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脑血管疾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以2012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60例脑血管疾病伴有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脑血管疾病护理措施,干预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观察对比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的评分变化。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相较干预前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在脑血管疾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善中有较好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脑血管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偏头痛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方法将我院在2013年11月至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126例偏头痛患者确定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入院接受诊治前后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并对护理前后患者负性情绪的变化情况进行认真观察对比。结果患者护理干预前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值分别为(59.58±12.27)、(58.60±15.32)分,通过护理干预后,分别为(53.19±12.94)、(53.27±15.01)分,明显低于护理干预前,患者的护理干预前后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t=5.783,P<0.05),存在着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偏头痛患者,采取适合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利于患者改善心理上的不良状况,有效消除患者焦虑抑郁负性情绪,达到预后恢复的目的。值得大力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负性情绪 护理干预 心理护理 偏头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对缓解其焦虑情绪的应用效果及其临床价值。方法于2015年2月至2015年8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依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等两个不同组别,各组别病患数均为35例,其中前组别均采用优质护理,后组别则均采用常规护理,护理后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HA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其平均卧床时间与住院时间等均短于对照组(P<0.05),各项数据比较均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急性心肌梗死采用优质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焦虑情绪,缩短其卧床时间与住院时间,促进其快速康复,护理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优质护理 焦虑情绪 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5-0105-01
  • 简介:摘要目的CT增强检查前患者焦虑情绪的调查及护理干预分析。方法本文选取100例CT增强检查患者和100例健康体检人员进行分组研究,护理组开展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的焦虑情绪状态评分。结果护理组的焦虑情绪状态评分、抑郁情绪状态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分别是(35.88±4.32)分、(36.01±4.26)分、(94.21±1.04)分,和对照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T检查前,患者由于紧张而产生了明显的焦虑情绪,通过实施护理干预操作后,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状态,进一步降低不良反应症状发生率。

  • 标签: CT 增强检查 焦虑情绪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妇二胎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原因,以及如若产生焦虑抑郁而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并对于此进行合适的治疗护理及心理护理干预。方法选择近两年来的二胎的孕妇患者,观察并记录孕妇的情绪情况,发现其是否有焦虑抑郁或者其倾向并做好记录,对于产生的孕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对其使用心理护理干预,而对照组则不使用,探讨孕妇二胎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原因分析及心理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之后都有一定程度的好转,而实验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明显减少,患者基本都感到心情开阔,生活中的乐趣明显增多,对于胎儿以及生产都极为有利,而产后情况也较好,宝宝较为健康,对于对照组来说,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较好。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于二胎的孕妇患者在生产的前后过程中效果较好,能让患者感到愉悦,对于患者健康还有孩子的健康都有一定的益处,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孕妇患者 焦虑抑郁 心理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措施对131I治疗甲亢患者的焦虑情绪和疗效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对80例甲亢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实施131I一般常规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131I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在治疗前、干预后3个月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的测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焦虑程度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干预对行131I治疗甲亢患者的焦虑情绪和治疗后疗效有明显效果。

  • 标签: 护理干预 131I治疗 甲状腺功能亢进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耳鸣患者采用认知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以及对其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于2015年2月至2015年9月期间,任意选取我院收治的56例耳鸣患者,依据其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等两个不同组别,各组别病例数均为28例,其中前组别均行认知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后组别均单纯行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与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与护理前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且干预组患者两项指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数据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同时,护理后干预组患者耳鸣适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数据比较统计学意义具有显著性。结论耳鸣患者采用认知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其心理状态,并提高患者耳鸣适应率,应用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认知护理干预 耳鸣 焦虑 抑郁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共情护理”模式对老年抑郁症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收集8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两组均给予抗抑郁药物及脑电治疗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共情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共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两组护理前后的抑郁、焦虑情绪的变化。结果①入组时观察组HAMD总分(25.05±3.63)高于对照组(23.07±2.93)(Z=2.24P=0.02),HAMA总分两组无差异。②6周后两组患者HAMD、HAMA均明显下降(Z=5.51,5.52均P<0.001);观察组患者疗后HAMD总分(7.88±1.84)明显低于对照组(11.03±2.59)分(Z=-5.08P<0.001),观察组HAMA总分患者评分(6.57±2.06)也明显低于对照组(10.33±1.80)分(Z=-6.29P<0.001)。结论对老年抑郁症患者应用“共情护理”模式,有助于改善其抑郁、焦虑情绪

  • 标签: 共情护理 老年抑郁症 焦虑抑郁情绪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2月于本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100例,作为本组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是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对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方式,干预组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心理状态。结果经过两组不同的护理方式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以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比较两种不同的护理干预,得出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更有利于缓解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因此,需要大力推广并使用,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 标签: 冠心病患者 心理护理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护理模式对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8月确诊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新生儿辐射台LED蓝光治疗加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儿胆红素水平、睡眠时间、哭闹时间及黄疸指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的各类胆红素降低水平、哭闹时间及黄疸指数均于低观察组,睡眠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接受蓝光照射治疗的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综合护理,有助于降低患儿胆红素水平,改善睡眠质量。

  • 标签: 蓝光照射 新生儿 重症高胆红素血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理性情绪疗法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与心理指导,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理性情绪疗法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及SCL-90的得分情况。结果经过理性情绪疗法的心理干预,实验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SCL-90量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等10项因子评分无明显差别;干预后实验组患者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等10项因子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SF-36量表各项目评分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干预后躯体疼痛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实验组实施干预后生理功能、躯体疼痛及情感职能评分较前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实施干预后在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评分上改善更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进行理性情绪疗法干预,可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减轻患者的精神痛苦,是一种很有临床价值的心理疏导方法。

  • 标签: 理性情绪疗法 焦虑 抑郁 症状自评 恶性肿瘤
  • 简介:2012年2月,我园申报的课题《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积极情绪情感的行动研究》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干部部批准立项为全军学前教育“十二五”研究课题。课题研究历时三年多,经过前期准备、实施研究、系统总结三个阶段,我园就幼儿园音乐活动中如何培养幼儿积极情绪情感方面展开了深入细致的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做法,以下就课题情况做概要梳理。

  • 标签: 积极情绪 行动研究 幼儿园 课题概述 情感 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干预对疝气修补术患者术前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疝气修补术患者89例,随机分为干预组(研究组)44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行常规诊治,研究组接受系统的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干预前后焦虑水平进行测评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干预前后SAS总分值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干预前后SAS总分值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显著减轻患者术前的焦虑情绪

  • 标签: 疝气修补术 焦虑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陇东地区回族育龄妇女月经失调伴焦虑情绪的临床特点,并对其影响因素以及临床症状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妇科就诊的100例陇东回族育龄妇女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将其作为实验组,以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00名陇东地区回族育龄妇女非月经失调者作为对照组,并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法对200例育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探究月经失调伴焦虑情绪状态的影响因素以及临床特点,结果育龄妇女出现月经失调与知识水平、婚姻状况有着一定的相关性,实验组育龄妇女与对照组育龄妇女的焦虑情绪状态有着明显的不同(P<0.05)。且不同月经病况育龄妇女,其焦虑情绪状态有着也有着明显的不同(P<0.05)。结论陇东地区回族育龄妇女月经失调者与非月经失调育龄妇女的情绪差异较大,可对其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缓解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必要时加以中医干预治疗,促进育龄妇女月经失调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

  • 标签: 陇东地区 育龄妇女 月经失调 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