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为快速表征新型表面活性在农药剂型加工中的主要功能,本研究通过测定几类国产高分子表面活性的临界胶束浓度及该浓度下的表面张力和润湿时间等性能,初步判断其适合作润湿还是分散剂;运用流点法确定了各助剂在多菌灵悬浮中的用量及配比;利用不同助剂类型及不同用量加工了多种50%多菌灵悬浮,并测定了其性能。结果表明:将润湿和分散剂按不同比例混合后,通过测定其流点来确定悬浮中助剂用量的方法是可行的;从对各制剂的性能测试结果可以看出,不管是用流点用量还是5倍流点用量,所选助剂多数可成功加工出合格试样。将性能较好的制剂按照农药登记推荐使用浓度稀释l000倍后,测定其表面张力及在小麦叶片上的接触角和持液量,推断其田间使用情况。结果显示:药液因表面张力过大未能润湿小麦叶片,国产助剂与国外助剂差别不显著,甚至部分国产助剂的性能还优于国外助剂的;制备悬浮时将磺酸盐类与聚羧酸盐类分散剂配合使用效果较好。

  • 标签: 多菌灵 助剂 制剂加工 悬浮剂 性能评价
  • 简介:为改善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品质,促进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针对堆肥产品高pH值的性质,以硫磺和硫酸亚铁两种酸性添加为改良配施于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基质,以添加酸性调理对堆肥温度、pH值、养分含量、EC值、孔隙、C/N为评价指标,以期筛选出适宜园林废弃物堆肥高pH值的最优改良配比。结果表明:1%硫酸亚铁添加量最佳,能显著降低堆肥的pH,利于提高堆肥的腐熟效果,利于堆肥过程的进行,添加1%硫酸亚铁处理的EC值符合绿化用有机基质标准,可直接应用于花木栽培基质。

  • 标签: 酸性添加剂 园林绿化废弃物 堆肥
  • 简介:通过室内利用诱杀型触破式微胶囊对松褐天牛进行毒力试验,得出其毒力回归方程,并确定100倍液为室内最佳持效实验浓度。应用该药剂100倍稀释液,每隔10d打1次药能迅速诱杀飞到诱木上产卵交配的成虫。林间诱木设置间隔50m,1株喷洒诱杀的诱木在林间能迅速诱杀0.785hm2内的松褐天牛成虫;诱木间隔100m,也能较有效地诱杀3.14hm2内的松褐天牛成虫。考虑经济有效性,建议生产上1hm2设置1株诱木,每隔15d喷1次100倍稀释液为宜。

  • 标签: 诱杀型触破式微胶囊剂 松褐天牛 药效试验
  • 简介:近年来,抗生素的滥用,导致的各种危害已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世界卫生组织宣称:人类将面临无有效抗生素可用的“后抗生素时代”。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已经成为中国人养殖的习惯,然而长期使用抗生素又会对畜禽造成严重的危害:第一,动物体内产生耐药性细菌,抑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严重损害动物机体免疫细胞功能,降低动物免疫力和抗病力,甚至造成免疫失败;

  • 标签: 饲料添加剂 养殖业 丁酸梭菌 应用 世界卫生组织 动物机体免疫
  • 简介:基于ITS-5.8srDNA区序列,初步鉴定了浙江大学试验基地稻田土壤的8种常见真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井冈霉素、多菌灵、咪鲜胺和三唑酮4种常用杀菌对这8种土壤真菌的抑菌活性,以及多菌灵与咪鲜胺混用对禾柄锈菌、黑曲霉和长枝木霉3种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8种真菌对咪鲜胺最敏感,EC50值在0.091~3.1mg/L之间;多菌灵的EC50值在0.15~1.8mg/L之间;三唑酮的EC50值在0.57~8.5mg/L之间;井冈霉素的敏感性最低,EC50在12~94mg/L之间。由4种杀菌的SSDs曲线分析结果得出,不同真菌对杀菌敏感性存在显著差异。当多菌灵与咪鲜胺按其EC50值分别以体积比3∶2、1∶1和7∶3混用时,增效系数分别为1.615、1.039和1.042,表现出一定的协同或相加作用。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杀菌对稻田生态系统真菌群落的生态效应及杀菌的科学合理使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 标签: 稻田土壤 真菌 杀菌剂 抑菌活性 物种敏感性分布 增效作用
  • 简介:为了降低断奶仔猪腹泻率,提高断奶仔猪生产性能,从而提高养猪经济效益。试验选择21日龄断奶仔猪104头,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在试验期内分别在日粮中添加0、0.5%、1.0%和1.5%中草药添加,研究中草药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及腹泻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1.0%中草药添加对断奶仔猪的采食量、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及腹泻率的影响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Ⅲ组。说明在日粮中添加适量中草药可以提高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和降低断奶仔猪腹泻率。

  • 标签: 中草药 断奶仔猪 采食量 日增重 饲料转化率 腹泻率
  • 简介:仔猪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主要在肠道进行,肠道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摄取。各种应激尤其是断奶应激对肠道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极大影响。牛磺酸作为饲料添加可以促进肠道对糖、蛋白质和脂类物质的消化吸收,从而达到促生长作用。试验在仔猪饲粮中添加牛磺酸以改善断奶仔猪肠道黏膜,以提高其生产性能,为科研和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 标签: 消化吸收功能 饲料添加剂 生产性能 断奶仔猪 肠道健康 营养物质
  • 简介:报道了新型QoI类杀菌苯噻菌酯(试验代号Y5247)的生物学特性。在含50μg/mL水杨肟酸(SHAM)旁路氧化专化性抑制剂的AEA培养基上,该杀菌抑制水稻纹枯病菌、稻瘟病菌、油菜菌核病菌及草莓灰霉病菌菌丝生长的有效中浓度(EC50)分别为0.004、0.009、0.016和0.023μg/mL;其抑制辣椒炭疽病菌和草莓灰霉病菌孢子萌发的EC50值分别为0.448和0.019μg/mL。苯噻菌酯对防治小麦白粉病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EC50值分别为0.991和1.823μg/mL。其在小麦叶片上内吸输导性差,但具有一定的渗透性、良好的粘着性、耐雨水冲刷和较长的持效期。用有效成分为25μg/mL的苯噻菌酯药液喷雾处理的麦苗,14d后接种小麦白粉病菌,其防效仍达72.48%。

  • 标签: 苯噻菌酯 小麦白粉病菌 内吸输导性 持效期
  • 简介:对25%噻虫嗪水分散粒进行防治大马士革玫瑰蚜虫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噻虫嗪水分散粒8000~12000倍液喷药后1d对大马士革玫瑰蚜虫的防治效果为89.8%~91.74%,喷药后3d防治效果达到97.32%~98.35%,喷药后20d防治效果仍维持在98.48%~99.3%,而且对大马士革玫瑰安全。

  • 标签: 25%噻虫嗪 大马士革玫瑰 蚜虫 药效试验
  • 简介:探讨了Fenton试剂对超高效除草溴嘧草醚(ZJ0777)的降解反应。考察了溴嘧草醚、过氧化氢、硫酸亚铁的初始浓度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溴嘧草醚降解反应的影响,建立了Fenton试剂降解溴嘧草醚的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在溴嘧草醚初始浓度分别为0.12和0.24mmol/L时,达到其降解率90%以上所需的时间分别为32和48h,而在溴嘧草醚为0.48mmol/L时,反应84h只有87%的溴嘧草醚降解;过氧化氢初始浓度在150~300mmol/L范围内,浓度增加有利于降解反应进行;溴嘧草醚降解反应随亚铁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加快(5~20mmol/L),但过高的亚铁离子浓度对降解反应无效。温度在25~45℃范围内,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为75.34kJ/mol。溴嘧草醚的氧化降解符合假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

  • 标签: 溴嘧草醚(ZJ0777) FENTON试剂 高效液相色谱 反应动力学 ZJ0777 HIGH
  • 简介:为了解农药对家蚕的慢性毒性影响,探索建立我国农药对家蚕的慢性毒性试验及评价方法体系,以3种不同类型的代表性杀虫高效氯氟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氟铃脲为代表药剂,针对家蚕进行了给药阶段、给药剂量及评价指标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慢性毒性试验中的给药阶段以2~3龄期为宜;给药剂量可为其急性毒性96h-LC50值的1/50、1/100、1/200、1/400和1/800;主要评价指标应为结茧率。

  • 标签: 家蚕 高效氯氟氰菊酯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氟铃脲 慢性毒性 评价方法
  • 简介:在15±0.5℃条件下,向初始体质量为(21.00±2.00)g的仿刺参(ApostichopusjaponicasSelenka)体内注射400μL(质量浓度为1.2mg·mL-1)几种免疫增强(黄芪多糖、枸杞多糖、黄柏提取物、苦参提取物、党参提取物、菊粉、天蚕素、神曲提取物、山楂提取物),第1、3、5d时测定仿刺参肠道消化酶活性,第5d时制作前肠组织切片,研究不同免疫增强对仿刺参肠道消化酶活性及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注射免疫增强后第3d,菊粉组仿刺参肠道蛋白酶活性最高,达15.16μg·g-1·min-1,与对照组7.07μg·g-1·min-1差异显著(P<0.05),而黄柏提取物抑制了蛋白酶活性;神曲组淀粉酶活性达72.57U·dl-1,与对照组(53.2U·dl-1)差异显著(P<0.05);菊粉和山楂提取物对仿刺参肠道纤维素酶活性影响显著(P<0.05),其他处理组与对照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黄芪多糖组褐藻酸酶活性最高,达2.06μg·g-1·min-1,其次是菊粉组。在养殖试验期间淀粉酶比活力变化趋势较稳定,纤维素酶次之,褐藻酸酶和蛋白酶变化幅度较大。各种免疫增强对仿刺参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不同,黄柏、苦参提取物损伤了组织结构,而黄芪多糖、菊粉等促进了细胞分泌。

  • 标签: 免疫增强剂 仿刺参 消化酶 肠道组织
  • 简介:选用超级杂交早稻淦鑫203和晚稻五丰优T025,于秧苗期喷施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多效唑钾盐,并以多效唑及清水为对照,考查了株高、秧苗素质、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结果表明:早、晚稻喷施多效唑钾盐和多效唑处理株高较喷施清水处理分别降低41.71%、47.32%和28.41%、26.97%,单株产量分别增加34.83%、15.69%和37.16%、5.44%;早、晚稻喷施多效唑钾盐秧苗素质及产量构成指标也存在较强的优势;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多效唑钾盐对水稻具有较好的控高增产效果。

  • 标签: 双季超级杂交稻 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钾盐 株高 秧苗素质 产量
  • 简介:试验通过用60%吡虫啉悬浮拌种(高巧)等药剂进行拌种,考究其对水稻飞虱、稻蓟马、恶苗病的防治以及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锯齿叶矮缩病等病毒病的预防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高巧种子处理对防治水稻秧苗期稻飞虱和预防"南矮"的发生有较好的作用,且对水稻体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可促进叶片和根系的生长,进而促进植株分蘖数、株高、地上和地下部分鲜重、茎基宽和产量结构的提高,最终提高水稻产量。

  • 标签: 稻飞虱 水稻病毒病 防控效果
  • 简介:为改善稻烟轮作地区的土壤生态环境,将复合菌加入受二氯喹啉酸污染的土壤中,研究其对烟草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微生物量C、微生物量N及蔗糖酶和脲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复合菌后,烟草根际土壤的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及微生物量C和微生物量N较健康土和受害土均明显增多,土壤的蔗糖酶及脲酶活性明显高于受害土而低于健康土。表明复合菌对受二氯喹啉酸污染过的土壤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 标签: 复合菌剂 二氯喹啉酸 烟草 根际土壤
  • 简介:为明确山东省棉蚜对新烟碱类杀虫的抗性水平,采用毛细管微量点滴法测定了泰安、聊城和东营3个田间种群及1个敏感种群对吡虫啉、烯啶虫胺、啶虫脒、噻虫嗪、噻虫啉、噻虫胺6种新烟碱类杀虫的敏感性,同时测定了磷酸三苯酯(TPP)、顺丁烯二酸二乙酯(DEM)和增效醚(PBO)3种酶抑制剂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泰安棉蚜种群对烯啶虫胺的抗性倍数为16.95,处于中等抗性水平,对吡虫啉和啶虫脒的抗性倍数分别为5.69和9.57,已产生低水平抗性,对噻虫胺、噻虫嗪和噻虫啉的抗性倍数均小于3.0,仍较敏感;聊城棉蚜种群对吡虫啉、啶虫脒和噻虫嗪的抗性倍数分别为28.51、25.88和18.16,属中等抗性水平,对噻虫啉和噻虫胺的抗性倍数分别为6.01和6.37,已产生低水平抗性,对烯啶虫胺仍处于敏感阶段;东营棉蚜种群对吡虫啉、啶虫脒和噻虫胺的抗性倍数分别为37.95、21.52和12.95,已产生中等水平抗性,对噻虫啉、烯啶虫胺和噻虫嗪的抗性倍数分别为7.07、6.38和4.75,处于低水平抗性阶段。多功能氧化酶抑制剂PBO和羧酸酯酶抑制剂TPP对6种供试新烟碱类杀虫的增效作用明显,谷胱甘肽-S-转移酶抑制剂DEM对这6种药剂也具有一定的增效作用。研究表明,山东省泰安等3地区棉蚜种群对6种新烟碱类杀虫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多功能氧化酶和羧酸酯酶可能在棉蚜对该类杀虫的抗性中起主要作用,谷胱甘肽-S-转移酶可能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 标签: 棉蚜 新烟碱类杀虫剂 抗药性 酶抑制剂 增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