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南宁市38家医疗机构护理质量结构指标数据采集的准确性。方法通过国家护理质量数据平台,纵向和横向分析比对2016年第三、四季度及2017年第一、二季度部分护理敏感质量指标数据统计图,发现南宁市38家医疗机构部分结构指标数据采集存在偏差并进行纠正数据的采集方法。结果2016年第三季度全国床护比低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及南宁市;第三、四季度南宁市护患比明显高于全国及广西壮族自治区,而护理时数与全国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基本一致与实际不相符,改进数据采集方法后,2017年第一、二季度南宁市护患比、护理时数更接近实际情况。结论运用护理敏感质量指标进行科学管理,必须不断提高数据采集的准确性。

  • 标签: 护理结构指标 数据采集 准确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痛中心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对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治疗效果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68例我院接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就诊时间为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随机分为对照组(n=34,予以常规护理)与观察组(n=34,予以胸痛中心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观察两组急诊停留时间以及转运时间,并观察急诊期间死亡率、救治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急诊停留时间、转运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短(P<0.05);观察组患者急诊救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要高、死亡率较对照组显著要低(P<0.05)。结论胸痛中心急诊绿色通道护理的实施能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 胸痛中心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在肾病综合征患者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16年5—2017年5月期间,随机抽取在我院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6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号的单双数来进行分组,单号观察组,双号对照组,每组中30例患者。分别给予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和常规护理。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在护理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的SDS、S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在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整体情况都有了一定的改善,但观察组者的SDS、SAS评分明显更低,两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96.6%)明显高于对照组(70.0%),比较后得出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2381;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在肾病综合征患者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价值较高,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帮助患者缓解心理上的紧张焦虑,并且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以家庭为中心 护理 肾病综合征 心理健康教育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统计分析草市御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病人的性别、年龄以及疾病分布,指导社区慢性病的综合预防和疾病治疗工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草市御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所有门诊病人,对门诊病人的性别、年龄、疾病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草市御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7年1月—2017年12月总就诊人次102874人次,男性总就诊人次44547人次,女性总就诊人次58327人次;60岁以上老年人占总就诊人群的79.03%;门诊病人排前三位的疾病分别为高血压41.36%,糖尿病21.81%,心脏病10.76%。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性病管理工作中,应注意加强男性病人的管理;60岁以上的老年病人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的主要人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病管理的重点。

  • 标签: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慢性病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护理干预对b超引导下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临床意义与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肿瘤科大肠癌化疗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在b超引导下行PICC,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提供完善综合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不同程度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程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行完善护理干预后护理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置管后不良反应发生人数显著少与对照组(P<0.05)。结论对大肠癌患者行b超引导下PICC的同时提供完善综合的护理干预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反复穿刺对患者造成的痛苦。

  • 标签: 大肠癌化疗 b超引导下行PICC置管 护理干预 临床疗效与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投影数据恢复算法低剂量灌注CT成像在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于常规平扫基础之上对对照组行常规剂量灌注CT成像,而观察组行投影数据恢复算法低剂量灌注CT成像,对两组rCBF、MMT、TTP和rCBV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病灶中心rCBF、rCBV均明显低于缺血区(P<0.01),病灶中心MMT、TTP指标高于缺血区(P<0.01);两组间相同部位rCBF、rCBV、MMT、TTP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通过投影数据恢复算法低剂量灌注CT成像,既能对病灶处血流情况进行有效分析,还可明显降低辐射剂量,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投影数据恢复 低剂量灌注 CT 缺血性脑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系统性护理干预对中心静脉导管发生相关性血流感染事件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科中心静脉置管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发生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几率、置管时间与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CRBSI发生率、置管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中心静脉导管发生相关性血流感染几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系统性护理干预 中心静脉导管 血流感染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胸痛中心管理模式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5年1月—2017年6月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成立胸痛中心前(B组)、后(A组)接诊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各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两组的住院时间以及院内死亡率等指标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A组的住院费用为(40415.32±8106.24)元,明显比B组的(46479.81±9184.63)元少,组间差异显著(P<0.05)。A组的院内死亡率为1.67%,明显比B组的10.0%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A组的住院时间、入门至球囊扩张时间明显比B组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积极采用胸痛中心管理模式,能够显著缩短救治时间,减少死亡风险,降低医疗费用。

  • 标签: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死亡率 胸痛中心管理模式 救治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对江津区孕早、中期唐氏综合症产前诊断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江津区500例孕9周~20周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时间选取为2016年1月—2017年5月,其均接受唐氏综合征产前诊断,对其诊断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抽取的500例江津区孕早期、中期孕妇,其21-三体高风险率为7.00%、18-三体高风险率为3.20%、开放性神经血管缺陷高风险几率为7.80%;其中孕早期孕妇的21-三体高风险几率(11.41%)、18-三体高风险几率(4.94%)、开放型神经血管缺陷高风险几率(13.69%)均明显高于孕中期孕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孕早期、中期唐氏综合征的产前诊断,可有效对胎儿异常情况进行反映。

  • 标签: 孕早期 孕中期 唐氏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主动脉夹层患者应用胸痛中心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的临床价值,并分析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所有主动脉夹层患者中,随机选取5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予以常规组患者常规急救护理措施,予以研究组患者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方法。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确诊时间为(36.74±5.67)min,急诊停留时间为(51.22±1.34)min,转院时间为(5.43±0.78)min,常规组患者的确诊时间为(64.88±6.74)min,急诊停留时间为(96.09±3.85)min,转院时间为(10.45±1.02)min,且研究组患者急救成功率更高。结论针对主动脉夹层患者,应采用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进行干预,提升患者的急救效率。

  • 标签: 胸痛 绿色通道 提高主动脉夹层
  • 简介:摘要肝脏是人体内较为脆弱器官,原发性肝癌手术过程中会导致血管损伤,大量出血与输血是原发性肝癌患者发生并发症增加危险因素,若术中输血出现异体输血,则会导致溶血、过敏等现象发生,甚至还可传播肝炎、艾滋病等。急性等容血液稀释是一种经济实惠的血液保护措施,而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促使视野更清晰,两种方法联合使用能有效减少术中的出血量,在原发性肝癌手术中得到广泛应用,有效缩短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提高其存活率。

  • 标签: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 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 原发性肝癌手术 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