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规范神经外科护理管理模式,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将“5S”管理法运用于神经外科优质护理服务中,通过科学的手段来提高护理护理管理质量。方法将“5S”管理法应用于神经外科优质护理服务中,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并对基础护理质量、护士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考核,患者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通过“5S”管理神经外科优质护理活动,加强了护理细节管理,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和效率、控制服务成本、制定方便措施、简化工作流程、提高护士素质、减少护理纠纷,保障医疗安全。结论通过科学的管理法,减少了护理差错、护理缺陷及护理纠纷的发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提升了护理管理质量。

  • 标签: &ldquo 5S&rdquo 管理法 神经外科 优质护理
  • 简介:目的:建立UPLC法同时测定炮姜中5种姜酚类成分含量的方法,比较14个不同产地炮姜药材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差异。方法:UPLC法色谱条件为:AcquityBEHC18(100mm×2.1mm,1.7μm)色谱柱;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25mL/min,检测波长280nm,柱温30℃。结果:5种姜酚类成分呈现较好的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5,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18%、99.41%、97.70%、97.64%和97.51%;14批不同产地炮姜中5种姜酚类成分的含量差异明显。结论:该实验方法快捷、稳定、重复性好,能够准确地测定炮姜中5种姜酚类成分的含量,为评价炮姜的质量和炮制工艺提供了分析方法。

  • 标签: UPLC 炮姜 姜酚
  • 简介:小儿发热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多以高热、急性发热为主.本文首先阐述了发热患儿的评估及护理诊断,其次,分析了小儿发热处理原则及治疗方式,同时,还深入探讨了儿科5岁以下发热程度评估与监测及退热药物的临床运用价值,在对症治疗小儿发热症状时,还应该通过多种途径来寻找病因,通过辅助检查、症状鉴别来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 标签: 儿科 发热程度 评估 监测 运用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C型骨折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32例肱骨髁间C型骨折,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应用双钢板固定肱骨远端内外侧柱,术后早期肘部功能锻炼。结果:本组均获随访,时间3~26个月,平均16.7个月。肘关节功能按Cassebaum评定标准:优23例,良5例,可3例,差1例。结论: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C型骨折行坚强内固定,可早期功能锻炼,截骨方法对术后功能无明显影响。

  • 标签: 肱骨 骨折 截骨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超敏 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在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中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方法:研究人员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细菌性脑膜炎新生儿 35名,同时选取健康新生儿 35名, 35名细菌性脑膜炎新生儿组成实验组, 35名健康新生儿组成基础组。对两组新生儿的白细胞、 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超敏 C反应蛋白进行观察,并分析这 4种炎性因子在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预测中的价值。结果:实验组新生儿与基础组新生相比,白细胞、 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以及超敏 C反应蛋白均有明显的升高 (P

  • 标签: 降钙素原 超敏 C反应蛋白 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 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血常规、血清 C反应蛋白( CRP)、红细胞沉降率( ESR)水平在诊断和鉴别诊断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 2018 年 2 月 -2019 年 2 月收治的 急性期支气管肺炎患儿 55 例作为急性期 组,同期我院小儿科收治的 非急性期支气管肺炎患儿 55 例作为非急性期组 ,另外,选择 同期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儿童 55 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观察对象的 血常规、 ESR及 CR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急性期组以及肺急性期组患儿的 ESR 、 WBC 、 N 以及 CRP 水平均明显较对照组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急性期组患儿的 ESR 、 WBC 、 N 以及 CRP 水平均较非急性期组患儿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联合检测 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的血常规、血清 CRP、 ESR水平,可以对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还可以对疾病的急性期与非急性期进行鉴别诊断,临床广泛推广应用的价值较高。

  • 标签: 血常规 CRP ESR 小儿支气管肺炎 应用 效果
  • 简介:目的:评价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清肌钙蛋白I(cTnI)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2例冠心病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cTnI及hs—CRP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冠心病组患者血清hs—CRP、cTnI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型心绞痛(SAP)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患者血清hs-CRP、cTnI水平均显著低于急性心肌梗死(AMI)组,而SAP组患者血清hs—CRP、cTnI水平显著低于UAP组,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清cTnI及hs—CRP水平对患者疾病预测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冠心病 血清肌钙蛋白Ⅰ 超敏C反应蛋白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检查中用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的意义。方法:2019年1月-2020年5月,选80例糖尿病肾损伤患者为研究组1,8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组2,并选同时期80例健康患者为对照组,采静脉血,检测和分析三组的凝血功能(FIB、PT、APTT、TT),纤溶指标(Fbg,FDP,D-D),以及β2-MG、CysC、HbA1c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研究组1和研究组2 凝血功能(FIB、PT、APTT、TT)高(P

  • 标签: 糖尿病 患者 肾功能 血清胱抑素C 凝血功能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钙后,其心功能和高敏C-反应蛋白的改变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2例老年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抗心衰治疗,给予治疗组常规抗心衰联合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脂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测定6min步行试验(6MWT)以及超声心电图检测,并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变化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在治疗后血脂和hs-CRP明显降低、6min步行试验步行距离延长、LVEF显著改善,NYHA心功能分级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8%,明显高于对照组(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伐他汀钙能降低血脂和高敏C反应蛋白,能显著改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减轻心室重构,提高心衰治疗疗效。

  • 标签: 阿托伐他汀钙 老年性慢性心衰 高敏C-反应蛋白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