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如何减轻患者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中气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23年接受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患者6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健康宣教护理干预,将两组护理后进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操作时间与气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气刺激反应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患者进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时可进行健康宣教,使患者更加了解检查项目情况,可降低操作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提高检查效率。

  • 标签: 电子支气管镜 检查 气道反应 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持续氧雾化人工气湿化在重型颅脑损伤、脑出血行气管切开病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92例重型颅脑损伤、脑出血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观察组采用持续氧雾化温化法和对照组采用持续滴注湿化法。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气湿化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痰液黏稠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气湿化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刺激性咳嗽、痰栓形成、气黏膜损伤出血、肺部感染)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病人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明显升高,心率、呼吸频率明显减慢(P〈0.05)。[结论]持续氧雾化人工气湿化能安全、有效地提高重型颅脑损伤、脑出血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病人的气湿化效果。

  • 标签: 人工气道 持续氧雾化湿化 重型颅脑损伤 脑出血 气管切开 气管插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气管插管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气护理风险管理。方法:90例急诊气管插管患者观察与治疗时需院内转运,以传统方式转运患者的资料作对照组,采用护理干预措施的患者作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评价患者转运前风险、准备情况,且监测转运过程并采取应急措施,保证患者转运安全。结果:研究组患者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气管插管患者院内转运护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得到确切的干预结果,提高护理人员处理风险的效率,节省转运时间,患者家属满意度高。

  • 标签: 气管插管 院内转运 气道护理 风险管理
  • 作者: 陆田华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12-21
  • 出处:《系统医学》2022年第8期
  • 机构: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医院,广西来宾545900
  • 简介:小儿反复呼吸感染(RRTI)是指在单位时间内上、下呼吸感染反复发作超过规定次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多见于6岁以内的婴幼儿,学龄前反复感染儿童患病率为29.69%,其中城市为32.61%,农村为24.19%,近年来仍有不断上升的趋势[1]。如治疗不当或治疗不及时,容易导致哮喘、心肌炎、关节炎、肾炎等。营养状况异常、免疫功能低下、环境因素变化、基础疾病及慢性感染病灶的存在等因素均可导致呼吸感染的反复发生[2]。因其反复发作,迁延难愈,严重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临床上本病重在防而非治。因此,做好胎儿期孕妇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及时补充小儿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改善小儿生活环境状况,可有效预防小儿反复呼吸感染,减少小儿反复呼吸感染的发生。患儿生活起居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以及推拿、穴位按摩等中医疗法,在小儿反复呼吸感染的治疗中有较大优势。

  • 标签: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预防;护理
  • 简介:目的分析气管切开后并发各种呼吸梗阻的原因,探讨应采取的紧急救助措施,以便护理人员能够掌握气管切开病人的各种并发症,从而有效防止病人因呼吸梗阻出现意外死亡。方法对3例气管切开后出现呼吸梗阻的病人进行分析,找出呼吸梗阻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救助措施如吸痰、止血、重置导管等,并注意观察救助结果。结果3例气管切开并发呼吸梗阻病人呼吸困难症状很快缓解。结论根据气管切开病人并发呼吸梗阻的类型,采取针对性的护理,能减少气管切开病人因并发呼吸梗阻而出现意外死亡。

  • 标签: 气管切开 呼吸道梗阻 原因分析 护理
  • 简介:应激性溃疡是机体在应激状态下发生的应激反应。特别是在危重疾病、大手术后等情况下发生的急性消化黏膜的损害,它是重症颅脑疾病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重症颅脑损伤并发消化溃疡出血发病率53%^[2],严重时可造成胃肠大出血,致使机体血容量不足,造成失血性休克,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

  • 标签: 消化道溃疡出血 重症颅脑疾病 护理 预防 重症颅脑损伤 应激性溃疡
  • 简介:总结了80例无痛胃镜下治疗小儿上消化异物的护理经验和配合方法。主要包括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健康教育和注意事项等方面的护理措施。认为无痛胃镜下取小儿异物损伤小、安全、并发症少,护士在术前精心的准备、术中默契的配合和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和预防都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

  • 标签: 小儿 上消化道 胃镜检查 异物 护理
  • 简介:摘要:近年来,在我国二孩政策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新生儿来到了这个美丽的世界,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胎儿可能会出现早产,即未到正常分娩阶段,且发育不完善时便出生的新生儿,由于早产儿较之其他正常胎儿出生过早,因此多半会存在器官发育不良的情况,其中,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比较具有代表性,在该缺陷的影响下,早产儿并不能正常呼吸,需要及时采用机械通气或者吸氧治疗,且易出现呼吸感染或发炎的情况,总之,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影响下,会对早产儿的身体发育产生极大的不利。本文围绕对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早产儿气护理的相关措施进行了详细分析。

  • 标签: 早产儿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气道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外科ICU设立专职护理人员对危重症病人呼吸进行管理,对术后及危重症病人康复的重要意义。方法选取4名护士进行为期3个月的临床专职培训后,从事危重症病人呼吸并发症的预防和人工气护理工作。结果在实施专职护理工作期间,医院获得性肺炎、气意外等呼吸并发症降低,医生、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上升,呼吸护理工作得到进一步改进。结论呼吸专职护理人员的设立使危重症病人的呼吸管理更趋安全性,提高了危重症病人的救治成功率,同时促进了军队医院护理学科的发展。

  • 标签: ICU 呼吸道护理 医院获得性肺炎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急性呼吸传染病的感染控制及护理分析。 方法 :选择在我科室进行急性呼吸传染治疗的病人共计 126 例作为本次调研对象,此次调查时间为 2018.5 至 2019.2 。将病人分为 2 组,每组 63 例。对比组采用常规控制与护理,实验组采用了针对性控制与护理。分析两组最终护理结果。 结果 : ( 1 ) 对比组病人健康知识掌握得分和实验组相比较低,两组差异明显, P 值, <0.05 ;( 2 )对比组护理满意得分结果和实验组相比较低,两组差异明显, P 值, <0.05 。 结论: 在呼吸传染病治疗中,可采取针对性感染控制以及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提升护理满意度以及知识掌握情况,效果优异值得临床应用与普及。

  • 标签: 呼吸道传染病 控制 护理
  • 简介:总结57例在内镜下行上消化异物取出术患者的护理配合,主要包括给予患者真诚的关心和鼓励;术中配合默契,与术者协调;术后视具体情况,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指导饮食和健康教育。认为良好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上消化道 异物 内镜 护理
  • 简介:回顾消化良恶性肿瘤术后并发Wernicke脑病3例患者的病例特点,总结护理措施有:加强病情观察,重点关注其意识、眼球活动、肌力及电解质等变化;完善安全护理,做好防误吸、防拔管、防跌倒/外伤、防走失、防坠床、防压疮的措施;做好维生素B1用药护理等。认为正确认知是防治Wernicke脑病的关键;重点关注有长期嗜酒史、营养不良、恶性消耗性疾病、严重呕吐及长期禁食者等易发人群。

  • 标签: WERNICKE脑病 维生素B1 护理
  • 简介:摘要: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人工气建立后,呼吸正常的湿化、加温、过滤及咳嗽功能消失,防御功能减弱。若湿化不够,可在人工气和上呼吸形成痰痂,对肺功能造成一定的损害或引起气堵塞,肺部感染率也随之升高。因此必须要维护气的安全,进而保证气粘膜完整性,功能性,有效预防气保护性功能的损伤与缺失,防止 VAP的发生。目前气的管理已成为现在重症护理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其中如何有效进行气的湿化与雾化是气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项。

  • 标签: 雾化吸入 人工气道 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对消化肿瘤患者放疗护理中应用人文护理措施的价值。方法:以2019年5月份-2020年月份中在我院接受放疗治疗的60例消化肿瘤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两组患者例数均等,分别为30例。对照组患者在放疗护理过程中应用的是常规护理措施,而对观察组患者则是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给予人文护理措施,并在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以及两组患者在治疗护理中的依从性。结果:相较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对本次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相对较低(80%

  • 标签: 人文护理 消化道肿瘤 放疗护理
  • 简介:本文总结了20例体外循环术后并上消化大出血的监护体会,指出复杂先心病和瓣膜置换术后重症病人是重点观察的对象。术后有效的胃肠减压,肠鸣音恢复后早期进流质食物是预防溃疡出血的主要措施。密切观察胃液及粪便的颜色和性质,为明确诊断提供依据。对术后出现上消化大出血的患者,采用输血及血浆,应用止血药和制酸药等多种措施综合治疗,可挽救患者的生命。

  • 标签: 体外循环 消化道出血 监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外科患者出现下呼吸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本选取本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胸外科术后出现下呼吸感染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护理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等护理干预。统计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切口类型以及手术时间情况,通过比较了解这些因素是否为感染影响因素。对比在不同护理模式下患者感染恢复情况以及2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年龄超过50岁、存在基础疾病、切口类型Ⅲ类、手术时间达到3h均为术后感染影响因素,术后应注意对这类患者的感染预防。对患者加强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更快控制感染,提高患者满意度,观察组感染愈合为42.00%,对照组仅为28.00%,观察组满意度达到90.00%,对照组仅为76.0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外科患者术后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而产生感染,在护理中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干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胸外科 下呼吸道 感染 影响因素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呼吸护理干预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其中观察组实施呼吸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肺部啰音消失、住院和咳嗽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 老年重症肺炎 呼吸道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