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心理护理对于高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焦虑、抑郁、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8年 10月 ~2019年 3月,内蒙古某三甲 医院接收的高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 60例,年龄 65岁以上。选取 10月到 12月的 30例患者为对照组, 1月到 3月的 30例患者为实验组,对照组给予传统心理护理,实验组给予个性心理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表( SDS)、面部表情疼痛评定法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焦虑、抑郁及疼痛进行测评。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及疼痛值无明显差异 (P>0.05),而术后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及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个性心理护理可降低高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焦虑、抑郁以及疼痛等心理反应。

  • 标签: 心理护理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使用舒适护理干预急性上呼吸感染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本院接收的急性上呼吸感染患儿当中随机抽选出100例,入选患儿入院时间范围为2020年1月-2020年10月,根据1:1的方式分作两组,给予常规护理患儿划成对照组,给予舒适护理患儿划成试验组,两组护理管理方法不同最终取得效果也存在一定差异,对其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比较得出,试验组患儿临床各项症状消失速度较快,与对照组相比存在一定差异(P

  • 标签: 舒适护理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临床效果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支气管扩张稳定期及急性加重期病原学特点及与炎症的关系。 方法 选择 2018年 1月~ 2020年 1月在我院就诊并保持随访完成整个实验的 74例支气管扩张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中有 51例患者出现急性加重,对比分析支气管扩张稳定期及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病原学特点、中性粒细胞及相关炎症因子水平,以及稳定期、急性加重期内细菌与炎症的关系。同时选择同期 40名健康受试者作为正常对照。比较支气管扩张稳定期、急性加重期患者及正常对照中性粒细胞及相关炎症因子水平。 结果 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患者诱导痰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稳定期,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P < 0.01),而二者阳性细菌种类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急性加重期培养阳性的 37例患者中有 18例患者在稳定期已有细菌定植,而其中 11例患者病原菌与稳定期细菌培养结果为同一细菌,其中铜绿假单胞菌 6例,肺炎克雷伯菌 3例,大肠埃希菌 2例。支气管扩张患者稳定期及急性加重期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介素 -6( IL-6)、白介素 -8( IL-8)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α)、白三烯 B4( LTB4)水平均明显较健康受试者明显增高,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P < 0.01),而急性加重期患者各指标均高于稳定期,其中气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IL-8、 LTB4水平较稳定期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或 P < 0.01)。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细菌培养阳性患者诱导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IL-6、 IL-8、 TNF-α、 LTB4值均明显高于细菌培养阴性患者,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P < 0.01)。 结论 支气管扩张患者急性加重期病原菌阳性率较稳定期定植菌检出率明显升高,而细菌种类无明显差别,但具有一定的关联;支气管扩张患者内存在以中性粒细胞为特征的炎性反应,且稳定期细菌定植、急性加重期病原菌感染者炎性反应程度明显高于细菌培养阴性者。  

  • 标签:    [ ] 支气管扩张 病原学 气道 炎症  
  • 简介:【摘要】目的 老年消化溃疡护理中循证护理模式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总计 81 例,选自 本院收治的老年消化溃疡患者,选取时间为 2019年 1月— 2020年 5月,计算机随机将其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 40 例归为对照组 ,采用循证护理模式的 41 例归为观察组 ,对比两组患者依从性 和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 两组患者依从性 和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 ,观察组优势显著,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老年消化溃疡护理合理应用 循证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其治疗和护理依从性,值得推广 。

  • 标签: 老年消化道溃疡 循证护理 护理模式效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对慢性阻塞性肺病伴有意识障碍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选择无创机械通气方法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 2015 年 12 月~ 2017 年 05 月收治的 72 例 慢性阻塞性肺病伴有意识障碍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组;研究治疗方法期间,对照组( 36 例 ):选择有创机械通气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 36 例 ):选择无创通气方法进行治疗;最终就两组慢性阻塞性肺病伴有意识障碍Ⅱ型呼吸衰竭患者 PacO 2 水平、 PaO 2 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展开对比。 结果:同对照组慢性阻塞性肺病伴有意识障碍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对比,观察组获得明显改善( P<0.05 );同对照组慢性阻塞性肺病伴有意识障碍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 33.33% )对比,观察组( 5.56% )获得明显降低( P<0.05 )。 结论:临床医师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病伴有意识障碍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选择无创机械通气方法进行治疗,对于患者动脉血气指标水平的改善以及并发症的减少可以做出充分保证,从而促进慢性阻塞性肺病伴有意识障碍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病情康复。

  • 标签: 无创机械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病 意识障碍Ⅱ型呼吸衰竭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腹腔镜临床手术后机械通气不同模式对于病患循环与并发症相关影响。方法 :将本院 2018年 9月 -2019年 10月收治已接受了腹腔镜临床手术后 100例病患纳入研究对象范围,运用随机分组法将该 100例病人平分成两个研究小组,即为采取容量控制的通气模式( VC)常规组( n=50)、采取压力调节之下容量控制的通气模式( PRVC)研究组( n=50),观察两组效果。结果:两组在 MAP与 HR的变化量数据对比差异性无统计意义, P< 0.05;两组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96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常规护理+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疾病知识掌握评分、Harri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疾病知识掌握评分、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可提高其对疾病知识的掌握,降低并发症的同时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值得借鉴。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置换 健康教育 疾病知识掌握 髋关节功能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诊感染性休克患者行集束抗感染治疗对死亡率的影响。方法:对我院70例急诊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常规对症治疗组(对照组)35例和集束抗感染治疗组(研究组)35例,观察两组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死亡率、休克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结果:对照组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为28.57%,死亡率为17.14%,研究组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为8.57%,死亡率为2.8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

  • 标签: 急诊感染性休克 集束化抗感染治疗 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围手术期规范疼痛护理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在我院骨科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分析病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和对照两组,每组中的病例人数分别有40例,两组均采取手术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配合,观察组行围手术期规范疼痛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最终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较轻,发生的疼痛相关并发症也较少,睡眠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各项指标结果同对照组比较所占优势较大(P<0.05)。结论: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康复中行围手术期规范疼痛护理,可对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有效控制,促进患者康复速度。

  • 标签: 规范化疼痛护理 围手术期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术后康复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 90 例,平分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 45 例 。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气分析变化、并发症率及住院时间、再次入院次数均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效果显著。

  • 标签: 呼吸衰竭 无创机械通气 慢性阻塞肺疾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 小儿急性上呼吸感染护理中舒适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 进行分析。 方法 本研究选取了 2018 年 12 月至 2020 年 3 月期间在本院采取了小儿急性上呼吸感染治疗的 78 例患者作为对象,采取双盲法的分组措施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 n=39 )和观察组( n=39 )。对照组使用的护理方式为常规手段,观察组患者是舒适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时间。 结果 对照组患者咽喉肿痛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发热消失时间以及扁桃体肿大消失时间长于观察组,组别数据对比存在意义( P < 0.05 )。 结论 在护理小儿急性上呼吸感染疾病患者时,使用舒适护理干预模式可有效推动患者症状的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舒适护理在小儿急性上呼吸感染中的效果。方法:将 100 例小儿急性上呼吸感染患儿, 随机分为观察组 和对照组, 每组 5 0例。对照组 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 患儿给予舒适护理模式, 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 白细胞( WBC) 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变化 。结果:观察组 的护理满意度为 96 .00%( 48 /5 0), 明显高于对照组 的 74 .00%( 37 /5 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护理后,观察组 WBC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小儿急性上呼吸感染患儿实施舒适护理模式效果确切, 可有效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 促使血常规和炎症指标恢复正常。

  • 标签: 舒适护理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温热论》作为温病学说的奠基性著作,叶氏在书中提出了卫营血的辩证体系,在论述温病的治法中提到“入营犹可透热转”,笔者结合所学对“透热转”进行简要分析。

  • 标签: 透热转气 营分证 清营汤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估正压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呼吸衰竭期的治疗价值。 方法 : 选取我院 2018 年 3 月 -2020 年 3 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68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34 例,实施不同治疗方案,对比治疗效果,指标选取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改变情况。 结果 : 两组 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有差异 (P< 0.05)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 ICU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实践总结经验。方法:我院于 2019年 6月至 2020年 1月期间收治的 ICU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中,从中选择了 1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病例,采取计算机随机数字分组法进行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病例数均为 60例,后者接受常规通气的治疗方式,前者接受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分析比较二者治疗后的总体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再插管率、死亡率明显较低,撤机成功率、抢救成功明显较高,两组数据比较明显不同( 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住 ICU 时间、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比较,两组数据比较明显不同( P< 0.05);两组的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较小( P>0.05)。结论:无创序贯机械通气保证了治疗的高效率,将其应用于 ICU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中,大大提高了抢救成功率,降低了 VAP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无创序贯机械通气 ICU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术后出血患者的护理及有效处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 32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术后出血患者的观察及护理要点。 结果 32例术后出血患者中有 29例出现手术创面少量出血,经对症治疗后止血; 3例患者因反复活动性出血,再次麻醉后重新处理术腔。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失血性休克或窒息,痊愈出院。 结论 对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术后出血患者,术后应及时进行病情观察、主动防范、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可预防或早期发现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护理 术后出血
  • 简介:利辛县中医院 安徽亳州 236700 【 摘要 】 目的: 探讨 中医护理在小儿呼吸感染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 抽取我科 116 例小儿呼吸感染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分别行常规护理与中医护理,观察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及恢复时间。 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儿的依从率分别为 89.66% 、 67.24% ,两组对比差异显著, p<0.05 ;干预后,观察组患儿恢复时间明显低于

  • 标签: 小儿呼吸道感染 中医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胃镜治疗上消化异物的临床效果、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 2017年 7月 ~2018年 7月时间段收治的 90例实行胃镜治疗的上消化异物患者,联系患者入院编号情况分组,分为了实验组(入院尾号奇数、 45例)、参照组(入院尾号偶数、 45例)。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的差异加以比较。 结果: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性存在,P< 0.05。实验组的依从性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性突出,

  • 标签: 胃镜 上消化道异物 临床效果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为在该类疾病的抢救和护理积累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7月-2019年6月5例上消化大出血患者病例,在救治期间的护理体会进行经验总结。结论:无护理并发症发生;患者住院期间能主动配合治疗护理,对饮食的注意事项掌握较好;患者及家属,均对住院期间的治疗护理满意。

  • 标签: 上消化道大出血 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