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9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OCSP临床分型与影像学分型以及预后效果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对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别进行分型诊断,按照OCSP标准分型,分析各亚型与影像分型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预后效果之间的关系。结果急性脑梗死的OCSP各亚型构成比例中,轻型患者多,重症少。OCSP分型与影像学分型有良好对应关系且与预后明显相关。

  • 标签: 脑梗死 OCSP分型 影像学分型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美容整形患者术前美容心理状态和自我接纳水平以及其术后满意度的相关关系。方法以南京医科大学周正猷编写的“美容心理自评量表”和国内学者丛中、高文风等编制的“自我接纳问卷”为工具,调查分析患者术前美容心理状态和自我接纳、自我评价情况;术后2个月电话随访患者的术后满意度。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美容整形就诊者术前美容心理状态的调查中,发现有67.6%的患者存在心理问题。自我接纳平均分为43.14±5.47,高于大学生群体。术后满意度与婚姻状况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为-0.33,p=0.049);与美容心理状态自评量表中的第3个因子(Pearson相关系数为0.336,p=0.042)和第18个因子第1项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为-0.348,p=0.035);与自我接纳问卷第11个条目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为-0.348,p=0.035)。结论整形美容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就诊者的术前心理状态与术后满意度相关。

  • 标签: 外科 整形 心理学 术后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脓毒性休克时不同液体复苏方案下对循环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损伤的影响。方法32例脓毒性休克患者,分为0.9%生理盐水复苏组、7.5%高渗生理盐水复苏组、羟乙基淀粉氯化钠注射液(130/0.4)复苏组,分别于开始治疗开始前、开始治疗后2h、12h、24h、48h、72h各时间检测循环内皮细胞以及检测血浆VEGF浓度。

  • 标签: 脓毒性休克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症 循环内皮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116例贲门癌手术联合术中化疗残胃排空的状况。方法治疗组行贲门癌根治术联合术中使用5-FU注射液(天津金耀氨基酸有限公司)局部化疗。对照组单纯行贲门癌根治术。结果两组患者胃排空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远期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贲门癌手术联合术中化疗可提高患者5年存率,且术后胃排空时间未延长。

  • 标签: 贲门癌 胃排空 生存率 术中化疗
  • 简介:摘要老年人各脏器功能逐步衰退,对各类损伤因素代偿能力差,围手术期选择能维护重要脏器功能的麻醉药物,有助于老年患者术后机体功能的恢复。目前不少研究已发现七氟醚对心脑肺等重要脏器具有保护作用,本文就其具体保护作用及机制的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七氟醚 老年人 多脏器 保护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MillardⅡ式进行观察总结以推广用来常规用于矫正单侧唇裂。方法总结观察我院自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所实施的单侧完全性唇裂修复术60例的效果。结果发现MillardⅡ式对唇部外形恢复、鼻小柱偏斜,鼻翼塌陷畸形的改善较好。结论根据唇裂的特点,灵活选用MillardⅡ术式,可用来矫正绝大部份唇裂及其伴有的鼻畸形。

  • 标签: 单侧唇裂 鼻畸形 修复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气分析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治疗及预后的影响,探讨高血压脑出血血气变化机制,以提高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水平。方法进入实验组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记录动脉血气分析及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结果,记录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等治疗措施及其前后血气分析结果变化,采用GOS评分表对患者近期预后(出院时)进行评定,利用统计学分析血气分析结果与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等治疗措施及预后的关系。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计数资料用构成比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低氧血症(Pa02<60mmHg组)影响患者预后,与氧分压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酸碱失衡(pH<7.35/pH>7.45组)影响患者预后,与pH值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切开时间早晚影响患者预后,缺氧24小时后气管切开组与24小时内气管切开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切开后患者pH值、PaO2、PaCO2血气指标明显改善,与气管切开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治疗后患者PaO2、SpO2指标改善,与机械通气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性碱中毒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主要酸碱失衡类型。结论1.低氧血症及酸碱失衡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关系密切。2.气管切开可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并影响预后。3.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可以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并影响预后。4.血气分析可有效监测患者病情变化,指导临床治疗并影响患者预后。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血气分析 临床治疗 预后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研究0.5%碘伏用于治疗各年龄组女性外阴、阴道炎症性疾病。方法选择患有外阴、阴道炎的各年龄组妇女使用0.1-0.5%碘伏治疗,疗效确切,效果满意。结论碘伏方便、经济、无污染、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各年龄组女性外阴 阴道炎症 0.5%碘伏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在OSF中的治疗作用和可能的作用机制,为此病的治疗开辟新途径。方法从上皮、间质、腺体和肌组织四方面观察早、中、晚期OSF治疗前后病理学形态和微血管的数量及密度的变化。结果病理形态和微血管密度显示丹参治疗后各期OSF有明显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SF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治疗OSF有明显疗效,对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 标签: 口腔粘膜纤维病变 微血管 丹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体外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特定的条件下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方法从骨髓血中提取MSCs,在含10%胎牛血清,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钠和维生素C的条件培养基培养的DMEM培养基中培养,放免法检测骨钙蛋白。比色法检测碱性磷酸酶、vonKossa法钙结节染色。结果MSCs诱导培养后碱性磷酸酶、钙结节、骨钙蛋白表达明显增强。结论MSCs在一定条件下能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能作为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应用于临床治疗。

  • 标签: 间质干细胞 成骨细胞 分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穴位注射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及智力的影响。方法痉挛型脑瘫患儿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用穴位注射和功能训练,对照组用功能训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为71.4%,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肌张力及智力方面,治疗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注射能够明显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肌张力、提高智力,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明显。

  • 标签: 痉挛型脑瘫 肌张力 智力 穴位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监测伤寒沙门菌株对青霉素和其他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分析多重PCR基因扩增产物图谱与青霉素耐药性的相关性,分析血清型青霉素耐药菌株的脉冲电场凝胶电泳(PFGE)图型,初步了解耐药菌株分子流行病学上的特点。方法(1)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2)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结果发现23株多重耐药鼠伤寒沙门菌,其中耐4~5种抗生素的9株(40%),耐6~9种抗生素的8株(35.13%),耐10种抗生素的6株(26.10%);可分为16个PFGE型,其中5个PFGE型的菌株数超过1株。结论伤寒沙门菌分离株的多重耐药性严重,PFGE分型方法对鼠伤寒沙门菌的分型能力较好。

  • 标签: 伤寒沙门菌 抗药性 微生物 聚合酶链反应 电泳 凝胶 脉冲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解脲支原体(Uu)对苦豆子有效成分的敏感性。方法运用几何级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苦豆子总碱、苦参素对Uu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其MIC分别为0.125mg/ml和0.25mg/ml。结论苦豆子有效成分对Uu有体外抑菌作用。

  • 标签: 有效成分 解脲支原体 非淋菌性尿道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NPE)的相关因素及预后。方法收集并归纳324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例,分析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相关预测因素及预后。结果GCS评分,中线移位,瞳孔不等,出血部位,破入脑室与发生NPE密切相关;NPE预后不佳。结论NPE进展迅速,治疗困难,病死率高,应积极预防并早期诊治。

  • 标签: 高血压性脑出血 神经源性肺水肿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大量临床研究已证实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脏、血管、神经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骨质疏松症是否与T2DM有必然关系至今尚存在争议。本综述选择男性2型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测量其椎体、近端股骨的骨密度(bonemineraldensity,BMD),针对目前国内外有关男性糖尿病BMD和骨质疏松的研究作一综述。

  • 标签: 男性 糖尿病 骨密度 骨质疏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阿仑膦酸钠(Alendronate,ALN)在不同时间抑制兔牙槽骨吸收的作用。方法大耳白兔20只建立牙周炎模型,随机分成五组,每组4只。各组分别于用药后二周和四周通过骨灰度测量、组织形态学等方法进行药效评价。结果胶原+0.5mg/mlALN组、胶原+1mg/mlALN组及胶原+2mg/mlALN组中骨吸收抑制比单纯胶原组和空白对照组中的明显,且胶原+1mg/mlALN组和胶原+2mg/mlALN组中的骨吸收抑制又比胶原+0.5mg/mlALN组抑制明显。结论阿仑膦酸钠能够在抑制兔牙槽骨吸收降低失牙风险中发挥作用。

  • 标签: 牙槽骨吸收 阿仑膦酸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