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采用补肾消癃方+尿道等离子前列腺联合治疗方案对肾虚血瘀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筛选60例在本院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纳入时间为2020年9月-2022年9月,根据治疗方式分组,分组后患者例数一比一,均为30例。参考组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单一治疗,联合组加用补肾消癃方,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联合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考组,差异统计值

  • 标签: 补肾消癃方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肾虚血瘀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视频训练盆底肌肉在尿道前列腺术后尿失禁康复中的有效性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60例于我院进行经尿道前列腺患者,将其采用随机法,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两组各30例,对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康复护理,对实验组患者行微视频盆底肌训练教学术后康复护理,分析和对比两组患者尿失禁康复中的效果。结论:对尿道前列腺术后患者行微视频盆底肌训练教学康复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术后尿失禁症状,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微视频盆底肌训练教学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尿失禁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前列腺增生治疗采用等离子与常规的效果及术后恢复率差异。方法 我院2023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患者60例为研究观察对象,均为前列腺增生手术治疗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予以等离子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指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情况、术后恢复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中出血量、手术耗时、术后住院时间、术后IPSS分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恢复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等离子治疗前列腺增生可缩短手术耗时,改善患者前列腺症状,提高术后恢复率。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等离子电切术 前列腺症状 术后恢复率
  • 简介:目的探讨宫颈环形(LEEP)治疗宫颈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09年2月~2011年2月在我院行I正EP治疗的宫颈病变患者9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LEEP手术操作时间,中出血量,术后病理结果,患者术后宫颈塑形满意度(PostoperativeCervicalShapingSatisfaction,PCSS)进行评价。结果本组患者中宫颈良性病变组69例占70.4%,平均手术时(11.2±6.9)min,中出血量(15.8±5.8)ml,PCSS86.9%,治愈率92.8%。宫颈恶性病变(CIN)29例。占29.6%,平均手术时间(10.6±5.3)min,中出血量(14.2±4.9)ml,PCSS82.8%,治愈率90.0%。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EP是治疗宫颈良性疾病和早期C1N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宫颈环形电切术 宫颈上皮内瘤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胃息肉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21.5~2022.5期间在我院行内镜下胃息肉治疗的100例胃息肉患者,随机分为2组后采取不同护理,最后对比结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更短(P<0.05)。结论:对于内镜下胃息肉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效果显著,可促使患者病情恢复加快。

  • 标签: 胃息肉 内镜下胃息肉电凝电切术 综合护理 常规护理 术后恢复
  • 简介:摘要:本文总结了内镜下胃息肉患者的护理体会,通过对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接受手术的8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了术前、中、术后护理措施对患者的影响。研究发现,有效的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手术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因此,针对胃息肉患者,医护人员应重视并落实好患者的护理工作,以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 标签: 胃息肉 内镜下电凝电切术 护理 手术效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精准化护理模式预防尿道前列腺(TURP)后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疗效及对焦虑抑郁情绪和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抽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行TURP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观察组、参照组,各25例。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精准化护理模式。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膀胱过度活动症发生率、排尿指标、护理质量评分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精准化护理模式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精准化护理模式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膀胱过度活动症
  • 简介:目的探讨宫腔镜水中毒的发生原因、诊断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宫腔镜并发急性水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例患者中,宫腔镜子宫纵隔3例,宫腔镜黏膜下肌瘤1例;4例患者灌流液差值均≥1000ml,平均3050ml。4例患者及时诊断与抢救治疗,均获得痊愈。结论宫腔镜水中毒的发生与灌流液差值、手术创面静脉窦开放情况及膨宫压力有关,严格控制灌流液差值、缩短手术时间、降低膨宫压力是预防关键。

  • 标签: 宫腔镜检查 水中毒 妇科外科手术 平滑肌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尿道手术治疗小体积前列腺增生合并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研究期2019年1月-2020年1月,共50名观察对象参与,均为我院接收的小体积前列腺增生合并前列腺炎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尿道手术治疗,以IPSS(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QOL(生活质量评分)、Qmax(最大尿流率)及RUV(残余尿量)变化情况作为比较标准,对尿道手术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术后对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患者的IPSS、QOL指标明显明显低于手术前,Qmax、RUV指标明显低于手术前,(P<0.05);患者术后仅出现1例出血病例,针对性止血后症状消失,未出现感染、尿潴留等并发症。结论:尿道手术治疗小体积前列腺增生合并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方案值得借鉴。

  • 标签: 经尿道电切手术 小体积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炎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针对胃息肉患者临床中采用无痛胃镜下高频治疗后的整体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80例胃息肉患者纳入实验研究范围,其均于2018年至2020 年入我院接受诊治,应用等量数字随机方式分为常规组(内镜下n=40)和实验组(无痛胃镜下n=40),比较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胃息肉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半年复查复发率分别为5.00%(2/40)和7.50%(3/40),常规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半年复查复发率分别为20.00%(8/40)和25.00%(10/4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无痛胃镜下高频的治疗对胃息肉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半年复查复发率均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无痛胃镜 高频电凝电切术 胃息肉 并发症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无痛胃镜下高频治疗胃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胃息肉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切除,观察组进行无痛胃镜下高频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后生活质量等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无痛胃镜 高频电凝电切术 胃息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宫腔镜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宫腔镜刮宫治疗,观察组采用宫腔镜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相比,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P<0.05),住院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为64.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宫腔镜治疗异常子宫出血,能够将子宫息肉及其内膜组织彻底去除,具有显著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宫腔镜电切术 异常子宫出血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宫腔镜下子宫黏膜下肌瘤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实施宫腔镜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为40例,采用常规护理服务干预,研究组为40例,予以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治疗各临床指标变化。结果研究组创伤小,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应用宫腔镜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患者,给予优质的护理服务,具体包括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观察、并发症的防治等,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宫腔镜电切术 子宫黏膜下肌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42例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常规组(n=21)与研究组(n=21),对21例常规组患者实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对21例研究组患者实行宫腔镜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率。结果:常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6(76.19%),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21(100.00%),两组数据相比存在区别较大,研究组更优(p<0.05)。常规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中出血量为(90.55±1.93)、(27.34±1.82)、(12.23±1.94)、(87.89±1.56),研究组为(24.61±1.43)、(9.13±1.46)、(4.17±1.08)、(33.25±1.62),两组数据相比存在较大区别,研究组患者各项指标更优(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为1(4.76%),常规组患者术后并发率为7(33.33%),两组数据相比存在较大区别,研究组患者各项指标更优(p<0.05)。结论:对于子宫肌瘤患者治疗来说,使用宫腔镜,可以有效的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避免患者产生不良反应情况,降低中出血量,使得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宫腔镜电切术 黏膜下子宫肌瘤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宫颈环形与传统冷刀锥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研究对象选择从2022年7月至2023年期间收治于我院的进行宫颈环形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患者38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一时期进行传统冷刀锥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患者38例作为对照组,通过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手术时间及手术恢复时间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4%,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4.2%,两组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此外,宫颈环形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传统冷刀锥(P<0.05),平均手术时间(22.8±5.3)分钟,而传统冷刀锥的平均手术时间(37.6±4.8)分钟。术后恢复情况方面,观察组的平均恢复时间(7.4±1.3)天,而对照组的平均恢复时间(10.1±1.7)天,两组之间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宫颈环形相比传统冷刀锥在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方面更为优越。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宫颈环形对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治疗效果更好。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可以考虑选择宫颈环形作为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首选方法,以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缩短手术时间和恢复时间,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宫颈环形电切术 传统冷刀锥切术 宫颈上皮内瘤变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