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院儿童呼吸感染中嗜血杆菌的分离率,并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以便有效的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2258例呼吸感染患儿的痰和咽拭子标本嗜血杆菌的分离结果及药敏情况。结果2258例标本中共检出嗜血杆菌80株,总分离率3.5%。其中流感嗜血杆菌63株,副流感嗜血杆菌14株,副溶血嗜血杆菌3株,β内酰胺酶阳性率45.0%。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相对较高,分别为58.8%和63.8%,对头孢噻肟、利福平、氯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氧氟沙星耐药率分别为1.3%、5.0%、11.3%、13.8%、17.5%。结论嗜血杆菌是儿童呼吸感染重要的病原菌之一,应加强实验室监测,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 标签: 呼吸道 嗜血杆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耳胆脂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30例外耳胆脂瘤的临床诊疗情况。结果本组30例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骨性外耳扩大,按Holter分期,I期16例,II期10例,III期4例。I期行外耳胆脂瘤清除术,II期伴外耳狭窄或闭锁,行外耳胆脂瘤清除术+外耳成形术。III期侵及中耳行改良乳突根治术。本组根据病变范围采用耳内镜或显微镜下清除病灶,术后随访0.5~1年,30例术后无复发,2例发生外耳狭窄。结论根据有无感染及病变范围采取不同的麻醉及手术方法,早期彻底清除病灶是治疗本病、预防并发症的根本方法。

  • 标签: 外耳道胆脂瘤 耳内镜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治疗外耳真菌病的疗效。方法选择外耳真菌病病人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00例采用黄连滴耳液外耳,对照组100例采用用4%硼酸酒精外涂外耳。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痊愈80例,有效率为96.0%;对照组痊愈48例,总有效率79.5%,治疗组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黄连滴耳液具有良好的抗菌消炎作用,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黄连滴耳液 外耳炎 真菌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上呼吸感染护理的心得。方法2011年12月以来收治患者71例,痊愈65例,加重6例。结果给予老年患者规范化、细致化的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疾病的恢复抗感染、止咳及平喘治疗,加强基础护理。结论内科老年急性上呼吸感染患者在积极治疗的同时,给予临床合理的对症护理措施对于疾病的恢复和并发症的预防都具有良好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老年 上呼吸道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院前急救模式下不同患者的气管理策略。方法通过对2012年全年5330例院前急救病人转送救治情况的分析,探讨不同病种院前急救模式下不同方法气管理的利弊得失。结果院前急救模式下的一般气管理,可以大大减少因呕吐、昏迷等原因导致的误吸,改善患者通气;选择性人工气支持,为危重患者的救治提供有力的通气支持保障。结论坚持对所有患者的一般气管理,及时启动必要的人工气支持,可以有效提高院前急救的成功率。但必须熟练掌握各种气支持的方法、适应症和禁忌症,为复杂多变的院前急救选择合适的气支持通气方法,防止由于气管理不当导致患者病情恶化的发生。

  • 标签: 院前急救 一般气道管理 人工气道管理 气道支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胃镜治疗上消化异物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上消化异物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组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实验组采用“急诊胃镜治疗和干预护理”,对对照组采用“急诊胃镜治疗和常规的护理措施干预”,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效率。结果纳入研究所有患者经过胃镜检查和治疗后,所有患者消化异常顺利取出,治疗有效率达到100%。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明显优于对照组73%,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急诊胃镜治疗的上消化异物患者采用有效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急诊 胃镜 上消化道异物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儿科呼吸感染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择我院儿科收治的呼吸感染患儿1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实施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对照组给予头孢呋辛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结果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85.0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对照组为8.33%,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儿科呼感染治疗中,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治疗效果较好,安全性更高,可以有效的控制感染,所以可以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儿科 呼吸道感染 疗效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 简介:摘要目前针对痔病的发病机制,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各种假说进行解释。然而,痔病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清楚,因此目前的治疗方法只是缓解或消除痔病的症状。在本综述中,笔者对与痔病密切相关的病理生理学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包括肛管静息压升高、肛管黏膜上皮损伤、肛垫支持组织的变化、血管及血流的变化、生化指标的变化等,并提出下消化末端缺血缺氧可能是痔形成机制这一新的假说。

  • 标签: 病理生理 缺血缺氧
  • 简介:摘要总结了23例颈椎骨折合并经髓损伤的患者的护理,包括进行术前训练,保持呼吸通畅,术后呼吸监护,控制呼吸感染,防治并发症。认为加强颈椎骨折合并颈髓损伤患者的围手术期呼吸护理是保证手术效果,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

  • 标签: 颈髓损伤 呼吸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急性上呼吸感染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共收治的68例急性上呼吸感染患儿,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上呼吸感染患儿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儿的痛苦,提高治愈率。

  • 标签: 小儿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感染中医用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期间本院收治的86例上呼吸感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中医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起效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略高于观察组,平均起效时间早于观察组,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呼吸感染的临床效果与西医治疗相近,起效时间差别不大,但是观察组毒副作用明显较少,可在一定程度上取代西医治疗方法,在

  • 标签: 呼吸道感染 中医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消化大出血病人的护理体会。方法对35例上消化大出血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给予饮食护理,人文关怀、病情观察、健康指导等护理对策。结果通过对病人出血情况及临床表现的认真观察及精心护理,为临床治疗提供及时准确资料,提高治愈率。结论上消化大出血病人护理中,应观察病人临床表现,准确判断出血的严重程度及再出血指证,加强基础护理。同时重视对病人的人文关怀和健康宣教工作,以取得良好效果。

  • 标签: ? 上消化道大出血? ?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ICU人工气患者集束化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92例ICU人工气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46例,常规护理)与实验组(46例,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72h后护理干预显效率、有效率分别为56.52%、32.6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ICU人工气患者集束化护理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

  • 标签: ICU 人工气道 集束化护理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内科发生下呼吸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03年1月—2013年1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中并发下呼吸感染的患者100例及未发生感染的患者100例,分别列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所有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由专职医师进行总结和回顾性分析,对两组患者发生下呼吸感染的危险因素予以统计。结果患者年龄60岁以上、有意识障碍、基础疾病为脑梗死或者脑出血、具有侵入性操作经历、使用抗菌素、使用糖皮质激素以及抑酸剂、合并其他疾病以及住院时间在15d以上的患者发生下呼吸感染的几率相对更大(P<0.05);另外,秋季以及冬季的患者比率相对更高(P<0.05);且秋冬季两季的发病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神经内科下呼吸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利于减少下呼吸感染的发病率,以及改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神经内科 下呼吸道感染 危险因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上消化手术后呼吸的护理。方法对我院2008年5月-2012年6月间实行胃切除术或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的28例老年患者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医务人员及时、有效的为老年上消化道术后患者进行有效的呼吸护理,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呼吸感染和肺部并发症。结论通过严密观察病情,正确及时的呼吸护理,可以明显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对提高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老年患者 上消化道手术 呼吸道护理
  • 简介:摘要胃镜活检是胃镜诊断的重要组成部分,出血是活检术最常见的并发症,因活检继发上消化大出血的总体发生率<0.1%。本文就活检继发上消化大出血2例进行报道,患者中年男性,因行门诊胃镜,活检后出血入院,入院予禁食、补液、止血等对症治疗后,仍出现黑便和呕血,1例行常规胃镜检查见胃底活检部位有大量渗血,予以粘膜下注射止血,活动性出血停止,术后3天康复出院。1例行床旁急诊胃镜见胃体上部后壁近小弯侧一喷射状出血点,予黏膜下注射及钛夹夹闭止血,患者活动性出血停止,继续住院观察1周后出院。1个月后电话随访,患者诉无特殊不适。

  • 标签: 胃镜活检 上消化道大出血 止血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院内下呼吸感染患者发病、细菌耐药及临床用药情况,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院内下呼吸感染、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2014年7月—2015年6月院内下呼吸感染病例资料。结果我院院内下呼吸感染主要集中发生在老年、基础疾病较多及病情危重患者,感染的细菌几乎全是革兰氏阴性菌,抗菌药物使用频度较高的药物是酶抑制剂复合制剂,二、三代头孢及左氧氟沙星等。结论结合院内下呼吸感染常见细菌耐药情况,我院院内下呼吸感染抗菌药物的选择、使用比较合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方法。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1月期间我县某医院收治的呼吸传染性疾病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而观察组则运用疾病预防控制,对两组的管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同时,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交叉感染发生率低,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呼吸传染性疾病患者分级管理效果显著。

  • 标签: 呼吸道传染性疾病 预防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神经内科下呼吸感染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到2013年12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710例神经内科病患,有500例病患被确诊为呼吸受到感染,将这些病患归入实验组,其余的未受到呼吸感染的病患210例归入对照组。对两组病患的年龄、治疗时间,以及手术操作等方面进行对比,同时采集实验组病患的痰液进行培养病检。结果在抗菌药使用时间、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以及年龄等方面,两组病患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实验组病患的痰液进行培养,之后对其进行病理检查,结果发现主要的致病菌为真菌,其余还有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有47例病情恶化,27例出现死亡。结论在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病患其呼吸受到感染的因素非常多,不仅与医院的环境有关,同时还有病患自身的免疫力和治疗的方法有关,是许多因素同时作用的结果。

  • 标签: 神经内科 下呼吸道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