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滤器相关下腔静脉血栓形成(IVCT)血管腔内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4月在本中心行腔内治疗的46例滤器相关IVC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6例患者的总体靶血管开通的技术成功率为86.9%。40例患者成功开通下腔静脉滤器闭塞段到单侧/双侧髂股静脉闭塞段,手术操作的平均时间为(2.0±0.3)h。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没有置入新的下腔静脉滤器,围术期死亡率为0,没有出现严重的出血及肺动脉栓塞情况,无腔内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发生。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6±2)d,腔内治疗的总体临床症状缓解率为92.5%。39例(84.8%)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9个月。随访显示下腔静脉滤器以及植入的支架形态学良好,未出现支架或滤器断裂,血管壁刺破等情况。术后12个月下腔静脉及髂股静脉内支架内再狭窄率为7.7%。结论结合抗凝治疗的腔内治疗对于滤器相关IVCT具有满意的疗效,但是在血管开通的技术成功率和远期通畅率等方面,仍有进一步的提高。

  • 标签: 下腔静脉血栓形成 腔内治疗 抗凝治疗
  • 简介:例1,女,73岁,因车祸致左踝、右膝外伤,于2017年12月28日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创伤急救骨科入院治疗.查体:左小腿远端外侧可见一长约1cm伤口,未见软组织外露及明显活动性出血,左小腿中下段局部压痛、叩击痛,可触及骨擦感,有反常活动,左踝关节活动受限;右膝关节稍肿胀,髌前区压痛、叩击痛,可触及骨擦感,有反常活动,右膝关节活动受限;双侧足背动脉可触及搏动,双下肢皮肤感觉正常.X线片示:左胫腓骨远端骨折,右髌骨骨折.入院诊断:左胫腓骨远端骨折,右髌骨骨折,左小腿远端外侧皮裂伤,左距骨外侧突骨折.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2年,自服尼群地平,血压控制可.于2018年1月2日行左胫腓骨粉碎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手术顺利.

  • 标签: 腔静脉 静脉血栓形成 下腔静脉滤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小儿急性肠套叠病症的治疗中实施空气灌肠复位护理的最佳应用方法。方法挑选出2016年4月~2017年4月间来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肠套叠患儿作为研究样本,梳理分析病例资料,取80例符合试验研究的患儿进行入组试验,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的空气灌肠复位肠套叠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层面进行系统性护理措施,对比分析护理满意度及患儿焦虑情况的组间差异性。结果在护理满意度方面,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110,P=0.043);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儿的焦虑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焦虑评分为(31.99±6.3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40.52±6.83)分,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小儿急性肠套叠的治疗中采用空气灌肠复位结合心理护理措施可显著改善患儿的焦虑程度,且护理满意度得到了明显提高,临床推广应用价值高。

  • 标签: 空气灌肠复位 小儿急性肠套叠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全程动态了解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过程中有害物质的浓度及成分,为研究消除手术烟雾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电钩切割组织时、切割后5、10、15、20min、手术结束时检测距地面高度1.5m、距手术切口30cm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浓度,监测打卡戳卡后10s内PM2.5和PM10浓度。用气相色谱法检测手术烟雾中有机物成分。结果在使用电刀切割组织即刻开始CO和CO_2浓度随着手术的进行逐渐升高。PM2.5和PM10在打开戳卡阀门均迅速升高,在第4s时分别达到最高峰(659.42±26.29)μg/m~3和(735.41±17.09)μg/m~3。手术烟雾中检测出七氟烷、环戊烷、乙苯、壬烯醛、苯乙烯、环己酮、五甲基-庚烷、十烷、2-乙基己醇、十一烷、十二烷等有害物质。结论手术烟雾含有多种有害物质,部分物质超过环保标准值,长期接触会对人体产生危害,需要全方位防护措施。

  • 标签: 手术烟雾 有毒物质 腹腔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儿童使用橡皮障对减少牙科治疗中产生细菌性气溶胶的作用。方法在志愿者头部等高离口腔30cm处放置普通琼脂平板,用空气沉降法收集细菌5min,分组对未使用橡皮障及使用橡皮障龋齿治疗中、治疗完成后5min的气雾做菌落计数。结果治疗过程中无论是否使用橡皮障,高速涡轮机产生的气雾中细菌含量均有明显增加,未使用橡皮障组增加的更多。治疗过程中空气中细菌分别为2613.10CFU/m³,1846.25CFU/m³。在治疗完成后5min,气雾中仍有较多细菌残留。结论使用橡皮障可以有效降低儿童龋齿治疗术中空气菌落数。在治疗完成后一段时间内,空气中仍有较多细菌残留,需要注意防护。

  • 标签: 细菌性气溶胶 儿童龋齿治疗 橡皮障
  • 简介:【摘 要】目的:对紫外线应用与微生物实验室空气消毒的效果进行试验性分析,并对紫外线的应用原理和要点等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此来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可参考的依据。方法:以某地区微生物实验室为例。将紫外线应用到微生物实验室空气消毒工作中,并对不同消毒模式的具体情况进行分组研究。在对实验室进行消毒之前,相关科研团队需要对参照组以及研究组进行合理的安排,同时还要做好微生物实验室紫外线消毒前后对比的信息记录工作,以此来为后续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可参考的依据。结果:根据相关数据信息显示,经过紫外线消毒的微生物实验室空气质量要高于参照组的消毒效果。结论:通过紫外线消毒方式能够有效的对微生物实验室空气进行消毒,有利于空气中细菌数量的降低,为相关微生物实验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是一种科学高效的消毒方式,适用于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中。

  • 标签: 紫外线 微生物 检验 消毒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氧气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法在小儿哮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最佳雾化方式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哮喘患儿80例,所有患儿均接受雾化吸入治疗,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40例患儿接受氧驱动雾化吸入,作为观察组,40例患儿接受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肺部通气功能。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为82.50%,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肺部通气功能各项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氧驱动雾化吸入技术可有效改善哮喘患儿血氧饱和度水平,对于提高哮喘治疗效果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哮喘 氧驱动雾化 空气压缩泵雾化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哮喘患儿应用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70例于我院治疗哮喘的患儿,纳入时间为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35例。其中参照组应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实验组通过氧驱动雾化吸入予以治疗,对比2组患儿治疗相关指标及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咳喘缓解时长、呼吸不畅缓解时长、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血氧饱和度较高,实验组哮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4.29%)高于参照组(77.14%),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氧驱动雾化吸入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升患儿血氧饱和度,缩短患儿各项症状缓解时长,应予以临床推广。

  • 标签: 氧驱动雾化吸入 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 小儿 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和优缺点。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90例小儿哮喘疾病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据入院号的单双号分对照组(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和研究组(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各45例,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状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疗效率为91.11%,高于对照组的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血氧饱和度(SaO2)指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SaO2指数变化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咳嗽胸闷消失时间、反复喘息消失时间、呼吸困难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最大呼气流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最大呼气流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小儿哮喘疾病时可给予氧驱动雾化吸入或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方式,但氧驱动雾化治疗的疗效更为理想,且更为安全可靠,临床应用性和推广性较大。

  • 标签: 小儿哮喘 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 氧驱动雾化吸入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围绕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对于小儿哮喘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质量的影响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将我院儿科于2017年1-2018年5月期间收治并确诊为哮喘的58例小儿患者临床资料作为本次临床研究样本,以住院期间所接受的临床治疗手段的差异将样本进行分组,对照组28例,接受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实验组30例,接受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同时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基础临床治疗与护理。在相同周期的临床治疗后,对比两组小儿患者血氧饱和度平均水平,并对于预后过程中症状改善有效性展开分析。结果经临床对症治疗,两组患儿血氧饱和度均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改善,且实验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94.29±2.45)%>(91.05±2.43)%,P<0.05。预后质量结果显示,实验组患儿症状改善有效性为93.3%(28/30),对照组有效性为71.4%(20/28),P<0.05。结论在小儿哮喘临床治疗过程中,氧驱动雾化吸入、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儿症状,缓解病情,其中氧驱动雾化吸入临床治疗效果相对较优,值得深入研究及应用。

  • 标签: 小儿哮喘 氧驱动雾化吸入 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