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总结超早期颅内血肿微创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经验。方法对我院88例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在超早期采用颅内血肿微创钻孔引流术清除血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均于术后24h后复查头颅CT,其中血肿清除量〉90%者21例,50%~70%者44例,〈50%者23例,再出血4例。对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按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ADL)评测:Ⅰ级10例,占11.3%;Ⅱ级25例,占28.4%;Ⅲ级41例,占46.6%;Ⅳ级12例,占13.6%;Ⅴ级0例。效果良好率86.3%。结论超早期颅内血肿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具有创伤小、解除血肿占位效应好、术后再出血率低、并发症和致残率低、功能恢复快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基底节 超早期 引流术 预后
  • 简介:  【摘要】目的:通过研究临床颈部淋巴结转移阴性(cN0)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患者中央淋巴结转移的相关特征,探讨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hyrotrophin,TSH)水平、甲状腺自身抗体浓度及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年龄、性别、肿瘤最大直径、多灶等对中央淋巴结转移的影响。

  • 标签: 中央区淋巴结转移 cN0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危险因素研究
  • 简介:目的:对吉林省心血管病人群冠心病猝死进行10年动态趋势分析。方法:按WHO-MONICA方案和北京心肺血管研究中心编印的《心血管病人群监测手册》要求进行。结果:10年(1984-1993年)监测人群总数为622万人,平均年监测人数为62.2万人。10年间共发生冠心病猝死465例,总猝死专率为13.1/10万,标化猝死率为15.5/10万,男性标化猝死率为16/10万(294例),女性标化猝死率为10/10万(171例),男女之比为1.7:1(P<0.05)。冠心病猝死专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城市332例8.2/10万,明显高于农村133例5.9/10万,冠心病猝死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提示我们要降低冠心病猝死专率,必须长期的加强一、二线防治,广泛长期进行培训标准化心肺复苏技术。

  • 标签: MONICA方案 冠心病 猝死 标化率 动态趋势 吉林
  • 简介:目的初步评价江苏省扬州市广陵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质量。方法通过全国AEFI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广陵2009至2012年AEFI病例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9至2012年广陵共预防接种疫苗24种,累计接种732005N次,累计报告AEFI病例388例,AEFI报告发生率为53.7/10万。AEFI监测系统7项指标中,AEFI48h内报告率、48h内调查率和分类率均为100%,2009年有4项指标,即3d内调查表录入率、7d内调查报告上传率、调查表关键项目完整率和AEFI报告乡镇覆盖率未达标;2010年3d内调查表录入率和7d内调查报告上传率均有较大幅度提高,但仍未达标;2011年以后,所有监测指标完成率均为100.O%。388例AEFI中,一般反应330例(85.0%),临床表现以发热、注射局部红肿和硬结为主;异常反应50例(12.9%),临床表现以过敏性皮疹居多(40例,80.0%),也可见血管性水肿(3例,6.0%)、卡介苗脓肿(2例,4.0%)、麻疹样皮疹(2例,4.0%)、过敏性紫癜(1例,2.0%)、热性惊厥(1例,2.0%)和腹泻(1例,2.0%);偶合症8例(2.1%)。AEFI报告发生率居前5位的疫苗为7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PCV-7,507.9/10万)、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343.2/10万)、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PV,166.7/10万)、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163.8/10万)和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MR,147.1/10万);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居前5位的疫苗为MR(88.3/10万)、PCV-7(63.5/10万)、流感病毒裂解疫苗(17.0/10万)、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16.9/10万)和麻疹减毒活疫苗(13.7/10万)。结论扬州市广陵2009至2012年AEFI监测系统运行质量逐年增高,完整性和敏感性较好。

  • 标签: 疫苗 接种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号源管理结合分诊筛查对提高高血压慢病筛查准确率的影响与效果。方法 以2022年1月~2022年6月为对照阶段,以2023年1月~2023年6月为观察阶段,通过宁夏重大慢性病医疗机构机会性筛查系统调取相关数据资料。通过宁夏重大慢性病医疗机构机会性筛查系统调取2022年1月~2022年6月高血压慢病数据,计算得出高血压慢病筛查准确率,以此为对照数据,实验阶段引入号源管理以及分诊筛查方法,与实验阶段慢病筛查准确率数据进行对比。结果 对照阶段中,高血压慢病筛查准确率为49.48%;观察阶段中,高血压慢病筛查准确率为68.1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引入号源管理以及分诊筛查措施对提高高血压慢病筛查准确率有积极意义,对优化慢病防控效果价值突出,值得引起重视。

  • 标签: 高血压 筛查 号源管理 分诊区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号源管理结合分诊筛查对提高高血压慢病筛查准确率的影响与效果。方法 以2022年1月~2022年6月为对照阶段,以2023年1月~2023年6月为观察阶段,通过宁夏重大慢性病医疗机构机会性筛查系统调取相关数据资料。通过宁夏重大慢性病医疗机构机会性筛查系统调取2022年1月~2022年6月高血压慢病数据,计算得出高血压慢病筛查准确率,以此为对照数据,实验阶段引入号源管理以及分诊筛查方法,与实验阶段慢病筛查准确率数据进行对比。结果 对照阶段中,高血压慢病筛查准确率为49.48%;观察阶段中,高血压慢病筛查准确率为68.1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引入号源管理以及分诊筛查措施对提高高血压慢病筛查准确率有积极意义,对优化慢病防控效果价值突出,值得引起重视。

  • 标签: 高血压 筛查 号源管理 分诊区筛查
  • 简介:目的:了解深圳市福田中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病区专项整治后近3年抗菌药物使用现状,为下一步的抗菌药物管理提供思路和依据。方法:提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病区抗菌药物使用数据,对临床使用的抗菌药物进行分类汇总,统计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ntibioticsusedensity,AUD)、用药频度(defineddailydosesystem,DDDs)、病原学送检率、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率、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结果:2014—2016年我院病区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47.24%、44.32%、41.25%,呈逐年下降趋势;AUD分别为33.35、34.45、34.21DDDs/(100人·d);治疗性用药微生物送检率分别为44.94%、55.35%、59.76%,使用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微生物送检率分别为46.75%、55.35%、66.06%,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微生物送检率分别为100.00%、93.10%、93.33%;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分别为30.18%、22.45%、28.63%;人均抗菌药物费用分别为663.30、678.56、855.00元,呈增长趋势。结论:专项整治后我院病区抗菌药物应用指标大部分符合卫生部要求,但抗菌药物目录尚需调整,抗菌药物知识培训需有针对性地开展,抗菌药物监控系统的建设也需加强。

  • 标签: 专项整治 病区 抗菌药物 现状调查 用药分析
  • 简介:目的了解上海市松江中心医院住院药房抗生素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统计2010---2012年住院药房抗生素的消耗金额、用药总剂量、限定日剂量(DDD)、用药天数、用药频率(DDDS)、日均费用(DDC)、药物利用指数(DUI)以及抗生素使用率、抗生素使用强度(AUD)等,分析临床应用情况。结果3年来上海市松江中心医院抗生素使用率和使用强度都超过了卫生部的相关标准,但呈现下降趋势。结论住院药房对抗生素的用药基本合理,但个别药物DUI〉1,存在不合理使用情况,应进一步加强对抗生素使用的监督管理,防止少数抗生素的滥用。

  • 标签: 抗生素 抗生素使用率 抗生素使用强度
  • 简介:摘 要:目的 经颅多普勒(TCD)监测急性大脑中动脉供血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的脑缺血溶栓血流分级(TIBI分级)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46例静脉溶栓的急性大脑中动脉供血梗死患者,根据3个月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MRS≤2分)30例和预后不良组(MRS>2分)16例。分析两组在静脉溶栓后24小时内TIBI分级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静脉溶栓24小时内的TIBI分级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TIBI分级与预后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早期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监测有利于评估预后及指导治疗。

  • 标签: 经颅多普勒 脑缺血溶栓血流分级 预后 急性大脑中动脉脑梗死
  • 简介:本文从人胚胎脑海马区分离、培养、鉴定了神经前体细胞(neuralprecursorcells,NPCs),并初步观察了大鼠纹状体海人藻酸(kainicacid,KA)损伤后,人神经前体细胞(HNPCs)移植到成年大鼠侧脑室和纹状体后存活和迁移的情况。取胎龄8-12w的人胚胎脑海马细胞,用含人表皮生长因子(humanepidermalgrowthfactor,h-EGF)

  • 标签: 神经前体细胞 细胞培养 移植 免疫细胞化学 大鼠
  • 简介:目的探讨经额钻孔穿刺加溶酶溶解引流术治疗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应用及治疗经验。方法根据CT定位,经额钻孔血肿穿刺、抽吸,结合生物溶酶技术对血肿进行液化、冲洗、引流以清除血肿。结果本组96例,定位准确率100%,存活79例,死亡12例:3例死于再出血脑干功能衰竭,9例死于肺部感染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5例放弃治疗;2例再出血改开颅手术后存活。清除血肿时间多为3~7d。结论经额穿刺加溶酶溶解引流术是治疗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十分有效的方法。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费用低的特点,特别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 标签: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基底节 穿刺 溶酶 引流术
  • 简介:摘 要  目的:分析大足30家公立医疗机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ADR/ADE)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16-2022年大足30家公立医疗机构临床上报的177例中药注射剂ADR/ADE报告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患者性别与年龄,引发ADR/ADE的药品分布,ADR/ADE的分级、转归,合并用药情况以及统计分析大足人民医院、中医院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情况。结果:纳入研究的医院同期共上报ADR/ADE 4101例,其中177例(4.32%)由中药注射剂引起;在177例ADR/ADE 报告中,女性(100例,56.50%)例数略多于男性(77例,43.50%),患者年龄以>50岁为主(128例,72.32%),其中>70岁的有118例(29.94%);ADR/ADE涉及29个品种,主要包括活血通络类、扶正补益类和清热解毒类,注射用血栓通(冻干)、注射用血塞通(冻干)例数占比最高(都为20例,11.30%)。在177例ADR/ADE报告中,重度ADR/ADE 9例(5.08%)、新的ADR/ADE37例(19.69%),174例(98.31%)患者痊愈或好转,1例(0.56%)不详,1例(0.56%)未好转,1例(0.56%)有后遗症,未有死亡病例;9例(5.08%)患者存在联合用药情况,均为联合化学药注射剂使用。大足人民医院、中医院使用排名靠前的中药注射剂为舒血宁注射液、谷红注射液。结论:影响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的因素有未按中医理论辨证施治、使用剂量和使用方法不当、联合用药不当、溶媒选择不当等,可通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建立起合理的中药注射剂的辨病使用理论体系、严格参照说明书用药、仔细询问患者用药史和过敏史、并加强用药监护,从医、护、药三方面入手,减少中药注射剂ADR/ADE的发生。

  • 标签: 大足区 中药注射剂 药品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事件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分析双侧甲状腺乳头状癌行甲状腺全切除术和双侧中央颈清扫术术中保护甲状旁腺的作用。方法选取66例行甲状腺全切除术+双侧中央颈清扫术的双侧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收集完整临床治疗资料以及术后随访资料并加以分析。结果22例患者发生术后面部、唇部或手足部的针刺感、麻木感或强直感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3.33%,只有2例永久性的甲状旁腺功能低下(3.03%),其他暂时性的甲状旁腺功能低下16例(24.24%)、暂时性的声音嘶哑4例(6.06%)。手术前血钙值与手术后1d、手术后7d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后14d恢复至手术前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甲状旁腺激素(PTH)值与手术后1、7、14d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个月PTH值恢复至手术前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旁腺的保留个数与低钙血症和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率呈反比,甲状旁腺的保留个数越多,低钙血症和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率越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90、15.53,P=0.00052、0.00372,P〈0.0083)。保留1个和保留4个甲状旁腺的甲状旁腺素降低率、低钙血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0、14.60,P=0.00126、0.00013,P〈0.0083);保留2个和保留4个甲状旁腺的甲状旁腺素降低率、低钙血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1、15.80,P=0.00119、0.0000,P〈0.0083)。结论双侧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采取全切术联合中央颈清扫术效果较好,虽然并发症发生率高,但恢复都较快,且在手术中也注意了对甲状旁腺的保护。

  • 标签: 双侧甲状腺乳头状癌 甲状腺全切除术 甲状旁腺 双侧中央区颈清扫术
  • 简介:江夏,地处华中腹地,交通便捷,是武汉“1+8”城市圈南部枢纽,北与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接壤,西与武汉市经济开发区隔江相望,极具产业吸纳辐射功能,素有“楚天首县”之称,境内丘陵起伏,湖泊纵横。24年创卫,24载艰辛。江夏人民用创卫的彩笔描绘出了一幅天蓝、地绿、水清、人和的美丽画卷。

  • 标签: 国家卫生城市 创卫 江夏区 经济开发区 自主创新 辐射功能
  • 简介:目的:分析西藏自治人民医院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提供依据。方法:通过HIS系统统计该院2016年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使用数量和金额,以用药频度为指标,分析用药合理性。抽取该院2016年1―12月每月上、中、下旬每周一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处方,采用EXCEL软件逐张录入处方的基本信息,并进行专项点评,分析不合理处方。结果:西藏自治人民医院2016年使用麻醉药品12种,精神药品11种,共计23种。全年使用量和使用频次最高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分别是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和阿普唑仑片。处方点评共收集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处方1642张,确定不合理处方共计373张,占比22.72%。主要不合理处方类型为开具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处方未执行国家相关规定(23.32%)、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20.91%)、无适应证用药(15.55%)。结论:西藏自治人民医院需进一步加强对临床医务人员的培训及对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管理,以确保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高药物治疗水平。

  • 标签: 麻醉药物和精神药物 用药频度 处方点评 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