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医疗纠纷发生率是20%,有的地方高达40%。因各种原因导致医生和护士伤害的恶性事件屡屡发生。常言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来到医院患者大部分时间和护士在接触,因此精神科门诊是一个极易发生护患矛盾的场所。精神科门诊就诊的患者大多是病情急、情绪不稳、躁动、冲动、伤人、毁物、甚至自伤、自杀,家属难以管理,家属或送来求医人的心情往往十分焦急,求医心切,对医院有很高的期望值,觉得到了医院就象找到了救世主,但往往因为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冷漠,时间观念不强,责任心不强,业务技术不熟练,护患之间缺乏信息沟通等因素,而引发矛盾。就其原因进行分析,寻找对策,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使医疗纠纷明显下降,从而达到患者、医院双赢的目的。

  • 标签: 精神科门诊 护患纠纷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患者30例临床诊断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痊愈4例,显进22例,进步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6%。症状消失时间20天~90天。结论精神分裂症性症状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躁狂症状用抗精神病药或锂盐治疗,抑郁症状用抗抑郁剂治疗。在发作期如果症状发生了改变,治疗方向也应及时变化。

  • 标签: 分裂情感性精神病 诊断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精神科病人出走的原因进行分析,根据具体原因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进行安全管理,并做好出走病人的心理护理,从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以消除病人出走的念头,使其安心住院。方法采用自设调查表,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疾病诊断、住院次数、出走科室、是否为开放式管理等,通过实例调查、收集病案及护理文件中的相关资料等方式获得信息。结果2010年01月01日至2011年12月31日,3680例入院患者中有出走行为者19例,占0.516%其中精神科男区2例(封闭式管理)占出走人次10.5%,精神科女区2例(封闭式管理),占出走人次10.5%,心身病区15例(开放式管理)占出走人次79%。结论精神科开放式管理病房患者出走更便利,原因多种多样,医护人员应针对不同原因制定相应防范措施1。

  • 标签: 精神科病人 出走行为 原因分析 安全管理 心理护理 开放式管理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79-02
  • 简介:目的:探讨对精神科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对其病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0例精神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均为2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对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前抑郁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精神科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精神科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精神科病房患者身体约束使用特征及临床护理,探讨管理对策。方法回顾性调查2014年7~12月我科患者身体约束使用率、身体约束使用特征及采取的护理措施等。结论患者约束保护使用率尚有下降空间,控制重点在于减少预防性约束保护的使用,约束保护有待进一步规范,关键在于护士明确约束保护的指征,规范约束的告知,提高约束保护的技能,改进约束保护的工具和流程,确保患者安全,提升患者约束期间的舒适度。

  • 标签: 精神科病房 约束,身体的 危险评估
  • 简介:摘要慎独是指在无人监督,一个人独立工作的情况下,仍然高度自觉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地一种道德准则。血站成分科工作特殊,弹性工作制度使每个工作人员独立工作的机会非常多,为了保证血液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各种血液制品制备过程的顺利进行,将“慎独精神”和人、机、料、法、环、控制环节融入一体,恰如其分地贯穿于成分科工作中,也是衡量工作人员高质量、高标准、高素质、严要求的一种体现。

  • 标签: 慎独 成分科 血液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损伤致精神障碍者的护理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方法。方法对39例接受治疗的颅脑损伤精神障碍者进行全面的护理风险评估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防范与管理对策。结果根据颅脑损伤导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给予对应的护理风险管理,发现没有一例因护理不当发生意外。结论颅脑损伤精神障碍者护理风险大,需注意防范和加强风险管理工作,才能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精神障碍 护理风险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为适应精神科开放式病房管理的模式,尽早恢复患者的社会功能,减轻患者的精神残疾。方法对精神科开放式病房患者陪护加强各方面的管理。结果提高了患者陪护参与病房护理、安全管理的意识、掌握了部分精神病相关知识。结论实行开放式病房管理,不仅可以使患者在住院期间充分感受家庭的关爱,减少对陌生住院环境的心理排斥,同时又能使患者家属放心、满意,且对患者痊愈后尽快的回归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精神科 开放式病房 患者陪护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安顺市西秀区2013年监测中发现的重性精神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找出重性精神病的发病规律,为提高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发现率、治疗率、管理率、降低危险行为率寻找方法。方法利用国家重性精神疾病基本数据收集分析系统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西秀区重性精神病的罹患率为238.18/10万。1980年以后发病数出现上升,经济状况低于当地贫困线的病例较多,明确的职业中农民和下岗无业的人群占比较高,男性高于女性,城区高于农村,青少年开始有发病,20岁-40岁的青壮年是首次发病较为集中的人群。结论关注城区失业、无业人群和农民的心理健康,对贫困人群开展心理疏导,缓解中年、男性的压力,尽早介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的引导对于防控重性精神病的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重性精神病 发病情况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癫痫合并精神障碍的原因以及有效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3年12月前来我院治疗的49例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对患者的病情进行重点观察,进一步实行精神护理、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的护理方式。结果经过积极治疗和护理,49例患者癫痫发作及精神症状得到有效控制,减少病情的反复发作,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对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在正常治疗的同时配合以综合、精神及心理护理,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建议临床继续推广使用。

  • 标签: 癫痫合并精神障碍患者 临床护理 心理呵护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本文研究急诊入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QTc间期,共入组153例急诊入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入院以及治疗第四周/出院时检测心电图以及血电解质以反映急性治疗期的情况。基线时共11.1%的患者出现QTc间期延长,14.3%的患者QTc间期处于临界延长,在出院/第4周时,上述比例分别降至4.6%、5.2%,QTc间期延长比例的降低达到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结果表明有近1/4的患者QTc处于临界或延长,提示对该人群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的必要性。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QTc
  • 简介:摘要癔症性精神病是在癔症性格基础上,受到心理,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以部分或完全丧失对自我身份识别和对过去的记忆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精神障碍,以女性多见1。同时由于女性月经期对妇女的生理,心理等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常使病情反复,症状加重2。本科室系女性病患者,对于近两年来收治的癔症性精神病患者的护理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 标签: 癔症性精神病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与精神病人有效沟通可以更好地了解病人的感受及内心体验,是开展系统化护理的前提。由于精神病人疾病的特殊性及症状的干扰,给护患沟通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对护患沟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使护士能恰当地运用沟通技巧进行有效的沟通,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沟通 精神病人 护患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病的护理措施及效果观察。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我院2012年6月~2013年1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266例精神病患者2100次的临床资料进行归纳、整理、总结。结果2100次MECT治疗未出现医疗意外和并发症;治疗1~6次精神症状改善或消失的占92.43%,治疗7~12次精神症状改善或消失的占85.71%,两者疗效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效果依次为抑郁症(98.83%),情感性精神病(89.29%),精神分裂症(83.55%)。结论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和心理护理,认真做好术中监护和配合,术后严密观察,可确保MECT的顺利进行,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人康复。

  • 标签: 无抽搐电休克 精神病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循环质量反馈模式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精神科收治的115例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58例和对照组57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实行循环质量反馈模式。对比两组对治疗的依从性、病情程度、生活质量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中以研究组对治疗的依从性较高,病情较轻,生活质量较好,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结论循环质量反馈模式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既可有效的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及改善病情,还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工作的质量。

  • 标签: 循环质量反馈模式 精神科 依从性 病情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精神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选取精神科住院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同期选取同症患者50例作为参照对象,设为对照组;对照组未接受风险管理,研究组实施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对比观察两组护患纠纷投诉率、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护患纠纷投诉率、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和操作熟练度、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精神科住院患者而言,全面、系统的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大幅度提高患者满意度,其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风险管理 精神科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心理护理指的是护理人员应用相应的心理学知识,并以亲切的语言和恰当的方法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的过程。为提升心理护理干预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本文就心理护理在精神科中的应用现状,对优化精神科心理护理质量的措施进行综述性分析,以期对相关人士的研究有所启示。

  • 标签: 心理护理 精神科 研究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奥氮平在颅脑外伤并发精神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03月~2013年0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接受氟哌啶醇治疗,观察组接受奥氮平治疗,对比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1.2%,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8.2%,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为80%,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6.4%,观察组的患者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差别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在颅脑外伤并发精神病患者的治疗中能获得很好的临床效果,因此值得在颅脑外伤并发精神病患者推广应用。

  • 标签: 奥氮平 颅脑外伤并发精神障碍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利培酮治疗老年精神障碍的疗效以及安全性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09年5月份到2013年5月份收治的100例老年精神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个组别各50例。对照组主要实施奋乃静治疗,实验组患者主要实施利培酮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临床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利培酮对老年精神障碍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和普及。

  • 标签: 利培酮 老年精神障碍 疗效 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