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膝关节创伤性积血征患者的CT诊断结果,提高基层医院CT诊断对临床手术及预后的指导作用。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于2016年1月到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膝关节创伤性积血征患者8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本次研究的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观察患者进行CT诊断后的临床表现。结果单液-液平面与双液-液平的例数分别为36例与42例,其中单液-液平面的密度表现上层为低密度的脂肪密度影,下层为等密度影或略高密度影,双液-液平面的密度表现为上层与下层同单液-液平面,中层出现略低密度影。其骨折类型分别为合并胫骨平台骨折、髌骨骨折及股骨髁骨折。且关节内骨折的发生率为72.0%,其余未见骨折。结论膝关节创伤性积血征的患者通过CT诊断,可以更加清晰的看见其骨折及软组织损伤等情况,对于患者内部的创伤性积血征具有更好的诊断效果,对于患者的预后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值得基层医院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创伤性积脂血征 CT诊断 膝关节 软组织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注射用卡介菌多糖核酸制剂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在患儿病情稳定后加用注射用卡介菌多糖核酸制剂治疗,记录两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临床疗效,将所得数据经专业软件完成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经上述相应治疗后均随访1年(随访成功率100.00%),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82.00%,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仅为27.00%,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经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卡介菌多糖核酸制剂可显著提高患儿临床疗效,有利于减轻患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发作频率,有利于婴幼儿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减轻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婴幼儿 喘息性支气管炎 注射用卡介菌多糖核酸制剂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采用物理疗法联合神经节苷治疗急性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面神经炎患者60例进行研究,将其根据随机原则进行分组,将常规药物治疗和神经节苷治疗应用于对照组患者中,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物理疗法进行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3%、76.6%,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急性面神经炎采用物理疗法联合神经节苷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使得治疗效果显著提高,在临床上推广价值广泛。

  • 标签: 物理疗法 神经节苷脂 急性面神经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必泰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伴高血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8月本院收治的160例高血压伴高血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单盲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与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采用必泰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血压、血脂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0%,与对照组的95.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后的血压、血脂均明显降低(P<0.05),而治疗后两组血压、血脂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必泰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伴高血脂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替代阿托伐他汀钙作为降脂药物,可有效降低血压和血脂水平,控制病情发展,且安全性可靠。

  • 标签: 高血压 高血脂 氨氯地平 脂必泰 阿托伐他汀钙
  • 简介:目的:分析我院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钠的使用情况,总结其不良反应/事件(ADR/ADE)发生的规律和特点,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4月–2017年8月6455例使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钠的病例,对适应证、疗程、给药剂量、药理作用相同药物联用、滴注速度及15例发生ADR/ADE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455例中,超说明书用药情况分别为未标注滴速(91.49%)、联合1~3种药理作用相同药物(35.24%)、给药剂量不适宜(29.59%)、适应证不适宜(9.34%)。15例ADR/ADE病例中,引起ADR/ADE的因素有未标注滴速(100.00%)、联合1~2种药理作用相同药物(73.33%)、给药剂量不适宜(33.33%)、适应证不适宜(13.33%)。结论:应严格按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钠说明书使用药品,不合理用药是引起ADR/ADE的重要因素,建议药品生产厂家及时修改说明书,完善药品不良反应相关内容。

  • 标签: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 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不良事件 评价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阿奇霉素联合溶性维生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68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采取盲选方式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联合溶性维生素治疗,对照组行单独阿奇霉素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及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采取阿奇霉素联合溶性维生素治疗,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儿临床症状消失速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阿奇霉素 脂溶性维生素 支原体肺炎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脑瘫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与常规治疗及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与神经节苷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主要对比项目为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4.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1.1%,研究组的患儿家属满意度为97.5%,对照组的患儿家属满意度为85%,两组对比的结果不管是总有效率还是家属满意度,研究组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小儿脑瘫有很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治疗率。

  • 标签: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 奥拉西坦注射液 小儿脑瘫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丹参酮胶囊联合他克莫司软膏对治疗面部溢性皮炎的疗效,并探究其对皮肤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近几年前来治疗面部溢性皮炎的患者共80人,治疗组28名患者采用丹参酮胶囊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对照a组26人只采用丹参酮胶囊,对照b组26人只采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疗效均为两个月。结果治疗组和两个对照组的效率分别为89.13%、59.69%和62.74%,治疗组疗效优于两个对照组。结论丹参酮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面部溢性皮炎安全且有效。

  • 标签: 丹参酮胶囊 他克莫司软膏 脂溢性皮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指数与代谢异常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10例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本组患者的体质指数将其分为A、B、C三组,对所有患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随着患者体质指数的增加,甘油三的水平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指标逐渐降低,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总胆固醇稍微有点升高,但是三组结果没有明显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代谢紊乱现象,尤其是体质指数超标和肥胖患者,临床上应注意对此类患者的血压、血脂、血糖以及体重等进行干预和治疗。

  • 标签: 老年2型糖尿病 体质指数 脂代谢 异常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节苷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临床治疗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90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神经节苷)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45例,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97.78%>84.44%)相对更高(P<0.05),而惊厥消失时间(2.85±0.64)d<(4.41±1.09)d、肌张力恢复时间(3.64±1.12)d<(5.22±1.19)d以及原始反射恢复时间(3.88±1.32)d<(4.59±1.25)d相对更短(P<0.05)。结论神经节苷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能够有效修复患儿的脑损伤,进而恢复其功能,为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发育提供了重要的安全保障。

  • 标签: 神经节苷脂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研究齿叶白鹃梅叶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大鼠的降糖作用。方法以高乳液诱导结合腹腔注射小剂量STZ造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结束后按组别分别灌胃给予高剂量[9g(生药)/(kg·d)]和低剂量[3g(生药)/(kg·d)]的齿叶白鹃梅提取液,考察其造模后给药前至给药6周各组大鼠体质量及其空腹血糖(FBG)的变化情况,并用ELISA法测定大鼠的血清胰岛素(FIN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游离脂肪酸(NEFA)等生化指标的含量。结果高剂量的齿叶白鹃梅提取液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的FBG值,提高FINS水平和机体SOD活性,降低血清MDA、TC、TG、NEFA含量,且灌服齿叶白鹃梅高剂量提取液的糖尿病大鼠与模型组大鼠及灌服齿叶白鹃梅低剂量提取液的糖尿病大鼠的体质量存在显著差异。结论齿叶白鹃梅叶具有改善糖尿病大鼠生存状态,降低FBG,且降低血脂的作用。

  • 标签: 齿叶白鹃梅叶 2型糖尿病 降糖 调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联合应用神经节苷与高压氧高疗小儿脑瘫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本院收治的160例小儿脑瘫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性治疗方案,神经节苷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神经节苷治疗,高压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高压氧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神经节苷和高压氧治疗。比较四组患儿治疗后DQ值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联合组DQ值与对照组比较数据差异显著P<0.05;四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0.0%、80.0%、77.5%、95.0%,联合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余三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神经节苷与高压氧治疗小儿脑瘫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康复效果。

  • 标签: 神经节苷脂 高压氧 小儿脑瘫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冠心病患者分别应用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并探究分析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42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为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将其以投掷法随机分成两组,其中71例对照组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另外71例观察组患者服用瑞舒伐他汀,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清内各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用药前与用药后两组患者血清Hcy与hs-CRP水平无明显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2例(2.67%),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23例(32.39%),组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均有显著的效果,但后者相对来说不良反应更少,应用更为安全。

  • 标签: 冠状动脉硬化 瑞舒伐他汀 冠心病 阿托伐他汀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卡介菌多糖核酸穴位注射联合地氯雷他定分散片治疗慢性寻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20例慢性寻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实验组60例。对照组给予地氯雷他定分散片进行治疗,实验组给予卡介菌多糖核酸穴位注射联合地氯雷他定分散片的方式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免疫功能变化情况以及复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免疫功能变化情况以及复发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性寻麻疹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卡介菌多糖核酸穴位注射联合地氯雷他定分散片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减少再次复发的可能性,因此值得推广。

  • 标签: 慢性寻麻疹 卡介菌多糖核酸穴位注射 地氯雷他定分散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散积消汤加减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32例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诊治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挑选32例纳入研究对象,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口服荷丹片,给予研究组患者散积消汤加减治疗;持续跟踪观察两组三个月并比较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研究组(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68.75%),P<0.05;其次,两组无效率对比,研究组(6.25%)明显低于对照组(31.25%),P<0.05。结论散积消汤加减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肝 散积消脂汤加减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病毒性脑炎采用神经节苷联合阿昔洛韦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科室2014年6月~2017年11月收治的84例病毒性脑炎患儿,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单药组与联合组各42例,单药组采用阿昔洛韦治疗,联合组采用神经节苷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单药组的总有效率为81.5%,联合组为95.2%,联合组高于单药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联合组患儿的头痛缓解时间、退热时间、抽搐消失时间、意识障碍消失时间、脑膜刺激症消失时间均短于单药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后的相关细胞因子水平,联合组的IL-6、IL-1β、NSE均低于单药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儿病毒性脑炎采用神经节苷联合阿昔洛韦治疗的临床疗效满意,可快速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值得推行。

  • 标签: 小儿病毒性脑炎 神经节苷脂 阿昔洛韦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在胆瘤型中耳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7年2月--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收诊的胆瘤型中耳炎患者中随机选择8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行常规乳突根治术,治疗组行开放式鼓室成形术,评价临床疗效,统计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高于对照组的80.9%(P<0.05);治疗组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8%,对照组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1%(P>0.05)。结论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胆瘤型中耳炎,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 标签: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 胆脂瘤型 中耳炎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