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炎琥宁、清开灵与利巴韦林、清开灵对成人病毒性上呼吸感染的治疗效果对比.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予注射用炎琥宁10mg/(kg·d),对照组60例,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症状平均消失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炎琥宁联合清开灵治疗成人病毒性上呼吸感染有良好的治疗作用,疗效明显优于利巴韦联合清开灵.

  • 标签:
  • 简介:1.病史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上呼吸感染致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5月80例上呼吸感染致高热惊厥的患儿,根据随机原则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患儿接受退热、抗感染常规治疗,实验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小柴胡颗粒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急救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数据统计发现,实验组患儿体温下降时间、咳嗽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再次惊厥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小儿上呼吸感染致高热惊厥的急救治疗中应用小柴胡颗粒辅助治疗,有助于迅速降低体温、控制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 高热惊厥 急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内科下呼吸感染患者的病原菌种类分布及耐药性情况,以供同行临床使用抗菌药物参考。方法以回顾性方法,分析从以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下呼吸感染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应用回顾性方法分析患者的痰标本分离出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结果在128例痰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106株,主要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47.17%,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占15.09%,居于首位,其次到大肠埃希菌,占9.43%,鲍氏不动杆菌(8.49%)、肺炎克雷伯菌(7.55%)、阴沟肠杆菌(3.77%)、嗜麦芽寡养单胞菌(2.83%)真菌感染(占42.45%),均对酮康唑、氟康唑与两性霉素耐药。革兰阳性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对红霉素、青霉素、复方磺胺甲口恶唑、庆大霉素以及喹诺酮类的药物,耐药率均达到100%,万古霉素的敏感率却达到100%。结论呼吸内科下呼吸感染,主要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真菌也占一定的比例,且耐药率在不断提高,应加强抗原菌耐药性的监测。

  • 标签: 呼吸内科 下呼吸道感染 细菌分布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术后的呼吸管理经验,防止术后肺部并发症。方法对37例脊髓型颈椎病行前路减压术患者术前进行充分的呼吸评估,禁烟、酒,进行咳嗽、呼吸。术后给予环境的准备,呼吸系统的监护,保持呼吸通畅,严密观察颈部切口情况,加强饮食指导,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等措施。结果37例患者均未发生窒息、肺部感染等肺部并发症,痊愈出院。结论全面的围手术期呼吸管理是保证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术患者顺利康复的必要措施。

  • 标签: 脊髓型颈椎病 前路减压术 呼吸道管理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文中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200例消化肿瘤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了解患者的一般资料,然后对患者进行生存质量问卷调查。比较患者在不同化疗阶段的生存质量,目的是为了研究消化肿瘤化疗患者的生存质量情况,并统计分析影响其生存质量的因素,以供参考。

  • 标签: 消化道肿瘤,化疗患者 生存质量现状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上消化穿孔的临床治疗中腹腔镜手术治疗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消化科治疗的上消化穿孔患者104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开腹治疗,治疗组患者则运用腹腔镜进行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相关指征,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长以及术后的感染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术后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长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患者的术后感染和并发症发病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上消化穿孔的临床治疗中应用腹腔镜进行手术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手术治疗相关指标,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降低感染和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上消化道穿孔 腹腔镜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机械通气新生儿气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1月-2013年11月间妇产科收治的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的患者均采用机械通气治疗,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患者43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43例采用循证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吸痰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肺炎、气阻滞和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患者时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的提升护理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非常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新生儿呼吸衰竭 循证护理措施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应用在呼吸感染护理中的干预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20例呼吸感染患者,并随机分成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种护理模式的干预价值。结果观察组的呼吸继发感染发生率、康复时间、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程度评分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应用在呼吸感染护理中具有良好的干预价值。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呼吸道感染 干预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紧急气处理在重型颅脑外伤急救中的作用。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进入本院治疗的98例重型颅脑外伤急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患者在急救过程中除了常规治疗外,增加紧急气处理的方法,对照组患者仅进行常规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出院时间以及术后恢复程度进行对比。结果经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时间以及术后出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术后恢复较好的患者观察组30例,对照组18例,肺部感染的患者观察组5例,对照组10例,残疾患者观察组9例,对照组12例,死亡患者观察组5例,对照组9例。两组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紧急气处理在重型颅脑外伤急救中效果显著,有效的提高了治愈率,对患者的病情好转有较大的帮助。

  • 标签: 紧急气道处理 急救 重型颅脑外伤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双水平气正压通气治疗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值2013年1月期间治疗的80例支气管哮喘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护理组和对比组2组,其中对比组有40例患者,接受常规的综合治疗措施,并持续通过鼻导管进行吸氧;而护理组40例患者接受双水平气正压通气护理治疗。观察患者在治疗前后和期间的症状变化,比较经皮氧饱和度和血气分析以及最大通气量等指标结果通过分析护理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改善比对比组更加明显;且护理组在治疗前后患者的参数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通过双水平气正压通气(BiPAP)进行辅助通气对于治疗哮喘具有较好疗效,同时做好BiPAP护理工作对于治疗重症哮喘具有重要意义,保证哮喘治疗处于安全状态

  • 标签: 哮喘治疗 哮喘护理 呼吸 人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呼吸感染致高热惊厥的抢救方法和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一2014年6月急诊儿科收治的56例高热惊厥惠儿的急救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惠儿经过吸氧、降温、止惊、抗感染及抗病毒、有效护理干预等综合处理病情好转,观察后无并发症发生,痊愈出院。结论积极有效的治疗,综合性的护理是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关键,可以防止脑缺氧,预防后遗症的关键措施,可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小儿呼吸道感染 高热 惊厥 抢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上呼吸感染患儿的观察和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150例急性上呼吸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与护理措施。结果3150例患儿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和高质量的护理,全部治愈。结论积极有效治疗加高质量的护理,可以减少患儿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

  • 标签: 呼吸道感染 儿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归脾汤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消化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92例消化溃疡患者均为2014年5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将其按照用药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实施西药联合归脾汤泻心汤治疗,对照组患者只应用西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Hp感染根治率和一年后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9%,Hp感染根治率为95.7%,一年后复发率2.1%;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8%,Hp感染根治率为88.9%,一年后复发率17.8%。两组患者总有效率、Hp感染根治率和一年后复发率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归脾汤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消化溃疡的临床效果确切,Hp感染根治率高,复发病例少,是消化溃疡理想治疗方案。

  • 标签: 归脾汤 泻心汤 中西医结合疗法 消化道溃疡 Hp感染根治率 胃脘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探究针对麻醉复苏期呼吸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进行具体的分析。方法该实验选取了2014年7月至2014年12月我院麻醉复苏期的70例患者,并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将使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随后我们将对两组呼吸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统计,此外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通过对比,我们发现观察组的呼吸并发症的发病率仅为5.7%,明显的低于对照组。在患者满意度的调查上观察组为94.29%,也高于对照组的71.43%,具有显著的差异。结论麻醉复苏期的患者需要医护人员进行有效地护理,这将有利于降低呼吸的并发症,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 标签: 麻醉复苏期 呼吸道并发症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预防妇产科手术患者围术期感染的方法及临床护理路径。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4年8月~2015年2月期间所接收的27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组产妇给予临床定向护理模式,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不同护理方式对预防术后切口感染的作用。结果经临床不同护理模式护理后,观察组产妇术后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且护理总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产妇围手术期,通过给予科学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强化手术质量,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妇产科 围术期 切口感染 临床护理 方法