10例患者发生了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其中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最高,发生率为7%,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的不良反应。结论:当前临床中主要采取静脉滴注的方式使用第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患者所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同时为了更好地提升第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用药合理性必须对各类药物的药理进行严格掌握,确保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 标签: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 用药 合理性 药学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