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测定蒙成药哈敦海鲁木勒九味丸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本实验采用GRACE C18柱(250mm×4.6mm,5μm)及Thermo Hypersil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乙腈-0.7%磷酸(加1.5%三乙胺)(18:2:80)为流动相;流速 1.0ml•min-1;检测波长 403nm;柱温为 35℃。结果: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照品在0.08877~1.77542μg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8),加样回收率平均值为96.3%,RSD=1.6%(n=9)。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度高、准确性和稳定性好,可用于哈敦海鲁木勒九味丸的质量控制。

  • 标签: 羟基红花黄色素A 哈敦海鲁木勒九味丸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目的:研究3—甲基胆蒽(3—methylcholanthrene,3—MC)对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细胞色素P4501A1/2的诱导作用,并探讨其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关系。方法:原位两步胶原酶灌流法分离大鼠肝细胞,无血清条件下培养细胞,并用不同剂量的3—MC诱导肝细胞24h或48h。乙氧基试卤灵(ethoxyresomn,EOR)为CYP1A酶活性探针药,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试卤灵(resomfin,RSF)浓度。TaqmanRT—PCR法测定CYP1A1基因表达,Westembolt法分析CYP1A酶蛋白表达。结果:实验条件下对照组和3—MC诱导组的CYP1A1基因和酶蛋白,CYP1A1/2酶活性均可被检测。3—MC对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CYP1A1/2基因及蛋白表达、酶活性的诱导作用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结论:3—MC对大鼠原代培养肝细胞的CYP1A1/2有明显的诱导作用。

  • 标签: 3-甲基胆蒽 原代培养 大鼠 肝细胞 细胞色素P450 1A1/2
  • 简介:目的观察膦甲酸钠联合微波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脂质过氧化物(LPO)和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108例顽固性扁平疣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微波治疗,观察组采用膦甲酸钠联合微波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复发率及治疗后白细胞介素(IL)、干扰素γ(IFN-γ)和LPO水平。结果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IL-2、IL-4、IL-6、IL-10、IFN-γ、LPO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膦甲酸钠联合微波治疗扁平疣临床疗效好,复发率低,并能显著改善患者血清IL、IFN-γ及LPO水平,平衡血清Th1/Th2细胞因子。

  • 标签: 膦甲酸钠 微波 扁平疣 脂质过氧化物 细胞因子
  • 简介:摘 要:目的 评价天地慈植萃补水美白祛斑精华液(次抛)对黑色素生成抑制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使用斑马鱼模型对天地慈植萃补水美白祛斑精华液(次抛)的美白功效进行评价;取40名受试者,在早晚面部清洁完后,全脸使用天地慈植萃补水美白祛斑精华液(次抛)2次/d,连续使用28d,并在使用28d后进行受试者主观评价及安全性评估。受试者主观评价内容包含透亮、匀净、色斑、痘印4个方面的改善情况。 结果 由黑色素斑块面积统计,受试品1/4浓度组较空白对照组黑色素含量下降(36±10)%;受试品1/2浓度组较空白对照组黑色素含量下降(45±10)%;受试品1/1浓度(不稀释)组较空白对照组黑色素含量下降(66±10)%;受试品1/4浓度组黑色素含量0.81±0.03;受试品1/2浓度组黑色素含量0.64±0.01;受试品1/1浓度(不稀释)组黑色素含量0.34±0.0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标签: 斑马鱼模型 黑色素生成抑制 天地慈植萃补水美白祛斑精华液(次抛)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研究葛根素对人细胞色素P450(CYP)1D6酶活性的影响及其与CYP1D6基因型的关系。方法(1)体外试验:取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手术切除标本中正常肝组织制备人肝微粒体孵育体系,加入不同浓度葛根素(0、0.015、0.050、0.100、0.100、0.400、0.800mmol/L)及美托洛尔,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美托洛尔代谢产物α-羟基美托洛尔产率,以此反映CYP1D6酶活性。(1)体内试验:以18名健康男性[年龄19~16(11±4)岁,体重61~75(69±7)kg]为对象,其中CYP1D6基因型为*1/*1、*1/*10、*10/*10者各6名。试验分3个阶段进行,采用两阶段交叉试验设计。将受试者按照简单随机化分组方法随机分为1组。第1阶段(第1~11天):1组连续10d静脉滴注葛根素注射液400mg/d,另1组不给药,第11天清晨1组受试者均口服美托洛尔100mg;第1阶段(第11~17天):1组均不采取任何措施;第3阶段(第18~18天):第1阶段未服药组连续10d静脉滴注葛根素注射液400mg/d,另1组不给药,第18天清晨1组受试者均口服美托洛尔100mg。第11和18天口服美托洛尔100mg后收集受试者连续8h尿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尿液中美托洛尔及α-羟基美托洛尔浓度,以二者之比反映CYP1D6酶活性。结果体外试验显示经0、0.015、0.050、0.100、0.100、0.400、0.800mmol/L葛根素处理的人肝微粒体反应体系α-羟基美托洛尔产率分别为(0.018±0.001)、(0.015±0.001)、(0.015±0.001)、(0.011±0.001)、(0.011±0.001)、(0.010±0.001)、(0.005±0.001)mmol/(mg·h),α-羟基美托洛尔产率随着葛根素浓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总体均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750,P=0.000)。两两比较显示,0.100、0.100、0.400和0.800mmol/L葛根素组α-羟基美托洛尔产率明显低于0、0.015、0.050mmol/L葛根素组(P﹤0.05),0.100、0.400、0.800mmol/L葛根素组明�

  • 标签: 葛根素 细胞色素P450 1D6 基因型 CYTOCHROME P4501D6
  • 简介:目的:探讨基因芯片技术在细胞色素P4502D6基因分型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中国人群CYP2D6的基因多态性。方法建立寡核苷酸芯片测定CYP2D6基因型的方法,测定288例中国健康志愿者CYP2D6基因分型,并使用直接测序法对结果进行验证。结果:288例中国健康志愿者中CYP2D6*2和CYP2D6*10的变异频率分别高达52.8%和53.5%。对部分样本采用直接测序的方法进行进一步确证,结果完全吻合。结论:基因芯片法适用于中国人群CYP2D6基因分型研究。

  • 标签: 细胞色素P450 基因芯片技术 基因多态性 中国人群 CYP2D6基因 中国健康志愿者
  • 简介:本研究考察了五味子水/醇提取物多次给药对大鼠细胞色素P450酶(CYP450)6种亚型的影响。雄性SD大鼠灌胃给予五味子彬醇提取物,连续给药7天,剂量为1.5g/Kg,末次给药后处死大鼠,制备大鼠肝微粒体,将CYP450酶6种亚型特异性探针底物非那西丁(CYP1A2)、右美沙芬(CYP2D2)、双氯酚酸钠(CYP2C6)、美芬妥英(CYP2C11)、氯唑沙宗(CYP2E1)、

  • 标签: 细胞色素P450酶 五味子提取物 SD大鼠 探针底物 P450同工酶 CYP450酶
  • 简介:本文采用细胞计数和中性红摄取法观察了BP-7,8-diol对XEM2(稳定表达了大鼠肝细胞色素4501Al)和V79(未表达P4501A1)细胞生长的作用,目的为建立体外细胞毒模型,结果表明,在1.0、2.5、5.0μmol·L^-1不同浓度下,BP-7,8-diol对XEM2细胞产生很强的毒性,其毒性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在相同的浓度下BP-7,8-diol对V79细胞并没有影响,同时也发现,细胞色素P450酶抑制剂-αNF对BP-7,8-diol引起的细胞毒具有保护作用,这些结果说明,BP-7,8-diol对XEM2细胞毒性是通过细胞色素P4501A1的作用引起的。

  • 标签: V79细胞株 XEM2细胞株 P4501Al BP-7 8-diol 细胞毒性
  • 简介:原花青素是黑果枸杞中一类重要的植化产物,但其生物合成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利用黑果枸杞EST数据库,克隆了无色花色素还原酶基因(LrLAR)和花青素还原酶基因(LrANR)。PCR结果表明,LrLAR和LrANR分别由333个氨基酸残基、33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编码。进化分析表明,相应蛋白LrLAR、LrANR分别聚类于L4R和ANR族。实时定量PCR结果表明,从果实未成熟时期到变色期,LrLAR、LrANR的表达量均急剧上升,但在随后的发育时期中逐渐下降;与在果实中相比,在嫩叶、成熟叶、茎、根中,两基因的表达量极低。植化分析发现,果实中总原花青素含量高于嫩叶、成熟叶、茎、根中的含量,并且在果实成熟过程中呈现先增加后基本趋于稳定的趋势。本研究将为揭示黑果枸杞原花青素生物合成机制及促进其工程改良奠定基础。

  • 标签: 花青素还原酶 无色花色素还原酶 黑果枸杞 原花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