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通过对松花哈尔滨江段制糖废水一九九一-一九九五年四个冬季的水质监测,以生物化学需氧量(BOD5)、化学耗氧量(COD)及溶解氧(DO)指标作参数说明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有机污染较重的九一-九三年冬季的水质具体测点的BOD5和COD值略有差异,BOD5大于COD值,而它们变化的趋势是同步的,与DO呈反相关,当BOD5和COD值上升,DO值下降,水质变坏;九三-九五年冬糖厂加强了废水排放的处理,BOD5和COD值下降,DO值上升,水质污染程度降低。

  • 标签: 生物化学需氧量 化学耗氧量 溶解氧 监测 相关关系 冰封期
  • 简介:黑龙江大麻哈鱼(Oncorhynchusketa)繁殖群体由鄂霍次克海经俄罗斯境内的黑龙江干流洄游至我国境内即分成黑龙江和乌苏里两个地理群体。过去大麻哈鱼洄游至我国时婚姻色均较浓艳,但近十年来发现洄游至乌苏里的大麻哈鱼部分个体婚姻色浓艳,部分婚姻色很浅或无色。为了揭示婚姻色浓淡差异的原因及其对大麻哈鱼繁殖适应性的指征作用,笔者于2011年9月20~29日,对乌苏里大麻哈鱼回归繁殖群体进行了调查,共采集样品94尾,将其划分为婚姻色浓艳个体组(红色度a+值〉13)和浅淡个体组(红色度a赤〈7),进行了两群组间的繁殖生态学参数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浅淡个体的成熟系数(CSI)、卵径、卵重、年龄、体长和体质量均小于浓艳个体,且差异极显著(P〈0.01);婚姻色浅淡个体的绝对繁殖力显著小于浓艳个体(P〈0.05);但二者的肥满度指数差异不显著。两群组间各繁殖生态参数间相关关系的差异分析表明,婚姻色浅淡个体性腺发育落后于浓艳个体,表明婚姻色浅淡个体的繁殖适合度低于婚姻色浓艳个体。

  • 标签: 乌苏里江 大麻哈鱼 婚姻色 适合度
  • 简介:哲罗鱼Huchotaimen(Pallas)又称哲罗鲑,属鲑形目,鲑科,属名贵冷水性鱼类,为北方山地区系复合体.地理分布于伏尔加河至黑龙江流域.在我国分布于黑龙江中、上游,乌苏里、嫩江上流,牡丹江、松花江上游,镜泊湖的山区溪流,新疆的额尔齐斯河,哈纳斯湖.以乌苏里、黑龙江上游的数量较多,为黑龙江水系冷水性经济鱼类.

  • 标签: 下游海 乌苏里江下游 哲罗鱼渔业
  • 简介:水体污染、抗生素滥用……不正确的养殖观念和方法,导致底质和水体中的微生物平衡被打破,有害菌大量增殖,引发鱼虾病害,成活率降低,产品市场价值不高。会上,上海乾界生物公司总经理林一以《微生物在再建水产养殖环境与疾病防控中的应用》为题,为水产从业者讲述微生物系统在水产养殖生态中的微妙作用。

  • 标签: 平衡体系 微生物 养殖水体 总经理
  • 简介:根据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加大增殖放流力度”要求,为了修复松花江流域渔业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母亲河,哈尔滨市农业委员会于6月19日在松花哈尔滨江段,增殖放流黑龙江野鲤幼鱼100万尾。

  • 标签: 松花江流域 黑龙江野鲤 增殖放流 哈尔滨市 幼鱼 生物多样性
  • 简介:分析了松花哈尔滨段宾县石场和鸟河乡两个采样点水域野生花(Hemibarbusmaculatus)、麦穗鱼(Pseudorasboraparva)、条纹似白鮈(Paraleucogobiostrigatus)等三种鮈亚科鱼类消化道食物的组成,研究了这三种鱼类在河流生境下食性类型、营养级,探讨其在特定生态系统中饵料基础及鱼类间食物关系。结果表明,花属杂食性,主要摄食水生昆虫、底栖生物、浮游植物,营养级为3.86;麦穗鱼为杂食性,其食物组成为小鱼、水生昆虫、浮游动物、浮游植物,营养级为3.07级。条纹似白鮈属底栖动物食性,主要摄食水生昆虫,营养级为2.53。

  • 标签: 花? 麦穗鱼 条纹似白鮈 食性 营养级 松花江
  • 简介:2003年4月、10月对乌苏里下游海青江段2只船渔获物瓦氏雅罗鱼234尾进行渔业生物学研究.捕捞群体平均体长16.6cm(15~29.5cm),平均体重151.4g(50~300g)年龄由1+~5+龄组成,2+占36%;绝对生殖力为8050~12448粒/g,平均为3700粒/g;相对生殖力9.04~100.64粒/g,平均为34.3粒/g;肥满度系数雌性为0.9436~2.0547%(平均为1.999%),雄性为1.4577~2.050%(平均为1.6262%).

  • 标签: 乌苏里江 下游地区 海青江段 瓦氏雅罗鱼 渔业生物学
  • 简介:资源和环境问题是当今人类关注的两大主题。淡水渔业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海洋渔业资源。这对于我们从事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者来讲,可谓任重道远。而保护渔业生态环境又是一个综合工程,也是全社会的责任。因此,一要领导重视,二要职能部门监管得力,三要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并重,四要建立“谁破坏,谁赔偿”机制。这样才能做到人和自然相和谐,才能构建和谐社会。现就我县松花江流域渔业生态环境现状谈点看法和建议。

  • 标签: 海洋渔业资源 生态环境保护 松花江流域 永续利用 渔业水域 力度
  • 简介:为开发我国鲑科鱼类养殖新品种,将图们陆封型马苏大麻哈鱼Oncorhynchusmasou移殖至北京。稚鱼用玻璃钢育苗盆+水泥池,微流水和流水养殖,进口鲑鳟饲料作为开口饲料,2周后改为国产鲑鳟饲料培育至性成熟。2014—2015年人工采卵15.7万粒,受精率82%,孵化率68%。孵化水温6~8℃,受精卵至发眼期的积温为190~210℃·d,350~390℃·d时孵出。共孵化鱼苗8.7万尾,全人工繁殖获得成功。2~+龄雄鱼100%及雌鱼95%性腺发育成熟,雌亲鱼平均体质量(573.62±110.39)g,成熟系数(21.67±2.60)%,绝对繁殖力为(1649.64±489.60)粒/尾。人工养殖环境下,图们陆封型马苏大麻哈鱼繁殖性能较野生群体有极大改善,能进行规模化苗种生产。

  • 标签: 马苏大麻哈鱼 移殖培育 全人工繁殖
  • 简介:在图们江中采集野生陆封马苏大麻哈鱼Oncorhynchusmasou(Brerart),经人工养殖、繁殖获得苗种后,引种到山东、北京等地进行培育和养殖,待性成熟后再进行人工繁殖。122尾样本的统计结果表明:体质量(512±206)g的亲鱼绝对怀卵量为(1485±797)粒,相对怀卵量(2.72±0.47)粒/g,成熟系数(20.97±3.57)%,发眼率为50%-86%,孵化率32%-88%;卵巢质量、绝对怀卵量、相对怀卵量、成熟系数与体质量存在正相关线性关系;与野生种群及原产地池养相比,体质量和繁殖力明显提高。

  • 标签: 马苏大麻哈鱼 陆封种群 人工繁殖
  • 简介:2010年5月(春季)、7月(夏季)、10月(秋季)对乌苏里下游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季节变动、多样性及在河流健康评价中的地位进行了调查与研究,旨为乌苏里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提供背景资料。结果表明,乌苏里下游(海青-乌苏镇江段)以原生动物(数量占87.7%)和轮虫(生物量占68.4%)为主,趋向小型化,且浮游动物的多样性较为丰富,为乌苏里下游大麻哈鱼等许多名优水产动物的繁殖、育肥提供丰富的饵料基础。浮游动物个体较小、数量多、代谢活动强烈、繁殖迅速、易于散布,能对水体提供快速的早期反映;是食物网的重要基础环节,在水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河流水生生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河流健康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

  • 标签: 乌苏里江下游 浮游动物 群落结构 河流健康评价
  • 简介:饶河县是一个历史悠久,多民族聚集地区,它位于黑龙江省东北边陲、乌苏里江中下游,与俄罗斯隔相望,边境线长128公里,南部与完达山脉相环抱,北部与三江平原相依托,县域面积6765平方公里,地貌构成为五山一水二草二分田,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自然资源极其丰富,林、田、水、草、矿样样俱全,山峦迭翠,碧水长流,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天然“绿色宝库”。近年来县域发展围绕生态宜居化管理,充分发挥山、水、湿地等自然优势资源,紧紧围绕乌苏里及其附属水系进行沿江改造,大力发展休闲渔业、观光渔业。经过几年来的发展,如今饶河这座坐落在乌苏里江畔的边陲小城,已成为东北地区最为璀璨的江上明珠。

  • 标签: 自然资源优势 乌苏里江 休闲渔业 黑龙江省 饶河县 大陆性季风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